(共35张PPT)
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壹
贰
叁
【课标要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始终围绕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化而不断变化,是巩固王朝统治、强化专制的手段,体现出中国古人在国家制度创新与社会治理方面的智慧。中国古代历史上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的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
智慧
新课导入
“世及以为礼”;“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选官制度
夏商西周春秋:世官制
选官方式:
选官标准:
特点:
存在基础:
作用与弊端:
世袭
血缘
官位世袭、贵族垄断
宗法制、分封制
这种通过血缘来选拔人才的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这种选官制度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有用之才,也不利于社会的有效管理,在之后便被其他选官方式取代。
世官制在以后的历史中也并没有完全消失,一方面在后代的少数民族王朝也有出现,另一方面通过“恩荫制”
(官僚子弟凭借先人之功绩循例而仕的一种选官制度)的形式遗存下来。
世卿世禄制
(贵族政治)
春秋战国:荐举制、军功爵制
选官方式:
选官标准:
举荐、授予
才能、军功
毛遂自荐
鲍叔牙举荐管仲
军功爵
选官制度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燕策二》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韩非子》
有军功者,各以率上受爵。
——《史记﹒商君列传》
背 景
铁制工具的大规模使用,社会生产力得以提高,私学兴盛,官学衰微,士人阶层兴起。诸侯国君为了在争霸战争中称雄,尚贤思想兴起,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影响: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韩非子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秦朝:军功爵制、文法吏
选官标准:
掌握律令(懂法、守法)
选官制度
含义:“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律令,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实质:摒弃其他思想学说而专任法家思想的一种思想文化上的专断、专制。
背景:
秦始皇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需要实现以维护皇权至上为中心的“定于一”,实质“一人专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与其说是选官制度,不如说是文化制度、教育制度。
两汉:察举制
材料: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故“公卿多起于屠贩”。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中央集权国家的不断完善和巩固,武帝时“吏多军功”的局面已不适应地主阶级政权的需要,军功地主开始没落,官吏出自“任子”或“赀选”的办法,已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因此,武帝时出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以强化中央集权制政治的需要,开始推行“以儒取士”的察举制,并逐步发展成为完善的选官制度。
——王震亚《论汉代的察举制度》
选官制度
背景:
推行:
汉武帝
①现实:汉初原有选官制度已经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
②经济: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
③政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④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察
举
考察
荐举
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要官员将本人考察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
程
序
先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后推荐为官或者提拔任用,再由中央核实任命。
科
目
两汉:察举制
选官制度
分类 制度 门类
常科
特科
岁举,有人数规定、具体标准
无固定时间,有具体标准
孝廉
茂才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明经
是汉代入仕的主要途径。讲求孝行、廉洁
茂才在开始只是特科,汉光武帝时设为常科,选拔超群逸伦、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
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明习法令
演变
主科 察举标准 实施结果
西汉 孝廉 品德和才能 各方面人才涌现,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
东汉前 孝廉 乡举里选(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 /
东汉后 孝廉 门第族望 被察举人成为举荐人的门生、故吏;累世公卿局面
标准
品德和才能
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两汉:察举制
选官制度
评价
材料一: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察举对象看:
察举内容看:
后世影响看:
注重德行在相当时期内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重品行气节、讲仁义道德的社会风尚。
察举制度在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历史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奠定了以后历代平民参政的基础,它还是是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的滥觞。
相对扩大了下品、寒门晋升的可能,带有一些平民色彩,这对于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秩序十分有利。
积极:注重品行才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保障了官员的来源渠道,开创我国选官制度的新途径,选拔官员走向制度化;考察标准多元;
选官制度
评价
弊端:
材料一:两汉书等文献及主要汉碑材料中所能考见的两汉孝廉184人家世情况:
材料二: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书·段灼传》
两汉豪强宗族把持孝廉,绝大多数名额被官贵子弟所垄断
被推荐之人多非有用之才,大多沽名钓誉,品德败坏
推荐权被官僚阶层掌控,任人唯亲,贪污贿赂成风,吏治腐败
察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在东汉末年暴露无遗,与吏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在较大程度上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加快了东汉王朝的灭亡。
黄巾军起义拉开乱世的序幕
两汉:察举制
选官制度
魏晋:九品中正制
材料一 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东汉中后期,由于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察举选官名实不符,很难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同时,汉末以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百姓背井离乡,“人士流移,考详无地”,难以掌握士人的真实情况,使察举制无法实施。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上册)》
背景:①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士人流散各地,,察举制度失去社会基础,事实上难以实行。②豪强名士控制地方选人权,察举制弊端显露,不能选出真正的人才。
确立: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
背景、确立、内容
设置中正
品评人物
按品授官
内容:①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
②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平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
③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阶级力量: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几乎全被士族高官所垄断,激化了社会矛盾。
材料一: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宋书》记录了实行九品中正选官制度的这种最初目的“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材料三: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左思【魏晋】《咏史》
选官制度
魏晋:九品中正制
评价
局限:制度方面:制度设置的欠缺,中正官吏在确定等级时,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往往徇私枉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压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教育方面:战乱流离,官学和私学衰落,唯一兴盛的是士族们的家学。平民子弟缺乏学习的基本条件,平民家庭出身的人才总体上不如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
积极: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时期内起到了选贤举能的积极作用。 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
选官只看门第
士族一手遮天
所谓科举,就是分科考试举人;所谓科举制度,就是按照不同的科目通过考试来选取人才的考试制度。
科举制
创立发展隋唐
进一步完善两宋
时断时续元朝
日益僵化明清
选官制度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南北朝以来,随着地主经济发展,寒门庶族上升,他们希望打破士族门阀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为满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为适应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需打破门第取士的标准,打击门阀世族势力。
选官制度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背景:
标准:
方式:
才学
考试
至南北朝……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科目 概况
秀才 等级最高,及第极难,高宗时废止
进士 考士人诗赋文才
明经 考士人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明法 选拔明习法令、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社会影响不大
明书 明算 常举
制举
皇帝自设科目,并亲任考官,选拔具有专才之人
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试是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选官制度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内容:
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进士科最初内容包括贴经、诗赋和政论,考试难度大,但考中进士最为荣耀,有的官至宰相。“不为进士出身,终不为美”。
铨选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
身(仪表气质)言(语言表达)
书(书法遒美)判(问题处理)
隋唐
选官制度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发展历程:
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 ——洪迈《容斋随笔》
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 ——欧阳修
两宋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唐玄宗 武则天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
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已糊名弥封
◎锁院制度
◎誊录制度
◎拆去糊名弥封
①籍贯信息
②三代脚色
③所习经典
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①“取士不问家世”,严查荐举,严管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
②严格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等,保障考试的公平性。
③考试程序和内容的变革:南北分卷制度;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以经义取代诗赋;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权贵对选举的操纵受到有效的制约。
元朝
选官制度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发展历程:
科举制时断时续:
材料1:元对汉族制度的模仿是不彻底的,比如说开科举,……元朝一直不断拖延,议而不行。……(忽必烈)觉得儒生没什么太大用处,所以一直没有搞科举。
——党宝海《征服与磨合:元》
材料2:仁宗一登基就宣布:“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至此?”皇庆二年,颁布行科举诏。——据《元史》整理
材料3:从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开始,整个元代存在的年间,其中开科取士不过断断续续的47年,共16次,自延幼二年至元代灭亡,共取进士1135人,……科举入仕者只占元代官员比例的1/22。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
①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②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提高,1313年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③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
选官制度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发展历程:
明清
乡试
会试
殿试
各省城
礼部
皇帝
每三年
次年春
会试后
解元
会元
春闱
秋闱
生源:
内容:
形式:
材料:“科举考试必须按照宋儒的传注,写作教条的、死板的八股文,以功名利禄来僵化人们的思想。注重的是背诵千篇一律的高头讲章,写作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的八股文,那些举人、进士,大多并无真才实学。这种使人别无选择的愚民政策,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专制。”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第266页。
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为举人 。
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为贡士
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皇帝主持,通过者为进士 。
科举制更加完善,考试内容僵化
1905年,清末新政
期间科举制废除。
特点:①学校教育已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②考试的科目内容趋于单一化。仅有进士一科,其它科目予以废止。
③固定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以四书五经为考核内容,八股取士。
④考试制度更加完善,程序更加严密。
积极影响
选官制度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影响: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材料三: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消极影响
推动世界文明,对东亚国家和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打破门阀垄断,促进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提高官员素质,推动儒学发展,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①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②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是统治者控制读书人,维护统治的手段。
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西周至春秋 士官制 血缘 世袭
春秋战国 荐举制、军功爵制 才能、军功 举荐、授予
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掌握律令 向官吏学习律令
两汉 察举制 道德、才能 官吏推举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道德、才能、门第 中正评定
隋唐、宋 科举制 才学 考试
元 蒙古传统、科举制 血缘、军功、才学 世袭、军功、考试
明清 八股取士 才学 考试
小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及趋势
选官制度
奴隶主、贵族
国君、贵族
地方官
中正官
中央
选拔标准:
选拔方式:
选官基础:
选官权力:
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趋向科学和公平
由血缘世袭、推荐、地方品评到公开考试。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日益扩大,推动阶层流动
选官权从地方到收归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汉唐以来选官制度变化的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考核制度
秦汉:上计制
含义: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
考核标准:
考核功能:
考核对象:
考核时间: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
赏罚的依据
御史参与审核计簿,
防止造假
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每年岁末,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人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
各县、侯国
郡国
中央
每年
地方行政长官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
社会治安情况
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魏晋南北朝:
隋唐
考核制度
考核部门
考核对象
考核方式
考核时间
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
尚书省的吏部
地方官每年派员向中央报告
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品德才能(四善)
评定分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九品以上官员
每年
唐朝的官吏考核制度更加规范,《唐六典》全面规制了官吏的选用、考核、监察、奖惩等。
《唐六典》规定:考绩由尚书省吏部负责,考课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考核评定分三等九级,综合考评这几年的政绩以决定升降与奖惩。
宋
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考核内容:贪、酷者削职为民,情节严重者依法惩办;
疲软、不谨者免职;
浮躁、才力不及者降职使用
名称 考核时间 考核功能
清朝吸收了明朝后期考核制度松散 、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 , 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
明
考核制度
由吏部尚书和
御史台都御史主持
明朝考核
考察
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察
考满
考察的对象是所有官吏,重点在监察其过失
京察
外察
对在京官吏的考察
对地方官吏的考察
考满
考察
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
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
重点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
实行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清朝大计是对地方总督、巡抚及其下属官吏的考绩。
小结: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变化趋势
发展趋势
考核制度
朝代 考核制度 考核主管 考核时间 考核对象 考核标准 考核功能
秦汉 上计制 御史 每年岁末 地方行政长官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社会治安 结果作为官员
赏罚的依据
隋唐 四善 二十七最 尚书省 吏部负责 每年 九品以上官员 品德和才能 结果作为官员
升降的依据
明朝 考满 吏部 御史台 三年、六年、九年 任职期满的官员 监察贪酷和 不作为 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
考察 吏部 御史台 三年 外地官员 查处官员贪、酷和不作为
六年 京官 清朝 京察 中央 三年 京官 官员奖惩的依据
大计 中央 外省官员 特点:
考核内容有针对性;
考核与监察相结合;
考核与奖惩相配套;
考核监察渐归中央;
考核重点由“任贤使能”逐步转向加强对官吏的控制
1、考核法规趋于完善
2、考核日趋严格
3、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别考核
学习拓展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官员考核问题的看法
以考核指标为导向,加强官员管理,督促官吏励精图治,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官吏的道德、品行、能力也都得到了重视,有利于廉洁官僚队伍;促进人事流动;产生激励与警戒功效;维护中央权威。
监察制度
秦朝监察
监御史
御史大夫
地方
中央
汉朝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十三州刺史
汉承秦制
秦
汉
目的: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地主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与此同时,封建社会的弊病也日益显露,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不断增多,诸侯王骄奢淫逸,地方官吏不遵法度。
背景:
刺史秩位不高,但是出刺时却是作为朝廷的正式代表,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地方官僚,也可以监督诸王。
刺史的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
刺史制度
小大
相互制约
内外
相互协调
位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不法行为。
特点:
监察制度
汉
评价:
前期:对于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后期:刺史掌握地方的军权和行政权,变成了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导致国家分裂。
唐代对地方的监察,除中央御史台的察院以外,还分全国为若干道监察区,派巡按使,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监察官定期不定期巡回监察。
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
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划分十道监察区,
监察官定期不定期巡回监察。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旧唐书·韦思谦传》
台院
察院
殿院
御史台
分工明确,
构成一个有机的
监察系统
监察制度
隋唐
材料: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选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宋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议事权,谏官拥有了监察权
监察制度
宋
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包拯,累迁监察御史、知谏院、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监察活动不止限于御史台一个系统,谏官并不另外组织成独立门户的谏官机构,但却通过“谏议”行使特殊的监察职权——谏议制度。
"谏官"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
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且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了强化。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 “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中央:御史台
地方:行御史台,肃政访廉司
监察制度
元
元代监察制度以三台为主干,以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为网结,颇为严密。独创了行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浑然一体,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监察组织的基本模式: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
清代监察制度对于明制的一大变革是将六科给事中归入都察院,从而,完成了台谏合一和台省合一。
中央: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
地方:督抚、十三道巡按御史、各省设提刑按察司
①都察院监察御史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封驳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稽查六部百司;
②位低权重。(具有言谏权、弹劾权、封驳权和一定的司法权)
中央: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监察百官
地方: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监察制度
明代监察御史王忬的象牙腰牌
明清
明代
清代
◎纪昀,数次出任
都察院
左都御史
清雍正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恢复了特务监察。但这些特务不再由宫内宦官允任,而是豢养了大批职业特务来对官吏和百姓的言行进行秘密监察。雍正皇帝同时建立密折言事制度,鼓励告密,以特务的手段来加强对官员和百姓思想言行的控制。
明代,在一般监察机关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之外,又设立了对臣民进行秘密监察的特务机关——厂卫。
所谓厂卫,包括太祖时设立的锦衣卫、成祖时设立的东厂、宪宗时设立的西厂以及武宗时设立的内行厂等。
监察制度
明清
明清两代出现了特务监察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朝 御史大夫 监察史
汉朝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
隋唐 御史台(御史大夫)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两宋 御史台、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
元朝 御史台 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朝 都察院、六科 御史巡按各省
清朝 都察院 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小结: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
监察制度
材料一: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材料二: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 ,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材料三:“ 当是时, 东厂番役横行, 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谬,甚至剥皮,刮舌,所杀不可胜数, 道路以目。 ” ——《明史· 魏忠贤传》
监察制度
小结: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评价
特点
监察机构独立化(专门化、垂直领导)并日趋完备;以轻制重;服务于皇权;监察广泛(中央和地方官员违法及不良行为)
评价
选拔严格,文化素养要求高
随着皇权的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局限性
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作用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
选拔与管理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元明清时期的
官员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春秋战国——军功爵制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朝——察举制
隋唐两宋——科举制
秦汉——御史大夫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秦汉——上计制
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隋唐宋——四善二十七
明清——考满、考察
宋代——台谏合一
明清——科道合一
选官制度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监察制度:
考核制度:
选官制度:
明清——科举制(八股取士)
实质: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君主专制)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