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中数学三轮复习(直击痛点):专题18隐圆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中数学三轮复习(直击痛点):专题18隐圆问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23 14:29:09

文档简介

高中数学三轮复习(直击痛点):专题18隐圆问题
一、填空题
1.(2024高二上·南山期末)已知点,动点满足,记的轨迹为,以的最大值为长轴,且以分别为左 右焦点的椭圆为,则和的交点到轴的距离为   .
【答案】
【知识点】轨迹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因为动点P满足,则动点在以线段为弦的圆上,
因为点、关于轴对称,则圆心在轴上,设圆心为,
因为,所以,
在中,因为,
所以,,
所以圆心为或,
当时, 曲线的方程为;
当时, 曲线的方程为;显然,曲线关于轴对称,
所以动点到点距离的最大值为圆的直径,即,则长轴长为4,
所以椭圆:,则曲线与曲线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因为曲线与曲线均关于轴对称,所以可只考虑轴上方形成的交点,
即联立,消去整理可得,解得或(舍),
故曲线和曲线的交点到轴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分析】由动点P满足,则可得到动点在以线段为弦的圆上,由圆的性质可得圆心为或,半径为2,则动点P到点距离的最大值为4,即可得到椭圆的方程,联立部分曲线的方程与椭圆方程求解即可.
2.(2024高三上·绵阳高考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点满足,且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为,则实数的值是   .
【答案】1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设
因为点,,点满足,
则,
所以点是以原点为圆心,半径的圆,
如图:
而到直线的距离,
因为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等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减半径,即,
所以.
故答案为:1
【分析】根据可以求出点C的轨迹是圆,把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转化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减半径即可求解.
3.(2024高二上·重庆市期末)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ApolloniusofPerga,约公元前262~190年)发现:平面上两定点A,B,则满足的动点M的轨迹是一个圆,后人称这个圆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动点M满足,则面积的最大值为   .
【答案】13
【知识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析】【解答】设点
因为,所以MA=2MB,所以,所以,
所以点M的方程为,所以直线AC的方程为,
圆心(0,0)到直线AC的距离d为
设点M到边AC的高为h,,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13.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点M的方程与边AC,利用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远距离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加上半径,即求出边AC的高,进而求出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4.(2023高二上·绍兴期中)若对于一个实常数,恰有三组实数对满足关系式,则   .
【答案】
【知识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 【解答】解:由,
当t=0时,则需要a=b=0与矛盾,所以t=0(舍);
当时,由得出点(a,b)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
由得出点(a,b)在圆上,
因为对于一个实常数,恰有三组实数对满足关系式
等价于圆上恰有三个点满足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
则需要圆的半径,
过O(0,0)作垂直于直线x+y+1=0于H,交圆于点P,

则要使圆上恰有三个点满足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
则,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再结合几何法得出满足要求的实数t的值。
5.(2023高二上·宝安期中)如图所示,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VEX中国选拔赛永州赛区中,主办方设计了一个矩形坐标场地ABCD(包含边界和内部,A为坐标原点),AD长为10米,在AB边上距离A点4米的F处放置一只电子狗,在距离A点2米的E处放置一个机器人,机器人行走速度为v,电子狗行走速度为2v,若电子狗和机器人在场地内沿直线方向同时到达场地内某点M,那么电子狗将被机器人捕获,点M叫成功点.在这个矩形场地内成功点M的轨迹方程是   ;若P为矩形场地AD边上的一点,电子狗在线段FP上总能逃脱,则|AP|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圆的切线方程
【解析】【解答】解:第一空:分别以AD,AB为x,y轴建立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设成功点,由题意得,,
,化简得,
这个矩形场地内成功点M的轨迹方程是;
第二空:当线段FP与点M的轨迹相切时,,,,
|AP|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空:分别以AD,AB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点M的轨迹方程;第二空:当线段FP与点M的轨迹相切时此时 |AP| 最小,进而求解 |AP|的取值范围 .
6.(2023高二上·上海市月考)已知M为抛物线C:上一点,过抛物线C的焦点F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N,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知识点】恒过定点的直线;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焦点,准线l的方程为,
由可得,
令解得,即直线恒过定点,
设PF中点为E,则,
因为,则N的轨迹为以PF为直径的圆,所以N的轨迹方程为,
过M作于D,则,
当且仅当M运动到M′时,N运动到N′,即共线时,等号成立
所以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N的轨迹为以PF为直径的圆,结合圆的性质以及抛物线的定义分析求解,
7.(2023高二下·山西月考)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为抛物线内侧一点,为上的一动点,的最小值为,则   ,该抛物线上一点A(非顶点)处的切线与圆相切,则   .
【答案】3;
【知识点】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解析】【解答】由题意,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设点M在准线上的投影为D,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则,当M,P,D三点共线时有最小值,
结合图像可知的最小值即为点P到准线的距离,
可得抛物线,焦点,在抛物线上取一点,
设抛物线在点A的切线l的方程为,
联立抛物线方程,,解得
切线l的方程为,整理得,
又因为切线与圆相切,设切点为B,
由圆M的方程可知圆心,,
则,解得(舍去)或,所以,
同理,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 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3;.
【分析】由题意结合抛物线得出准线方程,设点M在准线上的投影为D,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和三点共线的方法可知,再结合图像可知的最小值得出点P到准线的距离,进而得出p的值,从而得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进而得出焦点坐标,在抛物线上取一点,设抛物线在点A的切线l的方程为,再利用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结合韦达定理得出k的值,再结合点斜式得出切线l的方程,再转化为直线的 一般式方程,再利用切线与圆相切,设切点为B,由圆M的方程可知圆心坐标和半径长,再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已知条件得出a的值,从而得出点A的坐标,再利用点与点关于x轴对称的求解方法得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再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得出AF的长。
二、解答题
8.(2023高二上·成都月考)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满足,记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设圆,若直线l过圆的圆心且与曲线交于两点,且,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1)解:设,由,
可得,因为,
所以,整理可得;
即曲线的方程为.
(2)解:易知可化为,
可得圆的圆心为,半径;
又直线l过圆的圆心,可设直线的方程为,显然,
由曲线的方程可知曲线是以为圆心,半径的圆,
又,所以可知到直线的距离,
即,解得;
所以直线方程的方程为
【知识点】轨迹方程;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相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析】【分析】 (1)设,根据题意结合两点间距离公式运算求解即可;
(2) 由(1)可知可得圆的圆心为,半径,结合垂径定理可得知到直线的距离,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运算求解.
9.(2023高二上·绍兴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动点P满足.
(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若直线l过点且与轨迹C相切,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1)解:设,由,得,
化简得,
所以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
(2)解:由(1)知轨迹C:表示圆心为,半径为2的圆.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方程为,此时直线l与圆C相切.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即,
于是有,解得,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即,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或.
【知识点】圆的切线方程;圆锥曲线的轨迹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得出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由(1)得出点P的轨迹方程得出圆心坐标和半径长,再结合直线与圆相切位置关系判断方法,进而得出满足要求的直线l的方程。
10.(2022高二上·芜湖期中)已知点,动点P 满足:|PA|=2|PB|.
(1)若点P的轨迹为曲线,求此曲线的方程;
(2)若点Q在直线l1: x+y+3=0上,直线l2经过点Q且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M,求|QM|的最小值.
【答案】(1)解:设点P的坐标为(x,y),则 =2 化简可得(x-5)2+y2=16,即为所求.
(2)解:曲线C是以点(5,0)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如图.
由直线l2是此圆的切线,连接CQ,
则|QM|= ,当CQ⊥l1时,|CQ|取最小值,|CQ|= =4 ,此时|QM|的最小值为 =4.
【知识点】轨迹方程;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出点的坐标,结合|PA|=2|PB|,化简整理即可求出曲线的方程;
(2)作出图形,数形结合,即可求出相应的最小值.
11.(2023高三上·前郭尔罗斯月考)已知坐标平面上点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2.
(1)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2)记(1)中的轨迹为C,过点的直线l被C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
整理,得,故点点轨迹方程为,.
其轨迹为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2)解:由题意可知
①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此时直线的方程为,满足弦长为.
②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不妨设为,
则直线方程为,即,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因为直线被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
所以,所以,.
解得,.,所以直线方程为.
综上,满足条件的直线的方程为或.
【知识点】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轨迹方程;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解析】【分析】(1)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题意可得:,然后化简可得点M的轨迹方程;
(2)分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斜率不存在时可得直线l的方程:,满足要求,斜率存在时,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l的方程:,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到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d,,然后再利用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12.(2023高二上·常熟期中)已知线段的端点的坐标是,端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1)求曲线的方程;
(2)已知斜率为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异于原点)直线,的斜率分别为,,且,
①证明:直线过定点,并求出点的坐标;
②若,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
【答案】(1)解:设,,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因为点的轨迹方程是,所以,
整理得曲线的方程为.
(2)解:①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所以,,
所以,
所以,且即,即,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直线过定点.
②因为为定值,且为直角三角形,为斜边,
所以当点是的中点时,为定值.
因为,,所以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所以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
【知识点】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平面内中点坐标公式;恒过定点的直线;与直线有关的动点轨迹方程;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将M点坐标用A点坐标表示,代入M点满足的轨迹方程即可.
(2) ① 设直线l方程和E、F坐标,联立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将
代入化简得m=k,进而得直线方程,与k无关,直线过定点(-1,0).
②假设存在,为定值,且为直角三角形,为斜边,可得点是的中点时,为定值.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即可求得Q的坐标,说明假设成立,从而得证.
三、选择题
13.(2024高三上·牡丹江期末)已知点,动点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两向量的和或差的模的最值;轨迹方程;圆方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设由动点满足,得出,
所以
即动点P在圆上运动,同理可得动点Q也在上运动,
即P,Q的轨迹方程为,
设PQ的中点为D,则
连接CO并延长,与圆交于点E,F,
当P,Q重合且位于点E处时,P,Q,D重合,此时取得最小值5-2=3;
当P,Q重合且位于点F处时,P,Q,D重合,此时取得最大值5+2=7;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6,14].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确定点P,Q的轨迹,设PQ的中点为D,再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出结合圆的几何性质确定的最值,进而得出的取值范围.
14.(2023高二上·云浮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若点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轨迹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
因为,则,可得,
可知点P的轨迹是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注意到,可得,
设,则,
可得,
当且仅当P,M,D三点共线时取等号,
所以 的最小值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设,分析可知,整理可得,设,可得,
结合图象分析可得结果.
15.(2023高三上·东城月考)已知曲线上任意一点坐标为(为参数),.若曲线上存在点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轨迹问题;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
【解析】【解答】解:曲线化为普通方程为:,由,可得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又在曲线上,
即直线与圆存在公共点,故圆心到的距离小于等于半径,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解得,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轨迹方程的求法,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先将曲线C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再根据可求出点P的轨迹方程为: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可求出答案.
16.(2023高二上·东莞期中)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点P为正方形内的动点,满足直线BP与下底面ABCD所成角为的点P的轨迹长度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轨迹方程;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
因为几何体为 正方体,
所以⊥平面,平面,
所以⊥,
由于平面平面,
所以直线BP与下底面ABCD所成角等于直线BP与上底面所成角,
故为直线BP与上底面所成角,
则,
因为,所以,
故点P的轨迹为以为圆心,为半径,位于平面内的圆的,
故轨迹长度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证⊥,可得为直线BP与上底面所成角,从而得到P的轨迹为以为圆心,为半径,位于平面内的圆的,求出轨迹长度即可.
17.(2023高二上·长春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若直线上存在点,使得,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设点因为所以即
要使直线上存在点,使得,则直线与有交点,则
即.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已知得到点M的轨迹方程为圆,要使直线上存在点,使得,则必须直线与圆有交点,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18.(2023高二上·永嘉期末)已知点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两点满足,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24 D.26
【答案】C
【知识点】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解析】【解答】因为,两点满足,
所以点,在以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
所以,当且仅当点为线段与圆的交点时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点为射线与圆的交点时等号成立,
所以,又,
设,则,且,
设,则,,
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且点在线段上,点在射线上,且时
取最小值24.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点,在以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当且仅当点为线段与圆的交点时等号成立,,当且仅当点为射线与圆的交点时等号成立,设,则,且,设,则,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出取最小值.
四、多项选择题
19.(2023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已知向量满足,设,则(  )
A.
B.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
C.的最小值为
D.无最大值
【答案】B,C,D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轨迹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的投影向量;平面向量夹角的坐标表示
【解析】【解答】解:A、因为,,
所以,即,则,故A错误;
又,,所以,
因为,所以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故B正确;
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
因为,所以,整理得,
即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则,则点在直线上运动,则,
设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则,无最大值,故C、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即可得解即可判断AB;利用向量的几何意义建立直角坐标系,将问题转化为圆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问题,从而得解判断CD.
20.(2023·江西模拟)加斯帕尔·蒙日(图1)是18-19世纪法国著名的几何学家,他在研究圆锥曲线时发现:与椭圆相切的两条垂直切线的交点的轨迹是以椭圆中心为圆心的圆,我们通常把这个圆称为该椭圆的蒙日圆(图2).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P,Q均在C的蒙日圆O上,PA,PB分别与C相切于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的蒙日圆方程是
B.设,则的取值范围为
C.若点P在第一象服的角平分线上,则直线AB的方型为
D.若直线PQ过原点O,且与C的一个交点为G,,则
【答案】B,C
【知识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对于A,分别过椭圆C的顶点(2,0),作椭圆C的切线,
则两切线的交点在椭圆C的蒙日圆上,故该蒙日圆的半径即椭圆C的蒙日圆的方程为所以选项A错;
对于B,
由椭圆的定义得出
当且仅当点A在的延长线上时取等号,
所以,
当且仅当点A在的延长线上取等号,所以的取值范围为,所以B对;
对于C,设长方体的长为m,宽为n,则
所以长方体的面积等于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C对;
对于D,
所以
所以
由得出
由得出
(1)+(2)得出解得,
所以所以选项D对.
故答案为:BCD.
【分析】根据椭圆的两条特殊切线的交点求出蒙日圆的半径,从而判断出选项A;利用椭圆的定义求出的取值范围,从而判断出选项B;结合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和基本不等式判断出选项C;根据椭圆的定义
以及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可求出的值,从而判断出选项D,进而找出说法正确的选项。
21.(2023高二上·广州月考)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为,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以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C.设,则
D.过点与抛物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至多有2条
【答案】A,B,C
【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抛物线的准线为,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焦点为,
A、过作于,
则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A正确;
B、,则以PQ为直径的圆的半径,
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
则线段PQ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所以以PQ为直径的圆与准线l相切,B正确;
C、抛物线的焦点为,,
当且仅当M,P,F三点共线时取等号,所以,C正确;
D、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
联立消去x,并整理得,
当时,方程的解为,此时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当时,则,解得,
综上所述,过点与抛物线C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3条,D错误.
故答案为:ABC.
【分析】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抛物线的定义可得,代入数据可求出答案;因为以 以为直径的圆,所根据重点坐标公式可求出圆心,半径,进而推出线段PQ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进而确定C选项;分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和直线斜率存在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写出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进行联立,进而判断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22.(2023高二上·福州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满足的斜率之积为,点的运动轨迹记为.下列结论正确的(  )
A.轨迹的方程()
B.存在点使得
C.点,则的最小值为
D.斜率为的直线与轨迹交于,两点,点为的中点,则直线的斜率为
【答案】A,D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应用;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圆锥曲线的轨迹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
对于A,设点的坐标为,且,
因为的斜率之积为,
所以,
化简得点的轨迹方程为,故A正确;
对于B,由椭圆方程知,,,,
若,则点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上,
以线段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的圆在椭圆外,
所以椭圆上不存在满足,B错误;
对于C,当点 的坐标为时,此时.故C错误.
对于D,设,因为点为的中点,
所以设,因为在椭圆上,
所以,两式相减得,
,即,
所以,所以,
则直线的斜率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利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由斜率之积为列方程可判断A; 根据圆的直径所对圆周角为判断B;利用特值法令点P坐标为代入验证可判断C;设,利用椭圆的点相关代入法再结合斜率公式可求判断D.
1 / 1高中数学三轮复习(直击痛点):专题18隐圆问题
一、填空题
1.(2024高二上·南山期末)已知点,动点满足,记的轨迹为,以的最大值为长轴,且以分别为左 右焦点的椭圆为,则和的交点到轴的距离为   .
2.(2024高三上·绵阳高考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点满足,且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为,则实数的值是   .
3.(2024高二上·重庆市期末)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ApolloniusofPerga,约公元前262~190年)发现:平面上两定点A,B,则满足的动点M的轨迹是一个圆,后人称这个圆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动点M满足,则面积的最大值为   .
4.(2023高二上·绍兴期中)若对于一个实常数,恰有三组实数对满足关系式,则   .
5.(2023高二上·宝安期中)如图所示,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VEX中国选拔赛永州赛区中,主办方设计了一个矩形坐标场地ABCD(包含边界和内部,A为坐标原点),AD长为10米,在AB边上距离A点4米的F处放置一只电子狗,在距离A点2米的E处放置一个机器人,机器人行走速度为v,电子狗行走速度为2v,若电子狗和机器人在场地内沿直线方向同时到达场地内某点M,那么电子狗将被机器人捕获,点M叫成功点.在这个矩形场地内成功点M的轨迹方程是   ;若P为矩形场地AD边上的一点,电子狗在线段FP上总能逃脱,则|AP|的取值范围是   .
6.(2023高二上·上海市月考)已知M为抛物线C:上一点,过抛物线C的焦点F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N,则的最小值为   .
7.(2023高二下·山西月考)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为抛物线内侧一点,为上的一动点,的最小值为,则   ,该抛物线上一点A(非顶点)处的切线与圆相切,则   .
二、解答题
8.(2023高二上·成都月考)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满足,记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设圆,若直线l过圆的圆心且与曲线交于两点,且,求直线l的方程.
9.(2023高二上·绍兴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动点P满足.
(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若直线l过点且与轨迹C相切,求直线l的方程.
10.(2022高二上·芜湖期中)已知点,动点P 满足:|PA|=2|PB|.
(1)若点P的轨迹为曲线,求此曲线的方程;
(2)若点Q在直线l1: x+y+3=0上,直线l2经过点Q且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M,求|QM|的最小值.
11.(2023高三上·前郭尔罗斯月考)已知坐标平面上点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2.
(1)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2)记(1)中的轨迹为C,过点的直线l被C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求直线l的方程.
12.(2023高二上·常熟期中)已知线段的端点的坐标是,端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1)求曲线的方程;
(2)已知斜率为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异于原点)直线,的斜率分别为,,且,
①证明:直线过定点,并求出点的坐标;
②若,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
三、选择题
13.(2024高三上·牡丹江期末)已知点,动点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4.(2023高二上·云浮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若点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5.(2023高三上·东城月考)已知曲线上任意一点坐标为(为参数),.若曲线上存在点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6.(2023高二上·东莞期中)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点P为正方形内的动点,满足直线BP与下底面ABCD所成角为的点P的轨迹长度为(  )
A. B. C. D.
17.(2023高二上·长春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若直线上存在点,使得,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8.(2023高二上·永嘉期末)已知点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两点满足,点,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24 D.26
四、多项选择题
19.(2023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已知向量满足,设,则(  )
A.
B.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
C.的最小值为
D.无最大值
20.(2023·江西模拟)加斯帕尔·蒙日(图1)是18-19世纪法国著名的几何学家,他在研究圆锥曲线时发现:与椭圆相切的两条垂直切线的交点的轨迹是以椭圆中心为圆心的圆,我们通常把这个圆称为该椭圆的蒙日圆(图2).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P,Q均在C的蒙日圆O上,PA,PB分别与C相切于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的蒙日圆方程是
B.设,则的取值范围为
C.若点P在第一象服的角平分线上,则直线AB的方型为
D.若直线PQ过原点O,且与C的一个交点为G,,则
21.(2023高二上·广州月考)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为,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以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C.设,则
D.过点与抛物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至多有2条
22.(2023高二上·福州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满足的斜率之积为,点的运动轨迹记为.下列结论正确的(  )
A.轨迹的方程()
B.存在点使得
C.点,则的最小值为
D.斜率为的直线与轨迹交于,两点,点为的中点,则直线的斜率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知识点】轨迹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因为动点P满足,则动点在以线段为弦的圆上,
因为点、关于轴对称,则圆心在轴上,设圆心为,
因为,所以,
在中,因为,
所以,,
所以圆心为或,
当时, 曲线的方程为;
当时, 曲线的方程为;显然,曲线关于轴对称,
所以动点到点距离的最大值为圆的直径,即,则长轴长为4,
所以椭圆:,则曲线与曲线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因为曲线与曲线均关于轴对称,所以可只考虑轴上方形成的交点,
即联立,消去整理可得,解得或(舍),
故曲线和曲线的交点到轴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分析】由动点P满足,则可得到动点在以线段为弦的圆上,由圆的性质可得圆心为或,半径为2,则动点P到点距离的最大值为4,即可得到椭圆的方程,联立部分曲线的方程与椭圆方程求解即可.
2.【答案】1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设
因为点,,点满足,
则,
所以点是以原点为圆心,半径的圆,
如图:
而到直线的距离,
因为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等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减半径,即,
所以.
故答案为:1
【分析】根据可以求出点C的轨迹是圆,把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转化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减半径即可求解.
3.【答案】13
【知识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析】【解答】设点
因为,所以MA=2MB,所以,所以,
所以点M的方程为,所以直线AC的方程为,
圆心(0,0)到直线AC的距离d为
设点M到边AC的高为h,,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13.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点M的方程与边AC,利用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远距离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加上半径,即求出边AC的高,进而求出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4.【答案】
【知识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 【解答】解:由,
当t=0时,则需要a=b=0与矛盾,所以t=0(舍);
当时,由得出点(a,b)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
由得出点(a,b)在圆上,
因为对于一个实常数,恰有三组实数对满足关系式
等价于圆上恰有三个点满足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
则需要圆的半径,
过O(0,0)作垂直于直线x+y+1=0于H,交圆于点P,

则要使圆上恰有三个点满足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
则,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再结合几何法得出满足要求的实数t的值。
5.【答案】;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圆的切线方程
【解析】【解答】解:第一空:分别以AD,AB为x,y轴建立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设成功点,由题意得,,
,化简得,
这个矩形场地内成功点M的轨迹方程是;
第二空:当线段FP与点M的轨迹相切时,,,,
|AP|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分析】第一空:分别以AD,AB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点M的轨迹方程;第二空:当线段FP与点M的轨迹相切时此时 |AP| 最小,进而求解 |AP|的取值范围 .
6.【答案】
【知识点】恒过定点的直线;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焦点,准线l的方程为,
由可得,
令解得,即直线恒过定点,
设PF中点为E,则,
因为,则N的轨迹为以PF为直径的圆,所以N的轨迹方程为,
过M作于D,则,
当且仅当M运动到M′时,N运动到N′,即共线时,等号成立
所以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N的轨迹为以PF为直径的圆,结合圆的性质以及抛物线的定义分析求解,
7.【答案】3;
【知识点】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解析】【解答】由题意,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设点M在准线上的投影为D,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则,当M,P,D三点共线时有最小值,
结合图像可知的最小值即为点P到准线的距离,
可得抛物线,焦点,在抛物线上取一点,
设抛物线在点A的切线l的方程为,
联立抛物线方程,,解得
切线l的方程为,整理得,
又因为切线与圆相切,设切点为B,
由圆M的方程可知圆心,,
则,解得(舍去)或,所以,
同理,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 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3;.
【分析】由题意结合抛物线得出准线方程,设点M在准线上的投影为D,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和三点共线的方法可知,再结合图像可知的最小值得出点P到准线的距离,进而得出p的值,从而得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进而得出焦点坐标,在抛物线上取一点,设抛物线在点A的切线l的方程为,再利用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结合韦达定理得出k的值,再结合点斜式得出切线l的方程,再转化为直线的 一般式方程,再利用切线与圆相切,设切点为B,由圆M的方程可知圆心坐标和半径长,再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已知条件得出a的值,从而得出点A的坐标,再利用点与点关于x轴对称的求解方法得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再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得出AF的长。
8.【答案】(1)解:设,由,
可得,因为,
所以,整理可得;
即曲线的方程为.
(2)解:易知可化为,
可得圆的圆心为,半径;
又直线l过圆的圆心,可设直线的方程为,显然,
由曲线的方程可知曲线是以为圆心,半径的圆,
又,所以可知到直线的距离,
即,解得;
所以直线方程的方程为
【知识点】轨迹方程;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相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析】【分析】 (1)设,根据题意结合两点间距离公式运算求解即可;
(2) 由(1)可知可得圆的圆心为,半径,结合垂径定理可得知到直线的距离,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运算求解.
9.【答案】(1)解:设,由,得,
化简得,
所以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
(2)解:由(1)知轨迹C:表示圆心为,半径为2的圆.
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方程为,此时直线l与圆C相切.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即,
于是有,解得,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即,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或.
【知识点】圆的切线方程;圆锥曲线的轨迹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得出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
(2)由(1)得出点P的轨迹方程得出圆心坐标和半径长,再结合直线与圆相切位置关系判断方法,进而得出满足要求的直线l的方程。
10.【答案】(1)解:设点P的坐标为(x,y),则 =2 化简可得(x-5)2+y2=16,即为所求.
(2)解:曲线C是以点(5,0)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如图.
由直线l2是此圆的切线,连接CQ,
则|QM|= ,当CQ⊥l1时,|CQ|取最小值,|CQ|= =4 ,此时|QM|的最小值为 =4.
【知识点】轨迹方程;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分析】(1)设出点的坐标,结合|PA|=2|PB|,化简整理即可求出曲线的方程;
(2)作出图形,数形结合,即可求出相应的最小值.
11.【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
整理,得,故点点轨迹方程为,.
其轨迹为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2)解:由题意可知
①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此时直线的方程为,满足弦长为.
②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不妨设为,
则直线方程为,即,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因为直线被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
所以,所以,.
解得,.,所以直线方程为.
综上,满足条件的直线的方程为或.
【知识点】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圆的标准方程;圆的一般方程;轨迹方程;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解析】【分析】(1)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题意可得:,然后化简可得点M的轨迹方程;
(2)分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斜率不存在时可得直线l的方程:,满足要求,斜率存在时,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l的方程:,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到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d,,然后再利用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12.【答案】(1)解:设,,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因为点的轨迹方程是,所以,
整理得曲线的方程为.
(2)解:①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所以,,
所以,
所以,且即,即,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直线过定点.
②因为为定值,且为直角三角形,为斜边,
所以当点是的中点时,为定值.
因为,,所以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所以存在定点使得为定值.
【知识点】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平面内中点坐标公式;恒过定点的直线;与直线有关的动点轨迹方程;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将M点坐标用A点坐标表示,代入M点满足的轨迹方程即可.
(2) ① 设直线l方程和E、F坐标,联立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将
代入化简得m=k,进而得直线方程,与k无关,直线过定点(-1,0).
②假设存在,为定值,且为直角三角形,为斜边,可得点是的中点时,为定值.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即可求得Q的坐标,说明假设成立,从而得证.
13.【答案】B
【知识点】两向量的和或差的模的最值;轨迹方程;圆方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设由动点满足,得出,
所以
即动点P在圆上运动,同理可得动点Q也在上运动,
即P,Q的轨迹方程为,
设PQ的中点为D,则
连接CO并延长,与圆交于点E,F,
当P,Q重合且位于点E处时,P,Q,D重合,此时取得最小值5-2=3;
当P,Q重合且位于点F处时,P,Q,D重合,此时取得最大值5+2=7;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6,14].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确定点P,Q的轨迹,设PQ的中点为D,再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出结合圆的几何性质确定的最值,进而得出的取值范围.
14.【答案】C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轨迹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
因为,则,可得,
可知点P的轨迹是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注意到,可得,
设,则,
可得,
当且仅当P,M,D三点共线时取等号,
所以 的最小值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设,分析可知,整理可得,设,可得,
结合图象分析可得结果.
15.【答案】C
【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轨迹问题;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
【解析】【解答】解:曲线化为普通方程为:,由,可得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又在曲线上,
即直线与圆存在公共点,故圆心到的距离小于等于半径,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解得,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轨迹方程的求法,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先将曲线C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为:,再根据可求出点P的轨迹方程为:点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可求出答案.
16.【答案】B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轨迹方程;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
因为几何体为 正方体,
所以⊥平面,平面,
所以⊥,
由于平面平面,
所以直线BP与下底面ABCD所成角等于直线BP与上底面所成角,
故为直线BP与上底面所成角,
则,
因为,所以,
故点P的轨迹为以为圆心,为半径,位于平面内的圆的,
故轨迹长度为.
故答案为:B.
【分析】先证⊥,可得为直线BP与上底面所成角,从而得到P的轨迹为以为圆心,为半径,位于平面内的圆的,求出轨迹长度即可.
17.【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设点因为所以即
要使直线上存在点,使得,则直线与有交点,则
即.
故答案为:B.
【分析】由已知得到点M的轨迹方程为圆,要使直线上存在点,使得,则必须直线与圆有交点,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18.【答案】C
【知识点】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解析】【解答】因为,两点满足,
所以点,在以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
所以,当且仅当点为线段与圆的交点时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点为射线与圆的交点时等号成立,
所以,又,
设,则,且,
设,则,,
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且点在线段上,点在射线上,且时
取最小值24.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点,在以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当且仅当点为线段与圆的交点时等号成立,,当且仅当点为射线与圆的交点时等号成立,设,则,且,设,则,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出取最小值.
19.【答案】B,C,D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轨迹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的投影向量;平面向量夹角的坐标表示
【解析】【解答】解:A、因为,,
所以,即,则,故A错误;
又,,所以,
因为,所以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故B正确;
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
因为,所以,整理得,
即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则,则点在直线上运动,则,
设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则,无最大值,故C、D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即可得解即可判断AB;利用向量的几何意义建立直角坐标系,将问题转化为圆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问题,从而得解判断CD.
20.【答案】B,C
【知识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对于A,分别过椭圆C的顶点(2,0),作椭圆C的切线,
则两切线的交点在椭圆C的蒙日圆上,故该蒙日圆的半径即椭圆C的蒙日圆的方程为所以选项A错;
对于B,
由椭圆的定义得出
当且仅当点A在的延长线上时取等号,
所以,
当且仅当点A在的延长线上取等号,所以的取值范围为,所以B对;
对于C,设长方体的长为m,宽为n,则
所以长方体的面积等于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C对;
对于D,
所以
所以
由得出
由得出
(1)+(2)得出解得,
所以所以选项D对.
故答案为:BCD.
【分析】根据椭圆的两条特殊切线的交点求出蒙日圆的半径,从而判断出选项A;利用椭圆的定义求出的取值范围,从而判断出选项B;结合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和基本不等式判断出选项C;根据椭圆的定义
以及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可求出的值,从而判断出选项D,进而找出说法正确的选项。
21.【答案】A,B,C
【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抛物线的准线为,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焦点为,
A、过作于,
则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A正确;
B、,则以PQ为直径的圆的半径,
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
则线段PQ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所以以PQ为直径的圆与准线l相切,B正确;
C、抛物线的焦点为,,
当且仅当M,P,F三点共线时取等号,所以,C正确;
D、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
联立消去x,并整理得,
当时,方程的解为,此时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当时,则,解得,
综上所述,过点与抛物线C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3条,D错误.
故答案为:ABC.
【分析】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抛物线的定义可得,代入数据可求出答案;因为以 以为直径的圆,所根据重点坐标公式可求出圆心,半径,进而推出线段PQ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进而确定C选项;分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和直线斜率存在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写出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进行联立,进而判断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22.【答案】A,D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应用;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圆锥曲线的轨迹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
对于A,设点的坐标为,且,
因为的斜率之积为,
所以,
化简得点的轨迹方程为,故A正确;
对于B,由椭圆方程知,,,,
若,则点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上,
以线段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的圆在椭圆外,
所以椭圆上不存在满足,B错误;
对于C,当点 的坐标为时,此时.故C错误.
对于D,设,因为点为的中点,
所以设,因为在椭圆上,
所以,两式相减得,
,即,
所以,所以,
则直线的斜率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利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由斜率之积为列方程可判断A; 根据圆的直径所对圆周角为判断B;利用特值法令点P坐标为代入验证可判断C;设,利用椭圆的点相关代入法再结合斜率公式可求判断D.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