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5 11:3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封五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语文
,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济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国: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一至第五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孔子治学主张“博学”,即“多闻”“多见”,掌握广博的知识,成为多才多艺的人。孔子的“博
学”思想源自其人性论观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性本来都是相似的,只是
因为后天习染而有所不同,人与人之间便有了差别。所以,在孔子看来,通过“学”,广泛地学习
知识可以改变人、塑造人,使其成为德、才兼备之人。孔子之所以重“学”,是因为学可以去弊。
《论语·阳货》中记载了孔子与仲由的一段对话:“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日:·未
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
不好学,其蔽也较: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六种品德之所以产生了六
种弊端,原因在于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去除各种鄙陋无知,因受蒙蔽而做事盲目,学
则可以增加人的见识,提高人的辨别、分析、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葆有自身的德性。由此,“去弊
成德”是孔子侣“博学”的目的所在。认识到“学”的重要性,孔子更加强调“好学”“乐学”。“好
学”“乐学”是“博学”的前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
实际上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能够使他们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与获得感,求学的人只有具有主观
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地勤奋务力。孔子的“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所学内
容上,主张知识的积累和拓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其学习内容多是继承、
积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文明而有所得。在“诗”“礼”“乐”以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基
础上,主张“博学于文”(《论语·雍也》),并将其拓展为“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四个方面。
孟子则不同,主张“约学”,认为学习只要提纲孚领,掌握要旨即可。孟子的“约学”思想源自
其人性本善的性善论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对人之善端的存养,应该向内求,而不必向外学更多的
知识。所以玉子“约学”的过程就是保养人之善端并扩而充之的过程,从逻辑上包含“求放心”
【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第1页(共8页)】
241642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