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1926-1927年印尼发生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得到世界革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领导这次起义的是
A.印尼民族党 B.印尼农民阶级
C.印尼民族资产阶级 D.印尼共产党
2.甘地主义的核心思想始终是印度的民族传统思想,以“ ”为斗争策略,提高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了民族凝聚力。横线上应填入
A.开展议会斗争 B.组织武装起义 C.发动工人运动 D.非暴力不合作
3.下面方框为某同学列出的历史小论文写作提纲。其论文主题应是( )
①1926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②“一战”后埃及扎格鲁尔领导华夫脱运动
③1926年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抗美斗争
A.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B.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C.西方的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D.美苏两大阵营尖锐对峙
4.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体现其经济上反抗殖民者的是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 B.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
C.拒绝参加英国殖民当局的宴会 D.从英国人开办的学校中退学
5.“甘地精选了二千五百名志愿者,早晨做完祈祷,发誓在遭到攻击时决不反抗,然后列队向一座盐场进军,突然一队警察向队伍冲来,抡起带有铁箍的警棍向群众猛击……而后面的人没有一个伸手招架的,保持原来的队形镇静自若地走上来,直到被打倒为止。”这一事件发生在
A.一战期间 B.经济大危机期间 C.二战期间 D.美苏争锋期间
6.“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炸弹的爆炸声……他建议同伴们身穿用手纺制的土布衣服,作为这支大军的军服。”材料中的“他”领导的运动发生在( )
A.海地 B.埃及 C.印度 D.印度尼西亚
7.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影响深远,其特点是
A.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 B.手纺车运动
C.非暴力和不合作 D.“食盐进军”运动
8.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A.没有把斗争同群众的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及时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C.没能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之内 D.没有及时提出争取印度独立的目标
9.甘地认为,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他认为独立后的印度决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倡导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他理想中的社会是重建印度文明基础之上的非暴力社会。甘地的这些主张旨在( )
A.为实现民族独立进行社会动员 B.推进印度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批判西方工业化对印度的破坏 D.构建印度安全发展的国际环境
10.巴西名城萨尔瓦多代表在1928年第六届泛美会议上建议通过一项关于“任何国家无权干涉他国内政”的决议,得到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和许多国家的支持,美国则千方百计地破坏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这反映了当时( )
A.拉美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B.美国反对泛美会议召开
C.巴西人民独立意识增强 D.门罗主义遭到强烈抵制
11.他提出的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的思想,以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当局进行斗争,获得人民的认可。提出“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领导人是
A.甘地 B.桑地诺 C.克里姆 D.扎格鲁尔
12.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下列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意识觉醒表现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胡志明参加共产党
③朝鲜独立 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甘地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下列选项中,有关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甘地以国大党主席的身份领导运动
B.起因于殖民当局颁布了食盐专营法
C.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得到空前高涨
D.运动中甘地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14.甘地曾给英国驻印总督的一封信中表示,“暴力派正在增加势力,扩大影响……我的目的在于发动那种力量(非暴力),既对付英国统治的有组织的暴力,又对付增长中的暴力派的无组织的暴力。无所作为就等于对上述两种势力的放任”。据此可知,甘地
A.目睹暴力的危害性,倡导与英国殖民当局合作
B.抨击阿姆利则惨案,提出同英国全方面不合作
C.主张对英国殖民当局“文明不服从”
D.基于非暴力思想,主张管制暴力事件
15.到1921年3月底,印度有87人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称号。10-11月,联合省、孟加拉和孟买有94名穆斯林警察辞职。不辞职的人受到舆论压力,处境困难。这反映出( )
A.华夫脱党的影响力日益增长 B.印度摆脱了英国的影响
C.非暴力不合作策略得到响应 D.苏加诺的领袖地位确立
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与亚洲的觉醒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 )
A.资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B.无产阶级开始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
C.逐步提出了明确的斗争纲领 D.普遍采取了非暴力的斗争手段
17.1930年3月的一天清晨,甘地带领80名信徒,来到一个修道院宣誓,然后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烈日下徒步开始进行“食盐进军”。他们要到遥远的海边去煮盐,在路途中,每过一个乡镇,甘地都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他的“非暴力不合作”主张。甘地此举意在( )
A.扩大国大党的政治影响 B.号召人民开展暴力抗争
C.和平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D.迫使英国“退出印度”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各国掀起民族解放运动,其相同点是(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出现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斗争都取得了伟大胜利
19.下图所示为智利人民阵线政府的组成,其反映了智利反帝斗争的
A.连续性 B.艰难性 C.政治性 D.联盟性
20.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与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相比,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改革的特点是( )
A.民族意识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 B.明显地带有反法西斯的性质
C.带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主义色彩 D.武装斗争的方式被完全放弃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
材料二 英国对印度殖民政策变化
时期 殖民政策简介
商业资本时期 采取最简单、也是最野蛮的暴力手段,公开劫掠金银财富。1600年成立特权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所辖区域一切贸易权。1613年,英国商人在印度设立商店,逐渐向内地渗透。七年英法战争英国胜利,将法国排挤出印度
工业资本时期 在“自由贸易”的招牌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殖民扩张与掠夺。在印度,英国机器生产的质优价廉的棉织品充斥市场,使印度的传统手工纺织业急速衰退,原棉大批输往英国,以抵偿英国大宗输入的工业品的价额,英国殖民当局规定由英国输入的货物税率为2.5%,有的甚至免税
材料三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个时期英国对印度殖民政策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2.服饰往往不是简单的穿着问题,透过服饰之“面”,或可窥见其社会治理、经济生活和文化交流传播之“里”。
材料一
甘地,1909年 甘地(右)着土布服装,1940年 (我)从一个坚定的忠诚者和合作者,演变成一个不妥协的非忠诚者和不合作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以摆脱(印英)双方现存的不自然状态。——《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说明》,1922年 (手工纺织)被消灭了…各种规定更加重了农民负担。…关税显然优待英国货… ——国大党《独立日誓词》,1930年
材料二
孙中山,1883年 孙中山,1911年 孙中山,1924年 孙中山,1924年
从前改朝换代,必改正朔,易服色,现在推倒专制政体,改建共和,与从前换朝代不同,必须学习西洋,与世界文明各国从同。——孙中山《与马君武等的谈话》,1911年12月27日 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或许可以)博采西制,加以改良……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同时,又须丝业、衣业各界力求改良,庶衣料仍不出国内产品。 ——孙中山《复中华国货维持会函》,1912年2月4日1924年元旦,孙中山做出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的着装改变。他特意穿着一套用绸缎制成的黑褂蓝袍作为礼服。……曾长期视满服为“虏俗”,必欲“学习西洋”“易西服”的孙中山,面对保护国货的困境,……已有心做出妥协。——杨奎松《辛亥以来国人着装“西化”的成因与经过》
(1)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甘地与孙中山的服装变化,简述这些变化传递的关乎社会治理与经济生活的理念。
(2)从文化传承、交流与传播的维度观察,服饰的这种变化又具有何种意义?
(3)你如何认识服饰变化的“面”与“里”?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宣言》面世之前,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喊着“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伦敦劳工质问着“为什么女王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自己却只有两三个便士”;普鲁士纺织工人在生存线上反复挣扎……一场场工人运动,打破了欧洲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歌舞升平,于是他们怪罪共产主义,将它称为恐怖的幽灵。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誓要为"幽灵"正名,以最接地气的语言,给工人运动以科学的指导。
——王荣堂等《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在世界历史进入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之后,怎样认识时代的特征?怎样认识帝国主义的本质?怎样认识帝国主义的矛盾?怎样对待帝国主义战争?……这些问题,是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必须作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回答这些新问题,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不是别人,正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适应时代的需要,……创立了列宁主义。
——四川大学编《国际共运史讲座》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一场场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从文献与实践两个角度,各举一例指出马克思指导工人运动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用一句话指出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概述列宁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B
6.C
7.C
8.C
9.A
10.D
11.A
12.C
13.C
14.D
15.C
16.B
17.C
18.A
19.D
20.C
21.(1)变化:由建立据点、侵占沿海地区到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
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和争夺;随着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贵重矿产资源的发现和经济作物种植的成功,非洲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提高,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目标。
(2)政策:商业资本时期:采用暴力手段广占殖民地、掠夺财富,垄断殖民地辖区的贸易;
工业资本时期:将印度作为原料产地、 商品倾销地和资本输出场所。
原因:商业资本时期:生产力还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受重商主义思潮的影响。
工业资本时期: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3)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帝国主义力量普遍衰弱。
22.(1)变化:由穿西方服饰变为穿传统服饰;
理念:穿西方服饰说明推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穿传统服饰说明希望发展本国经济以救亡图存。
(2)服饰的变化是不同文化间相互交融的体现;传统服饰的坚持有利于文化传承。
(3)认识:服饰的变化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服饰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服饰的变化中应注重传承、借鉴、创新。
23.(1)历史意义:打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表明工人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成果:
文献角度:《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实践角度:马克思成为第一国际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
(2)关系: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
认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