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小学期中考试卷(1-4单元) 苏教版数学 三年级下册 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小学期中考试卷(1-4单元) 苏教版数学 三年级下册 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25 14:0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小学期中考试卷(1-4单元)
苏教版数学 三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检测范围:1-4单元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要使5□×40的积的末尾有2个0,□里应填( )。
A.5 B.6 C.7
2.一辆小客车可以乘坐17人,一辆大客车乘坐的人数是小客车的2倍,大、小客车各一辆一共可以乘坐( )人。
A.17 B.34 C.51
3.“修一条长为550米的水渠,每天修45米,已经修了8天,还剩多少米?”解答这题时可以先求( )。
A.这条水渠一共多少米 B.8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C.已经修了几天
4.有51桶豆油,每桶豆油连桶重48千克。要一次把这些豆油运走,用载重( )吨的卡车最合适。
A.2 B.3 C.4
5.服装店运进28套儿童服装,每套4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如图是小明计算的竖式,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的意思是( )。
A.买4套儿童服装应付112元
B.买8套儿童服装应付112元
C.买40套儿童服装应付1120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6.49×31的积是( )位数,大约是( )。15×6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7.360除以3乘3的积,商是多少?列式是( )。
8.《格林童话》的第28页有19行,每行32个字。估计一下,这一页大约有( )个字。
9.每盒巧克力18元,买4盒,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写出综合算式是:( )。
10.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5台机器,每台机器重796千克,一次( )运完。(填“能”或“不能”)
11.一本科普读物共300页,小红看了5天,每天看40页,她一共看了( )页,接下来她要从第( )页看起。
12.亮亮家距离图书馆是1千米,一天,他去图书馆借书,走了250米后发现忘记带借书证了,又回家去取,然后到图书馆。去图书馆亮亮一共走了( )米。
13.一辆叉车一次可以叉起200千克货物,( )次可以装满1吨货物;游泳池长50米,要游1千米,需要游( )个来回。
14.东东在计算(120—□)×5时,把运算顺序弄错了,结果得到20,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
15.张叔叔去年养了35箱蜜蜂,平均每箱蜜蜂产蜂蜜18千克。根据下面的竖式,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6.一幢大楼有25层,这幢大楼高约80千米。( )
17.。( )
18.口算可以直接用240加上24。( )
19.一个小学生约重25千克,40个小学生大约重1吨。( )
20.三(1)班有40本图书,三(2)班有50本图书,三(2)班给三(1)班10本后,两班的图书本数相等。( )
四、计算题(12+9+12,共33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10×50= 23×0= 39×40= 9×8+6=
440÷4= 300÷6= 60×70= 3×8+1=
20×25= 80+6= 320÷4= 7×4+5=
22.用竖式计算。
67×29= 55×60= 78×45=
23.用递等式计算。
32×13-120  75÷(40-35) 70+45×6 (476+136)÷9
五、解答题(24题5分,其余每题7分,共40分)
24.一套《百科全书》23元,买48套,带1000元够吗?
25.永辉水果店新进一批水果,其中香蕉32千克,梨子的千克数是香蕉的3倍,这两种水果共进多少千克?
26.有一个供电厂平均每天烧煤400千克。照这样计算,2吨煤够烧一个星期么?
27.合肥到上海约476千米,王叔叔开车从合肥出发去上海,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行驶3小时后,距离上海约多少千米?
28.学校体育室一共有174根跳绳。四年级4个班,每班借了16根。剩下的借给了五年级的5个班,平均每班借多少根?
29.明明在计算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时,把第一个乘数21看成了27,乘得的积比原来多了84,正确的积是多少?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分别计算出55×40、56×40,57×40的积,再找出积的末尾有2个0的算式即可解答。
【详解】A.55×40=2200,积的末尾有2个0;
B.56×40=2240,积的末尾有1个0;
C.57×40=2280,积的末尾有1个0。
故答案为:A
【点睛】数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C
【分析】用17乘2求出一辆大客车乘坐的人数,再加上17即可解答。
【详解】17×2+17
=34+17
=51(人)
故答案为:C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B
【分析】用45乘8求出已经修的米数,再用550减去已经修的米数等于还剩的米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解答这题时可以先求8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每天修的米数×天数+没有修的米数=550。
4.B
【分析】用51乘48求出51桶豆油连桶的总重量,因为1吨=1000千克,用载重超过51桶豆油连桶的总重量且最接近总重量的卡车最合适。
【详解】51×48=2448(千克)
2448千克<3000千克
3000千克=3吨
则用载重3吨的卡车最合适。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质量单位的换算的掌握与运用。
5.C
【分析】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由计算法则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数是45十位上的4乘28的积,也就是40乘28的积。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数是45十位上的4乘28的积,也就是40乘28的积,即是买40套儿童服装应付1120元,不是买4套儿童服装应付112元;
B.由分析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数是45十位上的4乘28的积,也就是40乘28的积,即是买40套儿童服装应付1120元,不是买8套儿童服装应付112元;
C.由分析可知:图中箭头所指的数是45十位上的4乘28的积,也就是40乘28的积,即是买40套儿童服装应付112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是解决问题关键。
6. 四 1500 2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49×31的积,再判断积是几位数。将49估成50,31估成30,再相乘求积。求出15×60的积,再判断积的末尾有几个0。
【详解】49×31=1519,则积是四位数。
49×31≈50×30=1500,则大约是1500。
15×60=900,则积的末尾有2个0。
【点睛】要判断积是几位数或者积的末尾有几个0,先求出积,再进行解答。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将乘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计算。
7.360÷(3×3)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据此列式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列式是:360÷(3×3)。
【点睛】分析清楚运算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600
【分析】要求第28页大约有多少个字,可看出这是一道估算题,把19看出20,32看出30,再计算出20乘30的积即可解答。
【详解】19×32
≈20×30
=600(个)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100-18×4
【分析】用18乘4求出买4盒巧克力需要的价钱,再用100减去买4盒巧克力需要的价钱求出应找回多少元,据此列出综合算式。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列出综合算式是:100-18×4。
【点睛】在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10.能
【分析】每台机器重796千克,5台就重5个796千克,用796千克乘5求出这些机器的总质量,再与4吨比较即可求解。
【详解】796×5=3980(千克)
4吨=4000千克
3980千克<4000千克
则一次能运完。
【点睛】解决本题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机器的总质量,再比较,注意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11. 200 201
【分析】用40乘5,求出一共看了多少页;一共看的页数加上1,求出接下来她要从第几页看起。
【详解】40×5=200(页)
200+1=201(页)
则她一共看了200页,接下来她要从第201页看起。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共看的页数加上1等于接下来她要从第几页看起。
12.1500
【分析】1千米=1000米,因为亮亮在走了250米后,又返回家取书,所以这一来一回,一共是250+250=500(米),所以亮亮这次去图书馆一共走了1000+500米,据此解答。
【详解】亮亮这次走的路程:250+250+1000=1500(米);
【点睛】本题是考查的是路程问题中的折返问题,准确算出折返的路程是解题的关键。
13. 5 10
【分析】1吨即1000千克,根据5×200=1000可知,5个200千克是1000千克,则5次可以装满1吨货物。1千米即1000米,根据20×50=1000,则20个游泳池的长度是1000米。游一个来回是2个游泳池的长度,则需要游20÷2=10个来回就是1千米。
【详解】5×200=1000(千克)=1(吨)
则5次可以装满1吨货物。
50×20=1000(米)=1(千米)
20÷2=10(个)
则需要游10个来回。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和长度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求出几个200千克是1吨,几个50米是1千米。
14.5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东东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结果是20,即120—□×5=20,再反向逆推,求出算式中的未知数,然后根据正确的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120—□×5=20
□×5=120-20
□×5=100
□=100÷5
□=20
(120—20)×5
=100×5
=500
【点睛】首先要分析清楚东东错误计算时的运算顺序,再作进一步解答。
15.90;30;540;630
【分析】计算18×35时,先用18×5=90,也就是5箱蜜蜂产蜂蜜90千克;再计算18×30=540,也就是30箱蜜蜂产蜂蜜540千克;最后计算90+540=630,也就是35箱蜜蜂产蜂蜜630千克。
【详解】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25层的大楼的高度用“米”作单位。
【详解】由分析得:
一幢大楼有25层,这幢大楼高约80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17.×
【分析】当有小括号的计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163-(63+58)
=163-121
=42
163-63+58
=100+58
=158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有小括号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口算24×11时,先算24×1=24,再算24×10=240,最后算24+240=264,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口算可以直接用240加上24。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解析】略
20.×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三年级两个班的图书相差的本数,再把多出的图书平均分给两个班即可。
【详解】50-40=10(本)
10÷2=5(本)
三(1)班有40本图书,三(2)班有50本图书,三(2)班给三(1)班5本后,两班的图书本数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题意,把两个班的相差多少算出,相差的再平均分配,这样分配就可以使两个班的图书数相等。
21.500;0;1560;78
110;50;4200;25
500;86;80;33
【详解】略。
22.1943;3300;351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先用乘数个位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67×29=1943 55×60=3300 78×45=3510

23.296;15
340;68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详解】32×13-120
=416-120
=296
75÷(40-35)
=75÷5
=15
70+45×6
=70+270
=340
(476+136)÷9
=612÷9
=68
24.不够
【分析】用一套《百科全书》的价钱乘套数,求出花费的总钱数,再与1000元比较大小。若花费的总钱数大,则不够。若花费总钱数小,则够。
【详解】23×48=1104(元)
1104>1000
答:带1000元不够。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25.128千克
【分析】用32乘3求出梨子的千克数,再加上32即可求出这两种水果共进多少千克,即可解答。
【详解】32×3+32
=96+32
=128(千克)
答:这两种水果共进128千克。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6.不够
【分析】1吨=1000千克,2吨=2000千克,一个星期有7天,用400乘7求出一个星期需要多少千克的煤;再与2000比较,若大于2000,则不够,反之则够。
【详解】7天的烧煤数应是:400×7=2800(千克)
2吨=2000千克
2800>2000
答:2吨煤不够烧一个星期。
【点睛】吨换算成千克,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27.191千米
【分析】先算出王叔叔已经行了多少千米,再用合肥到上海距离减去已经行的路程。
【详解】95×3=285(千米)
476-285=191(千米)
答:距离上海约191千米。
【点睛】掌握路程=速度×时间这一数量关系式是解题关键。
28.22根
【分析】先计算出四年级借的总根数,即16×4根,再用总根数减去四年级4个班共借的根数,求出剩余的根数,再除以五年级的班数5,即可解答。
【详解】(174-16×4)÷5
=(174-64)÷5
=110÷5
=22(根)
答:平均每班借22根。
【点睛】先计算出四年级借的总根数,进而求出剩余的根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294
【分析】27比21多6,乘积多了84,说明乘积多了第一个因数的6倍,这样用84除以6即可求出第一个因数,然后用乘法计算出正确的积即可。
【详解】27-21=6
84÷6=14
21×14=294
答:正确的积是29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