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5 15: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宿建德江》教学教案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能够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然而,由于古诗的语言表达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在理解古诗时仍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同时结合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此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创作动机。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宿建德江》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掌握生字新词,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孟浩然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兴趣。
三、突出教学重点
(1)重点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深意。
四、攻克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感受古诗韵律和节奏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新课,诱发学生情感
(1)通过多媒体展示建德江的美丽风光
① 教师播放精心挑选的建德江风景视频,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江水的清澈与山峦的秀美。
②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初步建立与课文的情感联系。
(2)联系生活实际,畅谈旅行体验
①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曾经旅行时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夜晚停泊在江边的经历,激发学生对于旅行和夜泊的情感共鸣。
② 通过学生的分享,自然过渡到课文《宿建德江》的主题,让学生带着对旅行的美好回忆进入课文的学习。
(3)深情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诗意
① 教师首先进行富有感情的范读,让学生沉浸在诗意的氛围中,感受诗人的情感。
② 学生跟读,尝试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诗中的情感,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巧设疑问,激发探究欲望
①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悬疑问题,如:“诗人为什么在夜晚停泊在建德江畔?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
②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看法,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入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语调
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我鼓励学生以自由朗读的方式初步接触课文。这一环节非常关键,它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我特意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因为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是理解诗歌的基础。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会巡视课堂,及时纠正发音错误,引导学生调整语调,让他们的朗读更加流畅自然。
① 邀请学生示范朗读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邀请几位学生上台示范朗读。这不仅能让其他学生听到正确的发音和语调,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感。在示范朗读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评价、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
② 教师范读,强调生字新词的读音和用法
在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我会进行范读。在范读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新词的读音和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词语。同时,我会通过语调和语速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背景,为深入学习做铺垫
在初读课文之后,我会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包括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这一系列的初读活动,学生对《宿建德江》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他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还掌握了生字新词的读音和用法。这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朗读和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也逐渐进入了诗歌的世界,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这为培养他们的古诗鉴赏能力和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深入讲解生字新词,夯实语文基础
(1)教师细致讲解,学生积极跟读
① 对于生字“德”,我将引导学生理解其字义和用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的记忆。比如,通过讲述“德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德”字所蕴含的品德修养之意。
② 对于新词“泊”、“烟渚”等,我将结合课文内容,详细解释其含义,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其用法。例如,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移舟泊烟渚”,感受“泊”字所表达的停泊之意,以及“烟渚”所营造的朦胧江景。
(2)互动游戏激发兴趣,竞赛巩固记忆
① 设计有趣的生字新词接龙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记忆。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一个生字新词,下一位学生需要以前一位学生所说的词的最后一个字为开头,说出一个新的生字新词,这样既能检验学生的记忆情况,又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② 举行生字新词拼写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我将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生字新词,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拼写,看哪个小组拼写正确且速度快。这种方式既能检验学生的拼写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新词,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分段讲解课文,体会诗意情感
① 引领学生逐句朗读,教师详细解释每个词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例如,解释“移舟泊烟渚”中的“移舟”和“泊”的动作,以及“烟渚”所描绘的朦胧景象。
② 通过问答互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背后的情感。例如,提问:“诗人为何会在日暮时分感到‘客愁新’?”鼓励学生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和个人经历来体会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③ 结合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的景象,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分析诗人情感变化和创作动机
①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探讨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例如,小组讨论:“从‘野旷天低树’和‘江清月近人’这两句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②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以及这种情感表达的艺术效果。
③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这首诗时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品析诗句,感悟意境
(1)探索意象与象征意义
① 导入生字新词
教师逐一板书《宿建德江》中的生字新词,并邀请学生朗读,确保字音准确。随后,教师详细解释每个生字新词的含义和用法,强调其在诗句中的重要性。例如,“德”字的书写和含义,以及它在诗句中的作用。
② 感悟意象与象征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如“烟渚”、“日暮”、“野旷”等。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思考这些意象和象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例如,“移舟泊烟渚”一句中,“烟渚”象征着什么?它如何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2)分组讨论与分享
① 分组探究
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探究诗中的一段或几句。在小组内,学生需讨论诗句的意象、情感以及可能存在的象征意义。教师巡视各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② 分享与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补充,形成互动讨论的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句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课堂小结与拓展
① 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本环节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中的意象、情感以及象征意义对于理解诗歌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孟浩然在创作时的情感状态。
② 拓展延伸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与《宿建德江》相关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培养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兴趣。同时,建议学生尝试创作与《宿建德江》风格相似的诗歌,以加深对古诗创作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激发想象
(1)诗意绘画与创作分享
① 引导学生想象《宿建德江》所描绘的江景,用彩笔在纸上描绘出心中的建德江。
② 学生完成绘画后,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画中的建德江。
③ 同学们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① 选取几名学生,分别扮演诗人孟浩然和旅途中的友人,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情景对话。
②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③ 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人的情感变化,进一步理解诗意。
(3)想象续写与分享交流
①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孟浩然,在停泊建德江畔的那一刻,你会想些什么?写下你的感受。”
②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续写课文,表达自己的情感。
③ 学生分享自己的续写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设计目的:通过绘画、情景模拟和想象续写等拓展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营造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和能力。
(七)总结归纳,巩固提升
(1)归纳课文主旨,强化情感体验
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共同总结《宿建德江》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通过提问,如“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江景?”“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回答。
②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人孟浩然情感世界的理解。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2)巩固生字新词,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① 教师出示本课生字新词,学生齐声朗读并尝试记忆。通过快速抢答游戏,检测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② 学生运用所学生字新词,创作与《宿建德江》相关的短句或短文。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拓展延伸,培养鉴赏能力
① 教师提出三个与课文相关的填空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理解。如:“‘野旷天低树’一句中,‘野旷’表现了怎样的景象?‘天低树’又暗示了什么?”“‘江清月近人’一句中,‘江清’和‘月近人’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填写答案后,教师展示正确答案,并详细分析每个填空题的设计意图和目的。
② 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尝试分析其意境和情感表达。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归纳,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兴趣。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促进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六、分享教学心得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感受到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从而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布置课后作业
1. 背诵并默写《宿建德江》。
2. 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诗,试着分析其意境和情感表达,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