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初级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4-17《端午的鸭蛋》(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初级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4-17《端午的鸭蛋》(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5 08:5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感知课文 理结构1、文章题目为端午的鸭蛋,文章从哪里开始写的?2、这样写是否脱离了题目?(明确:端午的习俗中介绍了鸭 蛋,这样写水到渠成)结构道习俗(1)说鸭蛋(2-3)品端午鸭蛋(4-6)品读文章第一段文章中介绍了哪些端午节的习俗?走进课文 道习俗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俗浏览端午习俗图品读文章第二、三段走进课文 说鸭蛋2、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记?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家乡的鸭蛋?家乡的鸭蛋名声特色人们的赞赏自己的感受袁枚的食单质细而油多蛋黄通红佳热爱自豪品读文章第四至六段这一部分围绕端午节的鸭蛋习俗写了几件事情?打络子
挑鸭蛋
装鸭蛋
挂络子
吃鸭蛋
玩蛋壳走进课文 品鸭蛋(详)(详)(详)趣(怀念热爱)囊萤映雪的故事(联想)情感:对故乡的热爱,对
童年生活的怀想 汪曾祺先生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赏析本文的语言 1、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边品味边和同桌交流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爱的语句,并说说理由。1、平淡质朴而有味2、熔方言、口语、书面语、古汉语于一炉,典雅雍容3、运用语言的造型4、淡淡的幽默1、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2、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作者运用了古汉语,使文章显得典雅,同时作者写出了了高邮咸鸭蛋与众不同的特点,让人一读,就忍不住想飞到高邮去品尝这人间美味。3、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空头”“白嘴”有地方特色。
作者写了鸭蛋的吃法,尤其是一个“吱”字,形象地写出了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4、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此句“文白夹杂” ,增添了“淡淡的幽默”。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传统的端午佳节。然而在去年端午节来临之际,忽然有“可靠消息”(《人民日报》)说,这个我们的传统节日,亚洲某国家(指韩国)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你对此有何看法?看法我来说网友评论1.果真人家要申报,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尽管这节日的“出生证”在我们这里,但谁叫我们这几年连粽子都懒得吃了,而人家却有“规模和气派”地发展起“端午文化”了呢?
2.端午节等会不会被“端”走,根本还在于我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问题,那就是我们对待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不是热爱,以及热爱到何种程度。
3.与情人节、圣诞节等一系列洋节近年来在中国的火爆热闹相比,端午等中国传统佳节实在是太冷清,太受冷落了。
4.我们看看屈原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纪念他,就会明白端午节一旦流落异乡我们失去的将会是什么。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
没有集成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1.课外选读汪曾祺的作品,如《受戒》《大淖记事》。
2.作文:以 “家乡的端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本地过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或者写其他值得怀念节日风俗,如以《家乡的年味》来记录过年的情景……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