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共26张ppt含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共26张ppt含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5 16:0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核大国……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女子手球队在领奖
1980年奥运会
苏联自己生产的运动服,始终不理想……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成就: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强国。”——丘吉尔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我不知道苏联的宴会为什么要搞这么长?吃也没什么好吃的,看也没什么好看的,鼓了一晚上掌,手都鼓痛了。” ——毛泽东参加完生日庆典后
2、问题:
(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经济比例失调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缺少活力
(3)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4)个人崇拜严重
改革势在必行!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斯大林所留下的苏联是)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数百万人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国家与外部世界的隔绝。 ——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角度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
政治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农业 ①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②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工业 ①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
②加强不同工业部门之间企业的横向联系
民生 兴建“极简主义楼房”
外交 提出“三和路线”,首次访问美国
二十大后,对30年代以来的政治性案件作了全面的重新审査,大部分冤案得到平反,同时释放了90%以上尚在押的政治犯,西伯利亚2/3的劳改营被取消。……赫鲁晓夫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也作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也有所扩大。此外,对各级领导干部(中央最高层除外)的任期和定期更新也作了规定。……使集权体制恢复到比较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増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政治:社会的民主氛围有所增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
思想: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引发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一)赫鲁晓夫(1953-1964)的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角度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
政治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农业 ①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②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工业 ①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
②加强不同工业部门之间企业的横向联系
民生 兴建“极简主义楼房”
外交 提出“三和路线”,首次访问美国
赫鲁晓夫参观美国农场
农业:推进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破坏了生态环境,农业领域的改革未能产生长远效果
(一)赫鲁晓夫(1953-1964)的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角度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
政治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农业 ①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②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工业 ①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
②加强不同工业部门之间企业的横向联系
民生 兴建“极简主义楼房”
外交 提出“三和路线”,首次访问美国
赫鲁晓夫工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把中央在物质、生产、工资等方面的权限下放给加盟共和国,把许多中央直属企业下放给地方管理……1953年起,开始对义务交售制进行改革,提高收购价格,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并采取措施扶植和鼓励个人副业的发展。——王铁群《赫鲁晓夫的“揭盖”与“解冻”:在犹豫中寻找出路》
材料:(赫鲁晓夫)改革后的 苏联经济管理体制也保留了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配置资源的基本方法依旧是计划经济和计划方法,中央集权仍然是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材料:在1955年1月25—30日召开的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强调今后要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号召要同主张加速发展轻工业的人进行坚决斗争
经济体制: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一)赫鲁晓夫(1953-1964)的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角度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
政治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农业 ①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②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③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工业 ①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
②加强不同工业部门之间企业的横向联系
民生 兴建“极简主义楼房”
外交 提出“三和路线”,首次访问美国
三和路线即“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是苏联在赫鲁晓夫任内主张的外交政策。其实际基本构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避免战争;而在和平的竞争中超越美国;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取得政权,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对亚非拉尚未或未完全实现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则积极渗透共产主义思想,以便使这些国家也和平过渡到自己的战略轨道内,扩大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
(一)赫鲁晓夫(1953-1964)的改革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如何认识评价赫鲁晓夫(1953-1964)的改革?
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俄国史》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积极:
①政治:社会的民主氛围有所增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
②经济体制:注入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些成效。
③农业:推进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④工业: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人类进入航天时代。
⑤思想: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消极: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但为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
①经济体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②思想混乱: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引发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二)勃列日涅夫(1964-1982)的改革
时期 改革措施
前期
后期
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严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
勃列日涅夫大肆宣扬自己的政绩;给自己颁发各种勋章奖章。1991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勃列日涅夫是“世界获奖章最多的人”,他拥有的勋章与奖章共达200多枚,死后在送葬行列中为他捧胸章与奖章的军官达44人之多。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二)勃列日涅夫(1964-1982)的改革
积极:前期取得一些成效,军事实
力达到与美国相抗衡水平
消极:
①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
效果有限
②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
更加畸形发展
③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
作风日趋严重
④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
生,发展缓慢
如何评价勃列日涅夫改革?
思考苏勋宗改革失败之因?
原因:
①勃列日涅夫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
②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传统模式;
③军备竞赛加剧,制约发展;
④勃列日涅夫片面发展重工业,加剧了苏联经济困难;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勃列日涅夫
(1906-1964-1982,76岁)
赫鲁晓夫(1894-1953-1964-1971)
安德罗波夫(1914-1982-1984,70岁)
契尔年科(1911-1984-1985,74岁)
老人政治、病夫治国
54岁时当选苏共总书记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三)戈尔巴乔夫(1985-1991)的改革
1、前期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改革:
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实行“加速发展战略 ”;承认企业经营自主权
2、后期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
政治上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多党制、总统制和议会制。思想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评价:前期经济改革收效甚微;后期政治体制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兴起。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及戈尔巴乔夫以前的苏联其他领导人虽然也
在局部领域进行过这样或那样的改革,但都由于教条主义的束缚,
而只限于浅层次的调整与变革,没能触动原有经济体制的根基。结果是,传统的体制弊端非但没能得到消除,反而不断加强。
——《世纪末的思考》
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这种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尼克松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根本原因: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改革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1)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是艰难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才能成功。
(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农、轻、重的协调发展问题,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处理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八个国家,……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
1、南斯拉夫改革(最早进行)
内容:
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
效果:
①调动了地方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
埋下国家分裂隐患。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2、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改革:
1968年1月主张改革的杜布切克上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布拉格之春
捷共改革的目标是“创立一个新的 、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民主和人道的社会主义模式”,建立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结果:
苏联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这视为对其领导地位的挑战,1968年8月20日苏联的军事入侵导致导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失败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80、90年代
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
何为剧变?
短时间内众多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东欧因何剧变?
1、根本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现实原因: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束缚,80年代后普遍矛盾突出
3、思想原因:受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影响,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4、外部原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
你如何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
(1)明确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是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3)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要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从建立到完善,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
(4)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从中吸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更加健康的发展。
随堂演练
1、(2021·全国甲卷,34)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
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 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
C
2.(2022·重庆高考·15)1972年,苏联重启西伯利亚地区的贝阿铁路建设项目以开发油田和铜矿资源,在全国征召志愿者(海报如图2),并承诺参与铁路修建的志愿者将享有住房和汽车的优先分配权。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苏联重视(  )
A.优化分配制度改善人民生活 B.运用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
C.引进西方技术开发远东地区 D.调动社会资源优先发展工业
D
随堂演练
3、(2018·全国Ⅲ卷·T35)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A
4、(2017·全国Ⅲ卷·T34)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