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
一、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二、重难点:
重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的过程
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和重构: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原因
1.政治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甲午战争、瓜分狂潮、八国侵华、《辛丑条约》)
(2)《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新政”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二)表现
1.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立—兴中会
建立:1894年11月,檀香山(美国夏威夷)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2.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创建—中国同盟会
成立:1905年8月20日,日本东京
性质: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总理:孙中山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报:《民报》。
意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2)清政府预备立宪(准备实行君主立宪)
目的: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过程: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结果:预备立宪成为骗局,清朝统治更加孤立
(3)四川保路运动高涨
2.过程(1)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2)发动:新军工程第八营
(3)经过: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4)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3.结果(1)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2)推动了共和政体的产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国号 中华民国
时间 1912年1月1日
地点 南京
总统 孙中山(临时)
国旗 五色旗
纪年 民国纪年
历法 公历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三)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1.原因:(1)袁世凯是清末北洋新军的创始人,北洋军阀的首领。
(2)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寻找新的代理人—袁世凯
2.手段:(1)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2)以南方革命党的共和要求,对清政府施压,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3.结果: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此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
(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制定:南京参议院(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
2.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3.内容(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5.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局限:因人设法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2.功绩(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中华民国
(2)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文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都发生新的变化
3.局限: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
(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4.启示: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必须有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三、习题巩固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同盟会内部在讨论临时政府体制问题时,孙中山说“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宋教仁则“内审国情,外察大势,鉴于责任内阁之适于民国也,起而力争”。这表明当时( )
A.孙中山反对采取总统制 B.同盟会内部一致认同内阁制
C.宋教仁主张实行内阁制 D.同盟会试图限制袁世凯专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率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等,但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受参议院弹劾时,由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审判;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这表明《临时约法》( )
A.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B.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C.否定专制集权政体 D.实行总统制的政体
3.1912年元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要求农民“有耕种之具不给者,公田由地方公款,私田由各田主设法资助,俟秋成后,计数取偿。”孙中山特别强调: “各有司当知此事为国计民生所系,务当实力体行,不得以虚文塞责,勉尽厥职,称此意焉。”这反映出南京临时政府( )
A.倡导兴农保农 B.鼓励开垦荒地 C.实施“平均地权” D.财政状况好转
4.下表是有关辛亥革命的评价,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出处 内容
1919年10月10日 孙中山《八年今日》 今日何日 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今日也。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目的尚未达到也
1927年10月10日 《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 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看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在于国民党没有民众的基础,而只有军队,所以在十三年决心改组国民党
1938年10月10日 周恩来《辛亥、北伐与抗战》 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的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谘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了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
A.不同的评价体现历史的复杂性 B.不同时期的评价切合时代特点
C.不同阶级立场的评价完全不同 D.不同史料能综合反映历史全貌
5.20世纪前期,陈独秀曾撰文指出,清朝皇帝溥仪比寻常人还要可怜,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被人们抛在粪缸里,再也不能号令全国了。在此陈独秀( )
A.抨击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反对无能权贵通过“新政”掌握政权
C.揭露袁世凯以革命党要求施压清政府
D.赞扬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6.下图是1909年的一幅漫画《中国小民的盼望》,其中写道:“实行立宪,禁止鸦片,兴复海军,融合满汉。”这反映了( )
A.清末新政拥有广泛社会基础 B.民族交融成为时代潮流
C.立宪派对清政府仍抱有幻想 D.革命党立志推翻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