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写作背景
元丰七年,被罗织罪名、下放黄州四年的苏轼,终于接到了移任汝州的一纸文书。虽然并未官复原职,但汝州毕竟离京城更近,为苏轼阶下囚般的谪居生活,迎来了一丝曙光。苏轼取道水路,至江西,游庐山,在这里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名句;随后他途经湖口,与长子一起夜探石钟山,又得一番奇遇。东坡登山临水,泛舟江面,兴味盎然,写下了传世名篇《石钟山记》。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以及词法句法现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3.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和自然流畅、挥洒自如的文笔。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
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教学过程
任务一:游之因。(梳理第一段)
1、概括文中关于石钟山名字由来的说法:
郦元在《水经》中提出“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观点。(水石相击声说)
李渤访遗踪后提出“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的观点。(扣石有声说)
2、体会“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一句寄寓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至……始”:强调时间之久,暗含了作者的遗憾。
“访其踪”与“《水经》云”为两种考究的方式,一是参考文字记载,一是实地考究。
3、概括作者对于两种观点的态度。
是说也,人常疑之。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作者对于以上两种观点有不同的态度,对于第一种,作者并未表态,只说“人疑之”,对于李渤的说法则态度鲜明。议论开篇,亮明了自已的态度。
任务二:游之程。(梳理第二段)
1、概括作者实地考察石钟山,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2、“余固笑而不信也”中,作者为什么要“笑”?
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3、作者探访的绝壁下的情景如何?
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
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阴森可怖。
听见的是“噌吰如钟鼓不绝”的水石相击打声;是“风水相吞吐”的窾坎镗鞳之声。
有雄壮、宏亮的声音,也有小而含混的声音,相互应和。
4、作者为了查明真相,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所见,阴森恐怖,余心动欲还;所闻,噌吰如钟鼓,舟人大恐;所闻,窾坎镗鞳之声与噌吰声,如乐作焉;得到真相。
任务三:游之感。(梳理第三段)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另一方面,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
第三层,分析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梳理小结:
文章记叙了苏东坡夜游石钟山,来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经过,得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道理。
吕留良《晚村精选八大家古文》:“此翻案也。李翻郦,苏又翻李,而以己之所独得,详前之所未备,则道元亦遭简点矣。文最奇致,古今绝调。”
任务四:游之法度。
古代散文中,有的格局谨严而不乏情采,有的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石钟山记》可谓后一类文章的典范。以《赤壁赋》和《石钟山记》为例分析。
1、文章结构安排的比较,自由。
《赤壁赋》先记游,然后议论;《石钟山记》是先议论,亮观点,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2、文章内容上的比较,自由。
《赤壁赋》寄情于景,借景抒情;而《石钟山记》,则是将情景与事理相合,以变体为记体,突破了游记的传统写法,使游记带有了考辨的色彩,自由随性,不拘一格。
3、文章句式上的比较,自由。
《赤壁赋》喜用骈文、韵文、排比、偶句,有韵律;而《石钟山记》,则是多采用散体,自由灵动、随性。
4、看似随性,体现出含蓄之妙。
人常疑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余尤疑之
(表明人们的怀疑很早就有,也很多人有怀疑,但真正去实地考证的人却迟迟没有,表达了作者对“实践精神”缺失的感叹,也为亲自考究作铺垫。)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说明李渤的看法影响浣,表现出作者对于这种观点、作法,完全是鄙夷的态度。)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笑”是作者获得了“真理”后自信的笑。古之人指郦元,这也是作者开头为什么说“人常疑之”,而不说“我也疑之”的道理,这次考证实际上只是应正之前的怀疑。)
5、看似随性,体现出曲折之妙。
白天访小曾与晚上亲自探寻;
晚上所见时相离开,到听到声音后的众人的恐慌,再到听到两种声音相互应和的美妙;
6、看似随性,体现出照应之妙。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与文中哪里照应。
“寺僧使小童持斧”与文中哪里照应。
“噌吰”之声、“窾坎镗鞳”之声与文中哪里照应。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与文中哪里照应。
7、看似随性,体现出声音之妙。
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随性却协调而有韵味(声音的比喻,声音的大小,声音的评价)
视听顺序安排看似随性,却有很强的内在逻辑,突出声音之妙。
看似随意的拟声词的运用,给我们带来了美的听觉感官享受,水声、金铁之音、鸟鸣之音、钟鼓之音。
任务五:游之意义。
1、苏轼不相信古人对于石钟山名字来源的考证,那么,后人相信苏轼的考证吗?
石钟山名考异
曾国藩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2、那么,你相信潇洒随性的苏轼会做考古这样严肃的事吗?他会热衷于为古人翻案吗?除了表达“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道理,苏轼写这样一次考证的过程,还有别的用意吗?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望江南·超然台作》: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参考1:对名实一致的思考。可结合苏轼无辜被贬黄州的历史和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分析苏轼对于现实和人生的思考。
参考2:表达作者独特的精神追求。人不疑处,我独疑;人不游处,我独游;人难察处,我独察;人恐之处,我独乐。
参考3:表达“舟回至两山间”、峰回路转的宽慰。恐怖、壮阔的视听到窾坎镗鞳与噌吰相应的美妙。这何尝不是苏轼对自我的解脱。
课堂小结:
不游自然之山水,何以遣有漄之生。山水是文人心灵的载体,装下了所有的幽怨、愤怒、理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