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导学电子案
授课年级 学科 历史 导学教师
课时数 3 课题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上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工具 多媒体.问题生成评价单 设计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苏联的工业化之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苏联工业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得失。
3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中国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史实,比较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异同点。
2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以及影响等展开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得失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难点: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分析及其评价。
教学方法 问题训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印刷课堂训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要素) 时间分配 各环节导入方式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呈现目标任务驱动 2分钟 创设引入主题情境 提问:1.列宁时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影响。2.回顾初中学过的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了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进入学习状态
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小组解决 15——20分钟 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境 1要求学生再一次阅读课文2下发《问题生成评价单》3到各组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探究4重点关注学习效率较低的两个组 1学生先自主解决生成问题2其性问题组内,组间进行讨论3气氛活跃,热烈
展示评价规范指导 10——15分钟 创设展示合作评价情境 1组长给各组分配作任务(抽签方式)2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并督促学生及时记录3对个性和共性问题进行精要指导,师生交流,提升质量。4引导学生及时评价,补充 1各组统一答案后,派代表进行展示2其他各组认真倾听,并做好笔记。3个性问题进行质疑,补充生生之间对话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提升意义 2——3分钟 创设总结与提升能力情境 1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2对本节的知识进行总结 学生倾听并记录
当堂检测 5分钟 创设检测情境 1呈现检测题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检测题后,在本组内组员相互批改。
板书设计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背景 2.目的 3.提出 4.经过5成果 6存在的问题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目的 2.提出 3.经过4影响 5存在的问题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斯大林模式的特征2.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表现3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课后反思 斯大林模式就是高度集中的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曾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这种体制也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建国以后,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才改变了这种僵化的模式,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所以,斯大林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建高的唯一模式,苏联解体剧变,只能说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中国的改革成果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