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辽宁阜新的转型与发展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城市现象。我国城市收缩的常见要素有资源状况、产业活动、地理位置等。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甘肃省玉门市发生收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偏远 B.产业结构不当 C.承接产业转移 D.自然资源枯竭
2.城市收缩易导致( )
①交通拥堵②环境退化③人口减少④空间收缩⑤经济衰退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某大型油田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是产能和用能大户,园区内建有大型的“源网荷储”系统,配合该系统,油田还将内部电网与公共电网相连,考虑市场电价和园区发电成本,实时调配电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油田发展光伏和风力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滩涂面积广阔,地价低廉②位于亚热带气候区,风力较大
③雨季较短,太阳辐射强④位于沿海地区,台风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与仅采用火力发电相比,该油田综合利用多种能源发电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发电规模,满足油田生产的能源需求 B.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C.减少碳排放,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D.降低发电成本,保障电力供应稳定性
5.该油田将“源网荷储”系统接入公共电网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发电收入,拓宽油田收入来源 B.输出冗余电能,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C.便于购入电能,满足园区生活需求 D.实时调配电能,降低油田用电成本
氢能清洁、高效、用途广泛,制取方法有多种,其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取的氢,因全程没有碳排放被称为“绿氢”。下图为“我国宜构建两大‘绿氢’经济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两大“绿氢”经济带所跨省份发展“绿氢”产业的共同区位优势是( )
A.水资源丰富 B.可再生能源丰富 C.能源需求量大 D.劳动力丰富
7.甲地是我国目前煤电重要输出地,发展“绿氢”产业主要是为了( )
A.实现能源替代 B.缓解就业压力 C.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产业转型
城镇收缩通常表现为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经济活动强度的下降,传统工业型城镇和人口外迁规模较大的城镇收缩尤其明显。我国东北三省城镇收缩问题在我国具有典型性。下图示意2000—2017年东北某收缩型城镇部分产业结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b类产业最有可能是( )
A.建筑业 B.农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医药制造业
9.能有效抑制城镇收缩的可行性措施是( )
A.适当缩小城镇规模 B.调整产业结构 C.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D.严格控制人口外迁
下图是“世界能源消费的构成图”,图中曲线分别代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和核电。读图完成下题。
10.图中曲线与其表示的能源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煤炭、②石油和天然气、③水电和核电 B.①石油和天然气、②煤炭、③水电和核电
C.①石油和天然气、②水电和核电、③煤炭 D.①水电和核电、②煤炭、③石油和天然气
11.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中存在的主要现象是( )
①人均能源消费量低②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
③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④油气资源充足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河北省迁安市是一座依矿而起、因钢而兴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近十几年,迁安市抓住机遇,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钢铁产业,产能全国县级市第一,产品种类齐全,但同时也形成了“一钢独大、大而不强”的产业结构。如今,迁安市若不注重绿色发展,不仅传统产业难以保持优势,新兴产业也难以迅速崛起壮大。迁安市钢铁资源型城市转型是立足其自身优势做出的主动选择。下图示意迁安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迁安市城市转型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A.土地供给充足 B.环境容量大 C.工业基础较好 D.水资源充足
13.推测迁安市城市转型面临的困境可能是( )
A.劳动力资源缺口大 B.第一产业占比过大
C.消费市场逐渐萎缩 D.科技创新支撑不足
14.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迁安市应( )
①全面使用清洁能源 ②加强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
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④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资源型城市是以资源型产品生产和输出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其转型表现为从一支独大的矿业经济向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非资源型经济体系的转变,城市空间结构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图1示意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划分,图2示意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中心城区空间集中度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5.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甲、乙、丙最可能分别是( )
A.衰退期、成长期、再生期 B.成长期、再生期、衰退期
C.成长期、衰退期、再生期 D.再生期、衰退期、成长期
16.资源型城市的成熟期中心城区( )
A.高度集聚利于经济增长
B.高度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
C.高度分散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高度分散利于发展旅游业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收缩城市的判别依据主要是市辖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资源枯竭、产业变迁导致的收缩是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主要类型。伊春地处小兴安岭腹地,是我国开发最早的森林工业基地,素有“红松故乡”之称;本溪是以钢铁、化学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城市。城市收缩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下图示意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空间分布。
(1)描述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2)比较伊春、本溪收缩类型及其主要原因的差异。
(3)为促进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特恩矿坑公园位于美国芝加哥南北交界的社区内部,公园前身为具有139 年历史的采石场以及15年历史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在芝加哥早期发展过程中,石灰石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在斯特恩斯站点采石场进行开采,矿坑最终延伸至街道下方约110.6 米处,弃用后变为建筑垃圾填埋场。1999—2004年,园区改造成为一处别具特色的城市休闲公园。下图示意斯特恩矿坑公园北区。
(1)说明斯特恩矿坑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
(2)简述斯特恩矿坑公园建设对周边社区的意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2.37 亿千瓦,风能资源丰富区、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面积为17.66 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9%。近年来,甘肃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基地,加快风电项目建设步伐,“世界风库”变身“风电之都”。绿氢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取的氢气,生产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中国目前氢气主要从化石燃料中制取,绿氢仅占1%。甘肃绿氢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能力为每年20万吨左右的制氢、储氢基地,建成一批氢气充装站及加氢站,开展短距离气态配送体系、长距离液氢输送和管道输氢综合互补的输氢网络体系建设。下图为甘肃省风能资源分布图。
(1)说明甘肃省发展风电的有利条件。
(2)指出甘肃在风电基地建设绿氢产能的主要作用。
(3)分析发展风电对甘肃省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县城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
材料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甲中煤炭资源几乎枯竭,该区域正在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图乙是“对煤炭产业生产流程的改造图”。
(1)分析图甲所示火电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2)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图甲所示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试推测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3)随着资源枯竭,该区域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可从哪些方面挖掘经济发展潜力?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2.C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玉门主要依赖石油资源而发展,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发生收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枯竭,D正确,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关系不大,承接产业转移不会使城市发生收缩,ABC错误,故选D。
2.城市收缩,经济衰退,就业机会减少,人口流失,城市空间收缩,③④⑤正确;人口减少,经济衰退,交通运输需求下降,不易导致交通拥堵,①错误,工业活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减少,不易导致环境退化,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化中产生的问题:1、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垃圾污染等;2、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3、社会秩序问题;4、资源的过度开采与使用,包括滥占耕地、过量开采地下水等。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市中心的规模;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B 4.C 5.D
【解析】3.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黄河入海口处,以滩涂地貌为主,可用于建设光伏发电厂和风力发电厂的土地面积广阔,地价低廉,①正确;该地位于山东半岛,位于我国温带季风区,②错误;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秋季降水较少,雨季较短,太阳辐射强,适宜发展光伏发电,③正确;山东受台风影响小,④错误;故选B。
4.火力发电方式单一,且易产生大气污染和碳排放。综合利用多种能源发电,能够增加新能源电力的供应,减少对火力发电的需求,减少碳排放量,能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正确;利用火力发电也可扩大发电规模,A错误;企业主要考虑自身利润,故其主要目的不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B错误;火力发电的稳定性更好,D错误;故选C。
5.由材料与图可知,园区内建有大型的“源网荷储”系统,配合该系统,油田还将内部电网与公共电网相连,考虑市场电价和园区发电成本,实时调配电能,其目的是为满足油田所需用电量,同时降低油田用电成本,D正确;由图可知,内部电网的电流可流向公共电网,说明发电量出现余值时,可以将多余电量卖入公共电网,能够提高当地电网的收益,但不是“源网荷储”系统的主要目的,A错误;输出冗余电能,提高新能源利用率,便于购入电能,满足园区生活需求也不是主要目的,BC错误;故选D。
【点睛】风能优点: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
6.B 7.D
【解析】6.由材料可知,“绿氢”的制取需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取。而图中的两大‘绿氢’经济带,地跨我国西北地区及沿海地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丰富的,B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不丰富,A错;西北地区能源需求量相对少,C错;西北地区劳动力相对欠丰富,D错。故选B。
7.甲地是我国目前煤电重要输出地,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绿氢”属于新兴产业,发展“绿氢”产业有利于甲地产业转型升级,D对;“绿氢”产业不可能完全实现能源替代,A错;发展“绿氢”产业的目的更不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与完善基础设施,BC错。故选D。
【点睛】氢能是否属于可再生能源?氢能是指氢气燃烧而释放出来的能量。自然界几乎没有氢能这种能源,因为自然界虽然含有丰富的氢,但几乎没有氢气。氢大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特别是水含有1/9质量的氢。水虽然含有氢,却不含有氢能。通常,人们通过电解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个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氢能。若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来电解水制取的氢应属于可再生能源,以化石燃料发电来电解水制取的氢应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8.A 9.B
【解析】8.读图可知,b产业2017年比重较2000年大幅下降。随着城镇收缩,人口外迁规模较大,房地产等建筑业萎缩,A正确;b类产业在2000年所占比重较高,不会是农业,B错误;高新技术产业和医药制造业属于新兴产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所占比重应该有所增加,CD错误。故选A。
9.适当缩小城镇规模和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并不能抑制城镇收缩,AC错误;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减少人口外流,抑制城镇收缩,B正确;收缩性城市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单纯的严格控制人口外迁会导致失业人口增多,引发社会问题,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资源型城市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这类城市转型主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等途径来实现振兴。
10.B 11.B
【解析】10.读图可知,②曲线在1920年比重最高,代表的是煤炭能源;①曲线逐渐升高并且保持在较高水平,代表现代社会消费比重最高的能源,结合所学知识,当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占比最高,所以①曲线表示的是石油和天然气;③曲线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比重较低,表示的是水电和核电,作为新型能源,开发程度较低。故选B
11.根据所学知识,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高,但因为人口基数大,人均能源消费量低;我国能源消费过程中存在利用效率较低,产值能耗高的问题,故①②正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最高,油气资源需要进口,故③④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一半。这种过度依赖不仅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还使得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受到挑战。能源结构不合理:工业和交通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消费者,占据了能源消费的大部分比例。这种结构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能源消费效率低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能源消费效率相对较低,这不仅浪费了能源资源,还加剧了环境恶化的问题。
12.C 13.D 14.D
【解析】12.迁安市钢铁产业的产能能达到全国县级市第一,产品种类齐全。说明其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基础较好, 是其城市转型发展的优势,C正确;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逐渐枯竭,迁安市环境破坏严重,环境容量有限,土地供给不足,AB错误;迁安市位于北方,水资源不足,D错误。故选C。
13.受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迁安市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匮乏,创新企业少,粗放、低端产品占比较大,产品产值低,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D正确;劳动力对转型影响不大,A错误;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占比大,B错误;社会经济发展对钢铁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并没有萎缩,C错误,故选D。
14.全面使用清洁能源在短期难以实现,①错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迁安市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③正确;迁安市科技水平低,新型节能产品的研发能力不足,②错误;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可以改善生态环境,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环境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市场压力。市场环境变了。发达国家钢铁业几十年前就已经历了这 样的阶段,已基本适应,而我们的思维方式还没有从市场持续扩张的环境中真正跳出来,加上我国钢铁工业集中度依然明显偏低,这“一软一硬”对我国钢铁工业高效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制约;二是环境压力。环境要求变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钢铁业都在大力推进低碳转型,但我国钢铁业是减污降碳双重任务同步实施;三是成本压力。竞争基础变了。尽管我国钢铁通过持续改革和改造不断提升效率、改善成本,但人工成本和环境成本的逐渐增高是必然趋势,靠成本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
15.C 16.B
【解析】15.结合图1分析,资源型城市的成长期,中心城区空间集中度快速分散,集中度呈降低趋势,甲符合;衰退期快速集聚,乙符合;丙曲线在三条曲线中对应的空间集中度均值变化较小,四条曲线中最稳定,对照图1可知是再生期,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故选C。
16.资源型城市的成熟期,以采矿为主业,采掘业人员占全体从业人员之比高于31%,中心城区随着新的矿产地而不断向外扩张,中心城区高度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B正确,A错误。中心城区高度分散需要基础设施分散建设,不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C错误。资源型城市中心城区高度分散不利于集中发展旅游业,D错误。故选B。
【点睛】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天然国土)。资源型城市即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
17.(1)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吉林省和辽宁省交界处。
(2)伊春为资源枯竭导致的收缩,长期的过量采伐,可采林木资源已近枯竭,导致企业倒闭、人口流失;本溪为产业变迁导致的收缩,生产结构过于单一,世界钢铁竞争激烈等,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经济衰退,人口流失。
(3)调整产业结构,聚焦特色产业;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空间分布图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收缩型城市的分布、收缩类型、原因及可持续发展措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依据图例可知,收缩型城市从空间上看总体分布不均;黑龙江的北部最为集中共有9个收缩型城市,其次集中分布在吉林与辽宁两省交界处。
(2)由材料可知,资源枯竭、产业变迁导致的收缩是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的主要类型,判断依据主要是市辖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伊春地处小兴安岭腹地,是我国开发最早的森林工业基地”可知,伊春为资源枯竭导致的城市收缩。东北林区是我最大的天然林区,长时间过度采伐、采育失调,导致可采林木资源接近枯竭,相关企业倒闭,人口主要是劳动力流失,市辖区人口数量的减少;“本溪是以钢铁、化学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城市”可知,本溪为产业变迁导致的城市收缩。本溪属于传统重工业区,生产以煤炭、钢铁等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世界钢铁竞争激烈,生产工艺、设备落后、资金技术不足,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导致产业衰退和产业变迁,经济济衰退,人口流失。
(3)收缩型城市判断的标准是市辖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因此收缩城市可持续发展应从吸引人口的角度分析。首先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发挥城市优势条件,聚焦特色产业,吸引人口迁入;其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发展低碳经济,加强城市教育、科技、文化,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将闲置空间改造成更多公园、绿地等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18.(1)层级湿地、池塘、草原群落,增加了蒸发(蒸腾)面积,水汽蒸发(蒸腾)量增加,同时,滞缓了地表径流,增加了下渗;砂石铺设雨水流径、建设草原湿地等,改变了地表径流。
(2)建筑垃圾填埋场被改造成公园,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绿色场地,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周边社区因矿坑公园而整体环境更新,房屋升值;环境改善大背景下,利于提升教育质量和社会治安水平;斯特恩矿坑公园水循环系统对城市水体具有净化作用。
【分析】本题以斯特恩矿坑公园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生态修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公园建设层级湿地、池塘、草原群落,增加了水域面积和植被覆盖度,因此增加了蒸发(蒸腾)面积,水汽蒸发(蒸腾)量增加,同时,湿地池塘可以调节径流,起到蓄水的作用,滞缓了地表径流,增加了下渗;设置有砂石铺设雨水流径、建设草原湿地等,砂石空隙大,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草原湿地也可以增加下渗,调节地表径流。
(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斯特恩矿坑公园原为建筑垃圾填埋场,后被改造成公园,因此减少了环境污染;公园周边有多个社区分布,可以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绿色场地,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周边社区因矿坑公园而整体环境更新,地价升高,房屋升值;环境改善大背景下,利于区域整体的发展,从而利于提升教育质量和社会治安水平;结合上题可知,斯特恩矿坑公园影响了水循环的蒸发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对城市水体具有净化作用。
19.(1)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植被覆盖率低,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受地形影响形成狭管效应,加大地面风速;全年大风时间较长。
(2)风电波动性和随机性大,可将风电用于电解水制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产出廉价电力,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可以促进绿氢产业的发展。
(3)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基础,促进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把当地的风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减轻环境污染,减少植被破坏,改善生态环境。
【分析】本大题以甘肃省风能资源分布图为材料,涉及甘肃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发展绿氢产能的有利条件、风电对甘肃省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要从风力大小、大风的次数等方面来分析,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距离风源近;特别是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地形平坦,植被覆盖率低,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河西走廊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与当地盛行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加大地面风速;该地温差较大,全年大风时间较长。
(2)甘肃在风电基地建设绿氢产能的作用是:风电有很强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在风电基地建设绿氢产能,将风电用于电解水制氢,可提高能源储存,拓展电能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产出廉价电力,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是绿氢实现规模化和工业化的关键,故在风电基地建设绿氢产能,可以促进绿氢产业的发展。
(3)常规能源为技术上比较成熟,已被人类广泛利用,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风能是新型能源,开发风电的目的是降低常规能源的比重,发展风电在经济上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甘肃省制造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把当地的风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减轻环境污染,缓解了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
20.(1)合理。 理由:接近煤炭产地;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避免给城区带来大气污染;与城区之间有卫生防护带隔离。
(2)县城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
(3)优化煤炭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增加附加值;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和发展新型工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
【分析】本题以我国华北地区煤炭产业的发展为背景,涉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功能区的布局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火电厂以煤炭为原料,占地面积较大,且产生大气污染。从图中可看出,图甲中所示火电厂周围有煤矿,靠近原料产地;同时西部还有绿化带与城区相隔,可减少对城区的污染;根据材料信息,该地区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县城,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图中火电厂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可减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所以图中火电厂布局合理。
(2) 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该县城逐渐发展成为依靠资源发展的工矿城市;从图中可看出,有麦田和果园等第一产业,随着资源的开发,第二产业比重会上升,使得经济结构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随着资源的开发,就业机会增多,使得城市人口数量迅速上升,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工矿业和服务业转移;资源开发后需要运输,所以交通等基础设施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但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随着资源枯竭,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措施可对照鲁尔区的措施。随着资源面临枯竭,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优化煤炭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增加附加值;该地区因资源的开发,使得生态问题较突出,可以治理污染,美化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和发展新型工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图中可看出,该城市有地质公园,还可对矿区进行恢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旅游业;可对矿区进行复垦,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