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会昌县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5 11:1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会昌县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12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骸骨(hái) 绫纱(lénɡ) 海沽石烂 更胜一畴
B. 篡夺(cuàn) 狩猎(shòu) 开膛破肚 昂手挺立
C. 喧嚣(xuān) 喑哑(yīn) 津津有味 弱肉强食
D. 静谧(bì) 椭圆(tuǒ) 据理意断 严严实实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不仅需要牢记,更需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B.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C.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诗人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4.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恰当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 ( http: / / www.21cnjy.com )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 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 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 了一页页文明的印记。
①孕育 ②哺育 ③积淀 ④演绎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5.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我迷惘徘徊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女就应坚如磐石;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唤我: ;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儿女就应勇敢如山。
A.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 B.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品质
C.是山的儿女就不能自满自足 D.是山的儿女就应虚怀若谷
6.对下面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艺术上,老书画家严艺林先生发展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画兼擅。其书法传统功底深厚,从古人墨迹中汲取养料,作品苍劲秀雅、刚柔并济、法度森严,自成一格,有多种著作问世。绘画则既精山水、花卉,也擅走走兽、人物。作品讲究意境,用笔豪放,清秀明丽。婀娜多姿。尤喜画竹,以刚劲挺拔、顶天立地、淋漓奔放的风貌著称。
A. 老书画家严艺林先生书法传统功底深厚。
B. 老书画家严艺林先生有多种著作问世。
C. 老书画家严艺林先生发展全面,书画兼擅。
D. 老书画家严艺林先生绘画体裁丰富。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7.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之情。(2分)
8.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不责碎玉吏
韩魏公在大名①,有人献玉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 ”坐客叹服。  
【注释】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  
9.用“∕ ”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俄 为 一 吏 触 倒
A. 俄 ∕ 为 一 吏∕ 触 倒 B. 俄 为 ∕ 一 吏 触∕ 倒
C. 俄 ∕ 为 一 ∕吏 触 倒 D. 俄 为 ∕ 一 吏 触 ∕倒
10.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2分)  
表里无瑕( ) 非故也 ( )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 
 
1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韩魏公对两只玉盏的珍爱?(2分)
  
13.谈谈你对韩魏公的看法?(2分)  
(三)古诗文名句积累。(8分)
14.按要求填补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
(1)莫言下岭便无难, 。
(2) ,江春入旧年。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4)朱熹在《观书有感》中用诗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注入活水,方能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景。
(5)晏殊的《浣溪沙》中被人称为“宛如天成的绝对”的诗句是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18 题。(17 分)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情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15.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4分)
16.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6分)
17.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18.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22 题。(13分)
木 刻 猴 子 林文义
⑴小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玩一件小东西:一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猴子有三只,做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虚地捂住自己的嘴巴。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独自坐在晚霞夕照的院子里,无限怜爱地抚摩着它。
⑵有一次,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头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翻来翻去地看。没什么意思嘛,就是一块木头,刻成三个猴子。表情很逗人,可是没有发条,不像机械、铁皮做成的猴子,只要旋紧发条,它就叮叮咚咚地打鼓敲钹。没什么好玩嘛!我翘着小嘴巴,把木刻猴子还给祖父。
⑶祖父把我抱起来,指着木刻猴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对我说:“阿公跟你说,这三只猴,是你阿祖给阿公的。这三只猴就是跟我们说,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说……唉,你还小,不会懂,就是常常听人讲的‘有耳无嘴’啦。”那时,我六岁,祖父的话,我听不大懂,但“有耳无嘴”这句话,却印在了心里。
⑷隔了一年,祖父死了。沉默寡言的父亲把木刻猴子摆在神案上,不知道是纪念逝去的祖父,还是要提醒些什么。
⑸念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我和母亲发生了争执,我的嘴快,说了一大堆气话。母亲泪眼汪汪的,侧过头去,看着神案上那个木刻猴子,悲愤地说:“看到你阿公留下来的木猴没?你爸爸把它放在神桌上是要你们警惕,不要乱讲话,你阿公以前常常讲‘有耳无嘴’,你难道忘记了?”
⑹时间流水般逝去。有一次,父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静地和我说话,我从来不曾看过像他那般谦和、诚恳的父亲。他似乎内心有某些隐痛,却又尽力掩盖:“这个时代,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论,不要妄加评断,平平安安过一世就可以了。”说着,他从神案上把那三只木刻猴子拿下来,充满深意地说:“你看看这三只猴,不听、不看、不说,这是有道理的,独善其身嘛……”父亲叹了口气。他们那个黯然的年代,沉默成为他们一生的座右铭。
⑺我说:“像这三只木刻猴子,不听、不看、不说,这样一个人,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独善其身,这是多消极的借口!”
⑻父亲苦笑,淡淡地说:“唉,以后你慢慢会晓得的。”
⑼又是几年过去了,在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历练中,我慢慢理解了父亲。我竭力要保持一点点纯真的自我,但我发现,虽不甘愿,自己却也逐渐向世俗妥协,时时处在自我的撕裂中。
⑽父亲离开以后,木刻猴子交到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里。这个从曾祖父传给祖父,由祖父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交到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给我的后代,是不是还要告诉他们“有耳无嘴”?我觉得我不能这样,我要他们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们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别人。
⑾点起一把火,我把这个木刻猴子烧成灰烬。
(选自2015年第6期《读者》,有改动)
19.阅读全文,完成下表。(5分)
人物 对待“木刻猴子”的
行为 情感 观念
“祖父” ① ② 顺从传统
“父亲” 摆上神案 纠结 ③
“我” ④ 不满 ⑤
20.第⑻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你从中读出了父亲怎样的矛盾心理?结合文意简要分析。(3分)
21.细读第⑼段,分析加点的“撕裂”一词的内涵和表达效果。(2分)
2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有耳无嘴”这一说法的认识。(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3.综合性学习。(6分)
我县正积极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会昌人”的活动,请你参与下面实践活动。
(1)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 ,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写一句温馨提示语。(2分)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图书馆——
(2)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2分)
(3)文明你我行。学校开展“文明行走,创和谐校园”的活动,作为一名学生,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试举例说明。(2分)
24.写作。(50分)
《中国剪报》里有这样一段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走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感受。请你选取其中的一点,结合你的人生体验,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章立意来自材料,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会昌县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试卷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D 6.C
7.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8.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9. A
10.污点,毛病;惊讶的样子;故意。
11.凡是东西形成、毁坏,也都自有它的定数;有什么罪过呢
12.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
13.要点:韩魏公有度量,能宽容下人。
14.一山放过一山拦 海日生残夜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5.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2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2分)。
16.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二喜悦、高兴的心情(1分);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二感到内疚)(1分);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1分)。
17.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1分),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1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1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1分)。)
18.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的师德和爱心(1分),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1分);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
19.(5分)行为:常常把玩(抚摩),烧成灰 ( http: / / www.21cnjy.com )烬(付之一炬);情感:钟爱(怜爱);观念:屈从传统(向世俗妥协),否定传统(不顺从传统、抛弃传统、反抗传统)。
20.(3分)示例: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既想以自己的经历提醒儿子谨言慎行,又不愿强行扭曲儿子的矛盾心理。
21.(2分)内涵:是向世俗妥协,还是保持纯真的自我?表达效果:强烈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形象有力。
22.(3分)示例一:“有耳无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弊端,在于国人对任何不合理现象保持沉默和妥协的习惯,使得人与人之间不能有开诚布公的交流。大街上围观暴行、会议中不分是非地鼓掌通过都是实例。它理应遭到抛弃。
示例二:在特定的场合下,“有耳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嘴”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日常交往中,家人朋友难免会说出一些不得当的话,无关原则,就可以一笑了之。不必句句在意,事事耿耿于怀。适时沉默,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23.(1)示例:来也轻轻,去也轻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图书。(2分)
(2)示例:叔叔,我们是在捡,但是“文明靠大家”,小区卫生需要我们大家来维护,社会公德需要大家来遵守。(3分)
(3)示例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