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_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5 15:1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 看报纸、听广播、浏览网络,我们都能看到、听到很多新闻,在这些新闻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消息。而以消息形式出现的新闻,是带着露珠的新闻,吐露着清晨的芬芳,是最新鲜、最及时的报道。
下面,就进入我们对新闻中“消息”的学习中去! 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培养新闻意识和对社会生活的敏感。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各类消息。
4、体会消息精练、简洁的语言特点,并在新闻写作中加以运用。 1、消息的定义: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
因其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人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
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2、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倒金字塔式、时间顺序式、提要式、总分式、场面转换式、因果式、对比式、积累兴越式、散文式等。3、消息的构成部分
一般消息都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构成。哪些材料放在导语,哪些材料安排在主体,怎样点题,怎样结尾,背景材料如何穿插,段落如何划分,都要统一考虑,统一布局,做到层次清楚,逻辑谨严。 4、消息的种类
综合消息按其不同的综合方法,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横向综合消息
把一个地区、一个系统内发生的有共性的多个新闻事实综合起来,反映全局性的总体趋向。所综合的新闻事实之间是并列关系。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总分式,即总摄性导语后,并列若干具体的新闻事实,有的还有总括性结尾。(2)纵向综合消息
这类消息不但反映事物在全局范围内发生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所综合的各个新闻事实既是构成新闻总体的几个侧面,又内含递进关系,每增加一重事实,就反映着事物发展的几个阶段,对于主题的揭示也就深一个层次。
(3)纵横结合综合消息
就是前二类综合消息的结合 5、消息的标题
(1)类型:
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
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三行标题。
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如:
第一位在奥运会上破举重世界纪录的中国选手(眉题)
唐灵生堪称举坛金刚(正题)
力举170公斤“忘情”地挺立10秒钟,赢得满堂掌声(幅题)
②双行标题。
A 、出现正题和眉题。如: 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 (眉题)
青工董云峰业余发明获两项专利(正题)
B、 出现正题和副题。如:
澳门回家了(正题)
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副题)
③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
台北法院裁定释放陈水扁并限制其出境 。
(2)标题写作的要求:
生动、准确、凝炼和鲜明。
消息标题要力求以优美的形式吸引读者,故应讲求生动性。
准确是消息标题写作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二是要准确评价事实;三是运用语言要准确。
凝炼就是要简洁明了地传达出消息的内涵。要用点晴之笔,剔浮词,去空话,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准确的信息。
标题态度鲜明,即指标题报告事实有鲜明的倾向性,笔下带有感情。标题在报道真的、善的、美的事件和现象时,欣喜之态跃然纸上上;披露假的、丑的、恶的事件和现象时,则愤懑之情溢于笔端。
优秀的标题举例:
A、 云南白猴找新娘
B、 “斗牛士”“三剑刺倒“北极熊”(主题)
西班牙完胜进决赛(副题)
C、 一窝“油老鼠”落网(主题)
刘泽云等盗卖套购石油案即将起诉(副题)
D、 春雨催花花竞放 茶香熏人人自来(主题)
记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开幕式(副题) 失误标题举例:
A、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校2000余名新生入学
(以偏概全,小题大做)
B、拳击卫冕战将在中国举行
霍利菲尔德要来揍人
(把拳击比赛称作“揍人”,粗鲁。)
C、不恋“天南海北”主动申请到“新西兰”
(谁也想不到“天南海北”是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新西兰”是指新疆、西藏、甘肃。) D、盖俊和女儿结婚不收彩礼
(盖俊和是一个人的名字,这里产生歧义。)
E、竟敢敲诈两会代表(难道一普通公民就可以被敲诈?)
F、“九辆汽车搞死亡之吻”(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说得如此轻佻,实不可取。)
G、西丰县基本杜绝拖欠教师工资现象 通过阅读文本,进一步掌握消息一般写法。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 《上课能否晚一点儿》运用了哪些材料,怎样组织的,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态度?
这篇消息,就是从众多家长早上送孩子时间的不便,以及学生和教师对上学时间早的感受中,提炼出“上课能否晚一点儿”这一主题的。北京中小学的上课时间一般都定为早上7点半,然而现在生活节奏已经和过去不同了,北京的城市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条件也有《上课能否晚一点儿》 了很大的改变,上课时间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
课文引用家长的抱怨以及老师的建议,对孩子上学早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首先,上课时间早,可能“天黑路远”,为了学生安全,许多家长都要送孩子上学,这与不少家长的工作生活时间发生了“冲突”。
其次,学生上学早,起床的时间就早,睡眠时间不够,吃早饭的时间也没有,晚上在家又要做很多作业,也保证不了早睡。而且家长和孩子没时间交流,这会对孩子的合理发育、个性成长、综合教育等多方面造成影响。
其三,孩子为早起上学,势必要早睡,“不在最佳睡眠时间睡觉”,效率不高。记者从这些方面人手,很敏锐地感到上课时间早点儿晚点儿并不是一个小问题,于是抓住这样的主题,综合材料进行报道。
记者并没有停留在当事人群的层面上,还引用国际研究组织的报告、大学专家的看法、教育管理部门的反馈,使消息的主题更集中、更鲜明。 1、阅读《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说说其主体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的:(1)对比;(2)研究者;(3)研究方法。 《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 这是一篇科技方面的综合消息。从新闻价值方面来说,它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和接近性。“世界第一大峡谷”,是很吸引人的新闻题材,它首先点明子最引人瞩目的科学事实,同时因为峡谷在中国境内,可以引起国人的自豪感。作为综合性消息,记者在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新闻事实后,又综合各种材料丰富拓展了这一事实,使读者能明了事实全貌。 2、这则消息在报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事实基础上,还提供了哪些相关信息?有什么作用?
综合性消息不仅反映新闻事实本身,它还具有拓展性,反映新闻事实的总体状况、发展趋势,以补充和丰富事实的传达。这篇消息,在报道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事实基础上,还向横向和纵向延伸,为消息提供更丰富的相关信息。从横向信息来讲,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印度洋暖湿水汽北进提供了一个大通道,使亚热带向北延伸6个纬度左右, 造成大峡谷内独特的自然风貌,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从纵向信息来说,大峡谷形成于上新世,因为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使雅鲁藏布江水流切割地壳薄弱处,下切侵蚀出今天大峡谷的奇观。这些延伸资料,使读者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新闻事实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 例一(动态消息):
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
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
2009年9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全文播发由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文约1.6万字,共分8个部分。决定从6个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决定指出,要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领导班子要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完善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发挥民主生活会开展思想交流、提高党性修养、增进班子团结的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批评意见制度,自觉接受批评,积极进行整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勇于揭露和纠正缺点错误,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和建议,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保护坚持党性原则的党员,不准压制批评,严禁打击报复。例二(综合消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近日纷纷寄语祝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为祖国感到的骄傲与自豪。   美国华盛顿华人社团联盟主席刘平中在华盛顿举行的国庆晚会上说,在共同祝贺新中国生日之际,他想由衷地说一句:“中国,你真的了不起!”他说,今年中国从抗击雪灾和汶川大地震,到圆满举办北京奥运会、成功发射神舟七号以及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让海外华侨华人感到自豪。  巴西福建同乡会长何安说,广大侨胞身处海外,心系祖国。四川汶川大地震让无数侨胞牵肠挂肚,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则让侨胞们倍感自豪,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舱外行走则是祖国科技实力的提升。    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留学生佘梦说:“虽然没有身在国内举国欢庆的热闹气氛,但是我们依然觉得骄傲。因为不论身在何方,我们都心系祖国。为神舟七号呐喊,为奥运喝彩。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该校另一名留学生秦晓强说:“我们虽不在祖国,却感同身受。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国力有了长足进步。祖国的强大让我们在海外倍感自豪。”   比利时《华商时报》总编罗玉宏说,海外华侨华人的心与祖国紧密相连,每一分钟都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为南方雪灾和汶川大地震捐款时,几乎没有一个旅比华人家庭不捐款的。我们为奥运成功欢呼骄傲,为神舟七号飞行成功倍感自豪。在马拉维,中国首批援马医疗队1日在马北部姆祖祖驻地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队员们在国旗下朗诵了赞美祖国、歌颂母亲的诗歌:“无论我身居何方,祖国都温暖着我的心窝”“祖国——我们与您同心,我们拥您前进,您的儿女们坚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世界的明天更美好,人类的明天更美好。”
安哥拉中国商会副会长李纪社说,今年是我们众志成城、战胜天灾的一年,是我们奥运圆梦、奥运夺冠的一年。祖国在强盛,人民在富强,我们在海外奋斗的华侨华人也感到自己地位的提高。   旅居奥地利的侨胞们说,伟大祖国不断发展壮大,令海外华夏儿女感到自豪和骄傲。 生活中处处有新闻,在培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同时,还要在写作新闻上下功夫。消息是新闻题材中最基本的形式,多写消息可以为写作其他复杂的新闻题材做些铺垫。一、动态消息写作概要
它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的迅速及时的报道,是最常用的消息品种之一。
动态新闻的分类
???? 从内容上看,动态消息可分为政治、军事、文化、体育和社会新闻5大类。但是,有时某一类的动态消息同另一类的动态消息是重叠的,如某国总统宣布对某国采取军事行动等。从形式上看,动态消息有特急讯、快讯、简讯、详讯等。 动态消息的篇幅
应短小、精悍,简明扼要,一般三五百字,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主题集中,一事一报。新闻最忌“大而全”和“包罗万象”,动态新闻更是如此。它要求抓住一件事、一个侧面来写。报一件事也不求面面俱到,而要选择其新闻价值最高的部分;必要的背景和议论要有,但要言简意赅,切忌冗长,应具备新闻的“五要素”。 动态新闻的特征。
???? 动态新闻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性,即接近性、及时性、显要性和异常性。 动态消息的采访
守株待兔是抢发不到重要的动态新闻的,即使一般的动态新闻也需要记者出去采访。因此,在新闻界的行话里,有“跑新闻”的说法。 二、综合消息的写作概要
综合消息是报道发生在一段较长时间或较大地区的某一事件、成就、趋势或问题的新闻。综合消息的特点是,报道面宽,气势较大,点面结合,总揽全局,既有广度又有深度,面上的材料较为概括、全面、实在,典型事例具有代表性。它虽然不如一般动态消息那样迅速及时,但能使人们了解事情的完整情况及其发展的规模和程度,从而得出全面的认识和结论,因此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消息品种。 写好综合消息的要求:
一是组织好材料。
把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众多材料组织得有条不紊,是写好综合消息的重要要求。
二是点面结合。
所谓面,就是能反映全面的或一个方面的情况的概括与统计;所谓点,就是能反映全面或一个方面情况的具体事例。 阅读1一、
《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所得》的主标题强调新闻事实,引题突出新闻事实所蕴含得历史意义,并流露出记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副题以文学色彩浓厚的词语,报道具体的新闻事实,补充叙述主标题。这三个题目主次分明,相辅相成,具体而醒目,可以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
《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为我所得》的标题和导语,在叙述许海峰夺得我国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的事实时,通过对这枚金牌历史意义的提炼,通过一些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语词的运用,表现了记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以拍卖现场的热烈、下岗职工竞得保洁权的喜悦、此事对在岗人员的震动,透露出记者对这一新事物的赞许和期待。一、
作者的态度是比较明确的。无论是事实也好,研究结果和专家建议也好,都指出了中小学生上课间早造成的问题,倾向性是明显的,作者选择这些事实说话,其态度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最后咨询教育管理部门,更表现出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积极性。 阅读2二、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的:1、对比;2、研究者;3、研究方法。
三、
《上课能否晚一点儿》的导语从家长来电引出新闻事实。《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导语一上来就确定了新闻事实。这是两篇消息报道的题材和主题不同所致。前者报道的是社会问题,自然从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的人和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的人和事说起,易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和共鸣。同时,作者对“上课能否晚一点儿”这一问题,不直接作出判断,而是强调“事实说话”这种一步步分析综合,有现象到理性思考的方式显然更适合主题。后者报道的是科技新闻,事实本身具有一定的显著性,能引人注意,所以开门见山交代事实。 阅读3一、
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报道事件过程,是因为照顾读者的阅读心理。读者最想知道的是日本是否投降了,战争已经打到最后,全世界正义的人们都在等待着胜利的消息。“日本投降了”,这是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新闻事实。围绕这一新闻事实,按照事件的重要性与关联性来安排顺序,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
作者报道周恩来逝世的角度是很独特的,适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一名外国记者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感情。开电梯的小姑娘和作口译工作的男子,因身份、职业和年龄的不同,听到消息后表现不同,但真实地表现出中国人民对周恩来的爱戴以及对周恩来逝世的悲痛。三、
这篇消息,从新闻结构上看,是“倒金字塔”式结构,德国进攻荷、比、卢三国,标志二战西线战事爆发,这是此篇消息的主要新闻事实。从新闻要素来看,时间是今日黎明,事件是德国进攻三国,盟军进入比利时,大战即将爆发。
?
参考标题:德国对荷、比、卢不宣而战,大战迫在眉睫。 阅读4一、
本题旨在让学生理解广播消息的特点和形式。
这篇消息运用录音,首先让人物出场,使听众感到消息的真实可信;其次录音与叙述相辅相成,互为印证,互为补充;其三是与记者的叙述相间,造成听觉上的良好效果,不使听众感到单调。二、
本题旨在让学生了解电视新闻消息的特点和形式。
在电视新闻中,解说词和画面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这篇消息开头的解说词,介绍会议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会议的议程,与画面是同步的,视听结合,使人印象深刻;最后的解说词为中国加入WTO而欢呼,也是对应画面上欢庆的气氛的,两者互相渲染,极好地表现了我国入世的喜庆气氛及重大意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