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贝”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 “贝”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5 21:1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贝”的故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贝”的故事》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关食》4篇课文。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单元的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记、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其中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中识字,突破“音”和“形”的难点。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贝”的故事》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共有两个自然段,第-自然段引出“贝”字;第二自然段主要讲贝壳因为漂亮、珍贵又便于携带、不易损坏,人们把它当作钱币使用,因而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系,课文由一个简单的“贝”字引出一系列的汉字,并由“贝”的字义,指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的大致意思。课文用4幅图简单明了地展示了“贝”字演变的过程。教学中.图画与课文内容相互映照,可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贝”字的形态变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猜一猜游戏引出甲骨文,初步了解甲骨文文化。
(二)通过微课引入、图文结合、联系生活、情境创设等方法,认识“甲”“骨”“类”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甲”“骨”4个生字。
(三)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借助偏旁学习“贝字旁”的生字。
(四)通过不断发现“贝”这个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甲、骨”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会写“动物、贝壳”等9个词语,积累“珍、币”等生字拓展的12个词语。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贝”字的微课)。
(二)学生准备:“赚”“购”“赔”“贫”等字卡,用于四人小组交流识字。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通过玩“看图猜字”的游戏引出新课。
2.(出示课件:“鱼”“龟”“目”“眉”等字的甲骨文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汉字,说说是根据什么来猜的、
3.教师引出并介绍甲骨文。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它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目前被发现有四千五百多个,其中能认出的还不到两千个。(课件出示甲骨文图片及相关资料介绍)
4.教师导入新课。
这一片片甲骨上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其中的一个-“贝”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师生合作书写“贝”字)
(二)预习反馈,整体感知
1.反馈预习单上选择正确的读音这道题。
漂亮(piào piāo) 珍贵(zhēng zhēn)
饰品(shìsì) 赚钱(zhuàn zuàn)
当作(dàng dāng) 贫苦(píng pín)
(重点纠正“当作”这个词的读音)
2.学生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3.读完交流,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课件出示全文)
(1)指名说。(相机板书:“贝”字的起源、贝壳的用途、“贝字旁”的字。
(2)指名学生参照板书,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了“贝”字的来历,贝壳的用途和“贝字旁”的字。
(3)同桌互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微课引入,生活识字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认读词语:“甲骨文”“贝类”。
3.认识“贝”字的甲骨文,了解它的演变过程。
(1)观看微课、(微课播放“贝”字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的“贝”字像贝壳张开的两扇壳;到了小篆,“贝”字的笔画变得规整;隶书和楷书的“贝”字与现代的“贝”字越来越接近;简体楷书“贝”字依据草书字形整体简化,省去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两道横纹)
(2)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找出4张插图中哪一张是“贝”字的甲骨文,说说自己的理由。
4.联系生活,说说你认识的贝壳,相机学习“类”。
(1)教师提问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贝壳。(出示以下几种贝壳的图片:蛤蜊、牡蛎、蛏子、扇贝)
(2)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贝壳名字.
(3)教师引导归纳。
蛤蜊、牡蛎、蛏子、扇贝,这些动物都有贝壳,它们被统称为“贝类”。“类”字还可以用于各种事物的统称、(师生对答)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这些统称为-“人类”;
“金鱼”“鲤鱼”“草鱼”,这些统称为-“鱼类”
如果把它们打乱了,我们还得对这些词进行-“分类”和“归类”。
5.女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由表及里,认识“贝”字家族
1.同桌合作读,互相评价。
2.说说你从这一段读出了什么。
(1)学习第一句、(指名读,纠正“漂亮”读音)
(2)出示根据贝壳制作的饰品图片,观察饰品,说说这是“怎样的饰品”。积累词语:精关的饰品、美丽的饰品、华丽的饰品。
3.思考贝壳除了外形好乔,可以制作饰品,还有什么用处。
(1)学习第二句、(指名读,认识“钱币”)
(2)图片出示贝壳币、硬币、纸币(人民币)。
(3)介绍为什么古人会选贝壳作为钱币。介绍因为贝壳便于携带,还不容易损坏,所以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4.小结:因为以前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古人把很多与钱财有关的汉字都用“贝”字作偏旁
(1)男生读第三句。圈出“贝”字作偏旁的生字:“赚”“购”“赔”“财”“货”“贯”。
(2)四人小组合作,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赚”,贝+兼=赚、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购”;“沟”去掉三点水换成“贝”字旁就是“购”、利用形声字的方法记住“财”字,左边的贝字旁表示有钱,右边的“才”表示读音)
(3)小组汇报交流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5.情境识字:“赚”“购”“赔”“贫”。
(1)出示生活场景图片:一张是贫民窟的图片,一张是在超市购物的图片,一张是一个人拎着两袋金币,一张是一个人把别人的车砸坏了。
(2)学生根据图片内容,选择生字“赚”“购”“赔”“贫”中的其中一个,组词并造句。(预设回答:第一张图选“贫”字,我看到一个小男孩住在贫民窟里;第二张图选“购”字,我看到一个阿姨在超市里购物;第三张图选“赚”字,我看到一位叔叔赚了两袋金币;第四张图选“赔”字,这位伯伯砸坏了别人的车是要赔偿的)
6.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五)课中操
小贝壳
小贝壳,真漂亮,
可作饰品可当币。
小贝壳,能招财,
有时赚来有时赔。
小贝壳,真会跑,
跑到甲骨成珍宝。
(六)字理解析,指导书写
1.从儿歌中引出生字“贝”“壳”“甲”“骨”。观察分类:“贝”和“甲”为独体字,“壳”和“骨”为上下结构。
2.重点指导书写“壳”和“骨”。
(1)学生观察这两个字,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件标注两个字的相同处-“秃宝盖”)
(2)同桌交流,你用什么办法写好这两个字。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骨”的上部注意书写笔顺,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也是横折。上面部分表示身体的骨架,下面部分表示挂在骨架上的肌肉。
“壳”是上中下结构,儿歌帮助记忆:“壳字分成三,上面士字头,中间“秃宝盖”,几字在下方。”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用心把字写得美观、端正。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学生修改。
(七)我问你答,课堂小结
1.情景模拟亲子对话:“宝贝,今天的语文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把今天学的“贝”的故事讲给妈妈听。
2.指名讲,交流点评。
3.同桌模拟练习。
4.课堂小结,感受我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