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词五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5 15:4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词五首 《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课本209页第25课《望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高歌一曲词是产生于隋唐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上、下片的句式有完全相同的,也有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词 文学常识找五首词的词牌名和题目   宋词传统上分为两类——婉约派和豪放派,这主要是以词的内容和风格来分的。因明人张延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少游指秦观,子瞻指苏轼词风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秦观、温庭筠。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代表人物为苏轼、辛弃疾根据词的不同特点给25课的五首词分类根据词的不同特点给25课五首词分派
婉约派:
豪放派:《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
《破阵子》今节课的学习内容:都是婉约派的
《望江南》
《武陵春》
1、了解词的不同艺术和两大流派,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背诵《望江南》、《武陵春》,体会作者的感情;
3、培养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教学目标:同桌间互查预习:1.解决《望江南》《武陵春》出现的生字词。
2.朗读这两首词,读出感情,读准节奏。
3.结合注释,了解这两首词的内容、感情
4.记下疑难,准备质疑。《望江南》 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可以讨论
1读了这首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内容和情感?
2.“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3“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4“过尽千帆皆不是”句中你体会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
5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武陵春》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可以讨论
1词中哪句话交代的是什么季节?
4“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5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 6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8你能概括出《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词的共同特点吗?3这首词中哪句写出了词人愁苦的原因?具体暗指什么事?2 从“日晚倦梳头”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资料书95页)望江南温庭筠介绍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晚唐太原祁县人。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词在晚唐受社会风气的感染,专在女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上下功夫。花间词都是婉约词,而婉约词则远不止花间词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y?fānhuīm?m?p?n正音,yún《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看视频、听录音,模仿朗读的语速、
重音、感情(失望、思念之情)
2、全班朗读,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
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凭栏眺望。看看那当年同爱人分手的白蘋洲,不由得愁肠寸断。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思念的人的归舟,斜阳微弱,江水悠悠不尽。说说词的大意(完毕)(凭靠)(斜阳微弱)(白蘋指水中浮草,白蘋洲常代指分别的地方)《望江南》 思考下列问题:
1读了这首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内容和感情?
2.“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3“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4“过尽千帆皆不是”句中你体会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
5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词描写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
写出了女子的失望和思念之情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独”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从“梳洗罢”到“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温庭筠《望江南》中描绘了思妇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词句是: ﹍﹍﹍﹍﹍,﹍﹍﹍﹍﹍,﹍﹍﹍﹍﹍﹍
《望江南》一词的主旨句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肠断白蘋洲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 1、就时间而言,从 写到 2、就景物而言,从 、
写到 、 ,又写到 3就人物内心情感看,从 到 ,再到最后的 清晨黄昏望江楼千帆斜晖江水白蘋希望失望“绝望”武陵春李清照作者简介: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她的词活泼灵动,语言清丽,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其词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愁苦。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词作背景:zéměng正音,n?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看视频、听录音,模仿朗读的语速、
重音、感情(愁苦之情)
2、全班朗读,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暮春时节花已落尽,风停了,尘土里带着落花的香气,日色已晚,我仍觉得厌倦无心梳洗。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物都完了,我想说些什么但言未出泪却先流了。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打算去那里泛舟游赏,只怕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哀愁。
解说大意武陵春上片写景抒情景色不堪—风住花尽下片叙事抒情意欲探春—拟轻舟泛抒发愁苦悲伤之情心情愁苦—欲语泪先流愁苦悲伤—舟轻愁重《武陵春》问题探究
1词中哪句话交代的是什么季节?
4“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5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 6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8你能概括出《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词的共同特点吗?3这首词中哪句写出了词人愁苦的原因?具体暗指什么事?2 从“日晚倦梳头”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资料书95页)1词中哪句话交代的是什么季节?风住尘香花已尽,暮春2 从“日晚倦梳头”,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倦梳头”是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满怀愁绪。 物是人非,暗指词人丈夫已死3这首词中哪句写出了词人愁苦的原因?
具体暗指什么事?4“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词人怎样心理变化?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除愁绪却无法排解,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5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练习一) 词人是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表达内心愁苦的写词人内心对故人的思念、愁苦悲伤之情6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词人的什么情感?7请从修辞的角度角度赏析句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资料书95页)这句话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形象,使抽象的“愁”物化,化抽象为具体 8你能概括出《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词的共同特点吗?
内容:以 为题材;
语言:
风格:
婉约派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
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儿女之情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委婉,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小结:内容和感情《望江南》:词描写了一位因心爱的人
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
写出了女子的失望和思念之情《武陵春》:词人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表达内心对故人的思念、浓郁的愁苦悲伤之情
《望江南》
温庭筠
齐读或背诵《望江南》 《武陵春》注意语速和感情
  武陵春 李清照
1 同桌间互问所学知识点
2 做25课资料书练习作业:1背诵这两首词
2预习后三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