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广东省乡土特色专题9 健康的生活
一、选择题
(2024八上·南山期末)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广东疾控部门表示,近期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建议大家尽量在流感流行季开始前接种流感疫苗,做好个人防护。请结合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病毒所寄生的细胞进行分类,与流感病毒种类不一样的是( )
A.艾滋病病毒 B.烟草花叶病毒
C.狂犬病病毒 D.禽流感病毒
2.下列有关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 B.可以进行分裂繁殖
C.可以通过注射抗生素将其杀死 D.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3.流感防控以预防为主,下列做法不利于校园流感防控的是( )
A.勤打扫教室 B.定期开紫外灯
C.经常开窗通风 D.患流感也坚持到校
【答案】1.B
2.D
3.D
【知识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1.ACD、艾滋病病毒、狂犬病病毒 、 禽流感病毒 ,都寄生在人或动物体中,因此都属于动物病毒,不符合题意;
B、烟草花叶病毒寄生在植物体内,属于植物病毒,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A、病毒病毒非常微小,要用纳米来表示,因此用放大镜、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病毒,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不符合题意;B、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不符合题意;C、注射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病毒无效,不符合题意;D、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A、勤打扫教室,可以减少病原体的数量,有利于预防流感,不符合题意;B、定期开紫外灯,可以杀死病原体,有利于预防流感,不符合题意;C、经常开窗通风,可以减少病原体的数量,有利于预防流感,不符合题意;D、患流感也坚持上学,会传染给其他同学,不利于预防流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2018·中山模拟)登革热(dengue)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
B.登革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B、抗生素主要是杀菌,而这种虫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A、B不符合题意;
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不是保护易感人群,C不符合题意;
D、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5.(2018七下·惠城期末)2015年5月27日晚,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了广东首例韩国籍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7人并采取集中方式隔离观察,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源 D.消灭病原体
【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可能感染的人进行隔离观察,属于切断传染源。
故答案为:C
【分析】①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
②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③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④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6.(2018·江门模拟)2016年广东省的流感流行强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强,根据疾控中心监测显示,近期多市都处于流感高发期。关于对流感的认识,四位同学各有不同的观点,请你指出一种正确的观点( )
A. 流感属于消化道传染病,所以必须注意饮食卫生
B.流感是由细菌引起的,可以服用抗生素治疗
C.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因为天气忽冷忽热,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容易乘虚而入
D.流感是一种普通感冒,所以不必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流感属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A不符合题意;
B、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生素不起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因为天气忽冷忽热,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容易乘虚而入,C符合题意;
D、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7.(2017八下·东莞期中)据报道,北京、广东两地5月15号先后报告两起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两名患者都是从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委内瑞拉回国人员,目前患者情况稳定,正在接受隔离治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此举属于( )
A.计划性免疫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源 D.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对该名患者及时隔离治疗,这种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C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8.首位韩国“MEDS”(中东呼吸综合症)患者在广东惠州被发现及隔离治疗,该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隔离患者的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B.人体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C.贫血和侏儒症和MEDS一样,也属于传染病
D.通过抗体来清除抗原的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
B、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病原体等异物称为抗原,B正确。
C、“MEDS”(中东呼吸综合症),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贫血是由于人体缺乏蛋白质和铁元素等所引起的疾病,侏儒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致身体发育迟缓,二者均不属于传染病,C错误。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C
【分析】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
9.今年夏天,广东惠州出现了我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及时将患者进行了隔离治疗.此举措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项措施?(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解:“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及时将患者进行了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选:A.
【分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二、资料分析题
10.(2024·广东模拟) 资料一:广东是登革热流行区,每年5月份开始进入登革热高发流行季。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
资料二: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种能抵抗登革热病毒感染的埃及伊蚊,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人被伊蚊叮咬,会去拍打蚊子,体现出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即 。
(2)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登革热病毒属于 ,与人体细胞相比较,它没有 结构。
(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环节,伊蚊在登革热流行环节中,属于 。伊蚊成虫具有 对足,属于 动物,其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蝗虫相比多经历了 期。
(4)新培育的埃及伊蚊具有能产生登革热抗体的性状,这种性状是由 决定的,该伊蚊获得这种性状是通过 技术实现的,埃及伊蚊的抗登革热变异属于 变异。
【答案】(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或应激性)
(2)病原体;细胞
(3)传播途径;3;节肢;蛹
(4)基因;转基因;可遗传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人被伊蚊叮咬,会去拍打蚊子,这是人对蚊子叮咬这种刺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物特征,也就是应激性。
(2)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的一种传染病,登革热病毒属于病原体。登革热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与人体细胞相比较,它没有细胞结构。
(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是传播途径,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传播途径。蚊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两对翅,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伊蚊的发育过程比蝗够经历了蛹期。
(4)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新培育的埃及伊蚊是将抗登革热病毒基因注射到埃及伊蚊受精卵内,定向地改造伊蚊的遗传性状,使得新培育的埃及伊蚊具有能产生登革热抗体的性状,说明这种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这样的培育技术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埃及伊蚊的抗登革热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1)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1.(2023·广东)广东小耳花猪是华南地区特色猪种,繁殖力强、瘦肉率低;巴克夏猪生长快、瘦肉率高。我国有种工作者利用这两种猪繁育出生长较快、瘦肉率适中的巴花猪(如图)。
请回答:
(1)广东小耳花猪的培育是劳动人民长期 (填“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的结果。
(2)巴花猪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在受精过程中广东小耳花猪提供 ,巴克夏猪提供 。
(3)广东小耳花猪与巴克夏猪在毛色方面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 。巴花猪兼具母本和父本的优点,根本原因是 。
(4)非洲猪瘟传染性强,目前尚无特效疫苗,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挑战。养猪场定期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同时,我国正在努力研发非洲猪瘟疫苗,使猪注射疫苗后产生相应的 ,提高抵抗力,这种免疫方式称为 免疫。
【答案】(1)人工选择
(2)受精卵;卵细胞;精子
(3)相对性状;有利变异
(4)切断传播途径;抗体;特异性
【知识点】受精过程;性状和相对性状;人工选择;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广东小耳花猪是人们根据所需要的性状进行加强培育出来的,属于人工选择;
故填:人工选择;
(2)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在受精过程中,需要母本(广东小耳花猪)提供卵细胞,父本(巴克夏猪)提供精子,两者结合形成发育成巴花猪的受精卵;
故填:受精卵;卵细胞;精子;
(3)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广东小耳花猪与巴克夏猪的不同毛色就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有性生殖的后代会拥有双亲的遗传特征,而人工选择可以选择出融合双亲有利变异的后代;
故填:相对性状;有利变异;
(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在猪注射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故填:切断传播途径;抗体;特异性。
【分析】(1)人工选择育种是指针对特定性状进行育种,使这些性状的表现逐渐强化,而人们不需要的性状则可能逐渐消匿的过程,如高产奶牛的培育。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
(3)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12.4人死亡,40多人感染,近2000人隔离,1100多所学校停课…这是韩国截至6月5日下午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数据.各项数字不断增加,在韩国民间引发一定程度的恐慌,一次性口罩销量猛增,一些人甚至谈“骆驼”色变.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MERS病毒广泛见于骆驼体内,最初是因人接触骆驼而传染.为了安抚民众,韩国多家动物园一共“隔离”了17头骆驼.不过,首尔三省医院传染病专家姜哲仁(音译)说,MERS病毒尚不能借助空气传播,而只能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人们在公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
材料二 某韩国患者5月21日在韩国境内出现不适,26日乘坐OZ723航班于12:50抵达我国香港,经深圳沙头角口岸入境抵达惠州,期间有78名密切接触者.
材料三 记者6月5日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与广东省及惠州市疾控中心合作,已完成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根据遗传学相关分析,初步推测该毒株最终可能来源于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
(1)请从传染病的角度连线:
(2)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韩国多家动物园“隔离”骆驼属于 ;购买一次性口罩是市民想通过 来预防MERS;
(3)MERS病毒的致病性是由 (蛋白质/遗传物质)控制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从MERS病毒 (内部/外部)获得.
【答案】(1)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遗传物质;内部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 答】(1)传染病流行需要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韩国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 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触摸骆驼;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26日乘坐OZ723航班的乘客,MERS 病毒属于病原体.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韩国多家动物园“隔离”骆驼属于控制传染源;购买一次性口罩是市民想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预防MERS;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MERS病毒的致病性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从MERS病毒内部获得.
故答案为:
(1)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遗传物质; 内部.
【分析】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
三、综合应用题
13.2014年,广东遭遇20年以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在人群当中传播.
(1)登革热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从如图可见,伊蚊的个体发育属于 变态发育.
(3)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患登革热的病人属于 .
(4)在预防登革热的公益广告中,提倡大家“齐动手,清积水”,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5)2014年11月2日,世界首个登革热疫苗成功通过测试.该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答案】(1)遗传物质
(2)完全
(3)传染源
(4)切断传播途径
(5)抗体;三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登革热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如图可见,伊蚊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3)患登革热的病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患登革热的病人属于传染源.
(4)在预防登革热的公益广告中,提倡大家“齐动手,清积水”,是为了减少或清除伊蚊,防止登革热病毒通过伊蚊传播,因此这一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5)2014年11月2日,世界首个登革热疫苗成功通过测试.该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6分)
故答案为:(1)遗传物质 (2)完全 (3)传染源(4)切断传播途径 (5)抗体;三
【分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2)完全变态发育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是指看出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具有专一性.
(5)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14.(2019·广东模拟)综合应用
2019 年春节期间广东的邻省湖南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
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 当地政府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一
系列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对湖南去往广东境内的车辆后备箱实施开箱检查,对携带的腊 肉一律没收焚烧处理,有效阻止了非洲猪瘟疫情在广东省的扩散。
(1)猪瘟病毒的结构组成是 和 ,是一类没有 结构的微生物。
(2)猪瘟主要通过 传播.对湖南去往广东境内的车辆后备箱实施开箱检查,对携带的腊肉一律没收焚烧处理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预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猪瘟疫苗.这种免疫过程属于 免疫。
(4)腊肉是人们喜爱的食物,是将鲜肉用盐或 其他调料腌制后再晾晒或烘干而成的。其原理是通过用 ,延长腊肉的保存时间 。
(5)你认为当地政府为防止疫情扩散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 , 。(写两点)
【答案】(1)蛋白质外壳;内部遗传物质;细胞
(2)接触;切断传播途径
(3)特异性
(4)盐浸法和晾晒去肉中的水分,从而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5)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对养殖场和出入车辆严格消毒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解:(1)猪瘟病毒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猪瘟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对湖南去往广东境内的车辆后备箱实施开箱检查,对携带的腊肉一律没收焚烧处理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3)接种猪瘟疫苗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4)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腊肉是人们喜爱的食物,是将鲜肉用盐或其他调料腌制后再晾晒或烘干而成的。其原理是通过用盐浸法和晾晒去肉中的水分,从而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5)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为防止疫情扩散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对养殖场和出入车辆严格消毒等。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15.(2019八下·东莞期中)“非 典(SARS)又称急性重症呼吸道综合症,曾在我国北京、广东等地区流行。该病传染性强、毒力大、病情发展迅速。实践证明,只要掌握了科学的知识和方法,“非典”是可预防、可治疗的。请回答:
(1)某人因和该病患者接触过而感染这种病,那么,这个人在患病前后,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应分别属于 和 。
(2)专家提醒人们预防“非典”要“勤通风、少聚会;勤洗手、常洗澡”,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是为了 。
(3)在免疫学上,“SARS”病毒相当于 ,进入“非典”病人人体后,刺激 细胞产生 ,人们可根据此研究制造出“非典”疫苗,给易感人群进行 ,从而使人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4)研究发现,“SARS”在增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那么,从引起变异的原因来看,这种变异是 变异。
(5)注射“非典”康复患者的血清,可以抵抗和消灭“SARS”病毒,是由于“非典”康复患者血清内存在 。
【答案】(1)易感人群;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原;淋巴;抗体;接种疫苗;特异性
(4)可遗传
(5)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解:(1)某人因和该病患者接触过而感染这种病,那么,这个人在患病前对“SARS”病毒缺乏免疫力,因此这个人在患病前属于易感人群;这个人在患病后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2)专家提醒人们预防“非典”要“勤通风、少聚会;勤洗手、常洗澡”,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3)在免疫学上,“SARS”病毒相当于抗原,进入“非典”病人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人们可根据此研究制造出“非典”疫苗,给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只对“SARS”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4)研究发现,“SARS”在增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那么,从引起变异的原因来看,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5)注射“非典”康复患者的血清,可以抵抗和消灭“SARS”病毒,是由于“非典”康复患者血清内存在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故答案为:(1)易感人群;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抗原;淋巴;抗体;预防接种;特异性免疫(4)可遗传的(5)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分析】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如下:
(1)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
3、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特异性免疫。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可能是病原体,也可能是自身细胞或其他异物。
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四、材料分析题
16.(2021·阳西模拟)资料分析
资料一:2020年初至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新冠肺炎可以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空气媒介传播,以及粪一口传播和接触传播。
资料二: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措施。我国新冠疫苗的生产和接种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中。截止到2021年4月21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超2亿剂次。
资料三: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倡导科学健身、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体育抗疫的正能
量,2021年,广东省多个城市举行马拉松比赛。跑步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1)新冠疫苗在免疫学上被称为 。接种新冠疫苗后,淋巴细胞会产生相应的 ,从而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通过接种新冠疫苗 (填“能”或“不能”)预防流行性感冒等其他流行性疾病。
(2)新冠肺炎之所以能全球流行,是因为它具有 和流行性的特点。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培养,只能 在活细胞内进行繁殖。
(3)跑步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提高免疫力,充分发挥了体育抗疫的正能量。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这一途径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4)跑步等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 、骨骼肌组成的。长跑比赛开始时,发令枪发出的声波通过运动员的外耳道、鼓膜等结构传递到听觉感受器 中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的 产生听觉。
【答案】(1)抗原;抗体;特异性;不能
(2)传染性;寄生
(3)保护易感人群
(4)关节(或骨连结);耳蜗;听觉中枢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运动系统的组成;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抗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能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疫苗是由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所以新冠疫苗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接种新冠疫苗后,淋巴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通过接种新冠疫苗不能预防流行性感冒等其他流行性疾病。
(2)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因此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因此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培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进行繁殖。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跑步等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4)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的。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耳蜗能将听小骨传递过来的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所以耳蜗作为听觉感受器。感觉都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所以最终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分析】(1)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1 / 12024年中考生物广东省乡土特色专题9 健康的生活
一、选择题
(2024八上·南山期末)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广东疾控部门表示,近期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建议大家尽量在流感流行季开始前接种流感疫苗,做好个人防护。请结合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病毒所寄生的细胞进行分类,与流感病毒种类不一样的是( )
A.艾滋病病毒 B.烟草花叶病毒
C.狂犬病病毒 D.禽流感病毒
2.下列有关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 B.可以进行分裂繁殖
C.可以通过注射抗生素将其杀死 D.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3.流感防控以预防为主,下列做法不利于校园流感防控的是( )
A.勤打扫教室 B.定期开紫外灯
C.经常开窗通风 D.患流感也坚持到校
4.(2018·中山模拟)登革热(dengue)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我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
B.登革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
5.(2018七下·惠城期末)2015年5月27日晚,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了广东首例韩国籍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7人并采取集中方式隔离观察,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源 D.消灭病原体
6.(2018·江门模拟)2016年广东省的流感流行强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强,根据疾控中心监测显示,近期多市都处于流感高发期。关于对流感的认识,四位同学各有不同的观点,请你指出一种正确的观点( )
A. 流感属于消化道传染病,所以必须注意饮食卫生
B.流感是由细菌引起的,可以服用抗生素治疗
C.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因为天气忽冷忽热,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容易乘虚而入
D.流感是一种普通感冒,所以不必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7.(2017八下·东莞期中)据报道,北京、广东两地5月15号先后报告两起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两名患者都是从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委内瑞拉回国人员,目前患者情况稳定,正在接受隔离治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此举属于( )
A.计划性免疫 B.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源 D.切断传播途径
8.首位韩国“MEDS”(中东呼吸综合症)患者在广东惠州被发现及隔离治疗,该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隔离患者的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B.人体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C.贫血和侏儒症和MEDS一样,也属于传染病
D.通过抗体来清除抗原的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9.今年夏天,广东惠州出现了我国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及时将患者进行了隔离治疗.此举措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项措施?(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二、资料分析题
10.(2024·广东模拟) 资料一:广东是登革热流行区,每年5月份开始进入登革热高发流行季。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在新流行区,人群普遍易感。
资料二: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种能抵抗登革热病毒感染的埃及伊蚊,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1)人被伊蚊叮咬,会去拍打蚊子,体现出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即 。
(2)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登革热病毒属于 ,与人体细胞相比较,它没有 结构。
(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环节,伊蚊在登革热流行环节中,属于 。伊蚊成虫具有 对足,属于 动物,其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与蝗虫相比多经历了 期。
(4)新培育的埃及伊蚊具有能产生登革热抗体的性状,这种性状是由 决定的,该伊蚊获得这种性状是通过 技术实现的,埃及伊蚊的抗登革热变异属于 变异。
11.(2023·广东)广东小耳花猪是华南地区特色猪种,繁殖力强、瘦肉率低;巴克夏猪生长快、瘦肉率高。我国有种工作者利用这两种猪繁育出生长较快、瘦肉率适中的巴花猪(如图)。
请回答:
(1)广东小耳花猪的培育是劳动人民长期 (填“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的结果。
(2)巴花猪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在受精过程中广东小耳花猪提供 ,巴克夏猪提供 。
(3)广东小耳花猪与巴克夏猪在毛色方面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 。巴花猪兼具母本和父本的优点,根本原因是 。
(4)非洲猪瘟传染性强,目前尚无特效疫苗,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挑战。养猪场定期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同时,我国正在努力研发非洲猪瘟疫苗,使猪注射疫苗后产生相应的 ,提高抵抗力,这种免疫方式称为 免疫。
12.4人死亡,40多人感染,近2000人隔离,1100多所学校停课…这是韩国截至6月5日下午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数据.各项数字不断增加,在韩国民间引发一定程度的恐慌,一次性口罩销量猛增,一些人甚至谈“骆驼”色变.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MERS病毒广泛见于骆驼体内,最初是因人接触骆驼而传染.为了安抚民众,韩国多家动物园一共“隔离”了17头骆驼.不过,首尔三省医院传染病专家姜哲仁(音译)说,MERS病毒尚不能借助空气传播,而只能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人们在公园、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
材料二 某韩国患者5月21日在韩国境内出现不适,26日乘坐OZ723航班于12:50抵达我国香港,经深圳沙头角口岸入境抵达惠州,期间有78名密切接触者.
材料三 记者6月5日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与广东省及惠州市疾控中心合作,已完成我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根据遗传学相关分析,初步推测该毒株最终可能来源于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
(1)请从传染病的角度连线:
(2)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韩国多家动物园“隔离”骆驼属于 ;购买一次性口罩是市民想通过 来预防MERS;
(3)MERS病毒的致病性是由 (蛋白质/遗传物质)控制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从MERS病毒 (内部/外部)获得.
三、综合应用题
13.2014年,广东遭遇20年以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在人群当中传播.
(1)登革热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从如图可见,伊蚊的个体发育属于 变态发育.
(3)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患登革热的病人属于 .
(4)在预防登革热的公益广告中,提倡大家“齐动手,清积水”,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5)2014年11月2日,世界首个登革热疫苗成功通过测试.该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14.(2019·广东模拟)综合应用
2019 年春节期间广东的邻省湖南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
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 当地政府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一
系列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对湖南去往广东境内的车辆后备箱实施开箱检查,对携带的腊 肉一律没收焚烧处理,有效阻止了非洲猪瘟疫情在广东省的扩散。
(1)猪瘟病毒的结构组成是 和 ,是一类没有 结构的微生物。
(2)猪瘟主要通过 传播.对湖南去往广东境内的车辆后备箱实施开箱检查,对携带的腊肉一律没收焚烧处理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预防猪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猪瘟疫苗.这种免疫过程属于 免疫。
(4)腊肉是人们喜爱的食物,是将鲜肉用盐或 其他调料腌制后再晾晒或烘干而成的。其原理是通过用 ,延长腊肉的保存时间 。
(5)你认为当地政府为防止疫情扩散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 , 。(写两点)
15.(2019八下·东莞期中)“非 典(SARS)又称急性重症呼吸道综合症,曾在我国北京、广东等地区流行。该病传染性强、毒力大、病情发展迅速。实践证明,只要掌握了科学的知识和方法,“非典”是可预防、可治疗的。请回答:
(1)某人因和该病患者接触过而感染这种病,那么,这个人在患病前后,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应分别属于 和 。
(2)专家提醒人们预防“非典”要“勤通风、少聚会;勤洗手、常洗澡”,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是为了 。
(3)在免疫学上,“SARS”病毒相当于 ,进入“非典”病人人体后,刺激 细胞产生 ,人们可根据此研究制造出“非典”疫苗,给易感人群进行 ,从而使人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
(4)研究发现,“SARS”在增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那么,从引起变异的原因来看,这种变异是 变异。
(5)注射“非典”康复患者的血清,可以抵抗和消灭“SARS”病毒,是由于“非典”康复患者血清内存在 。
四、材料分析题
16.(2021·阳西模拟)资料分析
资料一:2020年初至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新冠肺炎可以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空气媒介传播,以及粪一口传播和接触传播。
资料二: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措施。我国新冠疫苗的生产和接种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中。截止到2021年4月21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超2亿剂次。
资料三: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倡导科学健身、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体育抗疫的正能
量,2021年,广东省多个城市举行马拉松比赛。跑步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
(1)新冠疫苗在免疫学上被称为 。接种新冠疫苗后,淋巴细胞会产生相应的 ,从而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通过接种新冠疫苗 (填“能”或“不能”)预防流行性感冒等其他流行性疾病。
(2)新冠肺炎之所以能全球流行,是因为它具有 和流行性的特点。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培养,只能 在活细胞内进行繁殖。
(3)跑步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提高免疫力,充分发挥了体育抗疫的正能量。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这一途径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4)跑步等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 、骨骼肌组成的。长跑比赛开始时,发令枪发出的声波通过运动员的外耳道、鼓膜等结构传递到听觉感受器 中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的 产生听觉。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3.D
【知识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成分;以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1.ACD、艾滋病病毒、狂犬病病毒 、 禽流感病毒 ,都寄生在人或动物体中,因此都属于动物病毒,不符合题意;
B、烟草花叶病毒寄生在植物体内,属于植物病毒,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A、病毒病毒非常微小,要用纳米来表示,因此用放大镜、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病毒,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不符合题意;B、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新生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不符合题意;C、注射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病毒无效,不符合题意;D、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A、勤打扫教室,可以减少病原体的数量,有利于预防流感,不符合题意;B、定期开紫外灯,可以杀死病原体,有利于预防流感,不符合题意;C、经常开窗通风,可以减少病原体的数量,有利于预防流感,不符合题意;D、患流感也坚持上学,会传染给其他同学,不利于预防流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B、抗生素主要是杀菌,而这种虫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A、B不符合题意;
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不是保护易感人群,C不符合题意;
D、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5.【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可能感染的人进行隔离观察,属于切断传染源。
故答案为:C
【分析】①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
②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③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④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6.【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流感属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A不符合题意;
B、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生素不起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因为天气忽冷忽热,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容易乘虚而入,C符合题意;
D、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7.【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对该名患者及时隔离治疗,这种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C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8.【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A、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
B、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病原体等异物称为抗原,B正确。
C、“MEDS”(中东呼吸综合症),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贫血是由于人体缺乏蛋白质和铁元素等所引起的疾病,侏儒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致身体发育迟缓,二者均不属于传染病,C错误。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C
【分析】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
9.【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解:“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及时将患者进行了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选:A.
【分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10.【答案】(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或应激性)
(2)病原体;细胞
(3)传播途径;3;节肢;蛹
(4)基因;转基因;可遗传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人被伊蚊叮咬,会去拍打蚊子,这是人对蚊子叮咬这种刺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物特征,也就是应激性。
(2)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的一种传染病,登革热病毒属于病原体。登革热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与人体细胞相比较,它没有细胞结构。
(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是传播途径,伊蚊作为携带病毒的生物媒介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传播途径。蚊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两对翅,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伊蚊的发育过程比蝗够经历了蛹期。
(4)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新培育的埃及伊蚊是将抗登革热病毒基因注射到埃及伊蚊受精卵内,定向地改造伊蚊的遗传性状,使得新培育的埃及伊蚊具有能产生登革热抗体的性状,说明这种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这样的培育技术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埃及伊蚊的抗登革热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1)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1.【答案】(1)人工选择
(2)受精卵;卵细胞;精子
(3)相对性状;有利变异
(4)切断传播途径;抗体;特异性
【知识点】受精过程;性状和相对性状;人工选择;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广东小耳花猪是人们根据所需要的性状进行加强培育出来的,属于人工选择;
故填:人工选择;
(2)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在受精过程中,需要母本(广东小耳花猪)提供卵细胞,父本(巴克夏猪)提供精子,两者结合形成发育成巴花猪的受精卵;
故填:受精卵;卵细胞;精子;
(3)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广东小耳花猪与巴克夏猪的不同毛色就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有性生殖的后代会拥有双亲的遗传特征,而人工选择可以选择出融合双亲有利变异的后代;
故填:相对性状;有利变异;
(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在猪注射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
故填:切断传播途径;抗体;特异性。
【分析】(1)人工选择育种是指针对特定性状进行育种,使这些性状的表现逐渐强化,而人们不需要的性状则可能逐渐消匿的过程,如高产奶牛的培育。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
(3)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12.【答案】(1)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遗传物质;内部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 答】(1)传染病流行需要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韩国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 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触摸骆驼;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26日乘坐OZ723航班的乘客,MERS 病毒属于病原体.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韩国多家动物园“隔离”骆驼属于控制传染源;购买一次性口罩是市民想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预防MERS;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MERS病毒的致病性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从MERS病毒内部获得.
故答案为:
(1)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遗传物质; 内部.
【分析】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此答题.
13.【答案】(1)遗传物质
(2)完全
(3)传染源
(4)切断传播途径
(5)抗体;三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登革热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如图可见,伊蚊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3)患登革热的病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患登革热的病人属于传染源.
(4)在预防登革热的公益广告中,提倡大家“齐动手,清积水”,是为了减少或清除伊蚊,防止登革热病毒通过伊蚊传播,因此这一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5)2014年11月2日,世界首个登革热疫苗成功通过测试.该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6分)
故答案为:(1)遗传物质 (2)完全 (3)传染源(4)切断传播途径 (5)抗体;三
【分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2)完全变态发育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是指看出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3)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具有专一性.
(5)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14.【答案】(1)蛋白质外壳;内部遗传物质;细胞
(2)接触;切断传播途径
(3)特异性
(4)盐浸法和晾晒去肉中的水分,从而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5)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对养殖场和出入车辆严格消毒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解:(1)猪瘟病毒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猪瘟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对湖南去往广东境内的车辆后备箱实施开箱检查,对携带的腊肉一律没收焚烧处理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3)接种猪瘟疫苗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4)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腊肉是人们喜爱的食物,是将鲜肉用盐或其他调料腌制后再晾晒或烘干而成的。其原理是通过用盐浸法和晾晒去肉中的水分,从而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5)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为防止疫情扩散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对养殖场和出入车辆严格消毒等。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15.【答案】(1)易感人群;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原;淋巴;抗体;接种疫苗;特异性
(4)可遗传
(5)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解:(1)某人因和该病患者接触过而感染这种病,那么,这个人在患病前对“SARS”病毒缺乏免疫力,因此这个人在患病前属于易感人群;这个人在患病后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2)专家提醒人们预防“非典”要“勤通风、少聚会;勤洗手、常洗澡”,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3)在免疫学上,“SARS”病毒相当于抗原,进入“非典”病人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人们可根据此研究制造出“非典”疫苗,给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只对“SARS”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4)研究发现,“SARS”在增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那么,从引起变异的原因来看,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5)注射“非典”康复患者的血清,可以抵抗和消灭“SARS”病毒,是由于“非典”康复患者血清内存在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故答案为:(1)易感人群;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抗原;淋巴;抗体;预防接种;特异性免疫(4)可遗传的(5)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分析】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如下:
(1)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
3、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特异性免疫。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可能是病原体,也可能是自身细胞或其他异物。
抗体: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
16.【答案】(1)抗原;抗体;特异性;不能
(2)传染性;寄生
(3)保护易感人群
(4)关节(或骨连结);耳蜗;听觉中枢
【知识点】听觉的形成;运动系统的组成;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抗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能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疫苗是由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所以新冠疫苗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接种新冠疫苗后,淋巴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有效预防新冠肺炎,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通过接种新冠疫苗不能预防流行性感冒等其他流行性疾病。
(2)传染病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因此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因此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培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进行繁殖。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跑步等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4)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的。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耳蜗能将听小骨传递过来的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所以耳蜗作为听觉感受器。感觉都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所以最终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分析】(1)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