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7课《屈原》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填空题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诡谲( ) 国殇( ) 三闾( )
睥睨( ) 瘦削( ) 伫立( )
【答案】guǐ;shāng;lǘ;pì;xuē;zhù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诡(guǐ)谲: 奇异多变;离奇古怪;诡诈。 国殇(shāng): 旧指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牺牲的人。 三闾(lǘ):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睥(pì)睨: 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 。瘦削(xuē): 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伫(zhù)立: 长时间地站立着。
故答案为:guǐ;shāng;lǘ;pì;xuē;zhù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2.文学常识填空。
(1)郭沫若,原名 ,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
(2)戏剧是由 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 ,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戏剧根据 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本课属于 。
【答案】(1)郭开贞
(2)演员;剧本;表演形式;话剧
【知识点】戏剧戏曲常识;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1)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2)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 戏剧是由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
故答案为:(1) 郭开贞
(2)演员;剧本;表演形式;话剧
【点评】(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选择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的识记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3.《屈原》创作于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 一生的故事。以 为情节线索,构成了 和 的戏剧冲突,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 这个悲剧典型。
【答案】屈原;楚怀王对秦的外交斗争;主张爱国的屈原;代表卖国的南后等人;屈原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屈原》的相关内容,属于识记类知识,按要求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屈原;楚怀王对秦的外交斗争;主张爱国的屈原;代表卖国的南后等人;屈原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掌握情况,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4.本篇想象瑰丽奇特,将屈原的情感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上适当的修辞完成句子。
①在你失意痛苦时,风 ,雨 。
②在你得意欢欣时,风 ,雨 。
【答案】示例:在窗外呜咽;在风中哭泣;在追着纸片嬉闹;在跳欢乐的舞蹈
【知识点】语言生动;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时候,需要学生注意题干要求“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上适当的修辞”,想像合理,情感真挚,修辞明显即可。
故答案为:①示例:在窗外呜咽;在风中哭泣
②在追着纸片嬉闹;在跳欢乐的舞蹈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情景续写句子的能力。续写语段或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情景内容续写句子,要求所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首先要读懂原文,读懂上下文。语言要生动流畅。
5.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古到今,涌现出了无数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请在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他们的名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心怀祖国者星罗棋布:原始社会末期的 为了止息水患,子承父业,受舜命于危难之际,献身于治水,“劳神焦思,泽行路宿”,“三过家门而不入”;战国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精忠报国,“虽九死而犹不悔”,最终忧死于汨罗江; 为了唤醒麻木的民众而三改其志,践行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答案】大禹;屈原;鲁迅
【知识点】名人事迹;作家作品;屈原(节选)
【解析】【分析】屈原和鲁迅的事迹,大家都比较熟悉,应该能够准确填出。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故答案为:① 大禹 ;② 屈原 ;③ 鲁迅 。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代名人事迹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历史上杰出人物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历史贡献、著作作品、名言警句准确掌握。注意不要张冠李戴,名字、事件、作品准确书写。
二、语言表达
6.【学科素养·文化自信】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赓续绵延,代代流传。端午节, ;中秋节,食月饼,赏月亮,寄托着团圆幸福的美好心愿;重阳节,赏菊花,登高处,寄寓着感恩敬老的传统美德。
【答案】吃粽子,赛龙舟,蕴含着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仿写注意例句格式,字数等隐形要求。参考后面中秋节和重阳节例句的格式,写出端午节的活动类型及众人过节的美好愿望即可。
故答案为:吃粽子,赛龙舟,蕴含着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注意例句格式,字数等隐形要求。
三、语段阅读
7.(2024九下·深圳月考)本学期,班级开展了“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成各题。
“喀喇昆仑辣峙巍,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鸟难飞。”在西部边陲寒风 lǐn liè 的加勒万河谷,有这样一群甲____的中国军人,他们扎进茫茫群山,挺立于冰蜂雪谷,忠诚乙____使命,筑起巍峨界碑。他们是丙____的“最可爱的人”。
面对生死关头,使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一次边防斗争中,四名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以身许国,青春无悔。见证着英雄官兵赤胆忠诚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 qiú jìng 有力: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依次填入甲、乙、丙处。
A.血气方刚 执行 当之无愧
B.气冲斗牛 执行 锐不可当
C.气冲斗牛 履行 锐不可当
D.血气方刚 履行 当之无愧
(3)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文中三个加点词语“茫茫”“忠诚”“平静”都是形容词。
B.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主干是“鲜血和生命捍卫领土”。
C.文中划线的短语,“青春无悔”是主谓短语,“大好河山”是偏正短语。
D.文中“最可爱的人”加引号是因为它是特定的称谓,并非本文所创短语。
(4)文段中画直线句子“面对生死关头,使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5)自从喀喇昆仑戍边战士的英雄事迹在全网刷屏后,小鹏热血沸腾,怀着激动心情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金戈铁马战沙场”,对于下联,他有些犹豫不定。请你帮助小鹏在以下三句中选择一句作为下联,并将理由写在相应横线上。
A.边疆卫国寒敌 B.热血豪情铸军魂 C.边陲要塞英灵存
(6)2021年2月,网民仇某在新浪微博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四名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违法言论,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这起事件的快速处理大快人心,也再次表明:英烈不容亵渎,法律不容挑衅。如果你看见有人在社交媒体随意发表抹黑烈士、诋毁英雄的言论,你该如何回帖驳斥 (50字左右)
【答案】(1)重峦叠嶂 凛冽 遒劲
(2)D
(3)B
(4)应删掉“使”。
(5)B
(6)示例:英烈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他们的英名不容亵渎,爱国感情也不容挑衅。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主谓句;诗歌对联;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应写作:重峦叠嶂。“lǐn liè”应写作:凛冽。“qiújìng”应写作:遒劲。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甲、“血气方刚”的意思是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气冲斗牛”的意思是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这里指中国军人精神振奋的样子,应选用“血气方刚”。
乙、“履行”的意思是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执行”的意思是指贯彻施行或实际履行某项命令、计划、政策或法令。这里与“使命”搭配,应选用“履行”。
丙、“当之无愧”的意思是完全担得起某种荣誉、职位或称号,没有感到惭愧或不足的地方;“锐不可当”的意思是锋利无比,不可抵挡。这里指他们完全担当得起“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呼,应选用“当之无愧”。
(3)本题考查词性、短语等基础知识。 ACD.正确;B.有误,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主干是“军人捍卫领土”。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该句应误用介词造成成分残缺,应删掉“使”。
(5)本题考查拟写对联。上联“金戈铁马战沙场”句“四字并列短语+三字动宾短语”。A.不恰当,“边疆卫国”是偏正短语; B.恰当;
C.不恰当,“边陲要塞”是偏正短语。故选:B。
(6)本题考查辩论。根据“网民仇某在新浪微博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四名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违法言论,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的实际情况,可从尊重英烈等角度予以批驳,注意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故答案为:(1)重峦叠嶂 凛冽 遒劲(2) D(3) B(4)应删掉“使”。(5) B“热血豪情铸军魂”与上联“金戈铁马战沙场”的句式都是“四字并列短语+三字动宾短语”且“魂”是平声,符合对联词性相对、上仄下平的特点。(6)示例:英烈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他们的英名不容亵渎,爱国感情也不容挑衅。
【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3)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与文化常识的识记。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所学,结合各选项内容分析判断。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本题考查微写作。片段作文就是在练习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之前,就人、事、物的某个断面或局部进行的单项写作训练。片段作文的写作要做到几点要求:①要把内容写具体;②叙事要做到条理清楚;③围绕中心展开段落。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8.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9.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请你说说风、雷、电象征什么,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什么。
10.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11.你认为屈原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8.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9.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
10.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达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11.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象征;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首先要多角度解读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的丰富内容;然后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最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象征意义的能力。要把握某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则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3)本题是对文章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语句并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答题时首先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然后再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人物的象征意义。
8.结合写作背景及文章内容分析,《雷电颂》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手法,批判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斗争。本文把屈原和风雪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据此概括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 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9.本题考查象征的表现手法。 要联系时代背景,思考其象征意义。 《屈原》以“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手法,批判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斗争。 “风雷电” 象征的是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而洞庭湖、东海、长.江等象征着人民群众,作者借自然景象表达出希望变革力量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行动起来。
故答案为: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
10.结合风、雷、电的象征意义来看,因为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诗人呼唤它们,歌颂它们,就是希望这些变革的力量能打破当时的黑暗社会,建立一个没有黑暗、没有压迫,充满光明和自由的社会。因此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故答案为: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达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11.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白--《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于是,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 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五、微写作
12.《屈原(节选)》一文运用了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独白的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之情。请综合运用这四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一种情感。200字左右。
【答案】【参考例文】
人生是一张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都是手握各色画笔的画师;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上的远足者;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但人生更像一本值得细品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要想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我们就要掌握好手中的航舵,谨慎些,再谨慎些。因为人生没有回头路,走错了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光阴似箭,美丽的人生需要我们一路走好。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综合运用反复、排比、比喻、反问这四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文中,并且要表现一种情感。但对内容并没有要求,因此选择的范围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可以写四季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可以描写一个人物,表达对这个人物的喜爱和敬佩之情;可以描述自己的心情,表达对生活的感悟等。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7课《屈原》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填空题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诡谲( ) 国殇( ) 三闾( )
睥睨( ) 瘦削( ) 伫立( )
2.文学常识填空。
(1)郭沫若,原名 ,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
(2)戏剧是由 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 ,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戏剧根据 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本课属于 。
3.《屈原》创作于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 一生的故事。以 为情节线索,构成了 和 的戏剧冲突,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 这个悲剧典型。
4.本篇想象瑰丽奇特,将屈原的情感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上适当的修辞完成句子。
①在你失意痛苦时,风 ,雨 。
②在你得意欢欣时,风 ,雨 。
5.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古到今,涌现出了无数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请在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他们的名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心怀祖国者星罗棋布:原始社会末期的 为了止息水患,子承父业,受舜命于危难之际,献身于治水,“劳神焦思,泽行路宿”,“三过家门而不入”;战国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精忠报国,“虽九死而犹不悔”,最终忧死于汨罗江; 为了唤醒麻木的民众而三改其志,践行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二、语言表达
6.【学科素养·文化自信】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赓续绵延,代代流传。端午节, ;中秋节,食月饼,赏月亮,寄托着团圆幸福的美好心愿;重阳节,赏菊花,登高处,寄寓着感恩敬老的传统美德。
三、语段阅读
7.(2024九下·深圳月考)本学期,班级开展了“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成各题。
“喀喇昆仑辣峙巍,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鸟难飞。”在西部边陲寒风 lǐn liè 的加勒万河谷,有这样一群甲____的中国军人,他们扎进茫茫群山,挺立于冰蜂雪谷,忠诚乙____使命,筑起巍峨界碑。他们是丙____的“最可爱的人”。
面对生死关头,使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一次边防斗争中,四名军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以身许国,青春无悔。见证着英雄官兵赤胆忠诚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 qiú jìng 有力: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依次填入甲、乙、丙处。
A.血气方刚 执行 当之无愧
B.气冲斗牛 执行 锐不可当
C.气冲斗牛 履行 锐不可当
D.血气方刚 履行 当之无愧
(3)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文中三个加点词语“茫茫”“忠诚”“平静”都是形容词。
B.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主干是“鲜血和生命捍卫领土”。
C.文中划线的短语,“青春无悔”是主谓短语,“大好河山”是偏正短语。
D.文中“最可爱的人”加引号是因为它是特定的称谓,并非本文所创短语。
(4)文段中画直线句子“面对生死关头,使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5)自从喀喇昆仑戍边战士的英雄事迹在全网刷屏后,小鹏热血沸腾,怀着激动心情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金戈铁马战沙场”,对于下联,他有些犹豫不定。请你帮助小鹏在以下三句中选择一句作为下联,并将理由写在相应横线上。
A.边疆卫国寒敌 B.热血豪情铸军魂 C.边陲要塞英灵存
(6)2021年2月,网民仇某在新浪微博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四名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违法言论,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这起事件的快速处理大快人心,也再次表明:英烈不容亵渎,法律不容挑衅。如果你看见有人在社交媒体随意发表抹黑烈士、诋毁英雄的言论,你该如何回帖驳斥 (5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8.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9.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请你说说风、雷、电象征什么,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什么。
10.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11.你认为屈原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五、微写作
12.《屈原(节选)》一文运用了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独白的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之情。请综合运用这四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一种情感。2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guǐ;shāng;lǘ;pì;xuē;zhù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诡(guǐ)谲: 奇异多变;离奇古怪;诡诈。 国殇(shāng): 旧指在保卫国家的战争中牺牲的人。 三闾(lǘ):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睥(pì)睨: 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 。瘦削(xuē): 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伫(zhù)立: 长时间地站立着。
故答案为:guǐ;shāng;lǘ;pì;xuē;zhù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要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字形相似,而读音不同的字。这样就一定能够选出正确的答案。
2.【答案】(1)郭开贞
(2)演员;剧本;表演形式;话剧
【知识点】戏剧戏曲常识;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1)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2)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皮影戏等。 戏剧是由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
故答案为:(1) 郭开贞
(2)演员;剧本;表演形式;话剧
【点评】(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选择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的识记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3.【答案】屈原;楚怀王对秦的外交斗争;主张爱国的屈原;代表卖国的南后等人;屈原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屈原》的相关内容,属于识记类知识,按要求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屈原;楚怀王对秦的外交斗争;主张爱国的屈原;代表卖国的南后等人;屈原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掌握情况,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4.【答案】示例:在窗外呜咽;在风中哭泣;在追着纸片嬉闹;在跳欢乐的舞蹈
【知识点】语言生动;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的时候,需要学生注意题干要求“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上适当的修辞”,想像合理,情感真挚,修辞明显即可。
故答案为:①示例:在窗外呜咽;在风中哭泣
②在追着纸片嬉闹;在跳欢乐的舞蹈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情景续写句子的能力。续写语段或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情景内容续写句子,要求所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首先要读懂原文,读懂上下文。语言要生动流畅。
5.【答案】大禹;屈原;鲁迅
【知识点】名人事迹;作家作品;屈原(节选)
【解析】【分析】屈原和鲁迅的事迹,大家都比较熟悉,应该能够准确填出。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故答案为:① 大禹 ;② 屈原 ;③ 鲁迅 。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代名人事迹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历史上杰出人物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历史贡献、著作作品、名言警句准确掌握。注意不要张冠李戴,名字、事件、作品准确书写。
6.【答案】吃粽子,赛龙舟,蕴含着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仿写注意例句格式,字数等隐形要求。参考后面中秋节和重阳节例句的格式,写出端午节的活动类型及众人过节的美好愿望即可。
故答案为:吃粽子,赛龙舟,蕴含着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注意例句格式,字数等隐形要求。
7.【答案】(1)重峦叠嶂 凛冽 遒劲
(2)D
(3)B
(4)应删掉“使”。
(5)B
(6)示例:英烈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他们的英名不容亵渎,爱国感情也不容挑衅。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主谓句;诗歌对联;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应写作:重峦叠嶂。“lǐn liè”应写作:凛冽。“qiújìng”应写作:遒劲。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甲、“血气方刚”的意思是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气冲斗牛”的意思是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这里指中国军人精神振奋的样子,应选用“血气方刚”。
乙、“履行”的意思是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动,“执行”的意思是指贯彻施行或实际履行某项命令、计划、政策或法令。这里与“使命”搭配,应选用“履行”。
丙、“当之无愧”的意思是完全担得起某种荣誉、职位或称号,没有感到惭愧或不足的地方;“锐不可当”的意思是锋利无比,不可抵挡。这里指他们完全担当得起“最可爱的人”这个称呼,应选用“当之无愧”。
(3)本题考查词性、短语等基础知识。 ACD.正确;B.有误,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主干是“军人捍卫领土”。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该句应误用介词造成成分残缺,应删掉“使”。
(5)本题考查拟写对联。上联“金戈铁马战沙场”句“四字并列短语+三字动宾短语”。A.不恰当,“边疆卫国”是偏正短语; B.恰当;
C.不恰当,“边陲要塞”是偏正短语。故选:B。
(6)本题考查辩论。根据“网民仇某在新浪微博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四名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违法言论,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的实际情况,可从尊重英烈等角度予以批驳,注意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故答案为:(1)重峦叠嶂 凛冽 遒劲(2) D(3) B(4)应删掉“使”。(5) B“热血豪情铸军魂”与上联“金戈铁马战沙场”的句式都是“四字并列短语+三字动宾短语”且“魂”是平声,符合对联词性相对、上仄下平的特点。(6)示例:英烈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他们的英名不容亵渎,爱国感情也不容挑衅。
【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3)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与文化常识的识记。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所学,结合各选项内容分析判断。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本题考查微写作。片段作文就是在练习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之前,就人、事、物的某个断面或局部进行的单项写作训练。片段作文的写作要做到几点要求:①要把内容写具体;②叙事要做到条理清楚;③围绕中心展开段落。
【答案】8.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9.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
10.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达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11.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象征;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首先要多角度解读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的丰富内容;然后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最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象征意义的能力。要把握某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则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3)本题是对文章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语句并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答题时首先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然后再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人物的象征意义。
8.结合写作背景及文章内容分析,《雷电颂》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手法,批判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斗争。本文把屈原和风雪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据此概括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 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9.本题考查象征的表现手法。 要联系时代背景,思考其象征意义。 《屈原》以“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手法,批判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斗争。 “风雷电” 象征的是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而洞庭湖、东海、长.江等象征着人民群众,作者借自然景象表达出希望变革力量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行动起来。
故答案为: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
10.结合风、雷、电的象征意义来看,因为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诗人呼唤它们,歌颂它们,就是希望这些变革的力量能打破当时的黑暗社会,建立一个没有黑暗、没有压迫,充满光明和自由的社会。因此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故答案为: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达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11.结合文章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白--《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于是,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 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12.【答案】【参考例文】
人生是一张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都是手握各色画笔的画师;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上的远足者;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但人生更像一本值得细品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要想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我们就要掌握好手中的航舵,谨慎些,再谨慎些。因为人生没有回头路,走错了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光阴似箭,美丽的人生需要我们一路走好。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此题要求综合运用反复、排比、比喻、反问这四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文中,并且要表现一种情感。但对内容并没有要求,因此选择的范围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可以写四季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可以描写一个人物,表达对这个人物的喜爱和敬佩之情;可以描述自己的心情,表达对生活的感悟等。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