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单元测试(一)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单元测试(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5 10:26:44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单元测试(一)
一、选择题
1.(2022九上·南山期末)冯 吕布托在《罗马法对于现代文化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在罗马人的世界里,法律占有最中心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下。”这段材料说明(  )
A.罗马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
B.罗马法律制度建设是古代世界的典范
C.罗马人通过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
D.罗马法对欧洲法律体系影响深远
【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在罗马人的世界里,法律占有最中心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下。”分析可知,材料叙述了法律占有罗马人最中心的位置,表明罗马人的法律意识强,说明罗马法律制度建设是古代世界的典范,B项正确;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排除A项;
材料不能说明罗马人通过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排除C项;
材料不能表明罗马法对欧洲法律体系影响深远,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认识。
2.(2022九上·南山期末)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C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亡;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拜占庭帝国395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以及拜占庭帝国,C项正确,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重要帝国相关知识的掌握。
3.(2022九上·南山期末)在雅典城邦,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的官员确定每年戏剧节所上演的剧目,并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戏剧的制作人,后从各部落中抽签选出评委,再评出获奖者。雅典戏剧的选定、制作和评选过程反映出雅典城邦(  )
A.艺术氛围浓厚 B.贫富差距严重
C.民主意识强烈 D.人文主义流行
【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在雅典城邦,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的官员确定每年戏剧节所上演的剧目,并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戏剧的制作人,后从各部落中抽签选出评委,再评出获奖者”可知,雅典戏剧的选定、制作和评选过程反映出雅典城邦民主意识强烈,C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艺术氛围浓厚,贫富差距严重,排除AB项;
人文主义是14 至16世纪文艺复兴的主导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4.(2022九上·南海期末)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古希腊特别注重(  )
A.发展商业贸易 B.维护国家统一
C.全民共享民主 D.开荒发展农业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古希腊特别注重发展商业贸易。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
维护国家统一、全民共享民主都无法弥补粮食的不足,排除BC项;
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5.(2022九上·南海期末) 如表。屋大维官职和权力的变化反映了古罗马(  )
时间 屋大维官职和权力的变化
公元前27年 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至圣至尊)”尊号
公元前23年 辞去执政官,但得到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和保民官权力
公元前12年 担任宗教最高职务大祭司长
公元前2年 重新担任执政官,并获得“祖国之父”称号
A.是典型的共和国 B.奴隶制特征明显
C.逐步向帝制过渡 D.已进入黄金时期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官职和权力的变化反映了古罗马逐步向帝制过渡。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C项正确;
是典型的共和国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表格内容没涉及奴隶制,排除B项;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建立罗马帝国。
6.(2022九上·顺德期末) 如图为古罗马斯巴达克起义示意图。据此可知,该起义(  )
A.源于奴隶地位低下 B.推翻了奴隶主统治
C.参与人数多 D.涉及范围广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由图中所示的地图标注信息,如行军路线等,这说明该起义涉及范围非常广,D项正确;
起义示意图看不出奴隶悲惨的生活状态和地位低下,排除A项;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但并未推翻,排除B项;
示意图中并未说明起义的人数,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斯巴达克起义的认识。
7.(2024九上·衡山期末)“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 二铜表法》的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
A.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B.使贵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C.促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可知,这说明《十二铜表法》保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D符合题意;
《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排除A;
《十二铜表法》维护的奴隶制阶级的利益,排很长B;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制定的,与雅典无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2024九上·衡山期末)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是(  )
A.凯撒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德谟克里特
【答案】B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他的名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B符合题意;
凯撒是罗马皇帝,排除A;
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认识你自己,有知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德合一,排除C;
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希腊哲学家。难度较低,掌握古希腊哲学家的成就即可作答。
9.(2023九上·香洲期末)题表中的改革反映了雅典(  )
A.建立了民主政体 B.重视农业生产
C.正处于奴隶社会 D.热衷对外扩张
【答案】A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在雅典,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公民具有选举权,负责审议且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享有一切权利。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但是,在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A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重视农业生产,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正处于奴隶社会,排除C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热衷对外扩张,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2023九上·和平期末)他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国家的最高统治实权,成为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关键人物。“他”是(  )
A.汉谟拉比 B.凯撒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被尊为“奥古斯都”,架空了元老院,实际上成了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A项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的国王,不符合题意;
B项凯撒和“元首制”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国家的最高统治实权,成为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关键人物,符合题意;
D项亚历山大建立亚历山大帝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帝国建立的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灵活掌握罗马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11.(2023九上·长沙月考)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说中说道:“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接着他又说:“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对材料中“民主政治”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具有广泛的平等性
C.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D.具有轮番执政的特点
【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但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它本质上仍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ABD三项解读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狭隘性、阶级性。
12.(2023九上·双流期末)“圆形的空间可以适应同时涌入或疏散的众多观众”“这里留下野兽和人搏斗的斑斑血迹,罗马的辉煌、不朽,仿佛仍在这巨大的圆形空间中回响。”这描述的是(  )
A.帕特农神庙 B.罗马万神庙
C.罗马大竞技场 D.罗马引水道
【答案】C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由题干“这里留下野兽和人搏斗的斑斑血迹,罗马的辉煌、不朽,仿佛仍在这巨大的圆形空间中回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大竞技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是为了观看角斗士与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而建的。
A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不符合题意;
B项罗马万神庙是供奉众神的寺庙,与“这里留下野兽和人搏斗的斑斑血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罗马大竞技场是题干描述的建筑,符合题意;
D项罗马引水道通过将水从远处引入城市,解决了古罗马城市居民饮水和农田灌溉的需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大竞技场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罗马的文化成就。
13.(2023九上·剑阁期末)古希腊有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他博学多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逻辑学这门新的学科。他也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培养的学生曾经建立了一个地跨 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帝国的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据此叙述推断文中“他”和“他的学生”分别是(  )
A.德谟克利特、凯撒 B.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
C.苏格拉底、屋大维 D.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
【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逻辑学这门新的学科”“ 曾经建立了一个地跨 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帝国的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一位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对很多学科都有贡献, 还创立了逻辑学这门新的学科 ;他的学生亚历山大, 建立了一个地跨 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帝国的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 ,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德谟克利特、凯撒 , 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执政官,不符合题意;
B. 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希腊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不符合题意;
C.苏格拉底、屋大维,苏格拉底没有创立新学科,屋大维时期使得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判断出人物回答,这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14.(2024九上·自贡期末)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思维导图中空白处应是(  )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民法大全》
C.《查士丁尼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A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A项《十二铜表法》应是思维导图中空白处所填的内容,符合题意;
B项《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编订的,不符合题意;
C项《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编订的,不符合题意;
D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制定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及学生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古罗马的建筑、法律、历法成就的相关史实。
15.(2023九上·内江期末)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掌握国家决策权的机构是(  )
A.角斗士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元老院
【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A项角斗士地位低下,不是掌握国家决策权的机构,不符合题意;
B项陪审法庭不是掌握国家决策权的机构,不符合题意;
C项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不符合题意;
D项元老院是掌握国家决策权的机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
16.(2023九上·内江期末)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发达,影响广泛。其中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家是(  )
A.伯里克利 B.亚里士多德 C.德谟克利特 D.苏格拉底
【答案】D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A项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不符合题意;
B项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不符合题意;
C项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 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与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苏格拉底,要求具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7.(2023九上·大足期末)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巴比伦王国的扩张 B.埃及王国的东扩
C.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D.亚历山大东征
【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及图片信息“亚历山大进军路线”,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历经十年征战,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故选D项。
巴比伦王国的扩张是公元前18世纪,局限于两河流域,未体现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排除A项。
埃及王国的东扩是公元前16世纪,局限于叙利亚一带,未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排除B项。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崛起,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帝国,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亚历山大东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史实。
18.(2023九上·伊犁哈萨克期末)屋大维是这个国家的首席元老,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的尊号;公元2世纪,这个国家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湖”。这个国家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的称号。此后他巧妙运用政治手腕,一面对外宣称卸除一切大权,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首席元老。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个国家是罗马帝国。
A项亚历山大帝国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罗马共和国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罗马帝国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D项阿拉伯帝国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9.(2023九上·伊犁哈萨克期末)古希腊和古罗马在文化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下关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提出了“原子论”
B.大竞技场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
C.《十二铜表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答案】D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A项苏格拉底提出了“原子论”错误,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B项大竞技场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错误,大竞技场是古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不符合题意;
C项《十二铜表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错误,《十二铜表法》奠定了罗马万民法的基础,《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不符合题意;
D项《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成就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希腊的文化成就。
20.(2023九上·潮南期末)据表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类别 表现
政治方面 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
经济方面 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及印度的商业贸易
思想方面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 希腊人从此走出狭小的城邦界限
A.推动伯里克利改革 B.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
C.加速罗马帝国建立 D.促进了阿拉伯文化形成
【答案】B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说明了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属于古代文明交往中暴力冲突形式,它一个方面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A项推动伯里克利改革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加速罗马帝国建立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促进了阿拉伯文化形成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亚历山大东征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以及典型事例。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4九上·南开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是一条英语谚语,意为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只有付出努力并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罗马文明的历史与文化,是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积累和沉淀的,不是一朝一夕一日之功。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古代罗马历史发展演变示意图》。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①、②、③、④、⑤代表的古代罗马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450年左右,② 在法学方面取得了什么伟大成就 公元前27年,③ 建立后,其缔造者被授予了什么尊号 1453年,⑤ 最终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1)①:罗马城邦|②:罗马共和国|③: 罗马帝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2)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奥古斯都;奥斯曼帝国, 攻破君士坦丁堡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众多民族迁移到意大利半岛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继续存在了近一千年,直到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才灭亡。所以①罗马城邦;②罗马共和国;③罗马帝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2)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表面上维护共和制传统,没有称帝,保留元老院,他成为首席元老。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的尊号。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故答案为:
(1)名称:①罗马城邦;②罗马共和国;③罗马帝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2)成就: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尊号:奥古斯都;标志: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
【点评】本题以两则图文材料为依托,主要考查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22.(2023九上·临江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材料二: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宗教法等内容。
材料三: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成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
材料四: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了。而第三次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共和国建立于什么世纪什么时期
(2)材料二中的“元老院”在古罗马政治体制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指出《十二铜表法》的作用是什么 地位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帝国”建立于何时 建立者是谁 地中海何时成为“帝国”的内湖
(4)材料四中的“而第三次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请你说出理由。
【答案】(1)公元前6世纪晚期。
(2)元老院掌握着国家统治的决策权。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地位: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公元前27年;屋大维;公元2世纪。
(4)罗马法的创建与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的统治。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知识。材料一中的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晚期。公元年份换算为世纪,去掉后两位,余下的数字加一,公元前509年属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的年份,后两位数字越大越早,数字越小越晚,公元前509年属于公元前6世纪晚期。
(2)本体考查罗马共和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元老院”掌握着国家统治的决策权。《十二铜表法》的作用是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地位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建立者是屋大维,地中海2世纪成为“帝国”的内湖。
(4)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四中的“而第三次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理由是罗马法的创建与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的统治。
故答案为:
(1)公元前6世纪晚期。
(2)元老院掌握着国家统治的决策权。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地位: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公元前27年;屋大维;公元2世纪。
(4)罗马法的创建与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的统治。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罗马法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国家、法律等关键词,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部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单元测试(一)
一、选择题
1.(2022九上·南山期末)冯 吕布托在《罗马法对于现代文化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在罗马人的世界里,法律占有最中心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下。”这段材料说明(  )
A.罗马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
B.罗马法律制度建设是古代世界的典范
C.罗马人通过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
D.罗马法对欧洲法律体系影响深远
2.(2022九上·南山期末)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3.(2022九上·南山期末)在雅典城邦,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的官员确定每年戏剧节所上演的剧目,并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戏剧的制作人,后从各部落中抽签选出评委,再评出获奖者。雅典戏剧的选定、制作和评选过程反映出雅典城邦(  )
A.艺术氛围浓厚 B.贫富差距严重
C.民主意识强烈 D.人文主义流行
4.(2022九上·南海期末)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古希腊特别注重(  )
A.发展商业贸易 B.维护国家统一
C.全民共享民主 D.开荒发展农业
5.(2022九上·南海期末) 如表。屋大维官职和权力的变化反映了古罗马(  )
时间 屋大维官职和权力的变化
公元前27年 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至圣至尊)”尊号
公元前23年 辞去执政官,但得到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和保民官权力
公元前12年 担任宗教最高职务大祭司长
公元前2年 重新担任执政官,并获得“祖国之父”称号
A.是典型的共和国 B.奴隶制特征明显
C.逐步向帝制过渡 D.已进入黄金时期
6.(2022九上·顺德期末) 如图为古罗马斯巴达克起义示意图。据此可知,该起义(  )
A.源于奴隶地位低下 B.推翻了奴隶主统治
C.参与人数多 D.涉及范围广
7.(2024九上·衡山期末)“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 二铜表法》的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
A.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B.使贵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C.促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
8.(2024九上·衡山期末)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是(  )
A.凯撒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德谟克里特
9.(2023九上·香洲期末)题表中的改革反映了雅典(  )
A.建立了民主政体 B.重视农业生产
C.正处于奴隶社会 D.热衷对外扩张
10.(2023九上·和平期末)他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国家的最高统治实权,成为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关键人物。“他”是(  )
A.汉谟拉比 B.凯撒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11.(2023九上·长沙月考)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说中说道:“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接着他又说:“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对材料中“民主政治”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具有广泛的平等性
C.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D.具有轮番执政的特点
12.(2023九上·双流期末)“圆形的空间可以适应同时涌入或疏散的众多观众”“这里留下野兽和人搏斗的斑斑血迹,罗马的辉煌、不朽,仿佛仍在这巨大的圆形空间中回响。”这描述的是(  )
A.帕特农神庙 B.罗马万神庙
C.罗马大竞技场 D.罗马引水道
13.(2023九上·剑阁期末)古希腊有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他博学多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逻辑学这门新的学科。他也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培养的学生曾经建立了一个地跨 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帝国的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据此叙述推断文中“他”和“他的学生”分别是(  )
A.德谟克利特、凯撒 B.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
C.苏格拉底、屋大维 D.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
14.(2024九上·自贡期末)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思维导图中空白处应是(  )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民法大全》
C.《查士丁尼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15.(2023九上·内江期末)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掌握国家决策权的机构是(  )
A.角斗士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元老院
16.(2023九上·内江期末)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发达,影响广泛。其中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家是(  )
A.伯里克利 B.亚里士多德 C.德谟克利特 D.苏格拉底
17.(2023九上·大足期末)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巴比伦王国的扩张 B.埃及王国的东扩
C.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D.亚历山大东征
18.(2023九上·伊犁哈萨克期末)屋大维是这个国家的首席元老,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的尊号;公元2世纪,这个国家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湖”。这个国家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9.(2023九上·伊犁哈萨克期末)古希腊和古罗马在文化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下关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苏格拉底提出了“原子论”
B.大竞技场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
C.《十二铜表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0.(2023九上·潮南期末)据表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类别 表现
政治方面 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
经济方面 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及印度的商业贸易
思想方面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胸怀, 希腊人从此走出狭小的城邦界限
A.推动伯里克利改革 B.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
C.加速罗马帝国建立 D.促进了阿拉伯文化形成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4九上·南开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是一条英语谚语,意为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只有付出努力并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罗马文明的历史与文化,是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积累和沉淀的,不是一朝一夕一日之功。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古代罗马历史发展演变示意图》。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①、②、③、④、⑤代表的古代罗马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450年左右,② 在法学方面取得了什么伟大成就 公元前27年,③ 建立后,其缔造者被授予了什么尊号 1453年,⑤ 最终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22.(2023九上·临江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材料二: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宗教法等内容。
材料三: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成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
材料四: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了。而第三次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共和国建立于什么世纪什么时期
(2)材料二中的“元老院”在古罗马政治体制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指出《十二铜表法》的作用是什么 地位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帝国”建立于何时 建立者是谁 地中海何时成为“帝国”的内湖
(4)材料四中的“而第三次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请你说出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在罗马人的世界里,法律占有最中心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下。”分析可知,材料叙述了法律占有罗马人最中心的位置,表明罗马人的法律意识强,说明罗马法律制度建设是古代世界的典范,B项正确;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排除A项;
材料不能说明罗马人通过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排除C项;
材料不能表明罗马法对欧洲法律体系影响深远,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认识。
2.【答案】C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亡;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拜占庭帝国395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以及拜占庭帝国,C项正确,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重要帝国相关知识的掌握。
3.【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在雅典城邦,从公民中抽签选出的官员确定每年戏剧节所上演的剧目,并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戏剧的制作人,后从各部落中抽签选出评委,再评出获奖者”可知,雅典戏剧的选定、制作和评选过程反映出雅典城邦民主意识强烈,C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艺术氛围浓厚,贫富差距严重,排除AB项;
人文主义是14 至16世纪文艺复兴的主导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4.【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古希腊特别注重发展商业贸易。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
维护国家统一、全民共享民主都无法弥补粮食的不足,排除BC项;
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5.【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官职和权力的变化反映了古罗马逐步向帝制过渡。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C项正确;
是典型的共和国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表格内容没涉及奴隶制,排除B项;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建立罗马帝国。
6.【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由图中所示的地图标注信息,如行军路线等,这说明该起义涉及范围非常广,D项正确;
起义示意图看不出奴隶悲惨的生活状态和地位低下,排除A项;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但并未推翻,排除B项;
示意图中并未说明起义的人数,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斯巴达克起义的认识。
7.【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可知,这说明《十二铜表法》保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D符合题意;
《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排除A;
《十二铜表法》维护的奴隶制阶级的利益,排很长B;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制定的,与雅典无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答案】B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他的名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B符合题意;
凯撒是罗马皇帝,排除A;
苏格拉底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认识你自己,有知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知德合一,排除C;
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希腊哲学家。难度较低,掌握古希腊哲学家的成就即可作答。
9.【答案】A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在雅典,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公民具有选举权,负责审议且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享有一切权利。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但是,在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A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重视农业生产,排除B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正处于奴隶社会,排除C项;
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热衷对外扩张,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被尊为“奥古斯都”,架空了元老院,实际上成了罗马帝国第一个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A项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的国王,不符合题意;
B项凯撒和“元首制”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国家的最高统治实权,成为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关键人物,符合题意;
D项亚历山大建立亚历山大帝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帝国建立的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灵活掌握罗马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11.【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但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它本质上仍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ABD三项解读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狭隘性、阶级性。
12.【答案】C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由题干“这里留下野兽和人搏斗的斑斑血迹,罗马的辉煌、不朽,仿佛仍在这巨大的圆形空间中回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大竞技场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是为了观看角斗士与野兽或人与人之间的搏斗而建的。
A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不符合题意;
B项罗马万神庙是供奉众神的寺庙,与“这里留下野兽和人搏斗的斑斑血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罗马大竞技场是题干描述的建筑,符合题意;
D项罗马引水道通过将水从远处引入城市,解决了古罗马城市居民饮水和农田灌溉的需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大竞技场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罗马的文化成就。
13.【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还创立了逻辑学这门新的学科”“ 曾经建立了一个地跨 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帝国的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一位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对很多学科都有贡献, 还创立了逻辑学这门新的学科 ;他的学生亚历山大, 建立了一个地跨 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帝国的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 ,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德谟克利特、凯撒 , 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执政官,不符合题意;
B. 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希腊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不符合题意;
C.苏格拉底、屋大维,苏格拉底没有创立新学科,屋大维时期使得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子,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判断出人物回答,这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14.【答案】A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A项《十二铜表法》应是思维导图中空白处所填的内容,符合题意;
B项《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编订的,不符合题意;
C项《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编订的,不符合题意;
D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制定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及学生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古罗马的建筑、法律、历法成就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知识点】罗马城邦
【解析】【分析】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A项角斗士地位低下,不是掌握国家决策权的机构,不符合题意;
B项陪审法庭不是掌握国家决策权的机构,不符合题意;
C项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不符合题意;
D项元老院是掌握国家决策权的机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
16.【答案】D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A项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不符合题意;
B项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不符合题意;
C项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 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与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苏格拉底,要求具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7.【答案】D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及图片信息“亚历山大进军路线”,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历经十年征战,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故选D项。
巴比伦王国的扩张是公元前18世纪,局限于两河流域,未体现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排除A项。
埃及王国的东扩是公元前16世纪,局限于叙利亚一带,未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排除B项。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崛起,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帝国,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亚历山大东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亚历山大东征的相关史实。
18.【答案】C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的称号。此后他巧妙运用政治手腕,一面对外宣称卸除一切大权,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首席元老。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个国家是罗马帝国。
A项亚历山大帝国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罗马共和国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罗马帝国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D项阿拉伯帝国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9.【答案】D
【知识点】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A项苏格拉底提出了“原子论”错误,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B项大竞技场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错误,大竞技场是古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不符合题意;
C项《十二铜表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错误,《十二铜表法》奠定了罗马万民法的基础,《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不符合题意;
D项《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成就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希腊的文化成就。
20.【答案】B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说明了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属于古代文明交往中暴力冲突形式,它一个方面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亚历山大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A项推动伯里克利改革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加速罗马帝国建立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促进了阿拉伯文化形成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亚历山大东征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以及典型事例。
21.【答案】(1)①:罗马城邦|②:罗马共和国|③: 罗马帝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2)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奥古斯都;奥斯曼帝国, 攻破君士坦丁堡
【知识点】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众多民族迁移到意大利半岛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继续存在了近一千年,直到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才灭亡。所以①罗马城邦;②罗马共和国;③罗马帝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2)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表面上维护共和制传统,没有称帝,保留元老院,他成为首席元老。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的尊号。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故答案为:
(1)名称:①罗马城邦;②罗马共和国;③罗马帝国;④西罗马帝国;⑤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2)成就: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尊号:奥古斯都;标志: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
【点评】本题以两则图文材料为依托,主要考查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22.【答案】(1)公元前6世纪晚期。
(2)元老院掌握着国家统治的决策权。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地位: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公元前27年;屋大维;公元2世纪。
(4)罗马法的创建与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的统治。
【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知识。材料一中的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晚期。公元年份换算为世纪,去掉后两位,余下的数字加一,公元前509年属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的年份,后两位数字越大越早,数字越小越晚,公元前509年属于公元前6世纪晚期。
(2)本体考查罗马共和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元老院”掌握着国家统治的决策权。《十二铜表法》的作用是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地位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建立者是屋大维,地中海2世纪成为“帝国”的内湖。
(4)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四中的“而第三次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理由是罗马法的创建与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的统治。
故答案为:
(1)公元前6世纪晚期。
(2)元老院掌握着国家统治的决策权。作用: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地位: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公元前27年;屋大维;公元2世纪。
(4)罗马法的创建与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的统治。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罗马法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国家、法律等关键词,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