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统编版) 词语理解运用(考点串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统编版) 词语理解运用(考点串讲)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6 21: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期期中考点大串讲
词语理解运用
01
02
04
05
03


考点透视
典例剖析
易错易混
技巧总结
考场练兵
各类考试对词语的考查多以语言知识和语言实践的积累为前提,注重考查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考查到的词语也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特别是近义词、同义词、关联词、成语更是词语考查中的重点。
本部分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
①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含义;
②正确使用成语;
③正确辨析和选用近义词;
④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等。
命题趋势
词语、成语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词语、成语的含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选择词语、成语的能力以及运用词语、成语写话的能力。考查所选用的语料涉及最新热点话题、新闻时事、富含哲理的片段、优美的散文等。成语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考成语一般都是初中阶段语文课文中出现过的、应知应会的成语;词语的考查一般以选词填空的形式出现,备选的词语一般是近义词或者感彩不同的词语。
命题趋势
根据对近几年试题的分析,试卷中考查运用词语(成语)的题型大部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较少部分以主观题的考查形式。实际上,在众多中考试卷中,许多考查点并不是孤立的,有时候会综合考查多个考点,需要我们答题时注意。
题型1:成语运用辨析(难度★★★)
(2023下·山东聊城·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中加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这次考试,他足不出户,目不窥园,手不释卷。
B.家,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能够让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人酣然入梦的地方。
C.她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人和蔼可亲,处事锋芒毕露,大家都喜欢跟她相处。
D.她焚膏继晷,兀兀穷年,毕生躬耕二千万字,成就伟业。
【答案】C
A.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本句用来形容他专心学习,使用正确;
B.酣然入梦:很舒适地进入梦乡。本句用来形容在家中能够安睡,使用正确;
C.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根据前后文,可知“锋芒毕露”与她的表现相矛盾,使用不恰当;
D.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本句用来形容她辛苦写作的样子,使用正确;
题型2:词义辨析(难度★★★★)
(2023下·四川宜宾·七年级统考期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WTT世界乒联新加坡大满贯赛现场,来自世界各国的乒乓球运动员龙争虎斗,现场高潮______,引得观众______。经过激烈地竞赛,中国队在本届赛事中摘得______——包揽5项冠军,这样的成就离不开运动员们日复一日______地训练。
A.迭起 目不窥园 成功 沥尽心血 B.迭起 目不转睛 硕果 锲而不舍
C.频发 目不窥园 硕果 沥尽心血 D.频发 目不转睛 成功 锲而不舍
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个空。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出现。频发:频繁地发生;经常发生(多指不好的事情)。精彩的比赛不是不好的事情,因此此处应选“迭起”。
第二个空。目不窥园:形容学习专心致志,十分刻苦。目不转睛:指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此处指由于比赛高潮迭起,所以观众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比赛看。因此此处应选“目不转睛”。
第三个空。硕果:巨大的成果。成功:指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从而获得预期结果。根据“摘得”一词可知此处应选“硕果”。
第四个空。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根据“日复一日”可知此处应形容运动员有恒心和毅力。因此此处应选“锲而不舍”。
题型3:关联词语(难度★★★)
(2023江苏镇江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有这样一些名言警句,或表达对祖国的感恩,或抒发对故乡的思念,或阐述爱国精神的实质,或思索个人与国家休戚相关的命运, 都是“只言片语”, 因其语言精练,颇具思辨色彩, 更显情思隽永,精警动人。
A.因为 所以 反而 B.不仅 而且 所以
C.虽然 却 而 D.尽管 而且 却
【答案】C 根据“ 都是‘只言片语’, 因其语言精练,颇具思辨色彩”可知,“只言片语”与“语言精练,颇具思辨色彩”是转折关系,应用“虽然”“却”连接;
根据“因其语言精练,颇具思辨色彩, 更显情思隽永,精警动人”可知,前后句子是递进关系,应用“而”;
题型4:语段综合运用(难度★★★★)
(2023下·陕西渭南·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人们总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我们要真正做好一件事,就要常怀淡泊之心,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在追求享乐中消磨志气。③一个人 在清净的状态下,内心 能豁达。④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华所诱,宠辱不惊、淡泊宁静,就是高尚的一种人生境界。⑤愿我们都能修身明志,收获芳香四溢的精彩人生。
(1)请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语段中的加划线词“在”按照词性划分是 词;“精彩”按照感彩划分是 词。
【答案】(1)只有……才……
(2)把“高尚的”“一种”调换位置。
(3) 介 褒义
【详解】(1)本题考查关联词。
“一个人……在清净的状态下”与“内心……能豁达”为条件关系,因此用“只有……才”衔接。
(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④句“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浮华所诱,宠辱不惊、淡泊宁静,就是高尚的一种人生境界”中的“就是高尚的一种人生境界”语序不当,将“高尚的”“一种”调换位置。
(3)本题考查词性及色彩。
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介词。
精彩:特别好;最出色。褒义词。
1.《邓稼先》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 ,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鞠躬尽瘁: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当之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2.《说和做》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沥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沥,滴。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3.《回忆鲁迅先生》
校对:根据定本核对抄本或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
草率:潦草,不工整。
悠然:闲适。
吩咐:口头指派或嘱咐。
抹杀:抹掉,勾销。
疙瘩:特指结子。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5.《黄河颂》
狂澜:本指大的波浪式,比喻激烈的潮流。
浊流:水流变得混浊。
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也作“婉转”。
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哺育:培养。
榜样:样子,模样。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6.《老山界》
满望:十分希望。
惊惶huáng:惊慌,恐惧。
攀谈:闲谈。
细切:形容声音细微急促。
绝壁:极陡峭难以攀援的山崖。
蜷quán:弯曲。  
呜咽yè: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苛kē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捐,赋税。
酣hān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7.《谁是最可爱的人》
放纵zòng:放任纵容;对错误的言行不加干涉,不加制止,任其发展。
坚韧rèn:坚固有韧性。
淳chún朴:诚实朴素。
谦逊xùn:谦虚恭谨。
覆fù灭:全部被消灭。
奋不顾gù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8.《土地的誓言》
亘古:整个古代;终古
默契:1.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配合~。2.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田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
埋葬:掩盖。
镐头:[gǎo]刨土用的工具。
土壤:泥土。
禾稻:稻谷。
丰饶:形容词,富饶。
污秽:肮脏的东西。
9.《阿长与<山海经>》
疮疤:生疮留下的疤痕。
诘问:斥责反问。
哀悼:悲痛地追念。
茉莉:植物名。常绿灌木。木犀科。夏季开白花,有浓香。花可薰制茶叶,又为提取芳香油的原料。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书斋:书房。
霹雳:又急又响的雷,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粗拙:粗糙低劣。
守寡:寡妇不再嫁人。
10.《老王》
惶恐:惊慌害怕。
荒僻:荒凉偏僻。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降格:降低标准,降低身份。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门框:门扇四周固定在墙上的框子。
滞笨:形容人行动迟缓或者思考迟钝。
侮辱:以言行侮弄羞辱别人,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
愧怍:惭愧。
11.《台 阶》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晌午:方言,午饭。
烦躁:烦闷急躁。
头颅:脑袋。
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言外之意: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微不足道: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 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近义词辨析与搭配的突破方法
近义词辨析,主要是弄清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辨析时我们往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首先要理解所选词语的具体意义;其次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把所选词语与具体语境联系起来思考,看二者是否协调一致。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意义方面辨析。
包括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词义重,侧重不同,如“诡辩”侧重“诡”(敲诈)。“狡辩”侧重“狡”(狡猾);范围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2.从色彩方面辨析。
包括感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中性词;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用于书面语,“的士”用于口头语。
3.从用法方面辨析。
包括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用于对晚辈、下属;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公开”在句中可以作谓语和定语。
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事项
1.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合语句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怎样的关联词语。
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有成对成套运用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造成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明确关联词语的搭配,用时不可搭配错误。明确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往往连接两个分句。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则第一个关联词要放在第一个分句主语的后面;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则应将第一个关联词语放在第一个分句主语的前面。
3.如果要填充关联词语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那么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综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几个分句;二是在此基础上,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间的层次关系,选填不同的关联词语。
1.(2023下·湖南邵阳·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中加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答案】B
A.锲而不舍: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结合“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终会拥抱大海”可知,该成语符合语境;
B.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恶贯满盈”的语境可知,该成语属于褒贬误用;
C.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结合“魂归狼烟”,“豪壮的选择”可知,该成语使用恰当;
D.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透露出来。结合“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可知,该成语符合语境;
2.(2023下·山东泰安·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加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B.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凯歌。
C.他做了一个不可捉摸的梦,梦里有浩浩荡荡的大部队,正在沙场上拼杀。
D.王小刚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所以他干不出那样的事来。
【答案】C
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这里“他”不认为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是对的,符合语境;
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形容医务工作者的事迹,符合语境;
C.不可捉摸: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这里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的梦,不符合语境;
D.深恶痛绝:极端地厌恶、痛恨。形容对社会上丑恶现象的厌恶和痛恨,符合语境;
3.(2023下·山东菏泽·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中加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是沥尽心血的科学家——邓稼先。
B.生活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会改变人的一生。
C.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答案】C
A.沥尽心血:意为付出全部精力。使用正确;
B.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使用正确;
C.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不符合“与别人争吵时”的语境;
D.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使用正确;
4.(2023下·湖北孝感·七年级统考期中)选出下列句子中加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却不以为然。
C.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王强首当其冲,率先跑过终点,夺得孝感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百米比赛的冠军。
D.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不能形容穷困的年代,望文生义,使用有误;
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能形容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不在意留守孩子的问题,使用有误;
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不能形容率先跑过终点的王强,望文生义,使用有误;
D.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且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使用正确;
5.(2023下·山东淄博·七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语句中加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长提出举行“为梦想加油”主题活动的建议,同学们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B.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C.盗贼索性躲进了小楼,兀兀穷年地研究起了如何躲避警察的追捕。
D.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家长却不以为然。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使用。
A.随声附和:形容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这个词语是贬义词,用来形容同学们,属于褒贬失当;
B.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使用正确;
C.兀兀穷年:指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句中形容盗贼,褒词贬用;
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符合“许多外出务工家长”这个语境,应为“不以为意”;
故选B。
6.(2023下·陕西渭南·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奋斗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有着一脉相传的历史根脉。②中华民族以勤劳著称于世,奋斗精神更是镂之于心的文化基因。③不仅奋斗需要激发奋斗者的激情,更需要为奋斗者提供舞台。④ 是新时代的开创者, 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如果你准备用奋斗改变命运,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1)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2)请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3)语段中的加点词“更”和“如果”按照词性划分分别是 词和 词。
【答案】
(1)将“不仅奋斗”改为“奋斗不仅”
(2)无论……还是……(不管……还是……)
(3) 副词 连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