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5 22: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朱熹认为,饥饿的时候想要填饱肚子,口渴的时候想要喝水,这些欲求是为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活动的,符合道德原则,是可以归为“天理”的;但是如果饮食不是为了果腹;而是追求对美味的享受,这些超出基本生存需要,只是为享乐的物质欲求,便是“人欲”。据此可知,朱熹认为(  )
A.“天理”和“人欲”水火不容
B.合理的“人欲”也是天理
C.“天理”和“人欲”相互割离
D.“人欲”是“存天理”关键
2.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以下现象不属于宋朝的是(  )
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郭守敬编定《授时历》
C.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
D.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3.时空观念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下列著作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农政全书》
②《千金方》
③《梦溪笔谈》
④《神农本草经》
A.①③④② B.④②③① C.③④②① D.①③②④
4.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以下属于中华文明“文化出超”的是(  )
A.法显收集梵文经典 B.玄奘西行取经
C.建造唐招提寺 D.天竺高僧来华
5.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该思想家主张(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尚贤”
C.逍遥自由 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6.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一直以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2018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则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据此可知,这一方案(  )
A.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B.证明了中华文明领先世界
C.丰富了世界文明起源理论
D.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7.如图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孝经图卷》。该作品反映了(  )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A.儒家思想与艺术作品的融合
B.贵族政治与等级秩序的统一
C.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汇
8.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王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西周晚期,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这说明当时(  )
A.宗法分封制取代禅让制 B.具有原始民主传统
C.君王权力遭到严重削弱 D.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9.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的观点,即是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的根本。这说明(  )
A.诸子百家存在相互借鉴 B.儒家治国理念成为共识
C.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
10.秦朝以前的历法中,“其年有闰,闰在何月,当以中(节)气定之”,没有定制。秦朝时用颛顼术“以十月为岁首,其置闰恒在岁终,不可以闰余定”,制定了以小雪恒出现在十月作为置闰的法则。这种变化主要基于(  )
A.阴阳五行学说的推广 B.观测技术出现重大进步
C.官僚政治制度的确立 D.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11.《北魏律》最早规定“存留养亲”制度,对那些非犯“十恶”死罪或应判处徒流罪犯,若家有祖父母父母年老或疾病而无其他男丁侍养者,得停止或免除刑罚的执行,返家侍养其亲,直到去世后再继续执行或予以改判。这反映出北魏(  )
A.宗法观念浓厚 B.专制集权加强
C.法治观念淡薄 D.律令的儒家化
12.“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的驰骋了。”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巨大变化”最本质指的是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
②“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
④“自由的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元代“天文学家到过中亚和西亚,著名的《乌鲁伯星表》和《伊儿汉表》中都载有中国天文历法就是明证”。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等为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仪器,其传进的《万年历》曾被忽必烈“命令颁行”。据此可知,元朝(  )
A.天文历法得到发展 B.重视农业科技创新
C.思想管控体系松弛 D.与西方有文化交流
14.某先贤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一主张体现了(  )
A.法家的集权思想 B.道家的无为思想
C.墨家的非攻思想 D.儒家的民本思想
15.黄宗羲海昌讲学时,经常推荐弟子读《几何原本》,著名思想家李二曲也常要求其学生习《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书籍;明末流行的《天工开物》是清初向国外出口的重要书籍之一。这反映了明清之际(  )
A.中学未能突破传统的窠臼
B.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东渐
C.中西文化同源的雏形初现
D.古典科技受到士大夫普遍认可
16.王阳明指出:“是以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据此可知,王阳明(  )
A.认为人应该通过心外求理
B.意在抨击程朱理学脱离现实的弊病
C.强调道德修养的实践意义
D.主张通过外在的行为规范维护秩序
17.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审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可见,宋明理学(  )
A.其思辨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B.提倡关注下层民众的教育需求
C.使儒学的内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D.是儒学与佛道思想融合的产物
18.汉赋描绘的对象多为丰富巨大的物象场景,对具有“极”“至”“巨”“高”“深”等特征之事物极具偏好。因此程廷祚称汉赋是“穷造化之精神,尽万类之变态,瑰丽窈冥,无可端倪”。这一特征本质上反映出汉代(  )
A.恢弘豪迈的大一统气势 B.民族融合的繁荣局面
C.多元化的文学创作风格 D.宏阔广大的士人精神
19.魏晋时期,小说的艺术风尚是贵族的、宗教的。到了明清时期,小说既有表现出以华为美的消费风尚,如赏花游玩、促织之戏,也有记叙平民英雄、传扬人情风味的题材。小说艺术风尚的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B.明清儒学新发展带来了思想解放
C.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嬗变
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封建等级观念
20.董仲舒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都来源于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因而“君为臣纲,夫为妻纲”。据此可知,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旨在(  )
A.完善天人感应理论 B.彰显君主以德治国
C.维护封建纲常秩序 D.促进家庭和睦稳定
二.材料题(共3小题,本大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朱熹为白鹿洞书院精心制定了学规作为书院教育学生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有: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
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说,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依据材料一中白鹿洞书院的学规并结合所学,概括朱熹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朱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8世纪的欧洲人阅读中国历史时,他们感觉这个帝国从早期(秦汉)到晚期(明清)好像没有大变化,于是产生了“停滞”的说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历史前后期的各种变迁被不断揭示出来。到20世纪,人们认为中国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是一个动态上升的进程。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反映了一些学者对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观点,针对材料中的观点(部分或整体均可),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皆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历高祖到文景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整个社会环境逐渐向好,但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在演化中也逐步尖锐,同时,三国问题与匈奴问题也更加推动着武帝当政的汉王朝走向亟需改革变化的极点;从汉武帝个人角度而言,其不同于祖、父的治理方式,面对时代的诉求,汉武帝极具雄心壮志,试图恢复三代之治,自己也先后采取多种举措,但收效甚微,也在客观上让汉武帝寻求新的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诉求,新的举措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摘编自何金松《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建构逻辑》
材料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摘编自《梦粱录》卷十八
材料三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想。顾炎武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分权”形式削弱皇权对于各级政府的影响;黄宗羲希望通过重新设置宰相、改造旧式学校的功能,以实现对皇权的限制;王夫之在“公天下”的政治理念下,提出了“君、相、谏官三者环相为治”的权力制约理想,更有“虚君”的设想。
——摘编自吴根友《明清时期儒家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时代背景。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说明其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限制君权主张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D; 2.B; 3.B; 4.C; 5.D; 6.C; 7.A; 8.B; 9.A; 10.D; 11.D; 12.C; 13.D; 14.B; 15.B; 16.C; 17.A; 18.A; 19.A; 20.C;
二.材料题(共3小题)
21.(1)思想主张:要遵守三纲五常;格物致知;学习要循序渐进;学术服务于现实(经世致用);存天理,灭人欲;重义轻利,树立远大理想。
(2)时代背景:社会伦理道德失序;佛道兴盛给儒学带来危机,儒学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发展。进步之处: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
22.示例:我赞成中国历史是停滞的观点。
说明:秦汉至明清,政治上,中国基本保持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经济上,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长期占据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新的经济因素受到政策的限制,得不到快速发展;思想上,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便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主流。
综上所述: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看,总体上保持了不变,因此中国历史是“停滞”的。
23.(1)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加深;地方割据势力壮大,威胁国家统一;匈奴政权威胁西汉统治;“无为而治”已不符合时代要求;汉武帝渴望积极有为,极力加强中央集权。
(2)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3)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对后世的民主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1/20 16:17:24;用户:廖彦华;邮箱:13886351761;学号:3029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