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的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1、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1、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1、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
学生会动手平均分物体,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
动手实践一:①、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根小棒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②、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板书,注意鼓励有创新的)8 8 8 8 1 7 2 6 3 5 4 4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教师归纳指出: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小棒数同样多,都是4张。(教师板书:同样多)
动手实践二:①、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根小棒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④、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教师板书,学生齐读一次)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激起了学生的学生兴趣,这就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1、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今天(说出三个同学的名字)这些同学表现很棒,看老师带来了6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①、是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当学生说3份时,教师出示3只盘子)②、该怎样分?
(1)、动手实践三: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
(1)、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课件演示第一次分的过程)提问:每盘放了几个?分完了吗 继续分。(演示第二次分的过程)第二次每盘又放几个?
(1)、动手实践四:现在请同学们学着分一次?
(1)、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用磁铁演示)
(1)、教师归纳小结: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①、除号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3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边讲解边板书)整道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8÷4=2”进行巩固。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书,学生齐读),学生说“8÷4=2”的意义。
【设计意图:在分的过程中,全部让学生 参与且 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个一个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巩固练习
(1)、指导列式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几根该用12除以几?等于几?为什么除以3?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号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根该如何列式?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比较一、二两题:为什么第一小题是除以3,而第二小题除以4?
(2)教师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了一个一个分的过程和平均分的含义。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 ,在这一过程中对有想法的同学给以积极 的鼓励,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1、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