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2张PPT。1.《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B2、《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C3、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D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1956196619761978过渡时期 曲折发展十年
(全面建设十年)十年文革两年徘徊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 转折新时期——十四大
“南方谈话”1992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49年中国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几无重工业,农业和手工业占83%左右*天灾战乱造成灾民达4千万人,城市失业工人达4百万人。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1949年,我国
钢产量只有美国的0.2%,苏联的0.7%;
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
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5%,苏联的0.36%;
发电量占美国的1.25%,苏联的5.5%。从抗日战争起到国民党崩溃的12年(1937—1949)中,通货增长1400多亿倍,物价上涨85000多亿倍。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
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
经济上:只能是零分!
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2、一五计划及建设成就(1953——1957)①特点:&经济建设与社义改造并行②成就:&重东北地区
&优先发展重工业鞍山钢铁厂2、一五计划及建设成就(1953——1957)①特点:&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行②成就:③影响:改变工业落后
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打基础&重东北地区
&优先发展重工业3、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①方式: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1956年1月21日,上海举行欢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 1956年1月29日,广州市各界30万人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1956年1月15日,在北京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上,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献报喜信 1956年1月23日,在公私合营的乌鲁木齐市甡甡百货店门前,人们庆祝乌鲁木齐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案例一 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
案例二 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恢谈话,主张1956年要在现有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走快了,满脑子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评述》②影响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过急、过粗,遗留问题多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中苏关系开始破裂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十年建设探索时期开始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1、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1956)2、中共八大(1956年)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
平衡中稳步前进发展经济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经济建设领域的严重挫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宣传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是多快好省的中心。“又是大国又是穷国,不跃进行吗?落后二百年,不跃进行吗!” ——毛泽东“在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天等于20年!”“踏翻地球顶破天!”
“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
“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
&& 各级极为重视&& 参与人数剧增&& 参与面极广&& 热情极高&& 方式 “小”、“土”、“群”“乘上卫星腾云飞,脚踏地球手托天;赶英超美平常事,英雄意志似钢坚。”老农在炼钢厦门一中在炼钢中南海在炼钢全民炼钢 副总理薄一波说:“一九五八年的工业生产增加百分之六十六,看起来这象是大跃进;但是如果分析一下这百分之六十六的内容就知道……国家花费了宝贵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这能算大跃进么?”一九五八年生产的“一〇七〇万吨”钢里,有三百多万吨是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拆钢窗、卸暖气管,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什么用处也没有。薄一波一九五九年说“一九五八年炼出来的三百万吨土钢,至今还埋在草里”。
——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一九八三年《中国统计年鉴》严重后果:问题实质:思考???
规模大
公有化程度高“哪里呀吃饭不要钱?哪里呀老少笑开颜?走遍天下找不到呀,人民公社哟就是那个吃饭不要钱,嘿,吃饭不要钱!”人民公社化运动
问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
严重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
导致农业落后,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过于拔高公有化程度) 1958年9月29日,是中央确定全国放“卫星”的日子。这一天,各种“卫星”一齐上天,全国钢的日产量近6万吨,铁的日产量近30万吨,出现了9个日产生铁超过万吨的省,73个日产生铁超过千吨的县。10月15日至21日,是中央确定的“钢铁生产高产周”。钢铁等“卫星”放得更大,升得更高。在这期间,毫无钢铁工业基础的广西自治区,连放几颗大“卫星”:忻城县日产煤炭67万多吨,鹿寨县日产生铁竟然达到20万吨,浮夸到骇人听闻的程度。第一颗“卫星”水稻:1958年9月18日,四川郫县早稻亩产:824525斤!坐着花生过黄河肥猪赛大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尊重经济规律
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要有可持续发展观
1958年以来的经济冒进,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思考庐山会议
(1959年)内容上:肯定大跃进以来的成绩,
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方式上:符合党内民主生活原则情感上:体现老共产党员对党的
事业的高度责任和无限忠诚“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被揪斗中的彭德怀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万吨)&&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孤儿展金元记得:爷爷饿死了,家人都没有力气埋,找人也找不上。村口的路上东一个西一个着没埋掉的死人,有大人,有娃娃,人都走不过去。
因为饥饿,家里接连死人。死一个,翻着轱辘滚到爷爷跟前,再死一个再靠上。过几天父亲也死了……大妹死了……小妹又死了……到后来家里的死人摆不下,想再挤一挤,把炕上的爷爷再翻一翻.结果发现,爷爷的遗体已经腐烂了……饥饿的回忆 1959年,孤儿殷占岭的娘把他14岁的二姐叫到一个窟泉跟前去,说窟泉底下有蒿柴,我把你吊下去你把那些柴挖上来。二姐下去了,娘再没往上拉她,二姐就饿死在窟泉里了。
……
他说:“(后来)我娘被抓起来游斗,判了20年……1971年我娘提前释放.她手里还拿着两个在火车上买的面包,没舍得吃,给我拿来了”。另类母亲 孤儿那栓栓回忆,大雪天背着收容所的口粮,路遇一家三口,手持剪子,抢走了粮食,这三口带着粮食上路,也被抢了,面粉洒了一地,一家人一口雪,一口面,全吃了,结果撑死了……(资料来源:《定西孤儿院纪事》、《读者》转载)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主要死因为饿死。4、八字方针的提出(1960年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毛泽东总结:
白天出气,
晚上看戏,
两干一稀,
大家满意。刘少奇发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林彪说:现在的困难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按毛主席的话去做,若去做了,困难就会少得多,几十年的历史就是这样子……毛泽东首先自我批评。5、十年建设成就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火车科技:原子弹、牛胰岛素6、1956—1966十年探索的特点曲折发展,成就突出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966—1976)1、国民经济的混乱 1977年底,李先念在全国计划会议上说:
“文革”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新中国成立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新中国成立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国民经济的混乱2、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973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968亿元,
比上年增长9.2%197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4504亿元,
比上年增长11.9% (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阴影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强国,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
——陈晓卿《百年中国》同时期的西方1.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C2、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文革”期间工农业产值变化确实趋势的是
C3.下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介绍信
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
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
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
1963年1月10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