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专题一 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种类: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 生物的特征
生命现象(举例) 生物的实例
海豚捕食大马哈鱼 生物的生活需要 ________
鲸时常浮出海面进行换气 生物能进行 _________
人体排尿、排汗,植物落叶 生物能排出自身产生的废物
含羞草受刺激后合拢叶片 生物具有 _________
营养
呼吸
应激性
生命现象(举例) 生物的实例
幼苗长成大树 生物具有 __________ 现象
青蛙抱对产卵 生物能 ______ 后代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具有 __________ 现象
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生物具有 ________ 现象
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除病毒外,都具有 _______
生长
繁殖
遗传
变异
细胞
1.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是否同时具备生物的特征。如珊瑚虫属于生物, 而珊瑚属于非生物。
2. 生命现象的判断:是否为生物表现出来的现象。 如钟乳石长大、 机器人跳舞等都不属于生命现象。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程标准
1. 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 生态因素能够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2)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②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关 系 内 容
种间 关系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竞争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寄生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其体内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寄生者常常会对寄主造成一定的危害
互利 共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适应环境: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2)生物影响环境:生物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也时刻影响着环境。
环境不断变化,生物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实验不断变化的环境,_________ 和 ________相互作用形成了生物圈。
关 系 内 容
种内 关系 种内互助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种内斗争 同种生物个体间为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等而进行斗争
生物
环境
1. 生物对环境适应的判断方法:生物的特征和生理活动是否适应周围环境。
2. 生物对环境影响的判断方法:主要通过生物自身的活动是否引起周围环境的改变进行判断。
■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程标准
1. 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
2.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
3.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环境
生物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组 成 成分及作用
生物 部分 __________:主要指 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物生存提供物质的能量
__________:主要是 _______,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_________:指营腐生生活的 ______、________ 等,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______ 部分 包括阳光、水、空气和土壤等
生产者
植物(或绿色植物)
消费者
动物
分解者
细菌
真菌
非生物
1. 生态系统的判断: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部分。
2. 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菟丝子属于寄生植物,是消费者。
3. 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蚯蚓、蜣螂(屎壳郎)、蠕虫、秃鹫等都属于分解者。
3.食物链和食物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只含有 ______ 和 ______,不包括______ 和 ___________。
①食物链的书写: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如:草→鼠→蛇→鹰。
②食物链中生物的数量关系:以“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为例:短时间内,如果鼠的数量增加,则草的数量会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增加;随着猫头鹰的数量增加,猫头鹰大量捕食鼠,鼠的数量减少,从而避免了鼠害对草原的进一步破坏。最终各种生物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 _____,食物链就越 _____,食物网就越复杂。
食物网中食物链条数的计算方法:
1. 找到起点(生产者)和终点(最高级消费者),从生产者到最高级消费者才算作是一条食物链;
2. 顺着箭头计算从起点到终点的通路,有几条通路就有几条食物链。
多
多
(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 _________ 和 _______ 进行的。一般情况下,营养级越高,生物个体数量越少,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中获得的能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得越多。 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而能量流动是 _______ 的。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直接能量来源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食物链
食物网
逐级递减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总是维持在 _________ 的状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反之,越小。
数量
所占的比例
相对稳定
1.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2.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________________ 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课程标准
生物圈是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生态系统。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大气圈
2. 生物圈包括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类 型 特 点
森林生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繁多。 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 缺乏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较森林生态系统少
海洋生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丰富,海洋中藻类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 70%
类 型 特 点
湿地生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多。 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淡水生态系统 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水域与其中的生物组成
农田生态系统 以农作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城市生态系统 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必须从外界输入食物,同时要向外输出垃圾
4.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生物圈是地球上 ________ 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最大
图 名 图 片 常考知识点
食物链简图 1. 图中的生产者是 _______________。
2. 图中的消费者是 _______________。
3. 其中,蛇与鹰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
4. 鹰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________________。
草
鼠、蛇、鹰
捕食
太阳能
图名 图 片 常考知识点
食物网简图 5. 如果杂食性的鸟全部被猎杀,短时间内,昆虫的数量会 ________________。
6. 图中有 ___条食物链。 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
8. 该食物网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增多
4
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的鸟→鹰
捕食和竞争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图名 图片 常考知识点
生态系统简图 9.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阳光、空气、水等属于_________因素。
10. 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 _________ 的角色。
11. 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________。
12. 在某生态系统中,大量的捕杀某种动物后,则一段时间内造成相应的动植物出现变化,但经过若干年,得到基本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___________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非生物
分解者
鹰
自我调节
图名 图 片 常考知识点
生态系统应用图 13. 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利用鸭对昆虫、杂草的__________ 关系来控制昆虫、杂草的数量,最大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鸭产生的粪便富含有机物,经土壤及微生物分解
后,产生的无机物又被生产者利用。 可见鸭能 _________ 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捕食
促进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订并实施计划】
1. 设置对照实验: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实验1: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为例)
2. 在两侧中央各放入 5 只鼠妇,静置 2 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 10 次。 计算全班同学第 10 次数据的平均值。
【现象与结论】
1. 实验现象:明亮一侧的鼠妇数量少于阴暗一侧的鼠妇数量。
2. 实验结论:鼠妇适于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实验材料处理】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命题点
1. 选取生长状况相近的鼠妇 10 只而不是 1 只,目的是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让鼠妇处于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中,其余条件一致,目的是②_______________。
3. 盖的玻璃板不可去掉,且在统计中不得经常掀开纸板。
4. 统计全班同学第 10 次数据平均值的目的是③_______________。
避免偶然性,
控制单一变量
减少实验误差
减少实验误差
一题练完命题点
例题 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一现象,想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 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 A、B 两区(如图)。
步骤 2:选 10 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 A、B 两区的中央,A 区盖上不透光纸板,B 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 3:静置 2 分钟,每隔 1 分钟观察统计 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 6 次,统计数据如表 1:
请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统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设计 B 区是起 _______ 作用。
(3)A、B 区都要铺上一样的潮湿的土壤,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____,根据实验现象(如表 1),得出的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5)生物兴趣小组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他们重复做了几次实验,把最终得到的数据取了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对照
保证变量唯一
光
减少误差和避免偶然性
拓展设问
(6)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实验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的影响,设计了方案如表 2:
但指导老师认为方案有一定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将 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_,实验结果会更科学。
纸板
玻璃板
项目 鼠妇数量(只) 盖板 土壤湿度
A区 10 玻璃板 湿润
B区 10 玻璃板 干燥
(7)若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都不同,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填选项字母)。
A. 否定本组结论,依据假设和已有的知识改变结论
B. 检验实验过程是否有误,再重复实验
(8)实验完毕后,鼠妇应该怎么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 慢慢变大的钟乳石 B. 会擦地的机器人
C. 营养丰富的香菇 D. 绚丽缤纷的珊瑚
2.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儿因受到惊吓而起飞,此情境说明生物 ( )
A. 能进行呼吸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能生长和繁殖 D. 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的特征与生物、非生物的判断
C
B
3.“雨露滋润禾苗壮”这句话体现了影响生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
A. 水 B. 光 C. 温度 D. 空气
4.《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百科全书,对世界农业科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中对菜地的管理有“有草锄之”的论述。种菜要锄草,因为杂草与蔬菜之间的关系是 ( )
A. 竞争 B. 合作 C. 寄生 D. 共生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A
A
5.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下列描述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
A.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B. 温度和湿度会影响霉菌的生长
C. 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D. 适时施肥除草可以使庄稼长得更好
A
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是 ( )
A. 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7.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
A. 松花江中所有的鱼 B. 扎龙自然保护区
C. 长白山景区全部的植物 D. 内蒙古草原上所有的生物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判断
D
B
8.你见过国槐树上垂吊着的一种绿色肉虫子吗?很多人称它为“吊死鬼”,它叫国槐尺蠖,胡蜂是它的天敌。与此相关的食物链是 ( )
A. 国槐→国槐尺蠖→胡蜂
B. 阳光→国槐→国槐尺蠖→胡蜂
C. 国槐←国槐尺蠖←胡蜂
D. 国槐→国槐尺蠖→胡蜂→细菌
■ 食物链及食物网
A
9.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A. 图中共有 4 条食物链,最短的食物链是
草←鼠←鹰
B.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
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C.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草
D. 蛇和鹰只有捕食关系
■食物链及食物网
B
10.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生物圈是指陆地生态系统
C.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 D.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C. 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且稳定不变,自我调节能力强
D.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生物圈的范围及特点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