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中考科学高频考点剖析 专题1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4】中考科学高频考点剖析 专题1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26 08:30:02

文档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
【课程标准】
①知道空气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②认识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学会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③描述自然界中氧、碳及氮的循环,了解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等环境问题及对人类的影响。
④认识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燃烧的条件、催化剂 的重要作用等。
⑤了解氧化反应及燃烧,知道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过程;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学业要求】
①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检验和区分氧气、二氧化碳。
②能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③能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④参与大气保护、臭氧层保护、温室效应的讨论。
考点一: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检验和区分氧气、二氧化碳
◎检验区分:氧气
1.在一个集气瓶中充满了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
A.木炭 B.细铁丝 C.磷 D.硫
【答案】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在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时,所先物质能够与氧气反应,并且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解答】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B不符合题意;
C.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属于固体,故C符合题意;
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023八下·吴兴期中)下图是实验室关于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制备 B.收集
C.验满 D.验证性质
【答案】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对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和验证的实验的认识判断。
【解答】A.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生成氧气带出的粉末堵住导管口发生爆炸,故A正确;
B.收集氧气时,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集中在集气瓶底部,则导气管应该伸到集气瓶底部,故B错误;
C.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那么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故C错误;
D.将绕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点燃伸到氧气中,看到火星四射,为了防止熔融物低落平底造成炸裂,瓶底应该放少量水或细沙,故D错误。
故选A。
3.有位同学暑假去西藏旅游时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他的症状得以缓解 。 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可以提供能量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提供营养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根据氧气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
【解答】 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是由于氧气帮助呼吸,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氧气;
故选C。
4.如图所示,等体积的A、B两集气瓶中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
A.A瓶中有水流入 B.B瓶中有水流入
C.两瓶中均有水流入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红磷燃烧后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而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根据集气瓶A、B中的压强的变化分析。【解答】在A中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压强减小。在B中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二氧化硫代替了氧气的体积,使压强几乎不变。冷却室温过程中,B中压强大,所以气体会向A中移动,最终两瓶内压强相等,打开弹簧夹,水流入AB中,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根据对氧气的性质的认识判断。
【解答】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能自己燃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6.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小于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则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都是二氧化硫,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3·柯桥模拟) 使用如图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量筒中初如液面是50mL,试管容积为120mL,不计导管所占体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26毫升刻度线处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氮气
C.该实验中的白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白磷燃烧消耗氧气,量筒内水补充减少氧气体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代替磷测氧气体积及磷燃烧现象分析。
【解答】A、空气体积为120毫升,氧气占1/5,则氧气体积为24毫升,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则量筒内水补充氧气体积,最终量筒中液面降至26毫升处,符合题意;
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不符合题意;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能使装置内压强发生明显变化,该实验中的白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不符合题意;
D、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
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可知,蜡烛受热后熔化,然后再汽化生成石蜡蒸汽。石蜡蒸汽沿导管排出,由于它的温度已经高于燃点,所以会在导管口出燃烧起来,从而看到子火焰,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而不是液态石蜡,故A错误;
B.子火焰能够燃烧是因为,蜡烛中主要物质的沸点较低,而不是熔点低,故B错误;
C.导气管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不能能从导管末端导出,就不会看到子火焰,故C正确;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故D错误。
故选C。
◎检验区分:二氧化碳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石灰石 B.制取
C.验满 D.检验
【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A、根据块状药品一横二放三直立的原则分析;
B、根据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漏斗下端浸入液体药品中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验满需将燃着木条放瓶口处检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分析。
【解答】A、取用石灰石应横持试管,用镊子夹取药品放在试管口处,再直立试管,不能将药品投放试管中,不符合题意;
B、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漏斗下端浸入液体药品中,以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验满需将燃着木条放瓶口处检验,不符合题意;
D、检验二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解答】A. 二氧化碳使右面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助燃不可燃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B. 瓶子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验证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C.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验证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D. 二氧化碳倾倒后右端下沉,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正确;
故答案为:D。
3.如图,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燃烧的甲烷火焰上方,能证明甲烷中有碳元素的现象是(  )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发出淡蓝色火焰
C.产生大量的热量 D.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解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验证可证明甲烷中碳元素,所以能证明甲烷中有碳元素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选A。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0.04%
C.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干冰能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分析。
【解答】A.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大约0.03% ,故错误,符合题意;
C. 液态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干冰能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有毒,若在空气中含量过高时会使人中毒死亡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反,是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树林中空气清新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氮气等都不支持燃烧分收入
B、根据二氧化碳无毒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D、根据呼吸原理和光合作用原理分析。
【解答】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 ,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无毒,不符合题意;
C、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不符合题意;
D、 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反,是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树林中空气清新 ,符合题意;
故选D。
6.木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木炭发出耀眼的白光
B.②中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③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对比①②现象可证明,氧气具有可然性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2)根据氧气的性质判断;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
(4)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判断。
【解答】A.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故A错误;
B.②中的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故B错误;
C.③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C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D错误。
故选C。
7.如图所示,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 ,烧杯中放着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中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拿走烧杯中的一支蜡烛 ,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该实验向烧杯底部通入二氧化碳,由蜡烛熄灭可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不能改变分析。
【解答】A、图示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观察到低处蜡烛先熄灭,不符合题意;
B、不移开玻璃片,二氧化碳进入烧杯速度慢,现象不明显,不符合题意;
C、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蜡烛的着火点不改变 ,不符合题意;
D、 该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拿走烧杯中的一支蜡烛 ,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符合题意;
故选D。
8.如图是三星堆发掘的太阳鸟铜像,出土文物往往带有铜锈。根据铜锈的成分: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或CuCO3·Cu(OH)2],小科猜想:引起铜锈蚀的因素除了氧气和水外,可能还有二氧化碳。为证明“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下列实验组合中可行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④ D.③和④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在探究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中,需控制氧气和水等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解答】A.存在二氧化碳和水两个变量;
B.变量为水;
C.其对照实验的变量为有无二氧化碳;
D.该组对照实验变量为氧气;
故答案为:C
9.如图所示,甲烧杯中有高低不同的两支燃烧的蜡烛,沿烧杯壁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乙图有三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被罩在一只稍大一些的烧杯中,对甲、乙中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中蜡烛都是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甲、乙中蜡烛都是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C.甲中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乙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D.甲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乙中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蜡烛燃烧放热,若热量不能散出,则生成气体密度会变小分析。
【解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甲中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蜡烛会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乙中蜡烛燃烧放热,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向上方汇集,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故选D。
10.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纸花变为红色的有Ⅰ和Ⅳ
B.Ⅰ的作用:证明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Ⅳ中纸花变红,Ⅱ、Ⅲ中纸花不变红
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不是酸性物质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解答】A.稀醋酸是酸性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的碳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实验I的作用是:说明酸性物质会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由IV中小花变红,II、III中不变红,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是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二:能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氧气的制取
1.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开始加热立即收集
C.收集满后移除集气瓶
D.结束后停止加热
【答案】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判断。
【解答】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双手握住试管,如果烧杯中导管口出现连续的气泡,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
B.开始加热后,导管口出现的是空气,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待导管口出现连续气泡时再开始收集,故B错误;
C.收集满氧气后,要在水中将玻璃片盖在集气瓶上,故C错误;
D.实验结束后,应该先拿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进试管引起炸裂,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先固定试管,再放置酒精灯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先加热,后预热
【答案】C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
【解答】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故A错误;
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先放置酒精灯,再根据酒精灯的位置确定试管的高度,故B错误;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造成炸裂,故C正确;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后加热,这样可以防止试管炸裂,故D错误。
故选C。
3.现有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发生分解反应,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实验过程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度,但是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分析。
【解答】两份相同的双氧水,分别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发生分解反应,加二氧化锰的双氧水分解速率快,但双氧水放出氧气的质量与有无催化剂无关,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C。
4.现有 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 A为纯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的气体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
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特点,不加催化剂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加快;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纯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A中氯酸钾的质量比B中多,进行分析。
【解答】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
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纯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A中氯酸钾的质量比B中多,所以A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比B中多。
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加热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氧气,但是A所需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慢;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的B所需温度较低,反应速率快,至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少。
观察图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如图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时先来回移动酒精灯预热,再使试管均匀受热
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氧气
D.反应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C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需注意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各注意事项。
【解答】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等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C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C。
6.如图所示,①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其中的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②和③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小金欲制取一瓶氧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①中,将MnO2浸人H2O2溶液,MnO2可分解产生氧气
B.若用装置②收集氧气,需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并连续冒出时才可收集
C.若用装置③的方法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进行验满
D.将装置①分别与装置②或③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氧气制取实验的过程、现象和原理分析判断即可。【解答】A.在①中,将MnO2浸入H2O2溶液,MnO2可分解产生氧气错误,因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A错误;
B.若用装置②的方法收集氧气,需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并连续冒出时才可收集,但题目要求收集干燥的氧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正确;
C.若用装置③的方法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故C错误;
D.将装置①分别与装置②或③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因为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干燥,故D错误。
故选B。
7.实验室常用如图甲、乙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小金又设计了如图丙、丁的装置用于制取氧气,以及测量氧气体积,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时,需定期向甲图烧瓶中添加二氧化锰粉末
B.乙图中先关闭止水夹a再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放手后若活塞下落到原位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C.利用丙图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可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操作
D.若用装置丁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答案】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对氧气制取、收集等实验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使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用装置乙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不需定期向烧瓶中添加二氧化锰粉末,故A错误;
B.向上拉装置丙中注射器的活塞并关闭止水夹a,若活塞下落到原位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
C.装置丁中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不能彻底分开,不能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操作,故C错误;
D.在图丁中,依靠生成氧气的压强将水压入量筒,而空气起到传递压强的作用,对氧气体积的测量没有影响,故D错误。
故选B。
8.小明在做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绘制了试管中固体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氯酸钾的质量
B.b点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C.c点表示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D.d点表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答案】D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氯酸钾的分解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氯酸钾的分解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才能进行,因此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氯酸钾的质量保持不变,那么a段的固体质量应该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之和,故A错误;
开始分解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保持不变,氯酸钾的质量不断减小。b点时氯酸钾正在分解,则此时固体包括二氧化锰、氯酸钾和生成的氯化钾,故B错误;
c点时固体质量保持不变,即此时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则此时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故C错误;
d点时固体质量保持不变,即氯酸钾完全分解,则表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9.请你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
(1)若用氯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用编号表示)
(2)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且无需加热来制取气体,改用E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
【答案】(1)AD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利用密度及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其中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干燥,排水法收集气体纯净;
(2)根据能控制药品接触与分离的装置可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分析。
【解答】(1) 若用氯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因向上排空气法比排水法收集氧气干燥,所以收集装置选择D。
(2)E装置可通过改变压强控制药品接触与分离,从而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
故答案为:(1)AD;(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10.实验室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1)实验前,先用止水阀夹住橡胶管,再向仪器A中加入水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若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没有复燃 。
A.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
B.开始收集时,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未装满水。
C.导管口一出现气泡就立即收集
(3)若用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气体从    (填“a”或“b”)口通入。
【答案】(1)长颈漏斗内水柱稳定不变
(2)B;C
(3)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压强差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2)根据收集氧气没有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可能气体不纯分析;
(3)根据干燥气体时气体长进短出分析。
【解答】(1) 实验前,先用止水阀夹住橡胶管,再向仪器A中加入水,若长颈漏斗内水柱稳定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若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没有复燃 ,可能是氧气收集的不纯, 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 ,不影响氧气纯度 ,A错误;开始收集时,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中未装满水,会使收集氧气不纯,B正确;导管口一出现气泡就立即收集,没有排除装置内空气,使气体不纯,C正确。
(3) 若用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为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气体从a导管进入。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内水柱稳定不变 ;(2)BC;(3)a。
◎二氧化碳的制取
1.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A.稀硫酸反应太慢
B.稀硫酸比盐酸的价格高
C.生成的气体不纯净
D.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钙的溶解性和存在状态判断。
【解答】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加入稀盐酸 D.收集气体
【答案】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取块状固体药品(如大理石、锌粒等)时,先把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 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 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取用时,先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然后一手拿试剂瓶,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注意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A正确;
B.加入石灰水不能直接丢,可能砸坏试管,B错误;
C.倾倒液体,瓶塞要倒放,C错误;
D.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而用排空气法收集,D错误;
故答案为:A。
3.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装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中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过程判断。
【解答】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
②连接装置;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气体;
⑥验满。
因此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④⑤⑥。
故选C。
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CO2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图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制备CO2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干燥CO2 排空气法收集CO2
装置图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性质及除杂原则分析;
C、根据干燥气体导管要长进短出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分析。
【解答】A、制备二氧化碳利用不需加热,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会发生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利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导管要长进短出,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利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要长导管进气,符合题意;
故选D。
5.小科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二氧化碳(CO2)。你认为小科(  )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能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 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 CO2
【答案】C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分析;
B、根据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短导管进气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密度大小确定进气导管分析;
D、根据有长颈漏斗的制气装置,长颈漏斗下端要进行液封分析。
【解答】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的水中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利用排水法可收集二氧化碳,但为了节约药品,一般不采用该方法,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密度小于水,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 CO2,不符合题意;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符合题意;
D、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下,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收集到一瓶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如图分别是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收集和验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但不可用作氧气的发生装置
B.装置②干燥二氧化碳时,气体由b管进a管出
C.装置③可用作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④是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制备二氧化碳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所以用固液不加热装置。干燥二氧化碳用浓硫酸,将二氧化碳通入浓硫酸中,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所以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验满需将燃烧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解答】A、装置①固液不加热装置,可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也可用作氧气的发生装置,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装置①作发生装置,所以A不符合题意。
B、装置②干燥二氧化碳时,起洗气功能,气体需要长进短出。即由a管进b 管出,所以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③可用作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所以C符合题意。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所以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
7.如图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
(1)将蛋壳装入图甲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中,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
(2)甲图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   。(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气体。
【答案】(1)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
(2)A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根据将蛋壳装入图甲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中可控制药品接触与分离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分析。
【解答】(1) 将蛋壳装入图甲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中,可控制固体和液体的接触与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
(2)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甲图装置虚线框中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乙图中的A装置;
故答案为:(1)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2)A。
8.小科得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他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为检验二氧化碳,他将a和d相连接,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了收集一 瓶二氧化碳气体, 他应将A装置的a和C装置的   相连(填字母)。
【答案】(1)CO2+Ca(OH)2=CaCO3↓+H2O
(2)G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分析。
【解答】(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要用C收集二氧化碳,a导管需连接g。
故答案为:(1) CO2+Ca(OH)2=CaCO3↓+H2O ;(2)g.
考点三:能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在一次野外烧烤活动中,小文用手摇鼓风机给炭火送风(如图),使木炭燃烧更剧烈,这是因为使用手摇鼓风机(  )
A.降低了木炭的温度 B.升高木炭周围空气的温度
C.降低了木炭的着火点 D.使木炭表面接触更多空气
【答案】D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量和浓度等有关分析。
【解答】 小文用手摇鼓风机给炭火送风,补充了充足氧气,使木炭与氧气接触更充分,使燃烧更剧烈;
故答案为:D。
2.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加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
【解答】煤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煤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反而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氧气供应,所以越扇越旺;而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灭,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A.③④ B.③ C.②④ D.①②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要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需进行白磷燃烧和白磷因不接触氧气不燃烧的对比实验分析。
【解答】 ①中白磷不接触氧气且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②中温度不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不燃烧,③白磷不能接触氧气不燃烧,④白磷接触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能燃烧,所以由②④实验对比可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
故选C。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发光、发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
B.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
C.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D.燃烧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A.白炽灯就发光发热,但不是燃烧现象,故A错误;
B.铁生锈就是氧化现象,但是没有发生燃烧,故B错误;
C.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故C正确;
D.燃烧时不但发光发热,还有新物质生成,肯定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A.氧气 B.可燃物
C.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D.以上都是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两实验中的现象及条件分析。
【解答】实验中热水中白磷燃烧,冷水中白磷因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由此对比可探究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的条件。
故选C。
6.意外事故发生时,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及时打开门窗通风,防止中毒
B.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C.电器或电线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D.室内浓烟密布时,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俯身撤离
【答案】D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理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A.室内起火时,如果开门窗通风,会使氧气进入室内,使燃烧更剧烈,故A错误;
B.发现煤气泄漏时,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可能会引起打火,引起煤气爆炸,故B错误;
C.电器或电线着火时,不能立即用水扑灭,以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C错误;
D.由于烟的密度较小,集中在上方,因此应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俯身撤离,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西汉《淮南万毕术》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即将坚冰削磨成凸透镜,朝向太阳,在圆冰下边的光斑上放上可燃物,可以达到取火目的。下列操作有利于取火的是(  )
A.尽量选择天气潮湿的日子 B.可燃物尽量压实不要蓬松
C.尽量选择着火点低的可燃物 D.可燃物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处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取火时天气干燥、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大、可燃物着火点低、凸透镜焦距处都有利于取火分析。
【解答】A、天气潮湿水蒸气多,不利于取火,不符合题意;
B、 可燃物压实,与氧气接触面积小,不易取火,不符合题意;
C、 尽量选择着火点低的可燃物 ,也利于燃烧取火,符合题意;
D、 可燃物放在凸透镜焦距处温度高有利于取火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
B.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
C.说明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
D.说明燃烧需要助燃剂
【答案】D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燃烧需要可燃物,燃烧需要助燃剂,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答】A.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A正确;
B.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B正确;
C.说明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C正确;
D. 此实验无法说明燃烧需要助燃剂,D错误;
故答案为:D
9.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助燃剂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答案】D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对比②③,②中红磷不能与氧气接触,而③中红磷与氧气接触,可验证燃烧需助燃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④未燃烧,说可能是还没有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不能说明它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火折子被誉为古代的“打火机”(如图),其制作与使用方法如下:
①将棉花、松香、硫磺等可燃物混合;
②将混合后的可燃物卷起、压实、捆紧;
③点燃后装入竹简,竹简盖子上有小孔;
④使用时取下盖子,吹一下就能复燃。
其中有助于燃烧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棉花疏松多孔,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很容易燃烧起来,故①符合题意;
②“卷起、压实和捆紧”,即减小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缓燃烧,故②不合题意;
③竹筒上的小孔用于连通空气,防止熄灭,故③符合题意;
④使用时吹一下,给足空气,使其复燃,故④符合题意。
那么有助于燃烧的是①③④。
故选B。
1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
C.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圈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A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对燃烧的认识和理解判断。
【解答】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燃烧时不能对火柴梗加热,它达不到着火点而熄灭,故A错误符合题意;
B.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故B正确不合题意;
C.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圈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小科为了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利用底部破损的试管、注射器和烧杯等器材连接成如图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将有破洞的试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步骤二:分别取大小相同的白磷、红磅小颍粒放置在燃烧平台①上,将另一颗等大的白磷放在燃烧平台②上,塞紧橡皮塞,向烧杯中倒入60℃热水,至刚好浸没燃烧平台①上的药品,如图乙所示。.
步骤三:连接吸有足量空气的注射器,打开止水央,向下推注射器活塞,使燃烧平台①露出水面后,迅速关闭止水夹,如图丙所示,观察实验现象。
步骤四:待反应停止后,再次打开止水央,将注射器内剩余的空气继续推入试管内,使平台②露出水面,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
(1)步骤一中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2)步骤三中可观察到   燃烧(选填”白磷”、”红磷” 或”白碳和红磷”)
(3)小科观察到平台②上的白磷在步骤四的实验中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必要条件是   
【答案】(1)试管内外出现液面差
(2)白磷
(3)燃烧需要助燃剂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及各实验中白磷和红磷是否接触氧气及温度分析。
【解答】(1)步骤一中观察到试管内外出现液面差,说明气密性良好。
(2) 步骤三中平台①白磷接触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可以燃烧,红磷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平台② 白磷不接触氧气不燃烧。
(3) 小科观察到平台②上的白磷在步骤四的实验中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必要条件是燃烧需要助燃剂 。
故答案为:(1) 试管内外出现液面差 ;(2)白磷;(3) 燃烧需要助燃剂 。
考点四:参与大气保护、臭氧层保护、温室效应的讨论
1.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B.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答案】D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④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解答】A、石油也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B、积极植树造林有利于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不符合题意。
C、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限制工业的发展很显然不合适,应该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故不符合题意;
D、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正确;
故答案为:D。
2.下列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合理的是(  )
A.酸雨一将燃煤钢炉烟囱加高
B.白色污染一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
C.雾霾一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根据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分析;根据塑料焚烧的危害分析;根据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分析;根据磷元素是水中浮游植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增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来判断。
【解答】A、加高烟囱不能减少产生的废气,解决的办法应该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利用,故A错误;
B、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解决的办法可以是少用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故B错误;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雾霾,故C正确;
D、因为大量氨元素、磷元素的使用,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应合理使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大气的“温空效应”是指(  )
A.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
B.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透射至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
C.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几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辐射,使热量散失很少
D.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
【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温室效应:(1)主要成因:大量使用化学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2)影响:地球气候异常,灾难性气候增加;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沿海国家和地区可能被海水淹没。
【解答】A、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是很少的,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A错误。
B、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B错误。
C、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了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温度起到保护作用,C正确。
D、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使平流层温度上升,与题干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4.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磯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答案】A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是通过更多的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然后再释放长波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解答】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不会造成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故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调节温度的重要气体,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故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甲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说法正确。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5.根据图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1850年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大较缓慢
B.20世纪50年代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
C.从1880年至1990年全球的平均气温总趋势是上升的
D.全球温度的上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无关
【答案】D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解答】A、由1750年-199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图,1850年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大较缓慢,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1750年一199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图,20世纪50年代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1880年一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图,从1880年至1990年全球的平均气温总趋势是上升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1750年-199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图、1880年一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图,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上升,全球温度的上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6.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C
【知识点】空气污染与保护;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A、根据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气体分析;
B、根据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分析;
C、根据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会造成浪费且污染环境分析;
D、根据塑料垃圾造成白色污染分析。
【解答】A、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气体,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保护环境 ,不符合题意;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可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 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会造成浪费且破坏环境,符合题意;
D、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生产中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城市增加绿化面积可以适当削弱热岛效应
C.台风、寒潮、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对东沿海各省影响很大是因为受到季风的影响
D.一些人为因素可以使洪水的危害增大,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季风;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温度高于周边地区的现象
【解答】A.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A正确
B.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温度,所以城市增加绿化面积可以适当削弱热岛效应,B正确
C. 台风对东南沿海影响很大是因为受到季风的影响,寒潮和干旱主要影响内陆地区,C错误
D. 一些人为因素可以使洪水的危害增大,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会导致水土流失等,D正确
故答案为:C
8.下表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  )
温室气体 1750年 浓度/(g·cm-3) 1990年 浓度/(g·cm-3) 年增长率/% 生存期/年 温室效应强度(CO2=1)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
二氧化碳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氟氯烃 0 0.0008 2.2 50~102 3400~15000 24
甲烷 0.8 1.72 0.9 12~17 11 15
二氧化二氮 0.00029 0.0003 0.25 120 270 6
A.CO2 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D.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答案】C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使全球变暖。
【解答】A、CO2的年增长率小于氯氟烃、甲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长,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是CO2(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主要原因,该选项说法正确;
D、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9.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大量的“可燃冰”,它是甲烷在海底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燃烧后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洁能源。和石油、煤炭一样,“可燃冰”中的甲烷也是来源于古生物遗骸。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据此分析可以得出的观点,合理的是(  )
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B.海底甲烷逸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是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了氧气
D.“可燃冰”被公认为是石油、煤炭的替代能源,且和石油、煤炭一样都是清洁能源
【答案】B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解答】A.材料中显示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所以大量使用“可燃冰”会造成温室效应,A错误;
B. 材料中显示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海底甲烷逸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B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是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利用了二氧化碳,C错误;
D.可燃冰”被公认为是石油、煤炭的替代能源,属于清洁能源,但是石油。煤炭不属于清洁能源,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下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B.在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中,②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增强③过程不会打破碳循环的平衡
D.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与氧循环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答案】A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解析】【分析】 氧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状态。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人类活动中的燃烧都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此构成了生物圈的氧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相互联系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
【解答】A. 自然界中,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A正确;
B. 在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中,②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错误;
C. 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增强③过程会打破碳循环的平衡,C错误;
D.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与氧循环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D错误;
故答案为:A
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答案】D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考虑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式时,是否能选用排水法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和是否与水反应;是否能选用排空气法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②③⑤需要考虑
故答案为:D
2.图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检验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A.制取氧气 B.验满氧气
C.收集氧气 D.检验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判断。
【解答】A.过氧化氢为液体,二氧化锰为固体,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型”,此时长颈漏斗的下口要浸没在液面以下,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它能否复燃,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通入氧气的导管应该深入集气瓶底部,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检验氧气时,应该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内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3.《庄子·外物篇》中有“木与木相摩则燃”的说法。干燥的木头与木头相互摩擦可以烧起来,这是因为(  )
A.木头相互摩擦可能产生电荷 B.摩擦使温度至少升高到着火点
C.木头之间存在摩擦力 D.摩擦可以产生更多氧气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到达着火点,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不摩擦时木头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则干燥的木头与木头相互摩擦可以烧起来,这是因为摩擦使温度至少升高到着火点,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下列用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制取O2 B.可制取CO2
C.可收集CO2 D.可收集O2
【答案】C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选择要求分析。
【解答】A、选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利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制取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符合题意;
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 ℃,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 ℃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灭火的原理:①隔绝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低温度。
【解答】根据描述可知,温度计的示数为280℃,则可燃物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当快速推动活塞时,吹出的空气会将蜡烛上方的气态石蜡吹走,从而停止燃烧。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不能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等。化学变化是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等。
【解答】A、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在叶绿素和太阳能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A不符合题意;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能够吸收热量,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和水反应生成酸,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即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雾
C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
【解答】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A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出现黄白色火焰,释放热量,并产生大量白烟,故B错误;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错误;
D.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8.“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夜间发现天然气泄漏,千万不能使用排油烟机等用电设施
D.油库、面粉厂和煤矿的坑道内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灭火的方法:①隔绝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低温度,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通过隔绝空气的方法灭火,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受降低它的着火点,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夜间发现天然气泄漏,千万不能使用排油烟机等用电设施,开机时打火会引起天然气爆炸,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油库、面粉厂和煤矿的坑道内存在甲烷气体,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9.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以下对实验的观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暗红色的红磷被点燃后,观察到集气瓶内充满白烟,燃烧结束后,白烟逐渐消失
B.淡黄色的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银白色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底出现白色固体
D.黑色木炭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看到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A、根据磷燃烧现象分析;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及二氧化碳验证方法分析。
【解答】A、暗红色的红磷被点燃后,观察到集气瓶内充满白烟,燃烧结束后,白烟逐渐消失 ,不符合题意;
B、 淡黄色的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不符合题意;
C、 银白色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底出现黑色固体 ,符合题意;
D、 黑色木炭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看到石灰水变浑浊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如图所示的“灭火毯”,可以作家庭防火逃生备用。灭火毯可耐温度达550摄氏度以上。下列有关灭火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具有防火、隔热的功能
B.需用绝缘、耐高温的材料制作
C.灭火的原理是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D.在遇到火灾初始阶段时,能以最快速度隔氧灭火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解答】A、 灭火毯需要具有防火、隔热的功能 ,不符合题意;
B、 灭火毯可耐温度达550摄氏度以上,需用绝缘、耐高温的材料制作 ,不符合题意;
C、 灭火的原理是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符合题意;
D、 在遇到火灾初始阶段时,能以最快速度隔氧灭火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且用途广泛的一种物质。对下列各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到氧气体积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D.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实验操作的过程和设计思想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瓶子底部的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减小对空气的污染,故A错误符合题意;
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从而使瓶内压强减少,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量筒内的水会倒吸进集气瓶内,而进入里面水的体积等于氧气的体积,故B正确不合题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如果铁丝的熔融物滴落在瓶底,那么会使瓶子炸裂,因此瓶底的水可以防止集气瓶炸裂,故C正确不合题意;
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烧杯里的水可以让里面的白磷隔绝空气,还能对上面的铜片进行加热,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12.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表示该物质一定不能燃烧的点是(  )
A.N、P点 B.P点 C.M、P点 D.Q点
【答案】C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燃烧的条件:①有可燃物;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只有物质在P点时温度低于物质的着火点t℃,因此此时肯定不能燃烧。而M点时虽然温度在着火点以上,但是氧气的浓度为零,因此也不能燃烧。
故选C。
13.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a中氯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氯酸钾的质量,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多,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而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但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是高锰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起了催化作用。
【解答】A、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A正确;
B、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B错误;
C、分析图象可知ab产生的氧气一样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C错误;
D、分析图象可知b反应产生的氧气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4.粉尘爆炸是指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粉尘云,在点火源作用下快速燃烧,导致温度压力在有限的密闭空间内急骤升高,引发爆炸的现象。结合燃烧和爆炸的条件,下列防治粉尘爆炸的措施所对应的原理错误的是(  )
A.安装通风除尘系统,控制粉尘源——隔离可燃物
B.生产场所严禁各类明火,控制点火源——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生产车间设计一定面积的门、窗等泄爆口——排泄爆炸产生的压力或能量
D.在粉尘和空气的混合物中充入不可燃、不助燃的惰性气体——降低助燃剂的浓度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 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要有可燃物;如木材、天然气、石油等;(2)要有助燃物质,如氧气、氯酸钾等氧化剂;(3)要有一定温度,即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点火源).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称为燃烧三要素,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燃烧.
【解答】A. 安装通风除尘系统,控制粉尘源——隔离可燃物 ,A正确;
B. 生产场所严禁各类明火,控制点火源——此操作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错误;
C. 生产车间设计一定面积的门、窗等泄爆口——排泄爆炸产生的压力或能量 ,C正确;
D. 生产车间设计一定面积的门、窗等泄爆口——排泄爆炸产生的压力或能量 ,D正确;
故答案为:B
15.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注射器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注射器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注射器,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石灰水没有变化,可能是注入的二氧化碳的量太少,据此分析解答。【解答】实验目的是验证空气中存在二氧化碳,没有得到对应的现象可能是与二氧化碳的浓度低导致取样中二氧化碳的量较少有关,所以当没有明显现象时需要继续鼓入空气进行实验即增大样本的数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B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水分子间的间隔、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增大
B.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C.该实验能说明火柴的着火点一定不超过100 ℃
D.在B处时火柴不燃烧的原因是湿润的水蒸气降低了火柴的着火点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根据燃烧的必须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A.水沸腾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变,故A错误;
B.水蒸气隔绝了氧气,当火柴移离水蒸气时接触氧气从而燃烧,故B正确;
C.水的蒸发温度是100摄氏度,水蒸气经过加热的铜管后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所以火柴的着火点很明显超过100摄氏度,故C错误;
D.B处火柴不能燃烧的原因是水蒸气隔绝了火柴与氧气的接触,故D错误。
故选B。
17.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燃料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
D.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氧气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O2,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化过程(包括有机化合物的腐败)都消耗氧气。但空气中的氧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得到补充。在金属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纯度93.5%~99.2%的氧气与可燃气(如乙炔)混合,产生极高温度的火焰,从而使金属熔融。冶金过程离不开氧气。为了强化硝酸和硫酸的生产过程也需要氧。不用空气而用氧与水蒸气的混合物吹入煤气气化炉中,能得到高热值的煤气。医疗用气极为重要。
【解答】A. 氧气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A正确;
B. 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助燃剂,B错误;
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 ,C正确;
D. 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 ,D正确;
故答案为:B
18.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 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零,后进行测量
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
C.实验室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弹力;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和注意事项判断。
【解答】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零,后进行测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氢气,防止高温的氧化铜再次被氧化,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气压减小时造成倒吸,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9.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滴加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装置B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③比①先变红
C.装置B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CO2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D.装置C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硫酸钙是不溶于水的粉末;
(2)根据①和③的位置不同判断;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判断;
(4)根据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A.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其中的硫酸钙不溶于水,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故A错误;
B.在装置B中,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从而使石蕊试纸变红,而下面的试纸先变红,上面的试纸后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先沉积在下面,再逐渐上升,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故B正确;
C.装置B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试纸变红,故C错误;
D.装置C中点燃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故D错误。
故选B。
20.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四种氧气制取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时加入的MnO2不能增加产生氧气的质量
B.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最佳方法是H2O2分解制取O2
C.四种方法都是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制取O2
D.取等质量的四种反应物,H2O2分解产生的O2最多
【答案】D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对制取氧气实验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能改变生成物的种类和质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采用H2O2分解制取氧气时,即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通电,因此最节能;反应产物为水和氧气,因此最环保,最安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化学式可知,四种反应物都含有氧元素,因此都是含氧化合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H2O2、KClO3、KMnO4和H2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4.1%、39.2%、40.5%和88.9%,过氧化氢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水次之,但是过氧化氢分解时,只有一半的氧元素转化成氧气,而水分解时,氧元素全部转化成氧气,因此,取等质量的四种反应物,H2O分解产生的O2最多,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1.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O2、CO2的性质实验。
(1)打开K1,滴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关闭K1,观察到烧杯中的蜡烛   。
(2)为证明CO2在通常条件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答案】(1)燃烧得更旺
(2)打开K2,滴入适量的稀盐酸,再关闭K2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烧杯后,烧杯中的蜡烛熄灭,从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答】(1)打开K1,滴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关闭K1,观察到烧杯中的蜡烛燃烧得更旺。
(2)为证明CO2在通常条件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打开K2,滴入适量的稀盐酸,再关闭K2。
2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金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小金同时也总结出三个实验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金同学填空。
乙中生成物的化学式是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
(3)小金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盛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答案】(1)点燃;放热
(2)P2O5;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1)硫、红磷和铁丝,它们与氧气的反应都需要点燃才能开始进行。在反应过程中,它们都会向外放出热量;
(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再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
(3)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设计思想分析解答。
【解答】(1)小金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点燃;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放热反应。
(2)在乙中,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化学式为P2O5。丙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3.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   。
(2)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   (填“上”或“下”)倾斜,原因是   。
(3)观察到水槽中导管口气泡   时,开始收集氧气;当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净,瓶口有   冒出时,表明集气瓶内氧气已集满,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取出,并   (填“倒”或“正”)放在桌面上。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4)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这是为了   。
【答案】(1)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下;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连续、均匀地冒出;大气泡;正;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4)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根据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的过程、现象、结论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观察到水槽中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当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净,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表明集气瓶内氧气已集满,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4)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这是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24.据了解,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某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如图1)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氧气,为探究氧气浓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来测定氧气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图1 图2
①连接仪器,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通人一定量气体,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a和b,此时,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中水的体积为210 mL。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b,B中水倒吸进入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42mL。.
⑥计算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将①中的带“   ”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步骤③露出白磷后,并没有马上燃烧,因为   。
(3)经测定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4)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水的体积数值偏低
B.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要保持关闭止水夹A和B
C.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高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3)80%
(4)A;B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需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析;
(2)根据燃烧温度需达到着火点分析;
(3)根据量筒内减少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体积分析;
(4)根据量筒仰视读数读值偏 小,白磷燃烧放热,未冷却读值结果偏小分析。
【解答】(1)该实验需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加入药品前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2) 步骤③露出白磷后,并没有马上燃烧,因为温度未达到白磷着火点;
(3)白磷燃烧后,B中水倒吸进入A中,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由210mL变为42mL,B减少水的体积即为氧气体积,则氧气体积分数为。
(4)③中仰视读数会使B中测得水的体积偏低,实际体积偏高,A正确;白磷燃烧时会放热,会防止气体逸出,要关闭止水夹A和B,B正确;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低,C错误;
故答案为:(1)检查装置气密性;(2)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3)80%;(4)AB。
25.将燃烧的蜡烛放人图甲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蜡烛会慢慢熄灭。兴趣小组探究其原因的过程如下(气体的含量用体积分数表示):
(1)甲同学认为,蜡烛熄灭是装置内的氧气被消耗完了。他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待蜡烛熄灭后,用2024年浙江省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
【课程标准】
①知道空气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②认识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学会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③描述自然界中氧、碳及氮的循环,了解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等环境问题及对人类的影响。
④认识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燃烧的条件、催化剂 的重要作用等。
⑤了解氧化反应及燃烧,知道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过程;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学业要求】
①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检验和区分氧气、二氧化碳。
②能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③能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④参与大气保护、臭氧层保护、温室效应的讨论。
考点一: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检验和区分氧气、二氧化碳
◎检验区分:氧气
1.在一个集气瓶中充满了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
A.木炭 B.细铁丝 C.磷 D.硫
2.(2023八下·吴兴期中)下图是实验室关于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制备 B.收集 C.验满 D.验证性质
3.有位同学暑假去西藏旅游时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他的症状得以缓解 。 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可以提供能量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氧气可以提供营养
4.如图所示,等体积的A、B两集气瓶中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
A.A瓶中有水流入
B.B瓶中有水流入
C.两瓶中均有水流入
D.无法确定
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6.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
7.(2023·柯桥模拟) 使用如图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量筒中初如液面是50mL,试管容积为120mL,不计导管所占体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26毫升刻度线处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氮气
C.该实验中的白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8.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
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检验区分:二氧化碳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石灰石 B.制取 C.验满 D.检验
2.下列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B.C.D.
3.如图,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燃烧的甲烷火焰上方,能证明甲烷中有碳元素的现象是(  )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发出淡蓝色火焰
C.产生大量的热量
D.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0.04%
C.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干冰能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盛有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有毒,若在空气中含量过高时会使人中毒死亡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反,是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树林中空气清新
6.木炭燃烧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木炭发出耀眼的白光
B.②中氧气为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③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D.对比①②现象可证明,氧气具有可然性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所示,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 ,烧杯中放着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中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拿走烧杯中的一支蜡烛 ,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8.如图是三星堆发掘的太阳鸟铜像,出土文物往往带有铜锈。根据铜锈的成分: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或CuCO3·Cu(OH)2],小科猜想:引起铜锈蚀的因素除了氧气和水外,可能还有二氧化碳。为证明“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下列实验组合中可行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④ D.③和④
9.如图所示,甲烧杯中有高低不同的两支燃烧的蜡烛,沿烧杯壁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乙图有三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被罩在一只稍大一些的烧杯中,对甲、乙中蜡烛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中蜡烛都是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甲、乙中蜡烛都是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C.甲中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乙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D.甲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乙中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10.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纸花变为红色的有Ⅰ和Ⅳ
B.Ⅰ的作用:证明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Ⅳ中纸花变红,Ⅱ、Ⅲ中纸花不变红
D.此实验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不是酸性物质
考点二:能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氧气的制取
1.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开始加热立即收集
C.收集满后移除集气瓶 D.结束后停止加热
2.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先固定试管,再放置酒精灯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先加热,后预热
3.现有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发生分解反应,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实验过程的是 (  )
A. B.C.D.
4.现有 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 A为纯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的气体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B.C.D.
5.如图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时先来回移动酒精灯预热,再使试管均匀受热
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氧气
D.反应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6.如图所示,①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其中的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②和③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小金欲制取一瓶氧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①中,将MnO2浸人H2O2溶液,MnO2可分解产生氧气
B.若用装置②收集氧气,需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并连续冒出时才可收集
C.若用装置③的方法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进行验满
D.将装置①分别与装置②或③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7.实验室常用如图甲、乙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小金又设计了如图丙、丁的装置用于制取氧气,以及测量氧气体积,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时,需定期向甲图烧瓶中添加二氧化锰粉末
B.乙图中先关闭止水夹a再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放手后若活塞下落到原位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C.利用丙图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可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操作
D.若用装置丁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8.小明在做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绘制了试管中固体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表示氯酸钾的质量
B.b点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C.c点表示氯酸钾、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D.d点表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
9.请你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
(1)若用氯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用编号表示)
(2)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且无需加热来制取气体,改用E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
10.实验室利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1)实验前,先用止水阀夹住橡胶管,再向仪器A中加入水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若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没有复燃 。
A.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
B.开始收集时,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未装满水。
C.导管口一出现气泡就立即收集
(3)若用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气体从    (填“a”或“b”)口通入。
◎二氧化碳的制取
1.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A.稀硫酸反应太慢
B.稀硫酸比盐酸的价格高
C.生成的气体不纯净
D.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会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2.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加入稀盐酸 D.收集气体
3.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装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验满。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4.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CO2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图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制备CO2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干燥CO2 排空气法收集CO2
装置图
A.A B.B C.C D.D
5.小科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二氧化碳(CO2)。你认为小科(  )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能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 CO2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 CO2
6.如图分别是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收集和验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但不可用作氧气的发生装置
B.装置②干燥二氧化碳时,气体由b管进a管出
C.装置③可用作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④是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
7.如图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
(1)将蛋壳装入图甲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中,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
(2)甲图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   。(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气体。
8.小科得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他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为检验二氧化碳,他将a和d相连接,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了收集一 瓶二氧化碳气体, 他应将A装置的a和C装置的   相连(填字母)。
考点三:能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在一次野外烧烤活动中,小文用手摇鼓风机给炭火送风(如图),使木炭燃烧更剧烈,这是因为使用手摇鼓风机(  )
A.降低了木炭的温度 B.升高木炭周围空气的温度
C.降低了木炭的着火点 D.使木炭表面接触更多空气
2.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加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3.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A.③④ B.③ C.②④ D.①②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发光、发热的变化都可以叫燃烧 B.氧化反应都伴随着燃烧现象
C.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D.燃烧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5.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A.氧气
B.可燃物
C.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D.以上都是
6.意外事故发生时,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及时打开门窗通风,防止中毒
B.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C.电器或电线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D.室内浓烟密布时,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俯身撤离
7.西汉《淮南万毕术》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即将坚冰削磨成凸透镜,朝向太阳,在圆冰下边的光斑上放上可燃物,可以达到取火目的。下列操作有利于取火的是(  )
A.尽量选择天气潮湿的日子 B.可燃物尽量压实不要蓬松
C.尽量选择着火点低的可燃物 D.可燃物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处
8.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
B.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
C.说明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
D.说明燃烧需要助燃剂
9.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助燃剂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10.火折子被誉为古代的“打火机”(如图),其制作与使用方法如下:
①将棉花、松香、硫磺等可燃物混合;
②将混合后的可燃物卷起、压实、捆紧;
③点燃后装入竹简,竹简盖子上有小孔;
④使用时取下盖子,吹一下就能复燃。
其中有助于燃烧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
C.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圈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2.小科为了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利用底部破损的试管、注射器和烧杯等器材连接成如图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将有破洞的试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步骤二:分别取大小相同的白磷、红磅小颍粒放置在燃烧平台①上,将另一颗等大的白磷放在燃烧平台②上,塞紧橡皮塞,向烧杯中倒入60℃热水,至刚好浸没燃烧平台①上的药品,如图乙所示。
步骤三:连接吸有足量空气的注射器,打开止水央,向下推注射器活塞,使燃烧平台①露出水面后,迅速关闭止水夹,如图丙所示,观察实验现象。
步骤四:待反应停止后,再次打开止水央,将注射器内剩余的空气继续推入试管内,使平台②露出水面,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
(1)步骤一中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
(2)步骤三中可观察到   燃烧(选填”白磷”、”红磷” 或”白碳和红磷”)
(3)小科观察到平台②上的白磷在步骤四的实验中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必要条件是   
考点四:参与大气保护、臭氧层保护、温室效应的讨论
1.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B.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2.下列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合理的是(  )
A.酸雨——将燃煤钢炉烟囱加高
B.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
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3.大气的“温空效应”是指(  )
A.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
B.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透射至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
C.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几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辐射,使热量散失很少
D.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
4.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二氧化磯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5.根据图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1850年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大较缓慢
B.20世纪50年代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
C.从1880年至1990年全球的平均气温总趋势是上升的
D.全球温度的上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无关
6.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生产中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城市增加绿化面积可以适当削弱热岛效应
C.台风、寒潮、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对东沿海各省影响很大是因为受到季风的影响
D.一些人为因素可以使洪水的危害增大,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8.下表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  )
温室气体 1750年 浓度/(g·cm-3) 1990年 浓度/(g·cm-3) 年增长率/% 生存期/年 温室效应强度(CO2=1)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
二氧化碳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氟氯烃 0 0.0008 2.2 50~102 3400~15000 24
甲烷 0.8 1.72 0.9 12~17 11 15
二氧化二氮 0.00029 0.0003 0.25 120 270 6
A.CO2 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D.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9.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大量的“可燃冰”,它是甲烷在海底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燃烧后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洁能源。和石油、煤炭一样,“可燃冰”中的甲烷也是来源于古生物遗骸。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据此分析可以得出的观点,合理的是(  )
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B.海底甲烷逸漏会加剧温室效应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是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了氧气
D.“可燃冰”被公认为是石油、煤炭的替代能源,且和石油、煤炭一样都是清洁能源
10.“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下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B.在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中,②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增强③过程不会打破碳循环的平衡
D.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与氧循环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图所示分别是氧气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检验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A.制取氧气 B.验满氧气 C.收集氧气 D.检验氧气
3.《庄子·外物篇》中有“木与木相摩则燃”的说法。干燥的木头与木头相互摩擦可以烧起来,这是因为(  )
A.木头相互摩擦可能产生电荷 B.摩擦使温度至少升高到着火点
C.木头之间存在摩擦力 D.摩擦可以产生更多氧气
4.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下列用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制取O2 B.可制取CO2
C.可收集CO2 D.可收集O2
5.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 ℃,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 ℃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雾
C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A.A B.B C.C D.D
8.“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夜间发现天然气泄漏,千万不能使用排油烟机等用电设施
D.油库、面粉厂和煤矿的坑道内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9.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以下对实验的观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暗红色的红磷被点燃后,观察到集气瓶内充满白烟,燃烧结束后,白烟逐渐消失
B.淡黄色的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银白色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底出现白色固体
D.黑色木炭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看到石灰水变浑浊
10.如图所示的“灭火毯”,可以作家庭防火逃生备用。灭火毯可耐温度达550摄氏度以上。下列有关灭火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具有防火、隔热的功能
B.需用绝缘、耐高温的材料制作
C.灭火的原理是将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D.在遇到火灾初始阶段时,能以最快速度隔氧灭火
11.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且用途广泛的一种物质。对下列各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A.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到氧气体积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D.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12.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表示该物质一定不能燃烧的点是(  )
A.N、P点 B.P点
C.M、P点 D.Q点
13.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14.粉尘爆炸是指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粉尘云,在点火源作用下快速燃烧,导致温度压力在有限的密闭空间内急骤升高,引发爆炸的现象。结合燃烧和爆炸的条件,下列防治粉尘爆炸的措施所对应的原理错误的是(  )
A.安装通风除尘系统,控制粉尘源——隔离可燃物
B.生产场所严禁各类明火,控制点火源——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生产车间设计一定面积的门、窗等泄爆口——排泄爆炸产生的压力或能量
D.在粉尘和空气的混合物中充入不可燃、不助燃的惰性气体——降低助燃剂的浓度
15.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注射器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注射器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
B.撤去注射器,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6.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B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水分子间的间隔、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增大
B.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C.该实验能说明火柴的着火点一定不超过100 ℃
D.在B处时火柴不燃烧的原因是湿润的水蒸气降低了火柴的着火点
17.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燃料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
D.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
18.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 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零,后进行测量
B.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
C.实验室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19.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滴加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装置B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③比①先变红
C.装置B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CO2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D.装置C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四种氧气制取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时加入的MnO2不能增加产生氧气的质量
B.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最佳方法是H2O2分解制取O2
C.四种方法都是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制取O2
D.取等质量的四种反应物,H2O2分解产生的O2最多
21.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O2、CO2的性质实验。
(1)打开K1,滴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关闭K1,观察到烧杯中的蜡烛   。
(2)为证明CO2在通常条件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2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金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小金同时也总结出三个实验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金同学填空。
乙中生成物的化学式是   。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
(3)小金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盛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23.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   。
(2)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   (填“上”或“下”)倾斜,原因是   。
(3)观察到水槽中导管口气泡   时,开始收集氧气;当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净,瓶口有   冒出时,表明集气瓶内氧气已集满,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集气瓶,取出,并   (填“倒”或“正”)放在桌面上。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
(4)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这是为了   。
24.据了解,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某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如图1)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氧气,为探究氧气浓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来测定氧气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图1 图2
①连接仪器,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通人一定量气体,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a和b,此时,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中水的体积为210 mL。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b,B中水倒吸进入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42mL。
⑥计算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将①中的带“   ”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步骤③露出白磷后,并没有马上燃烧,因为   。
(3)经测定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4)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A.步骤③中,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水的体积数值偏低
B.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要保持关闭止水夹A和B
C.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偏高
25.将燃烧的蜡烛放人图甲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蜡烛会慢慢熄灭。兴趣小组探究其原因的过程如下(气体的含量用体积分数表示):
(1)甲同学认为,蜡烛熄灭是装置内的氧气被消耗完了。他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待蜡烛熄灭后,用凸透镜聚焦太阳光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观察到   现象,从而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重新实验,测得蜡烛燃烧过程中烛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从0.04%上升到7.4%,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3.8%。
(2)甲同学又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导致蜡烛熄灭。乙同学不赞同,他改变图甲装置中的气体成分,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否定了甲同学的观点。则乙同学进行的实验是   。
实验 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蜡烛能否燃烧
A 21% 8.4% 能
B 21% 3.4% 能
c 12.8% 3.4% 不能
(3)还有一种观点:随着蜡烛的燃烧,氧气含量下降,产热速度变慢;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烛芯的温度下降至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如果该观点正确,将图甲装置置于温度更低的环境中实验,则测得烛焰附近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会如何变化?并解释原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