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带解析)
一、单选题 ?(共15题)
1. “经过20年的革命起义、军事专政等风风雨雨之后,到了(17世纪)60—80年代,中下层人民既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这段话旨在说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的必然性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C.英国选择成立共和国的必然性
D.英国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的必然性
2.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制度结束
3.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4. 《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上述条文理解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
B.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
C.标志着国王统而不治
D.国王可以制定法律
5.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21·世纪*教育网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革命成果
C.实现了“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政治保障
6.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创新”主要是指 2-1-c-n-j-y
A.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C.第一次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D.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民主共和国
7. 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上述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
A.改革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方式
B.全体人民的普选权得以实现
C.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D.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8. 历史学家在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来源:21cnj*y.co*m】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9. 1746年,(英王)乔治二世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决了内阁的建议,于是,内阁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请内阁复职。这说明的问题有①内阁掌握英国的实权 ②内阁成员实行集体负责制③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 ④开创了内阁集体辞职的先例 www.21-cn-jy.com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 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自1974年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的联合政府的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程序应该是(???)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②党内竞选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选举,获得多数议席④正式出任首相 www-2-1-cnjy-com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1. 在电影《女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女王的私人秘书在通知女王于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要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的用词进行了纠正:“是准首相,罗宾。我还没有任命呢!”这一情景表明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英王不掌实权
B.首相就职前必须得到英王的任命
C.英王权力很大,可以直接任命首相
D.《女王》情节出现历史性错误
12. 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21cnjy.com
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21*cnjy*com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
B.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内阁成员对政府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14. 1867年,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其代表作《英国宪政》中指出:英国宪政制度“有效运行的秘密,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融合”。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能够体现这种“融合”的是 21·cn·jy·com
A.国王与议会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B.议会兼具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的职能
C.内阁和议会相互制约并彼此负责
D.首相兼政府首脑和下院多数党领袖于一身
15. 下列宪法或法律文献中“首次实现了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的是
A.《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1787年美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二、非选择题 ?(共2题)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5月11日,在英国伦敦,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发表讲话。卡梅伦当晚接任首相职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权卡梅伦组建英国新一届内阁。 ——中新社伦敦5月11日电材料三: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领导。?????????????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 ⑴(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制度?哪部法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在国王统而不治之后,由哪个机构执掌英国行政大权?
(2)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以他为首的新内阁应该向谁负责?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17. 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英国王位继承法》(1701)材料三???(18 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 1830 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2·1·c·n·j·y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解析
1.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到了(17世纪)60—80年代,中下层人民既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后的20多年,中下层人民和贵族与资产阶级都没有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这预示着资产阶级革命将会有新的方式来结束,即结束暴力革命的方式,结合时间来考虑应该指的是最终光荣革命的发生,故选A。
2.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光荣革命对英国国家权力产生的影响。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英国光荣革命前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王,革命后国家权力的中心转移到了议会。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权利法案》内容;C项错误,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D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是在《权利法案》通过后确立。
3.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在《权利法案》的颁布的内容中国王的权利受到了议会的限制,所以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据此B符合题意。A是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C是在19世纪形成,D是在1832年(19世纪)。【版权所有:21教育】
4.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英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掌握。《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了议会的明确“限制”。理解的关键是“限制”一词。答案为B。【出处:21教育名师】
5.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的《权利法案》。从民主化进程看,《权利法案》实现了由君主专制到议会至上的转变。所以答案选C。21*cnjy*com
6.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英美法德四国宪法的内容及代议制的特点等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B属于经济方面的影响,与题干“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不符;CD适合于美国革命即北美独立战争,而不适用于英国革命,英国革命不是民族革命,而且最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
7.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本质的能力,材料中强调了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且逐渐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农业工人”的权利,由此分析可以看出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工业资产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因此C符合题意。A和B不符合史实,D材料中没有体现。
8.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1832年英国议会”,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32年议会改革,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改革体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由于其力量的壮大,结果在议会选举中取得更多的席位,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A符合题意。C是在英国革命时期完成的;B的表述不合史实,下层群众获得了普选权表述错误;D是改革的影响。 故选A。
9.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理解。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来做,因为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于 19 世纪中期,因此③应排除,①②④表述都符合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故答案选C项。
10.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 卡梅伦任首相”等,可知,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相关内容——英国首相的产生方式。回忆、再现所学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相关内容,不难知道,英国首相的产生,首先是参加党内竞选,之后在国会竞选中获得多数席位,然后由英王任命,最后才正式出任首相。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11.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立宪制下英王的职权。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没有实权,但在本题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因此A项错误。首相就职前虽然必须得到英王任命,但英王的任命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说明英王权力很大,因此C项错误。电影情节没有历史性错误,因此D项错误。在形式上,首相在就职前,要由女王任命。故选B项。
12.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政体结构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英国为君主立宪政体,因此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制约,故卡梅伦是否下台,取决于议会。所以答案选C。
13.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体现了内阁成员对政府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所以答案选D。
14.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英国近代君主立宪制度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不享有行政权和立法权,因此排除A;议会只有立法权,排除B;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监督,排除C;内阁是由议会下院的多数党来组建,内阁首相又是议会下院的多数党的领袖,因此他既是政府首脑,又是下院多数党领袖,D符合题意。?
15.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首次实现了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根据史实结合时间来考虑,这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用议会的权力限制王权,最终建立君主立宪制,故选A。
16. 答案:(1)君主立宪;《权利法案》;责任内阁。(2)成为议会选举多数党的领袖。向议会负责;(3)防止独裁专政,为资本主义的发提供保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7. 答案:(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胜利;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妥协。意义: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确立。(2)理念:主权在民;法律至上。关系:继承与发展。(3)权力: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推进:1832年议会改革。(4)趋向: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立宪体制不断完善。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可以得出背景为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胜利;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妥协;第二小问结合教材中的《权利法案》的意义即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确立来作答。(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可得出主权在民,“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理念;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材料出处为《英国王位继承法》,材料一中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两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中“(18 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 1830 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体现了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第二小问结合19世纪上半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英国人推进其民主进程史实,可以得出1832年议会改革。(4)结合四则材料,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可以得出总的趋势为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立宪体制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