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泰山山势磅礴,雄伟壮丽,为五岳之首。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直至明清,历代帝王封禅祭祀,文人墨客吟咏题刻,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被誉为露天的历史、艺术博物馆。泰山属于( )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
2.电影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以下关于电影艺术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乔治·伊斯曼是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之一
B.英国人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
C.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浮华世界》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好莱坞电影有较强的竞争力
3.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赛事转播等信息系统迁移至云平台,采用“奥运转播云”向全球转播;冬残奥会还提供全流程智能化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这说明( )
A.冬奥会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B.奥林匹克文化融合中国文化
C.科学技术促进人类文化共享 D.中华文化不断向外辐射传播
4.下图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5.宋代民间印书的书坊遍及全国各地,许多书商在精刻本刊行时呈准官府保护,要求官府颁布禁止翻刻的法令。据此可知,当时( )
A.商业和城市繁荣 B.理学形成和发展 C.活字印刷术普及 D.经济重心加快南移
6.宋初,“未有州、县之学,先有乡党之学”。乡党之学亦称“私学”,规模较大的私学则称为书院。如宋州(今河南商丘),自五代至“国(宋)初有戚同文者,通五经、高尚不仕,聚徒教授,常百余人”。宋初私学的兴起( )
A.开启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B.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C.推动了基层教育的发展 D.为科举制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7.明朝建立之初,大兴学校。 “府、州、县必皆有学,学必有官,官必以府、州、县所荐士,然犹必考验于吏部,乃归而就职焉。”这一措施( )
A.完善了地方教育管理制度 B.加强了民间思想控制
C.健全了八股取士考试机制 D.规范了对官学的管理
8.1861年初,恭亲王奕?上奏提出:“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他的这一认识,直接推动清政府
A.向美国派遣留学生 B.设立京师同文馆
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D.大量翻印《海国图志》
9.下表为唐代各类学校入学资格表。此表反映出( )
学校 学生数 受教育者
崇文馆、弘文馆 皇宗国威与大官僚的子孙
国子学 300人 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
太学 500人 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
四门学 1300人 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与庶人中的俊异者
书学、算学、律学 30-50人 八品以上官员的子孙与一般庶人的子孙
地方官学 20-80人 中小地主的子孙
A.学校教育体系完备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等级观念影响较大 D.庶族地主地位提高
10.民国建立后,教科书“把忠君崇满和不合民国宗旨的材料革去,加入了关于民主政治的自由思想”,而1915年前后,“各书店也有所谓实用教科书等出版,避去了民国共和等的字样。”这种转变缘于( )
A.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 B.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
C.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 D.马克思主义的大规模传播
11.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12.二战后,英国出现了一批主题为叛逆青年的影片,主人公一般是劳动者出身,他们热切期盼的全新生活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实现,于是产生失望、愤怒等情绪。这类电影作品
A.抒发了浪漫主义的情怀 B.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倾向
C.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物 D.带有反传统反理性色彩
13.上世纪80年代,罗中立以一幅《父亲》震惊中国画坛,有艺术家评论该作品是“从艺术的天国向现实的复归”,是“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该作品体现了( )
A.传统文人画作的现代发展 B.对现实劳动者的崇敬和赞誉
C.中国画家的浪漫主义情怀 D.现代主义绘画的意识与特征
14.15世纪末,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17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议建立博物馆。18世纪4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博物馆的建立( )
A.源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推动了启蒙运动不断深入
C.反映了科学革命迅猛发展 D.折射出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5.多拉 玛尔为法国著名的摄影艺术家,她为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的创作留下了完整的摄影记录。下图为毕加索1937年为多拉 玛尔创作的女性肖像画。该作品
《多拉 玛尔的肖像》
A.流露出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 B.体现了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C.揭露法西斯轰炸格尔尼卡罪行 D.以写实手法刻画高雅形象
16.古代中国女子通常被排除在正规教育的行列之外,这一局面直到近代教会女校出现之后才被改变。教会女校的创办初衷是文化侵略,培养中国的基督教宣传者,后来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近代科学课程。教会女校的开办( )
A.体现了文化侵略的双重影响 B.提高了妇女的政治权利
C.改变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D.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17.二战后,印度统治精英接受西方自由主义等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使印度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新加坡、韩国在经济发展中,在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精华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这可用以说明,战后新兴民族国家( )
A.依然遭受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 B.通过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C.注重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 D.致力于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
18.据下表可知中国古代( )
遗址 状况
半坡遗址(陕西,距今约6000年) 陶器上出现了刻划记事符号
庄桥坟遗址(浙江,距今约5000年) 陶器与石器出现的刻划记事符号不是单个符号,有多个刻画符号组合排列在一起
殷墟遗址(河南,距今约3300年) 甲骨文中包含传统的“六书构字法”
A.文化发展的兼容并蓄 B.文字产生源于手工业发展
C.南方文化落后于北方 D.自源文字系统的逐渐成熟
19.有学者说:“从片段的史料中可以发现完整的历史:但完整的历史之自身,绝非即等于片段的史料。史学家从史料中去寻找历史,从而编著史学书籍;但并不把史料当做历史,而只把史料当寻找历史的指路碑及历史的代表。不过史料学亦尝被认为就是史学,如蔡元培先生云:‘史学本就是史料学。’这话于史学界有益。治史的人往往轻视史料,其实离开史料,历史简直无从研究起。谓‘史学本是史料学’,至少有纠正空疏之弊的作用,故曰于史学界有益。”下列项中,对该学者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
A.认可史料为治史之基础,但反对以史料学来代替史学
B.认为史学研究不应被史料所拘,更应专注建构与叙述
C.指出对散乱杂的史料进行整理是史家的使命与目标
D.强调史料的价值意义,认为发掘史料的过程即是史学
20.1905年,京师大学堂鉴于英德美日诸国均“以体育为法,而养成国民气节”,特举办第一次运动会,希望造就“临事不辞职、事君不惜死”之人才。该运动会反映了( )
A.师夷长技的自强精神 B.近代学制的完善
C.新旧并存的救亡思想 D.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旗义学,是清朝八旗子弟的基础教育机构之一。入关后,政府规定:“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著送一子入监读书”。雍正时期,八旗宗族内部矛盾不断,雍正帝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育问题:“若非立学设教,宗室随其资质劝学兴行,导以礼义”。清朝入关后,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八旗人才捉襟见肘,地方府县均没有满员任职,因此,培养人才是当时的急务。1736年,吏部请求行文八旗,拟让义学生中,有愿考试缮写清字者,参加朝廷组织的考试,将合格者按名次在本族内“补用”。1768年尚书陆宗楷曾上疏说:“礼部八旗义学无定额,听有志读书无力延师者投呈充补,下五旗包衣得入此学。”此建议获得通过。
——摘编自柳海松《论清代的八旗义学》
材料二 1852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皇家工艺学会”。1870年之后,在国家和私人的资助下出现了一批技术学院、商学院和工艺学校。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的30年中,英国产业界、慈善机构以及专业团体对职业教育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1880年,富裕的“伦敦同业公会”成立了旨在从旁援助技术教育的“伦敦市成人教育协会”,不仅对劳工进行生产技术培训的同时,也从事识字、阅读等技能的讲授。到19世纪90年代末,在慈善机构的资助下,工艺学校已发展到9所,夜间制在校生达2.3万人之多。随着伦敦大学和城市学院的兴起,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始立足社会需要,为工商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摘编自刘晓《英国19世纪后半期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方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的八旗义学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9世纪后半期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前551—前479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周游列国,到处游说诸侯,晚年回到了鲁国从事讲学。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倡导“有教无类”,这一口号的提出不仅使“私学”走向了兴盛,而且为战国社会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孔子重视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听多看,有怀疑的地方不轻易下判断,要持存疑态度。同时孔子还主张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做到“不耻下问”。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主张。面对学生,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的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在培养目标上,他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在我国教育史和选官制度变革上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鉴于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国际学术界尊其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
——摘编自朱邵侯、齐涛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柏拉图(前427--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曾在雅典创办过阿加德米学院。在教育作用方面,他认为良好的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卫国者的保证。他认为教育在改造人性上也有着巨大的威力,因此他要求国家严格控制教育。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的则是要培养“哲学王”,经过教育的培养的精英可以成为优秀的哲学家,最终成为统治者。在教育对象上,他主张“精英”教育,应该从第一、二等级中选出最优秀的年轻人进行学习。在教育方法上,柏拉图提倡启发诱导,他认为,只要经过启发,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自觉地推导出数学、几何等公式。柏拉图以上的教育理念对欧洲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陈桃兰《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孔子和柏拉图教育理念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教育理念的相同之处。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当下教育的建议。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莆田人郑露“卜居南山,与群从、庄淑构书堂于其间”。唐宋以来,官僚和富户重金礼聘名儒而开设的家塾,宗族村社依托“祀田”收入兴办的族学社学,都是福建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常见渠道,而官方建立的举子仓也在保育之外兼施蒙学。朱熹《童蒙须知》、真德秀《家塾常仪》、陈淳《启蒙初诵》等蒙学教材,内容涉猎广泛,语言通俗易懂,注重以儒家伦理规范童蒙的视听言动。这些蒙学教材读物的大量刻印,离不开闽北建阳和闽西四堡这两个享誉全国的出版重镇。除了朱熹等理学大家之外,已有功名的进士举人,以及应试落选的老生寒儒,也构成了福建蒙学教育的师资来源。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教会“注重儿童事业而视为布道之良机”,创建规模不等的幼儿师范养成学校,尝试在厦门、福州等通商口岸创办幼稚园。在陈嘉庚等开明士绅的努力下,近代幼儿园引入蒙特梭利教育思想,户外配备滑梯、翘板、浪船等器具,室内摆放沙盘和积木箱等,强化儿童的感官训练,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福建省教育厅一方面鼓励师范学校、高级中学等增设附设幼稚师范科,实施幼稚园教员的登记及检定办法,另一方面全面取消教会幼稚园的宗教课程,完善了对公立、私立、教会幼稚园的行政管理,并在《福建教育》等期刊设立“幼儿教育”专辑,持续推进幼儿教育的本土探索。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波《福建近代幼儿教育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福建蒙学教育的主要类型,并说明古代福建蒙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福建幼儿教育的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A
6.C
7.D
8.B
9.C
10.C
11.A
12.D
13.B
14.D
15.A
16.A
17.C
18.D
19.A
20.C
21.(1)原因:宗族内部矛盾冲突;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人才的需要;统治者和有识之士的推动等。
(2)经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基础;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的重视和扶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大学要承担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作用等。
22.(1)孔子:①分封制、宗法制崩溃促使士大夫阶层崛起;②各国变法图强对实用性人才的需要;③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
柏拉图:①古希腊浓厚的哲学氛围;②古希腊奴隶制的社会性质;③古希腊早期人文主义的发展;④雅典式民主对公民自由的限制。
(2)相同:①都认为教育对国家发展有重要作用;②都认为教学生应该启发学生;③都认为培养的最终目的要为国家统治服务;④二者的教育理念均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3)建议:①当下教育应该在继承传统优秀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适应时代要求;②要不断地提高教育地位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③在教育方式上,要大胆创新。应该将道德教育与家国情怀作为学生培养的核心。
23.(1)主要类型:书堂、家塾、族学社学、举子仓(官学)。
历史条件:宗族村社的经济供养;福建理学的普及;封建统治者劝学重教的影响;科举制度的深入发展;出版印刷业的发展。
(2)新变化:引入西方教学理念;注重幼儿身心发展;教学手段丰富;教育管理体制日益完善;出现本土化探索。
评价:促进了福建幼儿教育的近代化转型;积累了本土化办学经验;有利于近代国民素质的提高;适应了近代社会变革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福建幼儿教育的半殖民地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