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6 15:1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能够理解并流畅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幽默和诙谐。
(3)培养学生通过故事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增强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能力。
(4)引导学生理解裁缝和顾客的不同性格在故事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
(1)准确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故事中的幽默元素和讽刺意味,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性格人物在故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①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关性格与行为速度的问题,如:“你们认为性格对一个人的行为有什么影响?”、“如果你们是一位裁缝或顾客,你们会希望自己是慢性子还是急性子?”等。
②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短视频,展示慢性子与急性子的典型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并理解两种性格特点。
(2)引出课文,介绍背景
① 向学生介绍课文的作者周锐以及课文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旨在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性格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② 简要介绍课文中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形象特点,为后续的课文讲解做铺垫。
(3)学生讨论,激发兴趣
① 鼓励学生围绕“如果你是慢性子裁缝或急性子顾客,你会怎么做?”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② 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以上导入新课的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慢性子与急性子的性格特点及其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为后续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新课讲解
(1)分段细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① 引导学生默读第一段,提问:“顾客为什么要找裁缝做棉袄?”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顾客因为三家裁缝店都无法满足他的需求而找到了慢性子裁缝。
② 让学生齐读第二段,提问:“慢性子裁缝是如何回应顾客的?”引导学生理解裁缝以慢对快,以自己的性格回应了顾客的急性子。
③ 小组合作读第三、四、五段,讨论:“顾客的要求发生了哪些变化?裁缝是如何应对的?”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体会到故事中的幽默和裁缝的智慧。
(2)生字新词讲解,增强语言积累
① 对于生字“缝”,通过例句“奶奶为我缝了一件厚实的夹袄”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通过组词“缝隙”进行拓展。
② 针对新词“急性子”和“慢性子”,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并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人物性格的感知。
③ 结合课后生字表,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新词,并进行听写检查,确保学生掌握。
(3)引导朗读,体会人物情感
① 邀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裁缝的慢条斯理和顾客的焦急。
② 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裁缝和顾客,通过对话朗读,体会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故事的幽默感。
(4)课堂互动,深化理解
①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裁缝,你会如何应对这位急性子顾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②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启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深化理解
(1)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① 慢性子裁缝的性格特点及作用分析
课文中,慢性子裁缝沉稳、耐心,甚至可以说是懒散。他总是慢条斯理,对急性子顾客的催促总是以慢回应。这种性格特点在故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故事产生了幽默和诙谐的效果。同时,也通过他的性格对比,突出了急性子顾客的急躁和焦虑。
② 急性子顾客的性格特点及作用分析
急性子顾客则恰好相反,他急躁、焦虑,对时间有着极高的要求。这种性格特点在故事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通过他的反应和言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他的焦虑和急躁,更能理解到这种性格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2)探讨故事中的幽默元素和讽刺意味
① 幽默元素的挖掘与赏析
课文中的幽默元素主要来源于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例如,当急性子顾客要求改变衣服款式时,慢性子裁缝总是以慢条斯理的态度回应,这种反差形成了强烈的幽默效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幽默元素,并一起欣赏探讨,感受作者的幽默笔法。
② 讽刺意味的挖掘与理解
故事中的讽刺意味主要体现在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性格特点的夸张描绘上。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性格都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性格特点的夸张放大。通过这种夸张描绘,作者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过于急躁或过于懒散的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种讽刺意味,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四)师生互动
(1)提问引导,深入理解
①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两个角色,在生活中常见吗?你们家里有没有这样性格的人?”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角色的普遍性。
② 教师继续提问:“如果你是慢性子裁缝或急性子顾客,你会怎么做?”引发学生想象,进一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
(2)观点交流,培养批判思维
①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享一个关于“慢性子与急性子”的小故事或经历,增加课堂互动和趣味性。
②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发表看法,例如:“我觉得慢性子裁缝虽然做事慢,但他对工作的态度很认真。”通过这样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境
① 学生自愿组合,分别扮演裁缝和顾客,模拟故事中的对话和情节。
② 角色扮演后进行小组分享,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总结反思,深化理解
①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如生字新词、故事寓意等。
② 教师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深化对故事的理解。
(五)字词讲解与互动探究
(1)生字新词详解与例句应用
① 精准讲解生字:例如,“缝”字,我们可以先展示缝纫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然后,通过例句“奶奶为我缝了一件厚实的夹袄”来让学生感受“缝”字的用法。
② 新词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如“夸奖”一词,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得到夸奖的经历,并尝试用这个词造句,如“妈妈夸奖我今天的作业写得又快又好”。
(2)形近字、多音字辨析与互动游戏
① 形近字辨析:例如,“箱”和“相”,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字的结构和含义,帮助学生记忆。然后,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找出课文中更多的形近字并正确辨析。
② 多音字趣味互动:如“缝”字,它有féng和fèng两种读音。我们可以通过“找茬”游戏,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缝”字的不同读音,并尝试读出正确的音。
(3)句子理解与赏析
选取课文中的疑难句或优美句子,如“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与学生共同分析其中的含义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并模仿这种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互动提问与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如“为什么慢性子裁缝能让急性子顾客满意?”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5)总结归纳与拓展延伸
总结本课所学的生字新词和句子知识,强调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布置拓展作业,如让学生写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短文,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六)课堂小结与启示
(1)总结本课学习成果
① 我们首先回顾了本篇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的有趣互动,让我们忍俊不禁。
② 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举例和讨论,同学们对这些词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③ 我们还一起探讨了故事中的幽默元素和讽刺意味,大家都能体会到作者的巧妙之处。
(2)强调生字新词和启示意义
①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生字新词,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库,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②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学到了不同性格的人对事情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性格。
③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种幽默和诙谐的笔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引导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
①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内容。想一想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故事,再想一想我们学到的生字新词。
② 现在,请大家拿出笔记本,写下你认为最重要的几个生字新词,以及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用法。这将帮助大家巩固所学,加深记忆。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
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今天学到的生字新词。比如,“幽默”这个词,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一个风趣的人。
② 试着用“诙谐”这个词来描述一下你的某个朋友或者家人的性格。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词汇,还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这样的课堂小结,我们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还能从中获得启示,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
五、教学心得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六、安排作业
1.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编写一段故事,描述一个慢性子和一个急性子之间的有趣对话或经历。
3.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