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航2024】化学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06 化学方程式与微观模型(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导航2024】化学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06 化学方程式与微观模型(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26 22:15: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化学方程式与微观模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选择题中结合微观示意图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或判断正误。在综合题中结合物质的转化、气体制备原理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结合题给信息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考查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由物质的单一计算逐渐向混合物的计算、溶液的计算、化学式的计算综合考查。主要命题点有:①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②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考点解读:
1.物质的分类
【特别提醒】
(1)从微观上看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是:是否由多种微粒/分子构成。
(2)氧化物的特征是:两种元素氧元素,可简单记忆为XO
(3)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通常写在化学式的左边,但带酸字的不一定是酸,如碳酸钠、硫酸铜等。酸根不一定含有氧元素,氯离子也是酸根。
(4)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除了氨水(NH3·H2O)都含有氢氧根和金属离子。
(5)盐中一定有酸根离子和金属(或铵根)离子,但氯化铵属于盐却没有金属离子。
(6)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但含有碳元素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不属于有机物。
2.常见物质的俗称、主要成分
(1)物质的俗称
俗称 生石灰 熟石灰、消石灰 纯碱、苏打 烧碱、火碱、苛性钠 干冰 小苏打
化学式 CaO Ca(OH)2 Na2CO3 NaOH CO2 NaHCO3
(2)物质的主要成分
物质 铁锈、赤铁矿 大理石、石灰石 石灰水 食盐 胃酸 炉具清洁剂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Fe2O3 CaCO3 Ca(OH)2 NaCl HCl NaOH
3.结合微观示意图对物质的分类
(1)先明确小球所代表的原子及每个粒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来判断是原子还是分子。
①原子:单独一个小球。如或。
②分子:多个相同小球或不同小球结合。如或或。
(2)根据小球的组合方式来判断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①纯净物:一种组合方式。如或或。
②混合物:多种组合方式。如或。
(3)根据小球的组合形式和小球的种类来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①单质:单独一个小球或多个相同小球结合成一种组合方式。如或。
②化合物:多个不同小球结合成一种组合方式。如或。
[典例1]
1.(2024·广东东莞·一模)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碘酒、碳酸钙、铁锈 B.冰水混合物、氯化锌、干冰
C.生理盐水、纯碱、二氧化硫 D.天然气、烧碱、二氧化锰
【答案】C
【详解】A、碘酒属于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盐,铁锈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氯化锌属于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生理盐水属于混合物、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C符合题意;
D、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4·广东东莞·一模)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催化氧化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B.反应前后催化剂性质不变
C.示意图中共有2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A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得化学方程式。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A正确;
B、由催化剂定义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B不正确;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示意图中只有一种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就是只有一种单质。C不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举一反三]
1.(2024·广东珠海·一模)下列物质分类科学的是
A.氧化物:干冰,冰 B.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金
C.混合物:高锰酸钾,碘酒 D.酸:硫酸钾、硫酸
【答案】A
【详解】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冰由氧、氢元素组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组成,二者都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
C、高锰酸钾是化合物,碘酒是混合物,故C错误;
D、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硫酸钾由硫酸根离子和钾离子组成,所以硫酸钾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A。
2.(2024·上海静安·二模)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A、该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表示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该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表示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C、该图中含有一种原子,表示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该图中含有两种分子,表示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解读:
C + O2 CO2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化学方程式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即“质”和“量”的关系。
(1)化学计量数表示各物质间的个数比。
(2)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之和)可计算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特别提醒】
1.观察反应前后是否有相同的分子,若有则消除相同数目的同种分子;若无则省去此步。
2.根据图注分别写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化学式,并配平方程式,标注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
3.检查。
[典例2]
(2024·广东汕头·一模)天宫空间站中采用催化剂净化和H2,微观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改变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C.参与反应的和H2分子个数比为1:4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C
【分析】由题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均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参与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4,故C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不符合题置换反应的特点,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举一反三]
(2024·广东深圳·一模)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该反应可表示为: D.反应前后只有S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A为硫化氢、B为氧气,B中没有反应完,A中含有两个硫化氢分子,B中含有4个氧分子,C中含有2个水分子,2个二氧化硫分子,1个氧分子,C中1个氧分子是B中未反应完的,故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 ;
【详解】A、根据分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3,该选项说法错误;
B、生成物是二氧化硫与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中化学方程式缺少条件,说法错误;
D、反应物中氧气为单质,氧元素化合价为0,生成的水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该说法错误;
故选B。
考点解读:
1.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注意:不能直接看题中的微粒个数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分子个数可能改变等。
[典例3]
(2024·广东珠海·一模)湾区之心,“芯”兴向荣向世界。三氟化氮(NF3)是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用NF3蚀刻硅芯片时的产物均为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 B.该反应中只有一种单质
C.反应物甲与乙粒子个数比为4∶3 D.丁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答案】B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指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Si和N2都是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甲与乙粒子个数比为4∶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丁是氮气,氮气占空气总体积的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举一反三]
(2024·广东惠州·一模)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1:1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答案】C
【分析】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NF3,乙为Si,丙为SiF4,丁为N2,该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图示,甲为NF3,乙为Si,丙为SiF4,丁为N2,其中只有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甲、丙和丁是分子构成的,故A不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故B不正确;
C、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方程式可以知道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
D、丁为氮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故D不正确。
故选:C。
1.(2024·广东惠州·一模)下列各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高锰酸钾 B.铁锈 C.液氧 D.二氧化硫
【答案】D
【详解】A、高锰酸钾是由K、Mn、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是由S、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3河北唐山二模)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冰、干冰、可燃冰都是氧化物
B. 金属、玻璃、石墨都是导体
C. 钙、锌、碘都是人体必需元素
D. 钳子、羊角锤、定滑轮都是省力杠杆
【答案】C
【解析】
A.冰是水,干冰是二氧化碳,都是氧化物;可燃冰是混合物,不是氧化物,A错。
B.金属、石墨都是导体,但是玻璃不是导体,B错。
C.缺钙影响骨骼发育,缺锌影响智力发育,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都人体必需元素,C正确。D.钳子、羊角锤是省力杠杆,定滑轮不是省力杠杆,D错。
3. (2023广东茂名市茂南区一模)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为氨气,其化学式为NH3
B. 图示中x的值为2
C.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7:24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A、由微观过程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水的系数是6说明生成我中含有氧原子6个,因此反应前乙()的系数是3,则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甲物质为氨气,其化学式为NH3,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图中X的数值为3,故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7×4):(32×3)=17:24,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4·广东茂名·一模)“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CO2和H2O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其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由图可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C.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能产生燃料,并释放O2
【答案】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A正确;
B、由图可知,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化学式为C2H5OH,故B正确;
C、由图可知,该反应为H2O和CO2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乙醇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故C错误;
D、该反应能消耗二氧化碳,则能缓解温室效应,且该反应能生成氧气和乙醇,乙醇为燃料,故D正确。
故选C。
5.(2024·河北邯郸·一模)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能实现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1
D.反应生成的CH3OH与H2O的质量比为1:1
【答案】A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为CO2、H2;生成物为CH3OH、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甲醇属于有机物,因此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两种新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定义,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1,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可知,反应生成的CH3OH与H2O的质量比为32:18=16:9,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23-24九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甲烷可转化为乙酸(),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按个数比1:1进行反应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答案】C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甲烷分子个数比是1:1,故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发生改变,故正确;
C、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12×2):(1×4)=6:1,故错误;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正确。
故选C。
7.(2024·广东惠州·一模)《天工开物·作成》详细记载火井制盐过程:“西川有火井…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回答:
(1)“井火煮盐”燃烧的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大量天然气泄漏 (填“会”或“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2)“合缝漆布”:目的是确保 良好,曲竹能导出井底的天然气,利用天然气的物理性质是 。
(3)“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曲竹没有半点烧焦,从燃烧条件分析曲竹内天然气没有燃烧的原因 。
(4)我国科学家研制了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不可再生 会
(2) 气密性 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小
(3)没有与氧气接触
(4)
【详解】(1)天然气是一种化石燃料,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大量天然气泄漏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2)“合缝漆布”是在竹子外包漆布,确保气密性良好;曲竹能导出井底的天然气,是利用了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小的物理性质;
(3)天然气是一种可燃物,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曲竹没有半点烧焦,从燃烧条件分析曲竹内天然气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
(4)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和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烷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8.(2024·广东汕头·一模)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呢?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神舟十七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然后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
(1)空间站中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
(2)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采用液氧加航天煤油作为推进剂,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航天煤油是从石油分离出来的,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氧元素化合价为 。
(4)神舟十七号处理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这种二氧化碳的处理方式比起空间站的处理方式,优点是 (写一点,合理即可)。
【答案】(1)
(2) O2 不可再生
(3)-1
(4) 2Na2O2+2CO2=2Na2CO3+O2 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生成氧气
【详解】(1)电解水制备氧气是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2)液氧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可知,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微粒符号为O2,故填写:O2;
从能源可否再生的角度看,航天煤油来源于石油,石油是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的,航天煤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写:不可再生。
(3)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假设氧元素化合价为x,则,故填写:-1。
(4)由题干可知,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填写:2Na2O2+2CO2=2Na2CO3+O2;
这种二氧化碳的处理方式比起空间站的处理方式,优点是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生成氧气,故填写: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生成氧气。
9.(2024·陕西西安·一模)乙醇(C2H5OH)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之一、2023年5月,江南大学某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CO2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近100%选择性转化为乙醇。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2)乙醇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 。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1)H2
(2) 2:3 不属于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可知,生成物中含有2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反应物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6X中共含有12个氢原子,X中含有两个氢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
(2)根据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生成物丙(CO2)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
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故不属于置换反应。
10.(2024·河南商丘·一模)合成氨工业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工业上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2)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答案】(1)NH3(或氨气)
(2)
(3)化合反应
【详解】(1)从图中可知,反应物是氮气、氢气,生成物是氨气,故属于化合物的是氨气;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前有两种反应物,反应后有一种生成物,故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知识点一
物质类别的判断
知识点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点三
反应中微粒个数比及各物质质量比的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化学方程式与微观模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选择题中结合微观示意图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或判断正误。在综合题中结合物质的转化、气体制备原理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结合题给信息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考查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由物质的单一计算逐渐向混合物的计算、溶液的计算、化学式的计算综合考查。主要命题点有:①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②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考点解读:
1.物质的分类
【特别提醒】
(1)从微观上看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是:是否由多种微粒/分子构成。
(2)氧化物的特征是:两种元素氧元素,可简单记忆为XO
(3)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通常写在化学式的左边,但带酸字的不一定是酸,如碳酸钠、硫酸铜等。酸根不一定含有氧元素,氯离子也是酸根。
(4)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除了氨水(NH3·H2O)都含有氢氧根和金属离子。
(5)盐中一定有酸根离子和金属(或铵根)离子,但氯化铵属于盐却没有金属离子。
(6)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但含有碳元素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不属于有机物。
2.常见物质的俗称、主要成分
(1)物质的俗称
俗称 生石灰 熟石灰、消石灰 纯碱、苏打 烧碱、火碱、苛性钠 干冰 小苏打
化学式 CaO Ca(OH)2 Na2CO3 NaOH CO2 NaHCO3
(2)物质的主要成分
物质 铁锈、赤铁矿 大理石、石灰石 石灰水 食盐 胃酸 炉具清洁剂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Fe2O3 CaCO3 Ca(OH)2 NaCl HCl NaOH
3.结合微观示意图对物质的分类
(1)先明确小球所代表的原子及每个粒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来判断是原子还是分子。
①原子:单独一个小球。如或。
②分子:多个相同小球或不同小球结合。如或或。
(2)根据小球的组合方式来判断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①纯净物:一种组合方式。如或或。
②混合物:多种组合方式。如或。
(3)根据小球的组合形式和小球的种类来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①单质:单独一个小球或多个相同小球结合成一种组合方式。如或。
②化合物:多个不同小球结合成一种组合方式。如或。
[典例1]
1.(2024·广东东莞·一模)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碘酒、碳酸钙、铁锈 B.冰水混合物、氯化锌、干冰
C.生理盐水、纯碱、二氧化硫 D.天然气、烧碱、二氧化锰
2.(2024·广东东莞·一模)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催化氧化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 B.反应前后催化剂性质不变
C.示意图中共有2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举一反三]
1.(2024·广东珠海·一模)下列物质分类科学的是
A.氧化物:干冰,冰 B.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金
C.混合物:高锰酸钾,碘酒 D.酸:硫酸钾、硫酸
2.(2024·上海静安·二模)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解读:
C + O2 CO2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化学方程式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即“质”和“量”的关系。
(1)化学计量数表示各物质间的个数比。
(2)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之和)可计算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特别提醒】
1.观察反应前后是否有相同的分子,若有则消除相同数目的同种分子;若无则省去此步。
2.根据图注分别写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化学式,并配平方程式,标注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
3.检查。
[典例2]
(2024·广东汕头·一模)天宫空间站中采用催化剂净化和H2,微观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改变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C.参与反应的和H2分子个数比为1:4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举一反三]
(2024·广东深圳·一模)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该反应可表示为: D.反应前后只有S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考点解读:
1.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注意:不能直接看题中的微粒个数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分子个数可能改变等。
[典例3]
(2024·广东珠海·一模)湾区之心,“芯”兴向荣向世界。三氟化氮(NF3)是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用NF3蚀刻硅芯片时的产物均为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 B.该反应中只有一种单质
C.反应物甲与乙粒子个数比为4∶3 D.丁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举一反三]
(2024·广东惠州·一模)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1:1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1.(2024·广东惠州·一模)下列各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高锰酸钾 B.铁锈 C.液氧 D.二氧化硫
2.(2023河北唐山二模)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冰、干冰、可燃冰都是氧化物
B. 金属、玻璃、石墨都是导体
C. 钙、锌、碘都是人体必需元素
D. 钳子、羊角锤、定滑轮都是省力杠杆
3. (2023广东茂名市茂南区一模)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为氨气,其化学式为NH3
B. 图示中x的值为2
C.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7:24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4.(2024·广东茂名·一模)“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CO2和H2O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其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由图可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C.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能产生燃料,并释放O2
5.(2024·河北邯郸·一模)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能实现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1
D.反应生成的CH3OH与H2O的质量比为1:1
6.(23-24九年级上·广东广州·期末)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甲烷可转化为乙酸(),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按个数比1:1进行反应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7.(2024·广东惠州·一模)《天工开物·作成》详细记载火井制盐过程:“西川有火井…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回答:
(1)“井火煮盐”燃烧的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大量天然气泄漏 (填“会”或“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2)“合缝漆布”:目的是确保 良好,曲竹能导出井底的天然气,利用天然气的物理性质是 。
(3)“启竹而试之,绝无半点焦意”:曲竹没有半点烧焦,从燃烧条件分析曲竹内天然气没有燃烧的原因 。
(4)我国科学家研制了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024·广东汕头·一模)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呢?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神舟十七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然后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内。
(1)空间站中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
(2)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采用液氧加航天煤油作为推进剂,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航天煤油是从石油分离出来的,石油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氧元素化合价为 。
(4)神舟十七号处理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这种二氧化碳的处理方式比起空间站的处理方式,优点是 (写一点,合理即可)。
9.(2024·陕西西安·一模)乙醇(C2H5OH)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之一、2023年5月,江南大学某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CO2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近100%选择性转化为乙醇。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2)乙醇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 。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10.(2024·河南商丘·一模)合成氨工业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工业上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2)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知识点一
物质类别的判断
知识点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点三
反应中微粒个数比及各物质质量比的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