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登飞来峰》教材点与阅读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登飞来峰》教材点与阅读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7 16:32:4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教材点与阅读等训练
考点:
1.原文与译文
2.经典语句赏析
3.挖空训练(给加点字注释)
4.理解性默写
5.比较阅读
【考点解读】
一、原文与译文
文学 常识 1.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世人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人。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2.写作背景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3.文体知识 绝句 ,传统诗歌体裁。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各家对其解释并不一致,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原文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安石是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用诗歌阐述政治、学术见解,议论时事,评说历史,这是宋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该诗在描写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细写山中之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心中的感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神情状态,都得到了充分反映。这首诗阐发哲理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其二,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我们今天来读这首登高望远的七言绝句,仍觉意蕴深沉,豪气满怀。
二、经典语句赏析
前两句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问题1 请描绘一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所写之景。
答案 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丈高塔,听说每当清晨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
问题2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中的“千寻”或“闻”字。
答案 “千寻”用夸张手法,突出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闻”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的乐观情怀。
问题3 诗的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都写出了古塔之高,写法有什么不同?
答案 前一句用夸张手法,正面描写古塔之高,后一句侧面描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
问题4 这首诗的前两句使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1)第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实写),第二句用“见日升”,以另一种方式侧面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联想,虚写)。 (2)作用:作者用“千寻”(见日升)突出塔之高,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或: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写景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见解)。
问题5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鸡鸣见日升”是传闻之景,象征了诗人美好的前程,第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第二句以“见日升”,从一个侧面衬写古塔耸高,直入云霄。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这两句话虚实结合,表现了诗人胸怀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
问题6
答案
后两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问题1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旧势力、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和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问题2 任选角度,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答案 示例一:作者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怀,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示例二:作者借高抒情,形象地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含蓄地抒发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表现出一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
问题3 本诗中的“浮云”一词含义丰富,揣度一下它有什么特殊含义。
答案 “浮云”既是眼前实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还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问题4 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色,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什么?实则指什么?
答案 “最高层”字面是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问题5 本诗是一首哲理述志诗,历来被当成座右铭,给人以启迪与思考。请写出本诗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所包含的哲理及言外之意。
答案 (1)哲理:人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有长远的目光。(或:高站位,大视野,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2)言外之意:只要宋神宗信任他,支持他变法,他就不会害怕朝廷小人刁难、作祟,新法一定能推行,变法一定能成功。
问题6 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案 示例一:“自”字更好。因为“只缘”略显沉郁和无奈,与“不畏”二字味道明显不同,“自缘”显得豪放,与出句连读,一气贯通。(或: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 示例二:“只”字更好。因为“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问题7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这句诗历来为后人所传诵,请作简要赏析?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 “浮云”寓意是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一语双关,既是实写,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表现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和诗人为实现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最高层”一语双关,既指塔的最高层,又指政治最高决策层,表现了诗人渴望登上政治决策最高层的雄心壮志。
全诗
问题1 《登飞来峰》前两句与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答案 前两句描写景物,后两句抒发情怀。
问题2 这首诗的构思有何精妙之处?
答案 这首诗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诗人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诗人构思的精巧。
问题3 古人常常借诗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问题4 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
答案 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后两句抒怀做铺垫(蓄势)。后两句蕴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抒发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远大抱负,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地表达了本诗的主旨。
问题5 作者登临高险,目力长远,在诗中运用了何种手法来表情达意?
答案 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问题6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请再写出一句含有此哲理的诗句,并指出作者及出处。
答案 人生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或: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问题7 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答案 可以看出作者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考题示例】
一、挖空训练(给加点字注释)
(一)王安石《登飞来峰》挖空训练
登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 前。)
飞来山上千寻(古时 单位,八尺为寻)塔【千寻塔: 。】,闻说( )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 )遮望眼( )【望眼: 。】,自缘( )身在最高层。
(一)王安石《登飞来峰》挖空训练【答案】
登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飞来山上千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塔【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闻说(听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遮望眼(视线)【望眼:远望的视线。】,自缘(因为)身在最高层。
(二)谭嗣同《潼关》挖空训练
潼(tóng)关( 。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 )高云簇(cù)( )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指奔腾而过的 )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 )平【不解平: 。】。
(二)谭嗣同《潼关》挖空训练【答案】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高云簇(cù)(丛聚)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大野犹嫌束(约束),山入潼关不解(懂得)平【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流的黄河流入辽阔的草原还嫌太束缚,秦岭山脉进去潼关以后就再也不知道何为平坦。
(三)杜甫《望岳》挖空训练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 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 的尊称。)夫(fú)(句首发语词, ,语气词,强调 。)如何(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 。)青(指 )未了( )【青未了:指 。】。造化( )钟( )神秀( ),阴阳(阴指山的 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 。)割( 。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 。极言泰山之 ,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荡胸( )生曾(同“ ”, )云,决( )眦(zì)( 。眼眶(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入( )归鸟。会当( )凌( )绝顶【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 ”)。
(三)杜甫《望岳》挖空训练【答案】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荡胸(心胸摇荡)生曾(同“层”,重叠)云,决(裂开)眦(zì)(眼眶。眼眶(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入(收入眼底,即看到)归鸟。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绝顶【凌绝顶: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赋予了泰山,泰山是天地间神秀之气的集中所在。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判若早晨和黄昏.层层云霭雾气升腾,使我心胸激荡,凝神远望,目送山中的飞鸟归林。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在眼中是多么渺小。
二、理解性默写
1.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议论,阐述了登山的体会,同时融情于景,情中寓理,表达了“站得高,看得远”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具有高瞻远瞩的思想、眼光和胸襟,在观察社会、处理工作矛盾时,就能游刃有余地排除阻力,克服困难,信心百倍地把事业推向前进。诗中与上述观点相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浮云蔽日”历来比喻奸佞小人在皇帝面前谗害贤臣,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已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借民间传说来烘托飞来山上塔的雄伟、高峻,为下面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中用比喻表现诗人敢于斗争,立志实现远大抱负,相信改革必胜的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性默写【答案】
1.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5.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7.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8.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比较阅读
(一)王安石《登飞来峰》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从修辞角度赏析词语
赏析古诗,完成文后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飞来山上千寻塔”中“千寻”一词意味深长,请你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2.《登飞来峰》和《登幽州台歌》两首诗歌都是登高感怀之作,两者的感情有何不同?



(一)王安石《登飞来峰》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答案】
1.“千寻”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飞来山上古塔之高,诗人借塔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的意思是: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应天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采用了夸张的修辞。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为下文做铺垫。
2.《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登幽州台歌》抒发的是诗人怀才不遇的孤寂悲愤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理解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本诗写于公元1050年(宋仁宗皇裕二年)夏天,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写下此诗。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心怀壮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击,心情郁郁悲愤。因此诗人登高俯仰古今,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苦闷的悲愤之情。
【译文】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安石是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用诗歌阐述政治、学术见解,议论时事,评说历史,这是宋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该诗在描写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细写山中之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心中的感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神情状态,都得到了充分反映。这首诗阐发哲理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其二,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我们今天来读这首登高望远的七言绝句,仍觉意蕴深沉,豪气满怀。
(二)王安石《登飞来峰》与谭嗣同《潼关》——概括态度的异同
赏析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首句气势不凡,先声夺人,借写峰上古塔志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与末句“身在最高层”形成呼应。
B.乙诗第三句不说水之奔腾,而说其“犹嫌束”;末句不说山之巍峨,而说其“不解平”。运用夸张手法把山水写活了。
C.甲诗第二句用虚写手法写出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展现出诗人蓬勃的朝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D.乙诗次句以听觉形象补充了首句的视觉形象,渲染出潼关一带独有的氛围,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2.结合甲、乙两诗,简要概括两位作者在面对人生阻碍是态度的异同。



(二)王安石《登飞来峰》与谭嗣同《潼关》【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B.“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意为:奔流的黄河流入辽阔的原野还嫌太束缚,秦岭山脉进去潼关以后就再也不知道何为平坦。这两句诗,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河流、高山以人的情感,河水奔流还嫌拘束,山入潼关桀骜不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潼关山水的壮阔,也表现出诗人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因此选项“运用夸张手法把山水写活了”说法错误。
故选B。
2.同:面对人生阻碍时,两位作者的态度均是不屈不挠,勇于进取。异:甲诗作者主张要高瞻远瞩、冷静理智地解决问题;乙诗作者主张勇往直前、冲决罗网。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甲诗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这句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登高抒怀,却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山中的浮云能够遮住登山人的双眼,而人类社会这座高峰上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云”,无论生活或学习,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从中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昂扬向上、勇于攀登的乐观精神,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乙诗“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从河和山方面来写,诗人极目四望: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把潼关写活了。这里的诗人即大河,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的黄河,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表现了作者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和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
因此甲乙两首诗的作者在面对人生阻碍时都具有不屈不挠、勇于进取的态度;但有所不同的是王安石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道理,侧重于高瞻远瞩,冷静理智地解决问题;谭嗣同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其侧重于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流的黄河流入辽阔的草原还嫌太束缚,秦岭山脉进去潼关以后就再也不知道何为平坦。
【赏析】
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三)杜甫《望岳》与王安石《登飞来峰》——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
【甲】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造化钟神秀”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B.“会当凌绝顶”写出了作者登临泰山绝顶、俯瞰群仙时的自信与豪迈。
C.“闻说鸡鸣见日升”通过具体描写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其意为说千寻塔上可见到旭日冉冉升起。
D.“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2.这两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三)杜甫《望岳》与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
B.错误。“会当凌绝顶”意为定要攀登到那最高峰。“登临泰山绝顶、俯瞰群仙时的自信与豪迈”错误;
故选B。
2.示例:都揭示了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都是先描写景物,后议论抒情。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情感主旨。
首先,《望岳》的前三联和《登飞来峰》的前两句都是景物描写,《望岳》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登飞来峰》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议论抒情;
其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为定要攀登到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表达诗人不畏艰险、俯视天下的雄心壮志,也揭示了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为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诗人在描写景物中,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雄心,揭示了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两首诗都揭示了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赋予了泰山,泰山是天地间神秀之气的集中所在。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判若早晨和黄昏.层层云霭雾气升腾,使我心胸激荡,凝神远望,目送山中的飞鸟归林。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在眼中是多么渺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写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描写泰山的近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面前像着了迷似的,为了看够,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说明已是薄暮时分作者还未曾离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四)“杭州飞来峰”——隐括诗句:为亭子取名字与说明理由
研学团来到了杭州飞来峰,在游览中心看到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导览图 材料二:四大名亭 资料卡春淙亭它位于理工塔旁,苏轼此作诗《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其中“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一句巧妙地点明了飞来峰一带的山水格局。春淙亭的名字也来自于此。壑雷亭这座亭子在飞来峰冷泉闸畔。苏轼在《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诗中还写道:“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此处湍急的溪水流向沟壑时就像奔雷一样,这也是亭名的由来。冷泉亭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前任,杭州刺史元葵所建。于灵隐寺山门之左,因飞来峰下涧水寒澈得名。亭建成后,白居易曾为之题写“冷泉”亭名,并著有《冷泉亭记》,后苏东坡又续书“亭”字。翠微亭在飞来峰半山腰处那座小巧玲珑的亭子就是翠微亭。亭旁山径旋绕,掩映在苍松古木中,朴素而端庄。此亭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为悼念岳飞而建,亭名来自岳飞《池州翠微亭》诗句:“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材料三:楹联 A.利欲纷驰,脚下安知万丈壑 偷心未尽,眼前听取一声雷 B.泉水在山清,听天籁淙淙,到此且停双不借 烟岚随地好,问尘寰扰扰,凡人来作小游仙 C.路转峰回藏古迹 亭空人往仰前贤 D.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1.研学团准备从主入口出发,先寻四大名亭,再登飞来峰顶,最后去灵隐寺祈福,为了行程更顺利,请你根据飞来峰的导览图(材料一),设计游览路线。150字以内。





2.飞来峰的四大名亭不仅名字大有来历,亭名和楹联的搭配也十分有趣,请你根据材料三猜测四大名亭的楹联。
小贴士 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春淙亭① ;壑雷亭② ;冷泉亭③ ;翠微亭④ 。
3.登上飞来峰顶,大家不禁吟诵起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位同学突然感叹道:“假如飞来峰顶有亭子,一定也会是名亭。”若飞来峰顶真有亭子,请你参照材料二,为这座亭子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四)“杭州飞来峰”——导览图、四大名亭、楹联【答案】
1.先从主入口进入景区,向前走经过理公塔在第三个路口右转,看到春淙亭。沿着主路一直往北在第三个路口往西直上飞来峰顶,登顶后从北侧下山,半山腰处就能遇见翠微亭。到管理点后往南到灵隐寺祈福,灵隐寺山门左侧就是冷泉亭,壑雷亭就在附近的冷泉闸畔。游览完壑雷亭后,顺着主路往南在第三个路口往东,途径东南第一山出景区。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信息转换。
可根据材料一中提供的导览图,按照“从主入口出发,先寻四大名亭,再登飞来峰顶,最后去灵隐寺祈福”的顺序,设计出合理的旅游线路即可。注意150字的字数规定。
示例:我们可从主入口出发,向北前行,在第三个路口向东边转,到春淙亭。再向前前行,在第三个路口向左转,沿分路往西到飞来峰顶,再从飞来峰北侧下山往北前行,可见翠微亭。沿路右拐到管理点,再由管理点往南到灵隐寺祈福,灵隐寺山门西边是冷泉亭,其南又是壑雷亭。再从壑雷亭,顺着主路往南在第三个路口往左,途径东南第一山往南可出景区。
2.①B;②A;③D;④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A.利欲纷驰,脚下安知万丈壑偷心未尽,眼前听取一声雷:意为,那些利欲所扰的人,来到这个亭子,哪里知道,这亭子的脚下还有万丈深渊;那些俗心未了的人,来到这亭下,眼前突然响起了惊天的雷声。有“壑”“雷”,故为壑雷亭。
B.泉水在山清,听天籁淙淙,到此且停双不借烟岚随地好,问尘寰扰扰,凡人来作小游仙:意为,此处泉水清清,淙淙悦耳,如同天境。故为春淙亭。
C.路转峰回藏古迹,亭空人往仰前贤:意为,此亭在路转峰回处,有先贤可瞻仰。联系“亭旁山径旋绕,掩映在苍松古木中,朴素而端庄。此亭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为悼念岳飞而建”可知,此亭子为翠微亭。
D.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意为,此处泉声音幽咽,高石矗立,日寒松冷。故可知,此为 冷泉亭。
3.示例:“浮云亭”。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里已是飞来峰的最高处,希望游客们来此亭休息时能想起王安石的诗句,并以此激励自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应用能力。
可参照材料二,为亭子取名。材料二根据的是亭子周围的环境、自然景物的特点来取名的,所以由“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知,此处山高可远望,故可取名“望远亭”;再由“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可知,此处是晨起看日的好地方,故也可取名“观日亭”或“闻鸡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