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26 15:0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机械运动
夯实基础
1.生活中常用人体的某个部位来估测长度,如成年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为1庹(tuǒ)。按此规定,“1庹”的长度最接近(  )
A.17mm B.17cm C.17dm D.17m
2.小明在校园运动会上,参加了初中男子组50m短跑比赛。他正常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
A.2s B.8s C.1min D.0.1h
3.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它们一起绕地球转动。认为中国空间站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神舟十六号”飞船
B.月球
C.地面指挥中心
D.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
4.如图所示,热爱运动的小刚同学正在晨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是静止的
B.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是运动的
C.以小刚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静止的
D.以小刚为参照物,迎面跑来的同学是静止的
5.(多选)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弟弟比姐姐早5min离开家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
D.弟弟运动的速度大小一直不变
6.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停表的读数是    s。
7.小明用玩具汽车测量平均速度,其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让汽车在斜面上沿直线下滑,位置传感器每隔0.2s记录一次汽车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    cm,BD段的平均速度为    m/s,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
如图甲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像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图乙是无人机上升到某高度后水平飞行的v﹣t图象,它在第25s时的速度
为    m/s。
9.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    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2)根据图中信息,小车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cm/s。
(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B、C两点都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能力提升
10.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25圈,如图所示,这把尺的分度值是    cm,线圈长度是    cm,金属丝的直径是    cm。
11.如图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列车车厢的宽度l=3.500m,为判断新式列车车厢能否通过一处老式隧道,技术人员分别测量了隧道内部三处的宽度,如图乙所示,测量结果为:l1=3.500m、l2=3.480m、l3=3.495m。技术人员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dm,新式列车车厢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该隧道。
创新思维
12.心电图仪(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6次/min。则:根据甲的心率为66次/min可知,被体检者甲每秒钟跳动的次数为    次: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    mm/s:乙的心率为    次/min。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解: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庹”的长度是指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约等于身高,在170cm=17dm左右。
故选:C。
2.【解答】解:一般中学生步行速度为1m/s,短跑时速度约是步行速度的6倍即6m/s,由速度公式v=可得所用时间t=≈8.3s,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和“神舟十六号”飞船之间相对的位置没发生变化,而与月球、地面指挥中心和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以“神舟十六号”飞船为参照物,中国空间站是静止的,以月球、地面指挥中心和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为参照物,中国空间站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解答】解:AB、以远处的山为参照物,小刚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他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
C、以小刚为参照物,路旁的树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小刚为参照物,迎面跑来的同学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姐姐比弟弟早出发5min,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姐姐的平均速度为:v1===50m/min,
弟弟所用时间为:t2=15min﹣5min=10min,则弟弟的平均速度为:v2===100m/min,则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
C、姐姐在0﹣5min和15﹣20min行走,5﹣15min内没有行走,姐姐在0﹣5min和15﹣20min内通过的路程均为500m,则姐姐行走时的速度为:v1'===100m/min,而弟弟的速度为100m/min,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弟弟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即弟弟出发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一直不变,故D正确。
故选:CD。
6.【解答】解:左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85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L=3.85cm﹣2.00cm=1.85cm;
右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8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8s,即:338s。
故答案为:1.85;338。
7.【解答】解:(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A点对应的刻度是0.00cm,C点对应的刻度是2.10cm,则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2.10cm;
(2)由图可知,汽车在BD段运动的路程sBD=4.50cm﹣0.50cm=4.00cm,汽车在BD段所用的时间tBD=2×0.2s=0.4s;
BD段的平均速度:vBD===10.00cm/s=0.1m/s;
(3)由图可知,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汽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故答案为:v=;2.10;0.1;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
8.【解答】解: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无人机上的摄像机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则摄像机是运动的;
分析图乙可知,在10~30s内,无人机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10m/s,则在第25s时的速度为10m/s。
故答案为:运动;10。
9.【解答】解:(1)(2)根据实验原理v=计算平均速度;
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为sAB=4.00dm=40.0cm,AB段的时间为tAB=2s,
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20.0cm/s;
BC段的路程为sBC=6.00dm﹣1.00dm=5.00dm=50.0cm,BC段的时间为tBC=1s,
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50.0cm/s,
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则计时晚了,时间变短,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大。
故答案为:(1)加速;(2)50.0;(3)偏大。
10.【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线圈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15.00cm﹣10.00cm=5.00cm,
金属丝的直径为d==0.20cm。
故答案为:0.1;5.00;0.20。
11.【解答】解:使用刻度尺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题中数据可知,记录结果单位为m,小数点后三位小数,则分度值为1cm=0.1dm;
由题意可知,列车车厢的宽度l=3.500m,大于l2=3.480m,则新式列车车厢不能通过该隧道。
故答案为:0.1;不能。
12.【解答】解:
(1)甲的心率为66次/min,即甲每秒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为次=1.1次;
(2)甲心脏每次跳动的时间间隔是=s;
由图甲可知,在s时间内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路程是s=30mm,
则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v===33mm/s;
同一台心电图仪出纸速度v相同,
由图乙可知,乙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内出纸的路程s′=33mm,
则乙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t′===1s,
所以乙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为60次,即乙的心率为60次/min。
故答案为:1.1;3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