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复习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唐雎不辱使命复习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6 14:0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唐雎不辱使命
复习课唐雎不 使命
刘向《战国策》辱辱没
文学常识: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

你会读吗?唐雎( )不辱使命 秦王怫( )然怒 免冠徒跣( ) 以头抢 ( )地 休祲( )降于天 天下缟( )素
秦王色挠( ) 彗 ( )星袭月xiǎnqiāngjūfújìngǎonáohuì通假字:错——措,施行
仓——苍
一词多义
徒 免冠徒跣   (光着)
  徒以有先生也 (仅仅,只)
惠 大王加惠  (恩惠)
  汝之不惠  (聪明)1、辱使命: 2、易安陵:
3、其许寡人:
4、大王加惠 :
5、虽然,受地于先王:
6、故不错意也:
7、请广于君:
8、怫然怒:
9、布衣: 10、仓鹰 : 11、岂直五百里哉:辱没、辜负交换加重语气的助词给予恩惠虽然这样
错,通“措”置、放扩充盛怒的样子平民通“苍”青色只,仅仅重点文言词12、休祲:
13、若士必怒 :
14、天下缟素:
15、秦王色挠 :
16、‘长跪而谢之 :
17、寡人谕矣:
18、徒以有先生也:
19、逆寡人者:
20、轻寡人与:
21、庸夫之怒:
22、非士之怒: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如果穿丧服屈服道歉明白,懂得只是因为违背轻视
平庸无能的人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虽然,受地于先王
秦王怫然怒
以头抢地耳
以五十时之地而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以君为长者
这样
….的样子


因为
把读准字音唐雎 怫然
韩傀 免冠徒跣
缟素 庸夫
色挠 以头抢地 jū fú
guī xi?n
G?o yōng
Náo qiāng 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
仓鹰击于殿上
受地于先王
请广于君
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到、往重点句翻译: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去。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
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呀!“重点句翻译:5、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
(的意愿),为什么呢?“6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那是)因为(我)把安陵君
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 7、“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
与?”“如今我用(大于你们)十倍的土地(来交换),让安陵
君扩大领土,可是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愿,是看不起我
吗?“重点句翻译:10、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老百姓发怒(的样子),也不过是摘掉帽子,
光着脚,用头去撞地罢了。1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的样子),
不是有才能有胆
识的人发怒(的样子)。“重点句翻译:13、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可安陵却凭着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
只是因为有了先生您呀。” 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
主要人物是唐雎。问题分析目录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
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问题分析目录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
结果是怎样的? 忠于使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大义凛然问题分析目录你如何评价唐雎? 秦王不是出于什么好心,而是 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问题分析目录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
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 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分析目录问题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 的要求? 不是真心话。实际上是对安陵君恩威并施。说尊其为长者而未吞并,是恩;粉饰欺诈而于是让安陵君扩大土地及于婉拒是逆寡人和轻寡人。
问题分析目录3、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 先用语气极强的否定句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问,然后正面回答秦王,最后在对比中用一反问语气句子否定秦王的无耻要求。问题分析目录4、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
不同点:地点、背景面对的人物不同。唐雎回答较安陵君更为坚定有力。问题分析目录5、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
有何异同?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进行残酷的战争问题分析目录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
具体内容是什么? 以武力威胁,想施以恐吓而让唐雎臣服。问题内容分析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具有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精神,并为以后的行动作了铺垫。问题分析目录3、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 的目的是什么?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人,表现出他跟秦王拼命的内心活动。(暗示了他将效仿三士,刺杀秦王)问题分析目录4、“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
唐雎的什么精神? 神色木然而道歉(色挠,长跪而谢)问题分析目录1、秦王有什么样的言语和行动? 欺软怕硬、内心虚弱、卑躬屈膝,色厉内荏、前倨后恭问题分析目录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爱国忠君
机智勇敢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凛然正气人物形象唐雎典型试题链接 《唐雎不辱使命》一试身手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 谢:
10.(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
违背道歉C1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1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秦王怫然怒??? ?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3)秦王色挠??? ?▲ (4)长跪而谢之???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盛怒、愤怒?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恶不可食??? ?▲ ????(2)徐谓黄门曰??? ?▲ ???
(3)秦少游闻之??? ?▲ 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 ?▲ 的人。?答案:?16.(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 ?17.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18.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19.(1)吃(2)告诉、对……说(3)听说、听见 ?20.A ?21.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22.豁达(乐观、洒脱)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 l )故不错意也: ( 2 )长跪而谢之曰: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
B.① 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 分)
答:

(二)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 明史·张溥传》 )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俄顷立就 ( 2)日沃汤数次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 分)
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
12.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l 分)

答案:(一)6、〔 1 )通“措”,置。(2 )道歉 7 、B 8 、 (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2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9.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二)10. ( l )完成(2 )热水11、像这样(先抄后烧再重抄)反复六七次才停止。12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言之有理即可)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仓鹰击于殿上( ) ②长跪而谢之(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 答:??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1.①“仓”同“苍”,青色。 ②道歉。
2.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①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 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首先,唐睢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 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
其次,唐睢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睢“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5.示例:①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②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③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