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教案+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教案+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6 14:05:21

文档简介

年级: 八 年级 上 册 学科: 语文 科 著作人: 段绪利 审稿人:
教学课题: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项目
设计内容
备 注
课时
第一 课时
课 型
讲读课文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明确消息这种新闻体裁的有关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本文可以通过学生课前查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态度与情感
了解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消息,全国人民为之欢腾,这是祖国强大而赢得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
让学生以此课为例了解“消息”的特点,培养学生从新闻中学语文。
难点
了解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所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手段方法
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假设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001年的7月前的那一刻,一起来通过这篇及时的报道来了解在莫斯科发生的事情。
要求大家不要看课本,由老师来临时扮演“播音员”播出这则报道,大家仔细听,了解相应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记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播放音乐,《北京欢迎你》)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充满激情的八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奥运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我们也同样不能忘记八年艰难的申奥历程。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则消息来回顾那同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板书课题

进入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达标教学
(一)学生听读? 教师以较慢的语速朗读这篇课文。? 故意读错三处。
?
(二)简介消息的有关知识 ????(一)介绍消息的有关知识? ????消息又称新闻,它是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消息的六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阅读消息,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部分。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幻灯片出示)
消息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明确性。
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社论)、典型报告(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消息是一种最常见的新闻文体,我们通过阅读消息可以更好的了解社会生活。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北京喜获2008奥与会主办权》这则消息,来了解消息的特点与结构,并品味体会本文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三、研读探究
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分别是什么?
明确:
正标题——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副标题——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导语——1、2段
主体部分——3~11段
这则消息的正副两个标题分别有何作用?饱含有怎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正题,概括报道中心事件。“喜”字贯穿全文。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副题,用具体数字突出得票数多。 体现豪情满怀
3、品读导语:
“新华社莫斯科7月3日电(记者许基仁、刘广、林容)”是导语中的电头。从这个电头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这则“消息”是“新华社”在“莫斯科”发电的,以及何时由何人所发。
“7月13日”不仅反映了消息迅速及时的特点,同时也蕴含了新华社记者向全国人民报告这一喜讯时得抑制不住的兴奋心情。
请同学们将原导语进行缩写,尽量做到简练,数字不超过50字
参考范例: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北京以过半数优势战胜了多伦多、巴黎、伊斯坦布尔和大阪。
一般的消息是用记述的表达方式,评述事件,
一般时候,导语要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消息
的主要事实或揭示主题。而这则消息的导语
却有自己的特点,是什么呢?(结合缩写后的范例进行比)
(1)、原导语以抒情的笔调开头(“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抒写了申奥成功后中国人无比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
(2)、原导语列举确凿数字,一方面用事实说话,体现了消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让读者在比较中感受到中国申奥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成功是众望所归。

生字生词的注音及解释
学生了解消息的知识
讨论探究
学生练习
思考讨论
扫清阅读障碍,初步体会感情。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四、布置作业
请为本则消息的主体
部分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年级: 八 年级 上 册 学科: 语文 科 著作人: 段绪利 审稿人:
教学课题: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项目
设计内容
备 注
课时
第 二 课时
课 型
讲读课文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2、?培养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初步了解消息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态度与情感
了解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消息,全国人民为之欢腾,这是祖国强大而赢得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重点
分析本则消息的主体部分
难点
体会消息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手段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
1、消息的有关知识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分析本文主体部分并体会消息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消息又称新闻,它是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消息的六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阅读消息,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部分。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幻灯片出示)
消息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明确性。
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社论)、典型报告(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复习掌握新闻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
(一)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
展开导语中已经点明的新闻事实,
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二)分析主体部分
1、这篇新闻的主体展开分析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如何为主体部分划分层次?
2、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二)体会消息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1、思考:
第8段中“该轮到北京办
奥运会了!”一句中的“该”字
赋有怎样的内涵?
2、请从6~10段中再找出些能体现上述情感的事实例证
(主要从提及人物的行为、语言方面入手)
3、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讨论、明确
这则消息迅速及时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地喜讯,表心了中国
人民无比振奋地心情。
学生讨论、明确:
第3段:说明中国政府的态度;
第4、5段:报道两轮投票的情况;
第6~11段:报道了中国人和国际体育届人士的反应。
时间先后、事情发展顺序
蕴含着梦想成真后的激动与喜悦,作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有北京一定能办好奥运会的自信。
“噙住了泪水”(何振梁)
“用默默的拥抱来感受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何振梁)
“北京应该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何振梁)
“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得时刻。北京一定会举办一次成功得奥援会。”(刘淇)
“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世界冠军还高兴。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进步得肯定。”(郎平)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分析了消息的主体部分并体会了消息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四、布置作业
写一则消息

课件20张PPT。北京喜获2008年
奥运会主办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文体特点3、学会用消息的形式去反映生活2、品味消息的语言特点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矜持(  ) 
流淌(t ǎng)
大阪(b ǎ n) 
噙住泪水(q í n  )
淘汰(t á o)(t à i)
风度翩翩(pi ā n pi ā n )
解释下列词语。
1、噙住泪水--
          2、矜持--
            3、信守--
            4、风度翩翩--          
眼里含着泪水。        
竭力保持端庄严肃的态度。 忠诚地遵守。    

形容举止洒脱。j ī n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矜持(  ) 
流淌( )
大阪( ) 
噙住泪水(  )
淘汰( )( )
风度翩翩( )
解释下列词语。
1、噙住泪水--
          2、矜持--
            3、信守--
            4、风度翩翩--          
眼里含着泪水。        
竭力保持端庄严肃的态度。 忠诚地遵守。    

形容举止洒脱。j ī nt ǎng b ǎ nq í nt á ot à ipi ā n pi ā n 新闻是类属于记叙文,
但相比于一般记叙文,又
具有自己的特点:
迅速及时、
内容真实、
语言简明。新闻的文体的特点: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社论)、典型报告(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新闻的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正标题——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副标题——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导语——1、2段
主体部分——3~11段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部分分别是什么?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得票数比第二名多34票
这则消息的正副两个标题分别有何作用?
饱含有怎样的感情?分析标题——正题,概括报道中心事件。“喜”字贯穿全文。——副题,用具体数字突出得票数多。 体现豪情满怀。 “新华社莫斯科7月3日电(记者许基仁、刘广、林容)”是导语中的电头。从这个电头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7月13日”不仅反映了消息迅速及时的特点,同时也蕴含了新华社记者向全国人民报告这一喜讯时得抑制不住的兴奋心情。品读导语 这则“消息”是“新华社”在“莫斯科”发电的,以及何时由何人所发。
参考范例: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北京以过半数优势战胜了多伦多、巴黎、伊斯坦布尔和大阪。 请同学们将原导语进行缩写,
尽量做到简练,数字不超过50字。1、原导语以抒情的笔调开头(“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抒写了申奥成功后中国人无比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
2、原导语列举确凿数字,一方面用事实说话,体现了消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让读者在比较中感受到中国申奥的优势,说明中国申奥成功是众望所归。一般的消息是用记述的表达方式,评述事件,
一般时候,导语要用极简练的文字,概括消息
的主要事实或揭示主题。而这则消息的导语
却有自己的特点,是什么呢?(结合缩写后的范例进行比较)今日作业 请为本则消息的主体
部分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北京喜获2008年
奥运会主办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本则消息的主体部分2、体会消息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经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这篇新闻的主体展开分析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如何为主体部分划分层次?
从上述可以看出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分析主体部分 第3段:说明中国政府的态度;
第4、5段:报道两轮投票的情况;
第6~11段:报道了中国人和国际体育届人士的反应。时间先后、事情发展顺序思考:
第8段中“该轮到北京办
奥运会了!”一句中的“该”字
赋有怎样的内涵?体味字里行间饱含的丰富情感 蕴含着梦想成真后的激动与喜悦,作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有北京一定能办好奥运会的自信。“噙住了泪水”(何振梁)
“用默默的拥抱来感受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何振梁)
“北京应该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何振梁)
“这是一个值得庆祝得时刻。北京一定会举办一次成功得奥援会。”(刘淇)
“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世界冠军还高兴。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进步得肯定。”(郎平)
请从6~10段中再找出些能体现上述情感的事实例证
(主要从提及人物的行为、语言方面入手) 这则消息迅速及时向全国人民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地喜讯,表心了中国
人民无比振奋地心情。概括本文中心思想今日作业写一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