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11大小猫洞(教案+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中峰乡育才中学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11大小猫洞(教案+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6 14:11:33

文档简介

年级: 九年级 上 学科: 语文科 著作人:兰永兴 审稿人:
教学课题: 大小猫洞
项目
设计内容
备 注
课时
第 一 课时
课 型
教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清二分一总结构,概括分论点。
过程与方法
自学、质疑、点拨
态度与情感
体会含蓄的思想,及故事的言外之意。
重点
弄清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难点
理解故事的言外之意
教学手段方法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一)、作者简介 金克木(1912—2000)安徽寿县人。文学家、学者。作品有:《梵语文学史》、《印度文化论集》、《雨雪集》、《天竺旧事》等。本文是一篇立论文,启发我们从故事中悟出道理来。
1、读作者简介。
使学生对课文和作者有个初步了解
(二) 生字 爵( ) 泮( ) 晏 ( )
役 ( ) 祭 ( )
2、对照课文注释弄清本文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了解课文内容
(三)要点 (课堂提问):
1、大小猫洞、大小城门、文庙大门、及状元桥。
2、故事寓意
3、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并同桌互相讨论,。
4、回答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材料。
培养自学能力
(四 )、突破重点
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1)、牛顿开猫洞(分论点一)
(2)、晏子使楚(分论点二)
3、解决问题:故事里有道理(中心论点)
5、理清文章结构,慨括分论点。
自主弄清议论文的要素。
五、概括主题(课堂总结)
1、本文的中心隐含在文章结尾的一句话中,“人人知道故事,未必想到里面有什么道理。”联系全文对故事的分析议论,就不难看出作者真正的思想。比如,在讲完第一个故事后,文中分析:“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道理”。然后再分析道理何在。第二个故事后,作者引申出这样议论:“这又是从两个不同坐标出发看人和门的关系。”从两个关键词中我们很容易悟出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故事里有道理。”
2、文章特点:隐喻手法,耐人寻味。语言幽默,生动形象。
6、试着概括文章主题
培养学生分析慨括的能力
六。1、欣赏音乐:故事里的事
2、布置作业:
(1)课外写一个小故事,注意蕴含的道理。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课件14张PPT。作者简介 金克木(1912---2000),安徽寿县人,文学家、学者。历任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早年以诗闻名,中年以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驰誉海内外,晚年以学术文化随笔赢得广大读者的景仰。金克木先生学贯中外,知兼古今,精通多种外国语言文学,学术研究涉及诸多方面。主要学术著作有《梵语文学史》、《印度文化论集》;诗歌有《蝙蝠集》、《雨雪集》;散文随笔集有《天竺旧事》、《燕口拾泥》、《书城独白》等。本文是一篇立论文,启发我们从故事中、书本中、生活中悟出道理来。
读准下列字词的音(自己标调)爵( jue )
泮( pan )
晏( yan )
役( yi )
祭( ji )读文理脉(1)思考:本文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2)作者对哪两个流传的故事提出质疑?
要点参考(1)大小猫洞、大小城门、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
(2)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人们嘲笑牛顿开了大小猫洞分别给大小猫进出是脱离实际,是认死理不灵活。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楚国想羞辱身材矮小的晏婴,特在国门旁开了个小门,结果反被晏婴说成是到狗国才钻狗洞而自取其辱。
细读深析(1)读完牛顿开猫洞的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联系全文用一句话把它表达出来。(2)你认为晏子使楚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点参考(1)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面有“开猫洞应当从人出发还是从猫出发”的道理。作者强调洞是猫使用的,开猫洞要从猫(即使用者)需要出发,文章正是通过隐喻手法来说明考虑问题要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人本主义思想。
(2)晏子使楚的故事里面有“门的开设应当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道理。
如何理解“ 事实上,中国历来实行的是楚国式,不是齐国式”这句话蕴含的哲理?
难点突破 “从两个不同坐标出发”中“坐标”喻指看待问题的出发点。楚人的出发点是门以人为准,因为历来都是贵宾到来,中门大开,普通人走侧门,下人走后门。可见这里的“以人为准”是以人的等级为准,即中国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齐国式(晏子的观点)是大国开大门,小国开小门则是从实际需要出发,以国情出发,是民主式的作风。
要点参考提出问题:名人免不了有故事流传,真假难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故事里面有道理。(中心论点)(1)牛顿开猫洞的故事:开猫洞应当从猫出发还是从人出发。(分论点1)
(2)晏子使楚的故事:门的开设应当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分论点2)
故事就是故事 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事是昨天的事/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故事里有好事也有坏事/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故事里的事也许是真事/故事里的事也许是从来没有的事/其实故事本来就是故事/故事就是故事故事就是故事……
延伸拓展本文的中心论点和这首歌的话使你联想到哪个故事,故事中蕴含着什么道理?
加油呦?阅读下列寓言故事,说说寓言的本意可能是什么,换个角度还可以怎样认识。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它。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
本意:不少人由于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结果连现有的也丢掉了。
钱钟书的新解:意思是说有钱人往往贪婪,一毛不拔,不肯帮助别人。
作业:1、掌握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就刚才讨论的话题,任选一个,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