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单元训练(3)
一、填空。
1.□×25=75×□,这里运用了乘法的 ,用字母表示是 。
2.交换两个 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a×6+6×15=6×(15+a)运用了乘法的 。
4.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校服一共需要 元。
5.根据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字母、图形或数字。
○×(△+☆)=○× + ×
102×a= ×a+ ×a
53+42= +
124+35+76 =( + )+35
35×43×4 =( × )×
×34+ ×6=28×( + )
(18+26)×5 =18× +26×
103+28+97+72=( + )+( + )
二、判断题
6.32+16+84 =32+100
7.25×16=25×4×4.
8.860-35+65=860 –(35+65)。
9.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10.250÷(25×5)=250÷25×5
三、选择题。
11.56+72+28=56+(72+28)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2.一只蜗牛4分钟爬行了24米,照这样计算,要爬行72米须用几分钟,列式是( )。
A.24×(72÷4) B.24÷(72÷4)
C.72×(24÷4) D.72÷(24÷4)
13.4×8×7×5=(7×8)×(4×5)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四、计算。
15.直接写出得数。
125×8= 100÷25= 24×3= 25×8=
36÷18= 42÷3= 13×4= 65÷13=
15×7= 120×7= 198÷9= 210×6=
102÷32= 26×20= 540÷27= 50×80=
16.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124-65)×12÷59= 75+240÷40-25= 367-144÷24×13=
98×101= 48×125= 645-180-245=
4×8×125×25= 38×99+38= 3500÷14÷5=
175×56+25×56= 778+57+243-178=
五、解决问题。
17.小李前3天共看书15页,后4天每天看16页,这星期他共看书多少页?
18.杨师傅和王师傅一起加工一批零件,杨师傅每小时加工49个,王师傅每小时加工51个,两人一起工作了6小时完成任务,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19.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0袋,大米每袋7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一共运来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
20.李奶奶养了142只白兔,养白兔的只数是养鸡 的一半 。李奶奶养和白兔和鸡一共多少只?
21.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10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3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缆车多行多少米?
22.一瓶橙汁饮料是3元钱,一箱有12瓶,小英有180元钱能买几箱?
23.兰兰的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兰兰的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交换律;a×b=b×a
【知识点】整数乘法交换律
【解析】【解答】□×25=75×□,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
故答案为:交换律,a×b=b×a
【分析】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根据乘法交换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2.【答案】因数;积
【知识点】整数乘法交换律
【解析】【解答】解: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因数,积.
【分析】根据乘法交换律的意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由此解答.
3.【答案】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a×6+6×15=□×(□+□)运用了乘法的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律
【分析】】a×6+6×15中加号两边的乘法算式中都有因数6,所以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计算。
4.【答案】200
【知识点】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59+41)2=200元
故答案为:200
【分析】先算出一套校服的单价,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即可算出购买2套校服需要多少钱。
5.【答案】△;○;☆;100;2;42;53;124;76;35;4;43;28;28;6;34;5;5;103;97;28;72
【知识点】整数乘法交换律;整数乘法结合律;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102×a=100×a+2×a,53+42=42+53,124+35+76 =(124+76)+35,35×43×4 =(35×4)×43,28×34+28×6=28×(34+6),(18+26)×5 =18×5+26×5,103+28+97+72=(103+97)+(28+72).
故答案为:,,☆,100,2,42,53,124,76,35,4,43,28,28,6,34,5,5,103,97,28,72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根据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的定义律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6.【答案】正确
【知识点】整数加法结合律
【解析】【解答】32+16+84 =32+(16+84)=32+10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7.【答案】正确
【知识点】整数乘法结合律
【解析】【解答】25×16=25×(4×4)=25×4×4。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这道题目在计算过程中,把16看成了4×4,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8.【答案】错误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860 -(35+65)=760,860-35+65=89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分别计算出860-35+65和860-(35+65)的结果,再把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9.【答案】正确
【知识点】整数乘法结合律
【解析】【解答】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根据乘法结合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乘除法中的巧算
【解析】【解答】250÷(25×5)=250÷255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根据以上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11.【答案】B
【知识点】整数加法结合律
【解析】【解答】56+72+28,
=56+(72+28),
=56+100,
=156.
故选:B.
【分析】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12.【答案】D
【知识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先算出蜗牛爬行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算出要爬行72米须用几分钟,列式是72÷(24÷4)。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算出这只蜗牛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13.【答案】D
【知识点】整数乘法交换律;整数乘法结合律
【解析】【解答】4×8×7×5=(7×8)×(4×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D。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14.【答案】B
【知识点】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101×125,
=(100+1)×125,
=100×125+1×125,
=12500+125,
=12625。
故选:B。
【分析】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15.【答案】1000;4;72;200;2;14;52;5;105;840;22;1260;3……6;520;20;4000
【知识点】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解析】【解答】125×8=1000,100÷25=4,24×3=72,25×8=200,36÷18=2, 42÷3=14,13×4=52,65÷13=5,15×7=105, 120×7=840,198÷9=22,210×6=1260,102÷32=3......6,26×20=520,540÷27=20,50×80=4000。
故答案为:1000,4,72,200,2,14,52,5,105,840,22,1260,3......6,520,20,40000。
【分析】125×8、1207、2106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618、6513根据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4×3、258、134、157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10025、10232、54027根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620、5080根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42÷3根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198÷9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16.【答案】12;56;289;9898;6000;220;100000;3800;50;11200;900
【解析】【解答】(124-65)×12÷59=12,75+240÷40-25=56,367-144÷24×13=289,98×101=9898, 48×125=6000,645-180-245=220
4×8×125×25=100000,38×99+38=3800 , 3500÷14÷5=50,175×56+25×56=11200,778+57+243-178=900
故答案为:12,56,289,9898,6000,220,100000,3800,50,11200,900
【分析】计算98×101时,先把101看做100+1,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计算48×125时,先把48看做68,再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计算645-180-245时,用645先减245再减180即可得到答案;计算4×8×125×25时,用乘法交换律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计算38×99+38和175×56+25×56时,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计算3500÷14÷5时,按照3500先除以5再除以14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计算 778+57+243-178时,把57+243结合到一起,把778-178也结合到一起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剩下的题目按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17.【答案】解:15+16×4=79(页)
答:一共看书79页。
【知识点】100以内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根据后4天每天看16页这个条件先算出后4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用前3天看的页数加后4天看的页数即可算出这星期一共看的页数。
18.【答案】解:(49+51)×6=600(个)
答:这批零件有600个。
【知识点】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先算出杨师傅和王师傅的工作效率之和,再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算出杨师傅和王师傅的工作总量,也就是这批零件的总数。
19.【答案】解:(75+25)×80=8000(千克)
答:运来大米面粉共8000千克。
【知识点】整数乘法分配律;1000以上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先算出80袋大米和80袋面粉的重量分别是多少千克,再用80袋大米的重量加上80袋面粉的重量,即可算出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
20.【答案】解:142+(1422)=526(只)
答:李奶奶养和白兔和鸡一共526只。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养白兔的只数是养鸡的只数的一半,也就是养鸡的只数是养白兔的只数的2倍,根据这个条件和白兔的只数,可算出鸡的只数,再用鸡的只数加白兔的只数即可算出白兔和鸡一共多少只。
21.【答案】解:70×30-200×10=100(米)
答:滑雪比缆车多行100米。
【知识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先算出乘缆车上山的路程和滑雪下山的路程,再用乘缆车上山的路程减滑雪下山的路程即可得到答案。
22.【答案】解:180÷3÷12=5(箱)
答:小英有180元钱能买5箱。
【知识点】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算出一箱饮料的价钱,再用总钱数除以一箱饮料的价钱即可算出能买几箱。
23.【答案】解:(94×2-2)÷2=91(分)
91+2=93(分)
答:兰兰的语文得91分,数学得93分。
【知识点】和差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先算出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的总分,从总分中减去数学比语文多的2分,这时语文和数学成绩相等,由此可算出语文的分数,再用语文成绩加上2即可算出数学成绩。
1 / 1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单元训练(3)
一、填空。
1.□×25=75×□,这里运用了乘法的 ,用字母表示是 。
【答案】交换律;a×b=b×a
【知识点】整数乘法交换律
【解析】【解答】□×25=75×□,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
故答案为:交换律,a×b=b×a
【分析】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根据乘法交换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2.交换两个 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答案】因数;积
【知识点】整数乘法交换律
【解析】【解答】解: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故答案为:因数,积.
【分析】根据乘法交换律的意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由此解答.
3.a×6+6×15=6×(15+a)运用了乘法的 。
【答案】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a×6+6×15=□×(□+□)运用了乘法的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律
【分析】】a×6+6×15中加号两边的乘法算式中都有因数6,所以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计算。
4.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校服一共需要 元。
【答案】200
【知识点】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59+41)2=200元
故答案为:200
【分析】先算出一套校服的单价,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即可算出购买2套校服需要多少钱。
5.根据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字母、图形或数字。
○×(△+☆)=○× + ×
102×a= ×a+ ×a
53+42= +
124+35+76 =( + )+35
35×43×4 =( × )×
×34+ ×6=28×( + )
(18+26)×5 =18× +26×
103+28+97+72=( + )+( + )
【答案】△;○;☆;100;2;42;53;124;76;35;4;43;28;28;6;34;5;5;103;97;28;72
【知识点】整数乘法交换律;整数乘法结合律;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102×a=100×a+2×a,53+42=42+53,124+35+76 =(124+76)+35,35×43×4 =(35×4)×43,28×34+28×6=28×(34+6),(18+26)×5 =18×5+26×5,103+28+97+72=(103+97)+(28+72).
故答案为:,,☆,100,2,42,53,124,76,35,4,43,28,28,6,34,5,5,103,97,28,72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根据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的定义律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二、判断题
6.32+16+84 =32+100
【答案】正确
【知识点】整数加法结合律
【解析】【解答】32+16+84 =32+(16+84)=32+10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7.25×16=25×4×4.
【答案】正确
【知识点】整数乘法结合律
【解析】【解答】25×16=25×(4×4)=25×4×4。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这道题目在计算过程中,把16看成了4×4,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8.860-35+65=860 –(35+65)。
【答案】错误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860 -(35+65)=760,860-35+65=89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分别计算出860-35+65和860-(35+65)的结果,再把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9.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答案】正确
【知识点】整数乘法结合律
【解析】【解答】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根据乘法结合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10.250÷(25×5)=250÷25×5
【答案】错误
【知识点】乘除法中的巧算
【解析】【解答】250÷(25×5)=250÷255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根据以上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三、选择题。
11.56+72+28=56+(72+28)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答案】B
【知识点】整数加法结合律
【解析】【解答】56+72+28,
=56+(72+28),
=56+100,
=156.
故选:B.
【分析】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12.一只蜗牛4分钟爬行了24米,照这样计算,要爬行72米须用几分钟,列式是( )。
A.24×(72÷4) B.24÷(72÷4)
C.72×(24÷4) D.72÷(24÷4)
【答案】D
【知识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先算出蜗牛爬行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算出要爬行72米须用几分钟,列式是72÷(24÷4)。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算出这只蜗牛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13.4×8×7×5=(7×8)×(4×5)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答案】D
【知识点】整数乘法交换律;整数乘法结合律
【解析】【解答】4×8×7×5=(7×8)×(4×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D。
【分析】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1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答案】B
【知识点】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101×125,
=(100+1)×125,
=100×125+1×125,
=12500+125,
=12625。
故选:B。
【分析】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计算。
15.直接写出得数。
125×8= 100÷25= 24×3= 25×8=
36÷18= 42÷3= 13×4= 65÷13=
15×7= 120×7= 198÷9= 210×6=
102÷32= 26×20= 540÷27= 50×80=
【答案】1000;4;72;200;2;14;52;5;105;840;22;1260;3……6;520;20;4000
【知识点】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
【解析】【解答】125×8=1000,100÷25=4,24×3=72,25×8=200,36÷18=2, 42÷3=14,13×4=52,65÷13=5,15×7=105, 120×7=840,198÷9=22,210×6=1260,102÷32=3......6,26×20=520,540÷27=20,50×80=4000。
故答案为:1000,4,72,200,2,14,52,5,105,840,22,1260,3......6,520,20,40000。
【分析】125×8、1207、2106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618、6513根据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4×3、258、134、157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10025、10232、54027根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620、5080根据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42÷3根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198÷9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16.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124-65)×12÷59= 75+240÷40-25= 367-144÷24×13=
98×101= 48×125= 645-180-245=
4×8×125×25= 38×99+38= 3500÷14÷5=
175×56+25×56= 778+57+243-178=
【答案】12;56;289;9898;6000;220;100000;3800;50;11200;900
【解析】【解答】(124-65)×12÷59=12,75+240÷40-25=56,367-144÷24×13=289,98×101=9898, 48×125=6000,645-180-245=220
4×8×125×25=100000,38×99+38=3800 , 3500÷14÷5=50,175×56+25×56=11200,778+57+243-178=900
故答案为:12,56,289,9898,6000,220,100000,3800,50,11200,900
【分析】计算98×101时,先把101看做100+1,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计算48×125时,先把48看做68,再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计算645-180-245时,用645先减245再减180即可得到答案;计算4×8×125×25时,用乘法交换律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计算38×99+38和175×56+25×56时,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计算3500÷14÷5时,按照3500先除以5再除以14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计算 778+57+243-178时,把57+243结合到一起,把778-178也结合到一起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剩下的题目按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五、解决问题。
17.小李前3天共看书15页,后4天每天看16页,这星期他共看书多少页?
【答案】解:15+16×4=79(页)
答:一共看书79页。
【知识点】100以内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根据后4天每天看16页这个条件先算出后4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用前3天看的页数加后4天看的页数即可算出这星期一共看的页数。
18.杨师傅和王师傅一起加工一批零件,杨师傅每小时加工49个,王师傅每小时加工51个,两人一起工作了6小时完成任务,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答案】解:(49+51)×6=600(个)
答:这批零件有600个。
【知识点】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先算出杨师傅和王师傅的工作效率之和,再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算出杨师傅和王师傅的工作总量,也就是这批零件的总数。
19.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80袋,大米每袋7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一共运来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
【答案】解:(75+25)×80=8000(千克)
答:运来大米面粉共8000千克。
【知识点】整数乘法分配律;1000以上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先算出80袋大米和80袋面粉的重量分别是多少千克,再用80袋大米的重量加上80袋面粉的重量,即可算出大米和面粉共多少千克。
20.李奶奶养了142只白兔,养白兔的只数是养鸡 的一半 。李奶奶养和白兔和鸡一共多少只?
【答案】解:142+(1422)=526(只)
答:李奶奶养和白兔和鸡一共526只。
【知识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养白兔的只数是养鸡的只数的一半,也就是养鸡的只数是养白兔的只数的2倍,根据这个条件和白兔的只数,可算出鸡的只数,再用鸡的只数加白兔的只数即可算出白兔和鸡一共多少只。
21.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10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3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缆车多行多少米?
【答案】解:70×30-200×10=100(米)
答:滑雪比缆车多行100米。
【知识点】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先算出乘缆车上山的路程和滑雪下山的路程,再用乘缆车上山的路程减滑雪下山的路程即可得到答案。
22.一瓶橙汁饮料是3元钱,一箱有12瓶,小英有180元钱能买几箱?
【答案】解:180÷3÷12=5(箱)
答:小英有180元钱能买5箱。
【知识点】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算出一箱饮料的价钱,再用总钱数除以一箱饮料的价钱即可算出能买几箱。
23.兰兰的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兰兰的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
【答案】解:(94×2-2)÷2=91(分)
91+2=93(分)
答:兰兰的语文得91分,数学得93分。
【知识点】和差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先算出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的总分,从总分中减去数学比语文多的2分,这时语文和数学成绩相等,由此可算出语文的分数,再用语文成绩加上2即可算出数学成绩。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