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自制第14课《给儿子的一封信》(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自制第14课《给儿子的一封信》(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06 20: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给儿子的一封信 作者:刘 亚 洲作者简介??? 刘亚洲? 1952年10月出生,1968年参军,1972年入武汉大学英文系学习,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陈胜》于1977年出版。大学毕业后到空军联络部工作,以敏锐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捕捉国际军事斗争新动向,创作了一系列国际军事题材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品有《恶魔导演的战争》,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学习目标1、了解书信的特点及作用,理解字词及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运用多种形式进行阅读,在小组内交流讨论问题,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3、感受作者对儿子的爱,体会天下父母对孩子的深情。自学指导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一)作者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二)勾画出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耐人寻味的语句。你找到哪些精辟的语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语句的 ?
(三)本文的作者是怎样的一位父亲? 自学指导速读课文,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提示:这是什么人写给什么人的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是一封父亲写给十四岁的儿子的信,信中充满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寄托了父辈的殷切希望。信中作者以自己的成长过程及祖辈的坎坷经历,对儿子进行教育。自学指导试站在这位父亲的角度体验一下他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并谈谈他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又针对什么提出了哪些希望。
优点:心地善良、具有平民思想。
针对存在的缺点提出的希望:应有博大的胸怀、要有铁一般的意志。文章思路给儿子的一封信
刘亚洲
儿子——追忆历史——
优点评价 ——提出希冀合作学习信中谈到了大量的事例,你认为这些事例有什么作用?其中哪个事例给你的感触最深?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能简单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谈谈你读完这封信后的感受。民意调查两代人因生活时代、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分歧和矛盾被称之为“代沟”。你和你的父母之间有代沟吗?如果有,你是怎么对待的?你和父母之间有思想上的交流吗?如果有,是用何种方式进行的?效果怎么样?
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应该如何解决代沟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家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2、父母给我们衣食和爱抚,使我们健康成长。 对我们性格形成最初起作用的是家庭,父母在我们一生中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实话实说“爱的冲突”与化解冲突小锦囊1、如何正确认识爱的冲突?2、化解冲突小锦囊。正确认识“爱的冲突”1、“爱的冲突”的出现是正常的、自然的,是孩子渴望独立、渴望尽快成长的表现。2、“爱的冲突”会影响和谐亲子关系,破坏正常的亲子沟通,应积极消除。化解冲突小锦囊1、转换角色理解父母的难处。2、多与父母谈心,实现有效的沟通。如何报答父母养育之恩?1、用心领受父母的教诲与期待。2、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和烦恼。3、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用



敬践行题:节日的礼物 你想在哪个特别的日子里向爸爸妈妈献上一份爱的礼物?你的礼物有什么特别含义呢?拓展阅读时代在变,人物在变,社会在变,不变是亲情、是父爱,今天刘亚洲给儿子的一封信寄托着父辈对子女的殷切期盼,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也定给儿子一封信,虽只有短短八十六个字,但对为学做人的道理讲得精简而具体.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成为无数人的座右铭,查阅《诫子书》,并与本文做一做比较。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结也,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反思提升
试着用文字来与父母交流,并将交流的结果写在日记上,记得用书信体哟! 作者在信中列举了很多事例,肯定了儿子的优点,也指出了儿子的不足,并针对儿子的不足提出希望。 (一)作者在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二)勾画出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耐人寻味的语句。你找到哪些精辟的语句?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语句的 ?既要珍惜生命,又不要太过看重。
聪明我一种财富,意志是更大的财富。
生命是一种宣泄,生命是一种咆哮,生命也是一个有无。
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先做自己,再做别人。(三)本文的作者是怎样的一位父亲? 深爱自己儿子的一位父亲,这包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子、欣赏儿子的优点、不溺爱儿子、注意培养儿子优秀的意志品质等。拓展延伸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每个为人父母的,都是这样关注孩子的成长,只不过有些父母不擅长表达罢了。下面,请同学们站在自己父母的角度,体会一下他们对你的感情,然后说说:你在父母的眼里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提示:你的父母欣赏你哪些方面
他们认为你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他们对你有什么期待?)链接中考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 墉
今天我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时候,你过来瞄了几眼,说:“奇怪,这个达文波特为什么没表情?她赢球没露出特别高兴的样子,失分好象也不在乎。”当时我笑笑,对你说:“就因为她没有得失心,所以能成为世界顶尖高手哇!”
其实,很多顶尖高手在赛场上都这样。我记得2000年全美高尔夫职业赛时,“老虎”伍兹到最后一天早上,还落后七杆,下午居然反以两杆赢得冠军。他对记者说:“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什么戏剧性,因为当时只专心比赛,我关心的就是怎么打好下一杆。”
比赛到最后往往比的是 “心理”,谁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发挥出原有的水准,谁就能获胜。因为比赛时状态容易失常,选手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你看世界溜冰大赛,选手练习的时候,是不是个个神勇?连名不见经传的都能连着三转跳。但是到了正式比赛,面对满场观众和电视转播,却又一个接一个摔跤。
除了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保持体力也是重要的。想想,如果一张弓总被拉满,即使不用时,也用东西撑开,它能有力量吗?当然没有!它平时必须放松,到张弓射箭的时候,才能表现最佳的弹性。 所以好的选手,无论他是运动员,还是作文、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在他比赛之前,甚至前一阵,都会特意让身体休息。只有在真正比赛时,才使出全力。有些人甚至在动静之间,判若两人。
我以前有个学画的女学生就如此,她上课是羞羞怯怯,好象连有问题都不敢开口,但她居然是华人圈有名的演艺天才。有一天,我看到她在台上又唱又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后来常想,那些明星之所以在台上能魅力四射,都因为私下尽量收束自己,保留发光发热的能量。他们的“一飞冲天”,来自“三年不飞”;他们的“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
你记不记得去年年初我们在北京时,有人在席间谈到太空人杨利伟?说上太空的前一晚,有人偷偷到他房门外听,里面传出呼呼大睡的声音。第二天,太空船穿出大气层,那最危险的时候,杨利伟的心跳居然也不过七十几下。养精蓄锐,临危不乱,他才能成功啊。
孩子,你未来会面对许多大的考验、大的比赛,希望你能记住我说的这番道理。 1、信中作者希望女儿记住的“这番道理”是什么?

2、下列名言中,与文中“女学生”一例所要表达的意思相一致的一项是( )
A、才能是长期努力的报酬。——福楼拜
B、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孙子
C、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爱默生
D、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3、第二段中的“戏剧性”在文中指什么?第四段中“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什么?
答:“戏剧性”指 (不超过10个字)
“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 (不超过15个字)
4、本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要保持体力B最后关头反败为胜。一个人身体总处于紧张状态。(围绕第1题的道理说,言之有理即可。)布置作业:一、收到父母的来信后,请同学们给父母写一封回信,或表达你对他们的理解、感激,或针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
1、格式正确。
2、语言诚恳,有礼貌,富有真清。
二、课外阅读《傅雷家书》课外阅读《傅雷家书》【作者介绍】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从三十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主要有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梅里美的《嘉尔曼》等三十余部翻译作品。写有《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专著,以及《贝多芬的作品及精神》、《评〈三里湾》、《评〈春种秋收〉》等论文。 课外阅读《傅雷家书》【内容介绍】
一部《傅雷家书》,自1981年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 文化修养所起的启迪涵泳作用,可以说是既深且远了。尽管在同一时间中, 也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人家书出版流传,但就影响之深广言,没有一部可以 与之相比,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间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之多,这在 当代纯文学作品中是少有的。这不仅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 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谢谢大家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