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统编版六下第五单元第7课时 阅读链接:詹天佑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统编版六下第五单元第7课时 阅读链接:詹天佑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6 14:23: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课题:探寻名家精彩(阅读链接詹天佑)
内容分析:  课文通过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难度很大的京张铁路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工作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詹天佑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语言运用:从课文学习表达,培养学生随时随处提笔写作、乐于记录的好习惯。 思维能力: 科学家是如何不畏艰难,反复实践探索研究,进而“找到真理”的 审美创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 1.思考:本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 2.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本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本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趣味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科学无处不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现象,实则蕴藏着科学的无限奥秘。本单元将用科学的语言,揭示生活中的种种奇妙。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探索那些隐藏在生活点滴中的科学语言。 活动流程: 围绕学习目标,基于单元整体解读,依托“追寻科学精神”学习主题,本单元教学过程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以读促辩:唇枪舌剑阐观点”“以读促写:童心妙笔绘奇境”的实践活动中融通单元文本内容,多角度感悟科学精神,在语言的迁移运用转化中实现思辨能力和想象力的拔节提升,发挥单元教学合力。 大任务一:“以读促辩:唇枪舌剑阐观点”(小任务——探寻名家精彩)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自主阅读,感受科学精神
1.了解阅读资料 走进文章人物:詹天佑( 1861年3月17日——1919年4月24日)。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修铁路工程。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了解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经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1.2千米,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詹天佑是建设铁路的总工程师。 了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我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我国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办厂等方式,对我国加紧经济侵略。其中,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在我国夺取了将近一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到十九世纪末,列强争夺铁路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甚至以武力威逼清政府。原打算自己修筑铁路的清政府,在列强争夺面前,束手无策,只得把一条条铁路修筑权拱手让给了列强。列强在我国投资修筑铁路,除了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外,还附加各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2.学习提示:学习阅读链接《詹天佑》,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发现依据来证明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并进一步丰富科学精神的内涵。 (1)《詹天佑》这篇文章,思考:本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 预设1:本文表达的观点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预设2:列举了三个具体实例——勘测路线、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路线。 (2)感受“爱国”。 ①帝国主义为什么要争夺修筑权,阻拦中国人自己修筑铁路?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消息传出后,中国人的反应是什么?写出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心情?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③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这句话反映出了什么?隐含地说明了什么? ④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毅然”是什么意思?“毅然”一词可以看出詹天佑什么品质?这句话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了一个什么作用? ⑤默读课文第(4-5)詹天佑接受了修筑铁路的任务,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反映了詹天佑的什么品质或精神? (3)感受“杰出” ①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②居庸关和八达岭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开凿隧道分别使用了什么方法?试画出开凿隧道的示意图。 (4)精神升华。 同学们,你从“铁路之父”詹天佑身上除了发现科学家具有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你还发现了哪些精神吗?小组讨论,然后分享你的内容。 (5)丰富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多个方面, 尊重科学。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批判和探索精神。科学家需要勇于维护真理,反对权威和谬误。 创新精神。科学家必须勇于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的结论或见解。 此外还有,奉献精神、献身精神。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思考:本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 列举了三个具体实例——勘测路线、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路线。 通过事例中感受詹天佑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 抓住重点字理解詹天佑崇高的品质。 从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遇到的困难中感受,修建 京张铁路的不易,还有詹天佑杰出的才干,以及他敬业坚守、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品质。 理解和拓展科学精神的内涵。
第二节:拓展运用,写法迁移
1.总结写法: 教师要求:回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詹天佑》两篇文章,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下面任一观点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有志者事竟成 玩也能玩出名堂 2.交流探讨:有人说“有志者事竟成”,你能找到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吗? A 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贝多芬失聪后创作《第九交响曲》 C 。 有人说“玩也能玩出名堂”,你能找到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吗? A 乔布斯玩很多手机,玩出了“苹果”。 B 列文虎克喜欢用一块镜片来制作一副放大镜,当他拿着放大镜的时候,他突然灵机一动,将两块放大镜放在一起,就有了惊人的发现。最终有了显微镜的发明。 C 父亲曾给了莱特兄弟一个会飞的蝴蝶。父亲轻轻地给玩具上了上劲,小东西便在空中飞舞起来。这激起了兄弟俩制造飞机的念头,最终有了飞机的发明。 D 3小试牛刀,教师巡视指点。 4互评互改。 分享自己可以想到的例子。 开始小练笔 互评互改文章。
设计意图:学习写作方法,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让阅读为写作服务。由读到写,迁移延伸,学以致 。(共29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阅读链接
课程目录

课时
内容总览
阅读链接
01
讨论探究
02
拓展精神
03
课堂练笔
04
分享事例
05
小试牛刀
06
单元任务
活动流程:任务二:探寻名家精彩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感受詹天佑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语言运用:
从课文学习表达,培养学生随时随处提笔写作、乐于记录的好习惯。
审美创造: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思维能力:
科学家是如何不畏艰难,反复实践探索研究,进而“找到真理”的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
自主阅读,感受科学精神
学习内容
走进人物
詹天佑( 1861年3月17日——1919年4月24日)。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修铁路工程。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经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1.2千米,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詹天佑是建设铁路的总工程师。
京张铁路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我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我国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办厂等方式,对我国加紧经济侵略。其中,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在我国夺取了将近一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
了解背景
阅读《詹天佑》这篇文章,思考:本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
勘测路线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路线。
合作探究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 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帝国主义为什么要争夺修筑权,阻挠中国人自己修筑铁路?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帝国主义的霸道、张狂。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
感受爱国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写出了中国人什么样的心情?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写出全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兴奋心情以及对詹天佑的殷切希望。显示了中国人民不怕外来压力,有志气,有能力修好铁路的爱国之情。
感受爱国
“还没有出世”本意是指人没有出生而且就算再过几十年也没有能力修筑这条铁路。。这句话集中反映了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压力,也说明了外国人瞧不起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他们的话还隐含地说明了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恶劣,修筑铁路的工程十分艰巨。课文这样写,更能反衬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这句话反映出了什么?隐含地说明了什么?
感受爱国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毅然”是什么意思?“毅然”一词可以看出詹天佑什么品质?这句话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了一个什么作用?
从中可以看出詹天佑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毅然:
坚定,不动摇
感受爱国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路,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这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精神和要为祖国争口气的决心
感受品质国
如何理解这句话?
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詹天佑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困难面前能够以身作则,在工作和生活上能与工人们同甘共苦。这种举动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感受品质
这里体现了詹天佑哪些品格?
名称 地点 特点 办法 示意图
居庸关 山势高,岩层后。 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
八达岭 长一千一百多米。 中部凿进法。
感受杰出
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坡度呢?
感受杰出
“人”字形线路示意图
詹天佑身上有哪些优秀的科学家精神呢?
Q
热爱祖国
充满智慧和创新精神
尊重科学工作严谨
批判和探索精神
奉献和献身的精神
A
拓展精神
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拓展运用,写法迁移
学习内容
回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詹天佑》两篇文章,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下面任一观点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有志者事竟成
玩也能玩出名堂
小练笔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
魏格纳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回顾旧知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勘探路线
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
回顾旧知
有人说“有志者事竟成”,你能找到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吗?
A 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贝多芬失聪后创作《第九交响曲》
C
分享事例
有人说“玩也能玩出名堂”,你能找到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吗?
A乔布斯玩很多手机,玩出了“苹果”。
B列文虎克喜欢用一块镜片来制作一副放大镜,当他拿着放大镜的时候,他突然灵机一动,将两块放大镜放在一起,就有了惊人的发现。最终有了显微镜的发明。
C
分享事例
对于这两个观点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你更支持哪一个呢?开始你写作吧。
小试牛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