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调研(一)
高二历史
本试卷共8页,清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
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某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大量的稻谷、稻叶、木屑、纺织工具(如骨针、纺轮、梭形器)及
纺织品(如编织的苇席),还有大量干栏式建筑。据此推断,该遗址应位于下图中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
遗存分布图(局部)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医药学成就的表述,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抗疟的记载
②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病情
③《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
④《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
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
高二历史第1页(共8页)
3《汉书》中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颜海之观
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这反映了秦朝驰道
A.能到达全国任何地方
B.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
C.具有统一的修筑标准
D.将湘水和离水连接起来
4、朱熹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以下与
这句话核心观点最接近的是
A.“字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字宙。”
B。“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C.“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晓,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
皆有理。”
D.“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
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5.康熙年间,江苏嘉定县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所以客商鳞集,号为花布码头。
往来贸易,岁必万余;装载船只,动以百计。”以上材料可以作为论据,说明清朝前期
A.地域性商帮的出现
B.专业性集镇的发展
C.自由雇佣制度流行
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
6.魏源在《古微堂内集》中明确提出“治天下国家”的概念,怎样治理国家?他提出了两
个关键词:一是“师夷”,二是“变古”。受到魏源这一思想影响,晚清时期先进中国
人最初在实践上的探索是
A.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7.右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
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理国务总理段祺
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钤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状
状
佑
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交通
③公务员制度的内容
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二历史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