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四校联考七年级科学卷(含答案 1-3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四校联考七年级科学卷(含答案 1-3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26 14:53:38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卷
考生须知:
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7页,有5个大题,30个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长为90分钟。
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到答题卷规定位置上。
答题时,选择题用2B铅笔涂黑、涂满,其余文字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年7月11日,浙江省“全国低碳日”活动在杭州低碳科技馆顺利举行,下列做法低碳环保的是(  )
A.焚烧处理所有垃圾 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C.全面推行火力发电 D.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
2.奔腾不息的江河、晶莹剔透的冰川……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大部分水以固体形式存在 B.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不断更新
C.我国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均匀 D.人类常改变水汽输送来影响水循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4.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主要来自(  )
A.流水和风 B.太阳辐射能
C.绿色植物的能量 D.深埋在地下的煤和石油
5.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6.如图所示的生活场景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注射器注射药液B.吸管吸牛奶 C.吸盘挂钩挂炊具 D.中医的“拔火罐”
7.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额温枪是通过检测人体发出的紫外线从而快速测量体温
B.学生不在校期间可用紫外线对教室进行定期杀菌消毒
C.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后,呈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
D.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8.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B.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9.配制70克16%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的是(  )
A.称取氯化钠B.转移氯化钠 C.量取水 D.配好后装瓶
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
11.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
B.木板上的小孔要圆形的
C.该现象与“树荫下的光斑”成像原理相同
D.物体离小孔越远,墙壁上像越大
12.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硫酸镁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50 60 100
溶解度/g 25.5 35.1 44.7 50.4 54.8 50.2
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100g水中溶解的硫酸镁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C.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44.7g
D.60℃时水中溶解的硫酸镁不一定比50℃时水中溶解的多
13.2023年10月31日,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舱返回过程中,需要高速穿过大气层,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B.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C.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14.我们周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你也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物体为什么会五颜六色?下列针对物体颜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隔着蓝玻璃片看红布,红布是黑色的
B.能把各种色光全部吸收的不透明体是黑色的
C.呈红色的物体是因为它只吸收了红色光,反射了其它颜色的光
D.如果不透明体能使各种色光几乎全部反射,那么这个物体是白色
15.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收集到图示
体积的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将试管集满水 B.a接电源正极
C.检验乙中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
D.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加产生气体的速度
16.《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培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
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所示。给墙壁烤火
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改变湿纸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17.小明利用如图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
操作中不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不足
B.红磷熄灭时瓶内还有氧气剩余
C.点燃红磷后塞紧瓶塞时瓶内有部分气体逸出
D.红磷熄灭后未冷却至室温便立即打开止水夹读数
18.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Ⅱ的溶液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Ⅰ中的2倍 D.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19.燃烧现象非常常见,下列四幅图中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有可燃物
B.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要有氧气
C.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图四是实验中所用的药品,白磷保存方法正确的是图B
20.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100g,要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可行的方法是(  )
A.加入10g食盐固体B.将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
C.加入50g20%的食盐溶液 D.加入100g20%的食盐溶液,再蒸发50g水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1.“美林”是为儿童开发设计的一款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布洛芬,“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美林”属于  (选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将少量的①面粉,②味精,③白糖,④泥土,⑤植物油分别加入到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形成的混合物与“美林”属于同类型的物质有。(填序号)
22.太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光也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但是速度都比在真空中(选填“快”或“慢”)。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分钟到达地球,请你计算一下日地距离约为米。
23.小科对教材中“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的改进。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试管A内溶液的颜色呈    色,试管B中出现的现象是    ,烧杯C中    (选填“上面”或“下面”)的蜡烛先熄灭。
24.将等质量的氯化钙、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固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等质量的水,盖好橡胶塞,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试管中加入的固体是,理由是。
25.“硫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根据小资料可知,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其目的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6.炎热的夏天,小丽看着身边不同颜色着装的行人,她想不同颜色的衣料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呢?于是小丽与同学们选用了白炽灯、五支相同的温度计、五个相同的纸筒、秒表等器材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为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并把温度计密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筒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这样做可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纸筒的   相同。小丽通过观察各纸筒中   的变化来判断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2)实验时,读取各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后,点亮白炽灯,开始计时。3min后,他们将各纸筒在原位置转动18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纸筒   。
(3)6min时,同学们读取了每支温度计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纸筒颜色 黑 红 绿 蓝 白
初始温度/℃ 25 25 25 25 25
6min时的温度/℃ 31 28 29 29 27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本次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为提高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的吸热能力,通常将它涂成黑色。请你也列举一个实例    。
27.如图为验证沸腾条件的实验装置。关于小烧杯内水的最终状况,同学们有不同看法。
小明认为:温度达到沸点,且会沸腾。
小李认为: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小红认为:温度达不到沸点,不会沸腾。
通过实验观察到小烧杯内的水没有沸腾,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了验证小李和小红的观点,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甲和乙的示数变化,如下表。
时间/分钟 0 3 6 9 12 15 18 21 24
甲的示数/℃ 40 57 71 81 91 97 100 100 100
乙的示数/℃ 40 48 61 74 84 90 94 94 94
(1)通过实验数据分析,   的观点是正确的。
(2)在0至18分钟内,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从40℃上升到94℃,其原因是小烧杯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小烧杯中的水蒸发散失的热量。
(3)18分钟以后,为什么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保持94℃稳定,但又低于大烧杯中水的温度(100℃)?请分析其原因。    
(4)为了验证液体的沸腾除了要满足温度达到沸点,还需要继续吸热的条件,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只需改进原装置即可。如图改进方案中,  更合理。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6分)
28.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5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糖g。
(3)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若用1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29.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1)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
(2)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3)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五、解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30.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活动中应该看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1
)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B B A A D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C B A C B D C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1. 悬浊液;①④
22. 3×108m/s;慢;1.44×1011m
23. 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面
24. 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增大,使U型管中的红墨水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
25.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6.
(1)光照强度;温度计示数
(2)受热均匀;
(3)其他条件一定时,黑色物体的吸热能力强,白色物体的吸热能力弱。(或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黑、绿和蓝、红、白)(答案合理均可计分)
(4)夏天烈日下工作时,尽量穿白色衣服。(答案合理均可计分)
27.
(1)小红 (2)大于
(3)小烧杯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收的热量等于水蒸发散失的热量,不能使小烧杯中水的温度再升高;
(4)方案2;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6分)
28.
(1)5% (2)75g (3)390g
29.
(1)39.0% (2)加入硝酸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3)68g
五、解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
30.
答:可以看到易拉罐被压瘪;加热易拉罐,罐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从罐内逸出,加热至罐口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此时罐内充满了水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和残留的少量高温空气。当易拉罐倒扣在水中时,罐内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罐内气体迅速減少;同时罐内残留的高温空气遇到冷水,温度降低。上述两个因素导致罐内气压大大减小,罐外大气压远大于罐内气压,大气压力把易拉罐压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