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课程标准]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复习提纲]
(一)生平小传
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部小城斯塔吉拉,这座城市当时处在北部强国马其顿王国的统治之下,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王室的御医。
前367年,亚里士多德17岁的时候来到了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雅典学园求学,师从柏拉图。
前347年,雅典受到马其顿王国的军事威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马其顿情绪高涨。由于与马其顿王室关系密切,亚里士多德受到雅典人的敌视,被迫离开雅典,逃往小亚细亚。
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接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邀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征服了整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希腊。亚历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了吕克昂学园,并在那里讲学。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因此被人称为“逍遥学派”。
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雅典人再次掀起反马其顿的热潮。亚里士多德再次离开雅典。前322年,他在卡尔基斯抑郁而终。
(二)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思考: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2.亚里士多德不仅不盲从自己的老师,而且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同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进行争论。他和同样研究修辞学的伊索克拉底学派商榷,和主持柏拉图学园的斯伯西波斯辩难,和止这学派交锋,和主张苦行的哲学家论争。
(三)百科全书式的大师
1.亚里士多德在进行研究时,讲究科学的方法:
(1)他重视收集材料。
为了收集材料,亚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多德阅读了大量书籍,与各种人广泛接触,包括养蜂人、渔人、猎人、牧人、农民等,同时,在外征战的亚历山大也不忘记老师的研究,他命令自己的部队,凡是发现了有关动物和植物的材料,必须要把原物上交或者绘图、做详细的描述,然后寄给亚里士多德,这使亚里士多德拥有大量的实物标本和一般人不可能得到的第一手材料,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第二,他主张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 析、综 合,得出有条理的论断。
(3)亚里士多德还首次对科学进行了分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把科学分为理论的 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他在政治 、政治 、政治 、政治 、政治 、政治 、政治 、政治 等众多学科中,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2.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逻辑 学。他把逻辑学视为哲学的一部分,经过研究,他提出了著名的“三 段论”。
问:三段论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
a.它使逻辑学本身的研究进入新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逻辑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也是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b.它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工具,这种演绎推理的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
2.亚里士多德的的《政 治学》一书专门讨论了政治问题和原理:
(1)他把希腊城邦的政体分为六种:君主 政体、贵族 政体、贵族 政体、贵族政体、贵 族政体、贵族 政 体。
(2)他还对政体发生革命和内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原因在于不平 等,提出了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3.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中 道”的理论。
亚历士多德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令人惊叹,有人称他为“学者中的大师”,有人称他为“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
思考:我们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确实是博大精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呢?
提示:(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政治学中的“法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他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选择题]
1、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为小马狗(小马狗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
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主张
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
2.亚里士多德创办学园,在教学方法上别具一格,被成为
A.智者学派 B.苦行学派 C.逍遥学派 D.伊索克拉底学派
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说这话的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4.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是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创立了逻辑学
D.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
5.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提出法制优于人治的思想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孔子
7、亚里士多德认为建立民主政治的原则是( )
A.公民履行职责,参与政治,维护整体利益 B.中道
C.秩序,互不越位 D.内圣外王
8.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
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非选择题]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道,庄重是自傲与顺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间的中道,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道,文雅是滑稽和呆板的中道,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道,娇柔是坚韧和病态的中道。 ——亚里士多德
中国也有人提出“中庸之道”,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谁?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是中庸之道?对比“中庸”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复习提纲]
(一)生平小传
斯塔吉拉 马其顿王国 雅典学园 小亚细亚 腓力二世 亚历山大 逍遥学派 卡尔基斯
(二)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伊索克拉底学派 斯伯西波斯 智者学派
(三)百科全书式的大师
收集材料 分析综合 有条理的论断
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
逻辑学、政治学 、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
逻辑学 三段论
政治学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僭主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不平等 法治优于人治 中道
[选择题]A C C C A A B A
[非选择题]
同: ①德性的一致:孔子把“中庸”和亚里士多德把“中道”,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
②理性的一致:无论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均主张适度原则,不走极端。
③知性的一致:无论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都共同反对折中主义,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
异:①前提不同:中庸以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服从传统社会道德为前提,而中道则是以个人意志自由为前提的。 孔子的儒学理论的全部主张,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上下有序,和睦平均,社会稳定,以达天下归服的社会秩序,也就是后儒阐释的“王道”。礼是实现这种政治主张的最好的方法,其具体体现为对中庸的追求。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选择原本就是人的一种高度自主的活动,因为人都有自由的意志。
② 标准不同:中庸的标准是礼,而中道的标准是“正确的理性”。
③归宿不同:中庸寻求的是“致中和”,要求将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而中道寻求的则是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