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1. 青蛙卖泥塘(第1课时)
教材分析
继本单元中蜘蛛开店之后,烂泥塘边一只可爱的青蛙也开始叫卖起来,他要把自己居住的不怎么样的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竖起牌子,大声吆喝,青蛙是铁了心要卖泥塘。可是,老牛对池塘周围的草不满意,野鸭嫌弃水太少,小鸟、小兔、小猴等动物都提出了要求。于是,青蛙不断按照客户的要求改造泥塘,当他又一次吆喝起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泥塘舒适又美好,便打消了卖泥塘的念头。
学情分析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相信美好的生活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 语言运用:能结合课文内容,模仿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可能会说什么话。 思维能力:能根据提示创编故事。 审美创造:感悟青蛙的勤劳美德,欣赏改造后的池塘风光。
教学重点
随文识记14个生字,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青蛙卖泥塘的前因后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题目引入,激发学生思考交流。 师:大家看了本文的题目“青蛙卖泥塘”(板书:青蛙卖泥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各有千秋,主要就是以下这几个问题: (1)青蛙为什么卖泥塘? (2)青蛙是怎样卖泥塘的? (3)青蛙的泥塘卖出去了吗? (4)谁来买泥塘呢? 师:可以看出来全文都围绕着一个“卖”字来展开(板书将“卖”字圈出来)。 2.思考讨论:谁卖泥塘?谁买泥塘?请同学来回答一下,举例说明“买”和“卖”的区别。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主朗读文章并标注自然段,和同桌讨论青蛙卖泥塘的前因后果。 2.教师出示要求认的字,要求学生齐声朗读。 卖 牌 喝 坑 挺 烂 舒 集 播 撒 茵 灌 缺 泳 愣 3.学习多音字:“喝”。 (1)教师请学生举手回答“喝”字的组词,展示hē和hè两个读音的组词,分别进行字的解释。 hē:指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 hè:指大声喊叫。 (2)指名学生回答幻灯片中多音字应用的答案,进一步理解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 (三)指导生字 1.教师展示生字,引导学生朗读。 应 蛙 搬 倒 籽 破 卖 泉 2.让学生进行归类,掌握字形结构。 师: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有没有同学能给这些字归类呢? 生:半包围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2.展示生字的详细写法和部首等信息,并举一反三。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幻灯片中的描红。 (1)蛙:部首为“虫”。左短右长。最后一笔横要长。 (2)卖:部首为“十”。“十”居上居中,第一笔横短。再次引导学生学习“卖”与“买”的区别。 (3)搬:部首为“扌”。第五笔竖撇要注意。第八笔不穿头。要注意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4)倒:部首为“亻”。“至”最后一笔变提。提醒学生“倒”有两个读音,另一个读音为dǎo,不同的读音应用语境不同。 (5)籽:部首为“米”。左宽右窄。左部“米”最后一笔变成点。 (6)泉:部首为“白”。“白”要扁,“水”要伸展。 (7)破:部首为“石”。第一笔横要短,左窄右宽。“皮”的撇向左下延伸。 (8)应:部首为“广”。左窄右宽。“皮”的撇向左下延伸。注意里面的点、点、撇笔画。 (四)了解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圈出文中出现的动物。 (1)指名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对所有动物进行板书:青蛙 老牛 野鸭 小鸟 小兔 小猴 小狐狸 (2)教师请学生分角色进行课文朗读。 2.师:听完了同学们的朗读,有没有人知道青蛙为什么卖泥塘?结果如何?请大家在文中划出答案并注明原因和结果。 生:原因是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结果是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写字教学很充分,整体观察,区分结构,分类进行写字练习,并通过范写、学写、比较、评价等方法,充分指导生字书写。 不足之处:角色扮演时没有指导学生读出吆喝的感觉来。池塘改造后,特别美,没有指导学生要演出小青蛙的自豪感。老牛、野鸭等动物给小青蛙提出了建议,没有指导学生读出他们的诚恳。表演环节没有提醒学生巧妙运用肢体语言。 教学建议:在精读课文时,可以给予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和空间,采用师范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