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3. “贝”的故事 第1课时(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3. “贝”的故事 第1课时(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6 14:4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识字3. “贝”的故事(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共有2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引出“贝”字。第二自然段主要讲贝壳因为漂亮、珍贵又便于携带、不易损坏,人们把贝壳当作钱币使用,因此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由一个简单的“贝”字,引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的汉字,并由“贝”的字义,指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的大致意思课文用4幅图简洁明了地展示了“贝”字演变的过程。4幅图从左到右依次是:贝壳实物图、甲骨文“贝”字、小篆“贝”字、楷书“贝”字。图画与课文内容映照,可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贝”字的形态变化过程。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汉字起源故事了解不多,但识字兴趣比较高,本课讲述的是“贝”的故事,实际上是汉字来历和演变的故事。本文的故事性并不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贝”的由来,以及当它作为偏旁部首时汉字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解仓颉造字的故事,吸引学生关注汉字,对汉字产生浑厚兴趣。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熟读生字,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语言运用:朗诵课文,在重点词中加重体会。 思维能力:了解“贝”的故事,会认读带“贝”的字词。 审美创造:喜欢上贝壳,体会到贝壳的珍稀漂亮。
教学重点
随文识字、积累字词。掌握本课生字的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贝”字的由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问题引入,展示相关图片: (1)你去过海边吗?你在那里看到过什么? (2)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贝壳。贝壳有什么用处? 二、初读课文 1.认识生字词语。 (1)展示生字,学生朗读,教师对读错的字进行纠正和加深印象。 (2)展示词语,指名学生进行朗读,检查学习情况。 2. 多音字学习。 (1)学生自由对三个读音进行组词。鼓励学生翻查字典,分享其他读音。 漂: piào:漂亮 piāo:漂浮 piǎo:漂白 3.句子训练。 师:现在我们把刚刚学习过的生字代入句子中,看看大家还认不认识它们。 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纠正。 4.图片识字,加深记忆。学生看图联想词语,自由回答。 5.词语练习。 对重点生字进行组词练习,指名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用扩词的方法理解字义。 三、指导写字 1.展示重点生字,要求学生观察字形特点,认识独体字,学生自由回答。 生字:贝 壳 甲 骨 钱 币 与 财 关 独体字:贝 与 甲 币 注意:独体字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 2.重点生字书写指导及知识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组词和造句训练: (1)贝:部首为“贝”,注意是独体字,书写最后一笔为长点。 (2)壳:部首为“士”,上半部是“士”不是“土”。 (3)甲:部首为“丨”,注意是独体字,方框要平正端正,中间一“竖”要在竖中线上。 (4)骨:部首为“骨”,“月”字处于底部时,“撇”变“竖”。中间的“冖”要写得宽大,托上包下。 (5)钱:部首为“钅”,斜钩伸展要到位。 (6)币:部首为“巾”,注意是独体字,第一笔是撇。 (7)与:部首为“一”,注意是独体字,注意第二笔竖折折钩的写法,最后一笔横较长。 (8)财:部首为“贝”,“贝”作部首时,点是短点。 (9)关:部首为“丷”,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3.教师展示词语,学生进行抄写,教师巡堂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并进行纠正。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读准、读通、读顺全文。 (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数。 (3)用自己的话讲讲“贝”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识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自主朗读课文,做到了读正确、读流利。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注意停顿、吐字清楚。抓住了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衔接。 不足之处:本课故事性、趣味性较强,我简单认为学生能较快理解课文,所以把重点放到了正确、连贯朗读上,降低了难度和梯度,却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感悟文章方面效果稍差了些。 教学建议:教学时虽不要涉及象形字、会意字等专业的知识,但可以适当拓展补充一些象形文字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让他们明白象形文字都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