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以“金木水火土”5个字作为偏旁构成的10个生字及10个词语。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归类识字。 “字词句运用”第一题安排了6组近义词,第一行3组词语都表示时间短或表达迅速之意,第二行3组词语都表示时间长或表达缓慢之意,旨在丰富学生词汇积累,并能试着运用;第二题是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通过抓住神态、样子等来表现心情的写法,并仿照例句学习运用。 “我的发现”编排了偏旁相近的两组汉字,提示学生利用偏旁表义的特点区分形近偏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形旁表义的特点。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舟夜书所见》,引导学生在读背的同时,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色。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故事《李时珍》,讲述了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
学情分析
二年级大多数学生对识字有兴趣,有一定自主识字的能力,基本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能利用形旁识字、区分形近偏旁,学生对于理解、辨别词语意思,运用词语说句子有一定的基础。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文字想象画面。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了解汉字的某些构字特点,扩充识字量;区分、理解相近的词语;能积累古诗,独立阅读。感受中国汉字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用近义词语说句子;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思维能力: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诗意;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审美创造: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汉字之美;借助古诗插图,感受古诗画面美。
教学重点
朗读词语,了解近义词规律。联系生活,仿写语句。体会规范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积累词汇。想象画面,体会表现心情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钩、铲”“梅、柿”“源、涨”“炬、灿”“垮、坟”五组词语,让学生观察五组词语与“金”“木”“水”“火”“土”的关系。 2.出示“钩子”和“铲子”的图片,理解“钅”字旁与金属有关。 3.出示“梅花”和“柿子”的图片,理解“木”字旁与植物有关。 4.出示“源头”和“涨潮”的图片,理解“氵”与水有关。 出示“源”与“涨”的意思。 5.出示“火炬”和“灿烂”的图片,理解“火”字旁与火有关。 6.出示“垮掉”和“坟墓”的图片,理解“土”字旁与土有关。 7.组词:钩、铲、梅、柿、源、涨、炬、灿、垮、坟。 (1)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字吗? (2)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5个偏旁的字? (3)知识拓展:扌(提手旁) 亻(单人旁) 忄(竖心旁) (二)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词串,想一想这些词语都有什么特点? 忽然—突然 立刻—马上 一瞬间—一眨眼 逐渐—渐渐 慢慢—徐徐 慢吞吞—慢悠悠 熟字解词义:后一个词可以用前一个词来解释。 2.出示:忽然—突然 立刻—马上 一瞬间—一眨眼 (1)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表示速度快) 3.出示:逐渐—渐渐 慢慢—徐徐 慢吞吞—慢悠悠 (1)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表示速度慢) (2)用这些词语说一两句话。 4.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选择用意思相反的词语说几句话。 词语:慢吞吞—突然 立刻—慢慢 一瞬间—慢悠悠 举例:在小明慢吞吞走路的时候,旁边的树突然掉下了几片叶子。 5.读句子,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1)找出体现太阳害怕的字词。 (三)想一想。 1.出示句子:李明杰 , 跑进了教室。 (1)结合体验,如果李明杰很着急,他会怎么跑进教师? (2)教师提示情景:如果一个同学很高兴或者很难过,会怎样跑进教室?仿写句子。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识字加油站”中,用以旧带新的方式,复习整理曾经学过的汉字,再认读将要学习的生字。在认读中,帮助学生发现形声字的奥秘。 不足之处:《舟夜书所见》所描绘的内容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有些距离,但我在教学时却没有做到综合运用图文结合、提问设疑等方式,导致学生对画面内容的感知和对诗句的理解难度加大。 教学建议:“日积月累”教学的重点在于朗读指导,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读正确、读通顺,读出诗歌的画面美。“练读古诗”之后可以再加一个“赛读古诗”环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