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 找春天 第1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 找春天 第1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6 14:41: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 找春天(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具有儿童叙事诗性质的课文。课文内容充满了儿童情趣,记叙了儿童在田野中寻找春天、发现春天的过程,其间突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洋溢着儿童好奇、欣喜的情感。课文语言符合儿童审美,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增强了事物的生动性,用排比的句式增强了表达的感染力,用叠词、反复的形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令学生感到春天可爱、可亲。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能够在远教资源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学会生词,正确流利的熟读、背诵文章 语言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大意,学会比喻、拟人的手法 思维能力:通过读课文领会春天的美丽。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指导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描写春天美好的词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早春的美景:教师出示早春时节的美景图片,提问“你会用什么词语形容看到的景物?” 目的: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唤起学生对春天的印象,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2.春景欣赏:教师播放视频,给学生带去视觉上的享受,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3.引入新课:教师出示课题,提问“‘找’在这里指什么?你还能用哪个字代替?” 目的: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题,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1.朗读欣赏: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我会认: 出示本课要求认读生字,为学生纠正读音,使学生熟记生字。 3.我会读: 出示本课重点词语,为学生扫除生词读音障碍,丰富学生词汇量。 4.认识偏旁:重点指导学生辨认“羞”“袄”的偏旁,出示“着”和“社”字,使学生在对比中增强识字能力。 三、指导书写 1.我知道:出示本课重点生字,引导学生辨认这些字的结构和字形。重点讲解“冲、姑、娘、吐、柳、桃”等,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认字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 (1)根据结构特点识记“寻”、“荡”、“杏”。 (2)通过偏旁的更换,识记“桃”,发现规律。 2.我会写:出示生字的笔画、部首、结构等,加强积累。 (1)“冲”:左边是“二点水”旁,不是“三点水”旁。 (2)“寻”:“寸”的“横”要长些,注意写在横中线上。 (3)“姑”:“女”字旁的“横”右边不出头。 (4)“娘”:“女”字旁的“横”右边不出头。 (5)“仔”:左窄右宽,“亻”竖在撇中间起笔;右部横略长。 (6)“吐”:“土”最后一笔稍微长一点。 (7)“柳”:“木”字旁最后一笔变“点”,第七笔是“撇”。 (8)“荡”:第一笔要长,盖住下面。下面的“汤”字两部分要紧凑,第七笔是横折横竖钩。 (9)“桃”:“兆”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10)“杏”:“木”中间一笔写在竖中线上;上小下大,“木”的撇捺要舒展。 (11)出示词语表的词语,要求学生认读。 四、再读课文 1.朗读要求:指导学生朗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朗读中初步理解课文。 (1)读准、读通、读顺全文; (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 (3)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找春天的过程。 2.课文大意: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点拨:本文主要叙述孩子们寻找春天的过程。(重点段落:2-8自然段) 导思:孩子们最终找到春天了吗?
板书设计
2.找春天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拟人句式的训练,把实践活动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力。 不足之处: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自己干预较多,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操作,没有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那个寻找春天的孩子,所以入情入境的效果没有表现得那么淋漓尽致。 教学建议:理解词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词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