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课标要求】
(1)了解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
(2)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197 ( http: / / www.21cnjy.com )5年全面整顿。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进一步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和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的论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出和实践。
2、邓小平是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建设有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概括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系。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归纳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归纳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坚持真理,敢于同错误路线斗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难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教学过程】
导入: 《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在美国颇有影响力。
1976年1月19日的封面,“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看来美国已经看出邓小平将对中国的未来影响巨大,那么邓小平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1978年12月25日的封面人物是美国总统卡特,标题是:与中国邓小平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看来这是卡特的外交方向。
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979年2月5日的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邓来了。是说邓小平访美一事,非同小可。
1983年9月26日,标题是:邓小平走出了毛的阴影(或者说邓小平排除了毛的错误影响)。
1985年9月23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邓小平逝世)
可见《时代》周刊对邓小平的关注是十分密切的,而且评价也是非常高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感受下这位伟人的伟大事迹。
一、人生经历
(一)革命生涯
邓小平,四川人。共和国10位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帅,四川籍元帅有4位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邓小平1904年出生,他父亲最初给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邓先圣,5年后起学名为邓希贤,18年后,为适应白色恐怖下秘密工作的需要,在武汉,又更名为邓小平。
1、留学岁月:赴法勤工俭学、赴苏联学习。
⑴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⑵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⑶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⑷1926年,赴苏联学习。
思考:留法少年邓小平是怎样走上革命的道路的?
①内心涌动着救国救民的激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在法国艰苦的工厂劳动使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他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③周恩来、赵世炎的影响和帮助。
2、戎马生涯
(1)土地革命时期
①1929年,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创立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②1931年在中央苏区担任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红星》报主编等职
③1933年,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党内“左”倾领导人打击——第一次下
④1935年,参加长征和遵义会议——第一次上
(2)抗日战争时期
①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与刘伯承合作。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②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
(3)解放战争时期
①指挥上党、邯郸等战役,配合了重庆谈判
②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③1948年-1949年指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思考一:“邓小平同志70多年波澜壮 ( http: / / www.21cnjy.com )阔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请各举一例说明。
中国共产党:在法国留学期间加入共产主义组织,走上了革命道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红七军和红八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思考二:邓小平指挥艺术主要特点是什么?
英勇果敢、扎实推进,在关键时刻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
(二)建国初期政治活动
1、1949-1950年,解放大西南,主政西南
2、1950年,参加和平解放西藏
3、1952年担任政务院副总理
4、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神话
5、1956年中共八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央总书记。1961年制定八字方针和“工业七十条”,支持包产到户。评价:邓小平这时期力图改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不利局面,表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思考一:在哪次会议上邓小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毛泽东为什么推荐邓小平全这一职务?为什么邓小平说:自己一生最忙的是1956年到1966年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时期?
中共八届一中全会。
毛泽东说:邓小平比较会办事,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
原因:确定“八字方针”,制定“工业七十条”,确定“七千人会议”的基调,支持包产到户。
思考二:“不管白猫黑猫,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捉老鼠就是好猫”,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的思想精髓,他主要承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精髓?请分析促使这两大理论产生的共同因素?
实事求是。
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进行了创新的产物;吸取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了外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文革时期
1、第二次沉浮
(1)文革初期因“走资本主义道路”,1969年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劳动,——第二次“下”。
(2)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第二次“上”。
邓小平主持开展的全面整顿,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实质上是要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也是后来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初步实验。
文革期间,是喊口号的年代,特别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也跟着大人一起喊。喊完万岁,再喊打倒。喊“毛主席万岁”,再振臂高呼“打倒邓小平”。大人赶紧阻止我们说:不能喊了,邓小平又起来了。马上开始喊:邓小平万岁!结果后来又说又被打倒了,还是高喊:打倒邓小平!一会又起来了,后来干脆不喊这一句了。
思考:邓小平全面整顿涉及了哪些领域?其实质是什么?有何意义?
实质是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
意义:拨乱反正的初步实验,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和发展。
2、第三次沉浮
(1)1976年四人帮策划“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和“天安门事件”,——第三次“下”。
(2)“四人帮”倒台后——第三次“上”。
外国人称邓小平是“永远打不倒的小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邓小平生前最高时身高 156.83厘米。在巴黎勤工俭学期间,他先在雷诺公司的一家工厂做工,后来在火车头上当司炉。他钱很少,也没有多少东西吃。他后来对杨尚昆说:“每当我能买得起一块羊角面包和一杯牛奶时.我总是感到很高兴。”邓小平认为,他身体矮小可能与他贫乏的饮食有关,因为他吃得太少。但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在西方很多名人并不高,却在历史上留下长长的影子,有的甚至改写了历史。以百年俄罗史为例。列宁的天才藏在仅1.64米的身躯里,但这毫不影响他顺利地从1.74米的尼古拉二世手中夺取政权。可能列宁对矮个子惺惺相惜,他周围全是“红色矮人”:加里宁和布哈林都是1.55米,基洛夫、拉委克和皮亚塔科夫都是1.54米,伏罗希洛夫1.57米。列宁的继任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分别高1.62和1.66米。被戏称为“征服半个欧洲的矮子”的拿破仑,真实高度是1.69米,在当时算相当高大了。被称为伟大或自以为伟大的首领却往往矮小,横扫伊朗、外高加索、印度和小亚细亚的撒马尔罕王“瘸子帖木尔”身高才区区 1.45米,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查理大帝身高均为1.50米,墨索里尼1.60米,希特勒1.65米。其它一些名人的身高:金正日的身高1.55米;丘吉尔1.60米;赫鲁晓夫分别高1.66米;路易十四身高1.56米
思考:邓小平传奇生涯“三起三落”是哪三起哪三落?“三起三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三起三落(略)。
“三落”的根本原因:中共“左”倾错误的发展。
“三起”的根本原因:实事求是。
启示:他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为重。表现出崇高品格和风范。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批评“两个凡是”,恢复党政军职务(1977年)
思考:什么是“两个凡是”?其错误的实质是什么?它是如何纠正的?
含义(略)。
实质是坚持“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
纠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极“左”思想禁锢,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向伟人学习:邓小平在挫折和打击面前,从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馁消沉、畏缩退让,而是心怀坦荡、顽强坚韧、愈挫愈奋。他不是局限于个人得失的小圈子里怨天尤人、悲观丧气,而是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着眼,深刻地进行分析和思考,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再度崛起积储能量。
2、支持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进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3、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恢复高考制度)
4、改革开放进程及成就(参见必修)
思考一:为了使中国人民富起来,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探索?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1981通过《决议》,科学评价毛,是新时期一大贡献
6、南方谈话(1992年)(参看课后“解析与探究”)
(1)背景:①国际: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挑战。②国内:1989年政治风波.
(2)内容(结合必修三P109):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关于基本路线:不动摇。②关于改革开放:胆子大;③关于判断标准:三有利;④关于计划与市场:是手段;⑤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最关键;⑥关于发展:硬道理
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意义:从思想上解除了很多人把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顾虑,使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方向;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
思考:为什么说邓小平南巡谈话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
当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内外环境的巨变而遭遇波折时,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问题,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做出了重大贡献。
7、中共十四大(1992年)
(1)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2)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8、中共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毛泽东是让中国的站起来,而邓小平则是让中国人富强起来。这也是时代给两位伟人赋予的使命。
思考一:从毛泽东、邓小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财富?
创新的勇气和开拓的精神;实事求是;注重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
★思考二: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①开始产生:1978.11,邓小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成为开辟新道路的宣言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
②发展:1982年中共十二大:
③进一步发展:1987年中共十三大:
④成熟和形成:1992年南巡谈话:
⑤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2中共十四大:
⑥党的指导思想:1997中共十五大。
★思考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③发展动力:改革开放;④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⑤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⑥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⑦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⑧依靠力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族人民,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⑨祖国统一:一国两制;⑩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考四: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五)伟人逝世:1997年2月19日
二、评价邓小平
1、邓小平是中国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思考:从哪些史实可以说明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理论探索:1978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实践探索:实施改革开放,在农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城市推行有效的改革,改变中国农村和城市的落后面貌。对外实施开放战略,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使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2、有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3、文革后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5、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6、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
7、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收回香港、澳门。
思考一:1985年9月23日《时代》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刊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你如何看待标题的观点 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
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种歪曲。从政治上看,我们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经济上看,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考二:“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请你列举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主要活动。
①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实际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主要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个理论的创立,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一大历史性贡献。
②1979年,在邓小平等人的努力下,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20世纪80年代末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③1981年,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又一大历史性贡献。
④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⑤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⑥1992年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将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在紧要关头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方向,成为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
⑦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邓小平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⑧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课后问题参考答案】
解析与探究
提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知识分子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鼓励知识分子学习老一代科学家,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