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40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40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6 15:2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高二历史 选择性必修三本
高一历史
纲要下 世界古近现史
纲要上 中国古近现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横向通史.时序性
纵向专题史.话题性
古今中外
纵向发展
横向对比
纲要
基础
拓展延伸
高中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 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悠久
体系完备
影响
深远
多有创新
因事而设,因时而变
目录
0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朝的政治制度
两汉至明清时期
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02
03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禅让制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度
导入新课
“帝”是中国国家元首产生前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公职人员的称谓;“王”是中国奴隶社会国家元首的统称;“皇帝”是封建社会国家元首的称谓,始于秦始皇。……从夏讫清的中央政府分为“王权政府”和“皇权政府”。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原始社会)禅让制:推举、才德、公天下
(奴隶社会)世袭制:相传、血缘、家天下
(封建社会)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距今约200万年
距今约1万年
公元前
2070年
公元前
1600年
公元前
1046年
公元前
770年
公元前
475年
公元前
221年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夏 商 西周
战国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春秋
先秦历史发展进程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原始社会
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
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原始民主)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夏(约前2070-约前1600)
1.夏朝的政治体制——王位世袭制
1.说明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他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
2.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王位世袭制】
方式: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结果: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认识: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先秦
史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
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商(约前1600-前1046)
2.商朝的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以上史料体现内外服制度的何种特点?
特点: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外服地区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松散性,商王采取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职官制度: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内服(大邑商)
外服(四方)
内服 商王直接管辖 王畿之地
外服 商王通过方国 首领间接管辖 畿外之地
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1.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2.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统治的最佳方式。
先秦

西周(前1046-前771)
先秦
3.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
史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背景(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目的、内容(对象、形式、义务、权利、封国、等级)特点
背景目的
内容
特点
【对象】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旧(前朝)贵族;
【形式】授土、民、爵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服从政令
【权利】世袭统治权,相对独立自治等。
【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周王】最高统治者;
【臣属关系】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
【血缘政治】血缘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地域差异】同姓宗族为主体,居于富庶或战略要地。分布地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
名称 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
不同 松散的国家结构;中央对地方控制较弱 相比进步的国家结构;对地方控制加强
方国联盟体 家国共同体
相同 都是国家结构;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都是适应社会发展进步需求;
【背景】
经济基础:井田制
政治基础:周疆域扩大而控制力弱,巩固统治需要;
【目的】巩固政权、维护统治(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西周(前1046-前771)
先秦
3.西周的政治体制——宗法制
1.含义:
2.目的:
3.内容:
史料: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
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既有家庭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
分封制
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家国一体”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互为表里),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族权与政权的结合

西周(前1046-前771)
先秦
3.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宗法制影响
材料一: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材料二: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材料三: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 班固《白虎通义》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吕氏春秋》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积极影响:
1.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使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统治,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3.密切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西周经济开发与社会的发展。
消极影响:
4.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埋下了割据混战的隐患。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诸侯势力的增长,春秋时分封制开始瓦解,到战国末年分封制完全解体。
先秦
【合作探究】早期政治体制的特征
史料: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失天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注释:①司牧:统治、管理。②贰:辅助君主的大臣。③师保:教育保护。④公:天子之下的最高爵位。⑤卿:卿大夫,官名。诸侯分采邑给卿大夫。⑥赏:宣扬、赞扬。⑦匡:匡正,纠正。⑧革:改正。
①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这些原始民主传统,对后世政治有一定影响……
材料一:西周时期盛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政治地位的高低。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材料二: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材料三: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周代的最高统治者则宣称自己是“代天治民”,自称“天子”。
②等级森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原始民主制与贵族政治的结合。
公元前771年
西周王朝被
犬戎族所灭
西周第十二任帝王
姬宫湦在位11年
西周第十任帝王
姬胡在位37年
“你的是我的,
我的还是我的”
史上第一位被赶
出国都的国王
前841年国人暴动
烽火戏诸侯
周平王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镐京
洛邑
周厉王
周幽王

东周(前770-前221)
各国政治上的重大变革,使君主权力得到加强。
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僚制,最初建立就是在战国时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
——《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官僚制出现、血缘继承被打破
郡县制出现、地方分权变成中央集权
社会经济发展,宗族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先秦
4.春秋战国:宗族政治制度的破坏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雏形

世袭制

内外服制
西周:分封制 宗法制
周天子“天下共主”
聚族而居
松散
血缘纽带、家国一体
国家管理日益完善、有效
小结: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春秋
战国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
贵族等级分封制
开始解体
各国政治上重大改革
君主权力加强
郡县制、官僚制等
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先秦
原始社会禅让制
部落联盟
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君主权力加强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需要加强什么权力?
需要加强什么权力?
中央
地方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概念解析
秦朝建立的
中央集权制度,
实质是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 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明 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皇帝制
秦(前221-前207)
秦朝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史记集解》
1.皇帝制
建立:特点:
影响:
秦王嬴政(秦始皇)
③皇位世袭
①皇权至上
②皇帝独尊
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并不断发展、强化。

三公九卿制
秦(前221-前207)
秦朝
2.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家国同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洽,是一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
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参政方式:“廷议”;“廷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秦朝开始的廷议在后世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其趋势是向较为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廷议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民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合理性。廷议制度虽对君主权力有一定制约,但其作用是有限的。

郡县制
秦(前221-前207)
秦朝
3.郡县制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壹(一)家天下,兵不复起……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绎山刻石》
背景:
内容:
作用:
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历史教训
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从世袭到任命)
是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有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垂直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郡县制和分封制
分封制
郡县制
相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不同点




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
郡县制
的实行,开
政的基本
创了此后我国历
代王朝地方行
模式
结果:都对当时维护统治、国家统一发挥积极作用
分封制
世袭产生
贵 族
地方分权
血缘基础
地域划分
官 僚
中央集权
郡县制
皇帝任免
秦朝

文书制度
秦(前221-前207)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
2.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3.秦朝文书十分繁密;
4.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秦朝文书制度的表现:
睡虎地秦墓竹简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羁)请。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脣(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在《论衡》
秦朝
4.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秦朝文书制度的影响:
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③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书同文字木方
秦朝文书制度的条件:
②统一车轨、修建驰道等
其他制度:①社会:迁徙六国贵族豪强,编制户籍、制订秦律。②经济:规定土地私有,按田亩纳税。统一车轨、货币、度量衡。③思想:书同文(官方小篆,民间隶书)、以吏为师、严禁私学、焚书坑儒。④军事:北方——反击匈奴,修筑长城,移民实边;南方——修五尺道,开凿灵渠,开发岭南。
西汉
中外朝制

二府三司制

三公九卿制
明清
废宰相设内阁(明)
雍正设立军机处(清)
(顶峰)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中央行政制度发展趋势:
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与中枢机构的演变,大体上是围绕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这两个方向发展。
中央集权导致中央事务繁杂,仅靠宰相一职是难以处理的,宰相向组织机构化发展是必然的,君主专制导致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君主专制就必然削弱甚至废除宰相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过程中。
地方行政制度演变趋势: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历代王朝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
两汉
1.汉初: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汉书·刘辅传》
两汉至明清时期(一)中央行政制度
两汉:中朝、尚书台
3.尚书台: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2.中朝:①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设立中朝(或称“内朝”,负责决策),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②西汉晚期以后,丞相制被三公制取代,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中外朝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职能、地位、特点、作用?

历代王朝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
隋唐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两汉至明清时期(一)中央行政制度
隋唐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新阶段。
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
——钱穆《国史新论》
职能: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
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牵制、节制君权
作用: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减少政治腐败,保证政治清明;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地位: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分掌宰相职权,并称宰相。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皇帝
三司
枢密院
财政
中书门下
(政事堂)
三司使
同平章事(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枢密使
(执政)
枢密副使(执政)
行政
军政
台谏
御史中丞
知谏院
监察
御前会议
谏官
不参与行政(虚职)
三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度支
盐铁
户部
工部
刑部
礼部
吏部
三衙
兵部
侍卫马军司
侍卫步兵司
殿前司

历代王朝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还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 “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
两汉至明清时期(一)中央行政制度
宋代二府三司制
特点: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增设机构,相互牵制。

历代王朝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元朝实行一省制原因?弊端?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
两汉至明清时期(一)中央行政制度
元朝一省两院制
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繁杂,蒙古贵族文
化水平相对落后;
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务,改三省为一省。
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历代王朝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
──明太祖《皇明祖训》
两汉至明清时期(一)中央行政制度
明朝
洪武十五年……设置殿阁学士……大学士皆正五品官,使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预机务。……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则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值文渊阁,得以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学士……内阁之名及阁臣参预机务自此始。 ——《明清简史》
废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亲理政务,绵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
内阁制:废丞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
此后,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至嘉靖以后,朝位班次,据列六部之上。”……特别是到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诸事如属吏。”——《明清史概论》

历代王朝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

两汉至明清时期(一)中央行政制度
清朝
材料 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跪受笔录,不能发表意见)
史料: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
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军机大臣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力,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负责抄写、传达皇帝的旨意。它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

历代王朝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
阶段 调整、演变情况 趋势
两汉 汉初: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汉武帝时,设立中朝。 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隋唐 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
北宋 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形成二府三司。
元朝 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明朝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置内阁。
清朝 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相权
不断
削弱
皇权
不断
加强
思考点: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重要演变阶段?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04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03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02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01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
【知识归纳】

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层级划分制度的演变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诸侯王表》
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吸收秦亡的教训,巩固王朝统治,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
两汉
两汉至明清时期(二)地方行政制度
汉承秦制,汉朝在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分曹属吏。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刺史改称“州牧”。州刺史在地方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汉武帝:
推恩令、刺史
魏晋

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层级划分制度的演变
两汉至明清时期(二)地方行政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但在不断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的情况下,三级行政区的实际管辖范围都在缩小。
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设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隋唐

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层级划分制度的演变
两汉至明清时期(二)地方行政制度
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1)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2)安史之乱后,道变成了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3)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要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宋元

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层级划分制度的演变
两汉至明清时期(二)地方行政制度
宋:为了吸取唐末地方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对地方官的控制。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元行省制:
内容: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特点:
①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②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意义: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明清

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层级划分制度的演变
两汉至明清时期(二)地方行政制度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直隶州),府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财务、按察司掌刑法、都指挥使司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三司分权,设立巡抚。明代的巡抚,还不是以省为单位的固定辖区,具有临时性,多担任军事方面的职责。
到清朝,巡抚由临时委派到永久存在,成了一省长官;由负责监察到负责地方行政;由一般加衔到正式建制。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
朝代 地方行政区划 对中央集权影响
秦朝 郡、县
西汉 郡(国)、县二级(汉武帝设13州部“刺史”,西汉的“州”是监察区,不是行政区)
东汉 州、郡、县
魏晋南北朝
隋朝 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朝 道、州、县(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宋朝 路、州、县三级
元朝 设行中书省,形成了省、路、府、州、县
明朝 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设三司分权
清朝 省、府(州)、县(州)三级
趋势: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层级划分制度的演变
两汉至明清时期(二)地方行政制度
小结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最稳定的是县,它始终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
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3
2
1
4
5
总结两汉至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
总结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规律。
①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③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征。
④财政改革是影响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重要因素。

课堂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梳理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西周
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两宋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
内外服制
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
郡县制
中朝
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二级制
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
中书省(一省制)
行省制
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
军机处(雍正)
省、府、县三级制
合作探究: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是否是中国建立现代国家的包袱?据此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1:恶劣自然条件下的农耕社会,需要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和大规模的水陆交通网络(以解决各地的粮食调配问题)。农民去完成这样的工程显然是不现实的。中国历史上所有大型水利和水路工程都是在政府的组织下完成的 。
陶永谊——《中央集权体制是一个历史的错误码?》
材料2: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官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3: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百千年时间,也给中国带来辉煌,这种制度自然就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适应的。评价一种制度,要充分考虑时人有关该制度的评价,不能因为今人的标准来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①积极: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加强民族交流,组织水利工程,抵御外来侵略、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等。
②消极:思想文化控制、政治统治腐败、兵役徭役无度等
③在前期,积极主要;后期,消极主要,尤其是明清。
明清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而专制强化,却阻碍它发展,束缚社会生产力,危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