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共43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共43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6 15:2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周易.系辞下》中的一段话,意思是主张“变后来清末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也引用了这段话,强调变法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社会的发展。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
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
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了解中国历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的特征、趋势与影响。
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三、民族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新课导入】
泱泱中华的社会转型
改革是统治者以自上而下、和平的方式,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调整,以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改良革新。其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商鞅变法
立封建促统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
行汉化促融合
固封建促富强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春秋战国
北朝
北宋、明
封建化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富国强兵
铁器、牛耕使用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决定
上层建筑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带来了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最终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这一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促进了中国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1)背景
(2)目的
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
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大变革的时期
(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都主持了变法,其中以商鞅变法(BC356)最为彻底。
(3)表现
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改革角度 变法措施 具体作用
经济
军事
行政管理
社会管理
(4)商鞅变法
承认土地私有,促进农业生产,为统一积累物质基础。
削弱旧贵族势力,增强军队战斗力,加速地主阶级形成。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减少民间私斗,安定社会秩序
废除井田制
奖励耕织
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
建立县制
实行什伍连坐
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影响:①直接:使秦国国富兵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中国、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②商鞅变法打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政治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逐步形成,官僚政治开始形成)---深刻: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③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严刑峻法、焚诗书、强令分户(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西晋266
280

220


东晋317
宋420




581、589
唐618
五代十国907
北齐
东魏
北周
西魏
北魏386
十六国304
263
政权变迁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户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政府由于无力消灭豪强势力,被迫承认其合法性,地方的赋税、徭役也由他们代管、征收。他们往往隐瞒户籍,借机逃避赋税。
宗主督护制下,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①游牧民族内迁: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建立政权,征伐不断,社会矛盾尖锐。
②北魏统一北方: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439年重新统一北方。
③长期的民族交流: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苦难,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前期:
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2)改革内容
措施 内容 影响
俸禄制 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严惩贪污。
均田制 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三长制 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邻长、里长、党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
意义
吏治得到改善,加上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役;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有利于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2)改革内容
后期:孝文帝主持 , 推进汉化,民族交融。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
措施 内容
迁都 1.由平城迁至洛阳;
2.鲜卑贵族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改汉姓 改鲜卑姓为汉姓
穿汉服说汉语 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改门第通婚姻 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门第;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迁都理由
洛阳地处中原,文化先进,地理位置重要;远离平城(保守贵族集中),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实质:
少数民族政权
的封建化改革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3)影响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门巷修整,阊阖填列。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
——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①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
③缩小了南北差距,为隋唐盛世打下基础,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拓展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③改革从实际出发,内容全面,措施得当,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④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改革决心;
【课堂探究】思考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改革者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合理;
改革者的个人品质;
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
......
3.北宋中期改革
(1)背景: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利弊
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②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经常受游牧民族袭扰。
3.北宋中期改革
(2)庆历新政:
范仲淹(989-1052))
宋仁宗庆历年间,大臣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
庆历新政内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诏中书、枢密院同选诸路转运使和提点刑狱;规定官员必须按时考核政绩,以其政绩好坏分别升降。更荫补法,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又规定地方官职田之数。庆历四年(1044年),更定科举法。另外,还颁布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
意义:揭开北宋改革序幕
3.北宋中期改革
(3)王安石变法:
背景:
开始:
目的:
性质:
内容:
①“三冗两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②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改革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失败。
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富国强兵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官僚机构
财政制度
军事体制
裁撤冗员
限制恩荫
改革科举
均输法
市易法
青苗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冗员
冗费
冗兵
变法涉及
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
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 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方田 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强兵 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
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原则
3.北宋中期改革
(3)王安石变法:
①富国: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②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③取士:改革(内容上)科举制度,废诗赋取士,注重能力的经义策论考试
3.北宋中期改革
(3)王安石变法:
评价:
材料一: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材料二: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跡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刮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进步性:①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积弱局面有所改观:使北宋国力有所增强。
局限性: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利益;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强兵”方面,成果甚微。执行中存在危害百姓的现象,后被废止。
结果:新法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
【课堂探究】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
过于急进,忽视客观规律
宋神宗动摇(后期)
4.明朝:张居正改革(万历中兴)
社会经济最棘手的是土地兼并问题,万历前夕法定的征粮地比明初已减少一半,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税源逐渐枯竭。
万历新政之前,国家财政每年巨亏300万两白银。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
——摘选自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葡占
澳门
鞑靼劫掠
①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
②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③明中后期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
(1)背景:
(2)概况:
(3)内容:
(4)结果:
考成法
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一条鞭法
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整饬武备
实施边防新政策,内修防备
政治
经济
军事
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
张居正辅政十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注意:无法从
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端。
历史解释: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
4.明朝:张居正改革(万历中兴)
思考:为何苦心经营十年的改革却一朝颠覆,毫无招架之力?
“务在强公室,杜私门”
“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编氓,不利于士大夫”
“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
豪强地主反对;与皇权形成矛盾;君主专制制度(根本)
【课堂探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变法的联系与差异
性质
实质:局部改变与生产力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符合的上层建筑(旧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挽救王朝危机: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目的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不相符合的现状)
在中国古代史通常表述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结果
由于封建制度的固有弊端,改革仅能缓解王朝危机,无法根本性解决。
标准:是否实现改革目的(推动生产力发展)
中国古代改革短期内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长期来看又为王朝统治埋下新的隐患。
内容
通常解决维系王朝统治最为突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问题。
政治:权力分配问题
经济:财政收入问题
军事:国家暴力机器的效力问题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政府自救
民主探索
民国时期改革
晚清
中华民国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救亡图存
资产阶级改革
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自救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洋务运动(1860-1890年代)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如何救亡?
何以图存?
在列强侵略下,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农民阶级救国方案失败
地主阶级救国方案失败
二、救亡图存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探索……
1.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1)背景:
▲ 康有为
(1858—1927)
▲ 梁启超
(1873—1929)
▲光绪帝
(1871—1908)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唤醒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①时代: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②直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③个人: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学进一步传播,早期维新思想奠基,康梁等人维新思想逐步成熟;洋务运动破产的反思
1.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2)时间:
1898年6-9月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
(5)影响:
(3)内容:
(4)结果:
戊戌变法措施
政治 ①改革行政机构;
②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③取消旗人享有国家供养特权等
经济 ①保护并奖励各行业发展;
②奖励发明创造;
③提倡私人办实业;
④改革财政等
文化 ①改革科举制度,开经济特科;
②开办学堂,改造旧式书院;
③翻译国外书籍,公派留学等
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慈禧太后废除了大部分的变法措施。
①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首要目标,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旧式官僚体制);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③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
④局限: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史料1: 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史料2:(他们)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3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英】赫德
史料3: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梦蕉亭杂记》
根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即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观)
客观: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
① 维新派缺乏正确理论指导,坚强的组织领导,自己没有实力,又完全脱离群众,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② 策略失误:树立的对立面太多、操之过急。
1.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6)失败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义和团运动(1899-1900)
两宫庚子“西狩”归来(1902)
签署《辛丑条约》(1901)
经受了“西狩”路上的颠沛流离之苦,慈禧太后也开始动了改革的念头……
2.清末新政——统治阶级的自救
二、救亡图存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2.清政府(地主阶级):清末新政
(1)背景:
(2)时间: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3)内容:
1901年
(4)性质:
清政府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
《奏定学堂章程》
袁世凯奉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
政治: 改革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经济: 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规章制度,奖励实业。
军事: 编练新军,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文化: 1905年废除科举、兴办学堂,选官制度改革。(P38页)
《钦定宪法大纲》
与戊戌变法在内容上有许多相似: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于制度改革。
2.清政府(地主阶级):清末新政
(5)评价:
材料一: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
材料二: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辛亥革命史》
评价:
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武装力量等,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导火线;
②清末新政未能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加速了清朝的覆灭,使辛亥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具有背离性
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改革多失败。
◎1916年国文教科书
1922壬戌学制
◎金圆券改革(1元=法币300万元)
3.民国时期的改革
◎法币改革
(1)概况:
(2)结果:
①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都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
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币制改革】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法币取代银元,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法币政策的实施,使国民政府加速了金融控制,增加了统治力量。抗战初期,为了战时需要,除将所属一些厂矿内迁外,对自愿内迁的民族工业,也给予贷款和运输的便利,对发展大后方的经济及抗战,都有重要作用。1948年,金圆券改革,后又发行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87页
【探究】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的改革?
改革 意义
戊戌变法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清末新政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改革 促进了共和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救亡图存
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策略上均不成熟,没有真正认识到造成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危机的路径;未能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张;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中外反动势力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1.主题:
2.失败的原因:
3.意义:
4.说明:
5.启示:
事实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清政府新政道路、南京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改革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是改革的重要前提(即结束半殖半封的历史)
1950
1978
社会主义
建设
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全面深化改革
1953
2012
2017
改革开放
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三面红旗
1956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民族复兴
深刻转变
1.过渡时期的改革(1949--1956)
(1)背景
(2)内容
(3)结果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
①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
土地改革
经济改革
民主改革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从1953年到1957年,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国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
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沈阳飞机制造厂
1964年原子弹成功爆炸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两头好 中间差
(1)标志:
(2)成就:
(3)结果:
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
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曲折探索
“铁人”王进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019年
2013年
2017年
2012年
1978年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作进一步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1)改革历程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改革历程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p170-171改革开放历程
(1)对内改革: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城市: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综合试点
(2)对外开放:①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逐步深化: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课题(1982)
→十三大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87)
→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000,十五届五中全会)
→加入世贸(2001)
(4)稳步推进: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改革历程
②中共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③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7年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成就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三权
分置
脱贫
攻坚战
乡村振兴战略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乡镇
企业
取消
农业税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秘密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包产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崭新阶段。
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而且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三权分置" 思想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成就
②对外开放
共建“一带一路”
设立自由贸易区
国际进口博览会
兴办
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格局
加入世贸组织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01
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
02
发展个体
私营经济
发展
混合所有制经济
03
04
深化
国资国企改革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成就
单一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
计划经济体制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
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成就
④深化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①农村
②全方位对外开放
③城市
④深化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2)成就
21世纪改革开放发展的方向
①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再到双循环
③持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
基础设施建设
走在世界前列。
高新科技自主研发和制造、人工智能。
文化事业、产业
文明互鉴,中国声音。
国防军队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3)意义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4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③坚持党的领导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为中心
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⑥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