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6 15:28:36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二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世界最早的文明分别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恒
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地区。这些文明产生之初
( )
A.彼此交流并孕育统一性 B.都出现了象形文字
C.独立发展且呈现多元化 D.均以农耕文明为主
2.查士丁尼一世在不断发动对外征服战争的同时,还镇压了境内的多次民众起义。查士丁尼
一世深刻认识到“威严和光荣不仅依靠兵器”,因此,他组织法学家整理罗马法律,汇编了
《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一世组织法典编纂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社会公平 B.协调社会关系
C.巩固帝国统治 D.提高公民素养
3.“(西欧)王冠的拥有者不过是一个大封建主,其权势不过相当于一个男爵,有时甚至还
不如其他领主,中央领主并不优于任何一个地方的领主。”材料所涉及的制度( )
A.是社会动荡和商品经济的产物 B.导致了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
C.使国王成为实际的最高统治者 D.是西欧奴隶社会最基本的特征
4.据记载,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发布改新诏书,其中一项内容为实施租庸调制;10世纪初,
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11世纪,独立后的越南开始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上述材料反映出( )
A.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 B.早期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C.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 D.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5.下图中航海路线与之对应信息正确的是( )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1页(共6页)
{#{QQABRYoQggiIAIJAARgCQQVACkCQkBCAAIoGAFAIIAABiRFABAA=}#}
A.A航线的开辟受到“地圆说”影响,最终成功到达印度
B.B航线为西班牙航海家开辟,在第二年到达非洲好望角
C.C航线绕过好望角驶向印度,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D.D航线开辟了经由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全球航线
6.“因信称义”是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靠向教会购
买赎罪券,也无需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该思想的提出( )
A.加强了教会的宗教权威 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实现了教徒的思想自由
7.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17世纪)英国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
瓶的爆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英国( )
A.确立君主立宪制 B.实行责任内阁制
C.颁布《大宪章》 D.进行圈地运动
8.英国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
纱机,雇佣工人生产。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
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据此可推知,工厂制度( )
A.导致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 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D.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9.一战结束后,欧美各国有影响力的和平团体和个人纷纷提出维护和平、避免战争的方案,
有力地推动了国联的建立。这表明( )
A.各国放弃以战争作为对外政策 B.世界人民普遍呼吁和平
C.有识之士对战争进行反思 D.近代国际法知识广泛推广
10.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用自己
的全部资源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团结合作,绝不与敌人单独停战或媾和。这标志着(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1.1971年尼克松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
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里的“挑战”是指( )
A.苏联制造的古巴导弹危机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 D.美国经济进入滞胀状态
12.从1952年到1964年期间,苏联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
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一措施( )
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 B.系统地纠正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二、选择题 I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3.阿拉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
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这反映了阿拉伯
文化的特点是( )
A.独立性和包容性 B.开放性和多元性
C.东西方文化桥梁 D.包容性和领先性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2页(共6页)
{#{QQABRYoQggiIAIJAARgCQQVACkCQkBCAAIoGAFAIIAABiRFABAA=}#}
14.11-12世纪,伦敦多次参与英格兰王位纷争,先后获得城市管理权和司法权等。1327年,
英王爱德华三世颁布特许状,将内盗、外盗管辖权等多项特权赋予伦敦。15世纪,伦敦式治
理模式在英格兰日益普遍。这体现了英格兰( )
A.王室领地日益扩大 B.国王统治权逐步巩固
C.贵族势力日渐强大 D.城市自治权不断加强
15.一位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
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材料意在强调( )
A.企业家们真正开辟了新航路 B.企业家为新航路提了供财力支持
C.企业家是“寻金热”主要人物 D.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
16. 英国从1553年到1680年间,组织了49个商业垄断公司,投资额由1558年的1万英镑增加
到1695年的400万英镑以上;法国从1599年到1789年至少建立了75个商业垄断公司;荷兰最
著名的垄断公司是1602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它在1606年拥有军舰41艘、商船约3000
艘、雇员10万人。各国积极建立“商业垄断公司”的原因是( )
①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②进行资本原始积累③海外殖民竞争激烈④全球海路的开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人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绝大部分利润为资本家所占领,工人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他们创造的
价值也全部为资本家所得,这就是资本家日益富裕的秘密。这一观点(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促进了第一国际领导下工人运动发展
C.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性 D.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18.下面是某位同学的部分学习笔记:
“表现:世界总人口约18亿,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下…
影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孕育着更大的冲突…”
据此判断他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A.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形成 B.西方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
C.列强与殖民地的矛盾尖锐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19.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希望欧洲国家联合起来,主动
向美国提出援助要求。马歇尔声称美国的援欧计划不反对任何国家,而是反对贫穷、饥饿和
混乱,促使欧洲出现一种有益于自由体制得以存续的政治和社会条件。由此可知,美国的本
质意图是( )
A.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B.挑起与苏联的冷战
C.遏制共产主义发展 D.缓解美国生产过剩
20.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
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
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旨在“修补资本主义”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垄断组织 B.构建国际贸易体系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D.实施区域合作战略
21.1945年12月至1949年,英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法令,把英格兰银行、民用航空、煤矿、铁
路、电力、煤气、电报及无线通讯8个部门收归国有。到1951年,英国工业的20%划归了“公
共部门”。英国的这一系列举措( )
A.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延续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3页(共6页)
{#{QQABRYoQggiIAIJAARgCQQVACkCQkBCAAIoGAFAIIAABiRFABAA=}#}
C.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直接导致“滞胀”现象
22.如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各洲比例的变化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时代背
景有( )
A.多极世界格局形成 B.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
C.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D.经济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
23.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如下图文资料。据此推断其研究主题是( )
A.社会改良 B.工人运动 C.理论创新 D.暴力革命
24.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有意淡化苏联在打败纳粹德国中的作用。为了保持西方的
团结,欧美学术界对纳粹大屠杀问题保持一种心照不宣的“沉默”。联邦德国史学界甚至出
现了纳粹主义只代表一小撮犯罪集团的罪行,大多数德国人与之无关,且是受害者的论调。
这表明( )
A.多元视角完善历史叙述 B.史学研究必须围绕热点问题
C.历史解释折射时代特征 D.历史评价应采用辩证分析法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5小题19分,第26小题21分,共40分。)
25.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国际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一战后缔结的和约全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
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
组织……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欧洲边界的特点……《国际联盟》第22条把从同
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
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4页(共6页)
{#{QQABRYoQggiIAIJAARgCQQVACkCQkBCAAIoGAFAIIAABiRFABAA=}#}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
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
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
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
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
了世界政治地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
会,使其有权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宪章取消了国联盟约的一
致通过原则,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程序采取大会2/3多数
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不仅如此,联合
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这样联合国不仅从道义上
而且在武力上使其决议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结合所学,指出国联形成决议的原
则,这一原则有何局限性?(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联合国运行机制的特点。结合所学,
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构建的政治体系的共同之处。(7分)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5页(共6页)
{#{QQABRYoQggiIAIJAARgCQQVACkCQkBCAAIoGAFAIIAABiRFABAA=}#}
26.西欧思想解放的历程也是社会变革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材料一:他(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
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他还强调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
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他(卢梭)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
接参加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
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
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
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
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材料一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哪些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卢梭的思想主张有
何不同?并结合所学分析启蒙思想的意义。(7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建立的近代政体中“均衡”的具体表现。(4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美国历史发展的相关史实来论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
蒙思想家的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影响。(要求:标题完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表达成文。)(10分)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6页(共6页)
{#{QQABRYoQggiIAIJAARgCQQVACkCQkBCAAIoGAFAIIAABiRFABAA=}#}2023学年第二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答案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C C A D C C
题号 11 12
答案 B C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D D B D D C C C B
题号 23 24
答案 C 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5小题19分,第26小题21分,共40分。)
25.(1)方式:建立国际联盟;实行民族自决;推行委任统治。(1点1分,共3分)
原则:“全体一致”原则。(1分)
局限性:这一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
生,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2分,答无法制止战争发
生等表述得1分)
(2)欧洲衰落,美苏力量空前强大,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冷战;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每点2
分,共6分)
(3)特点:由安理会做出强制性的决议;采取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取消了国际联盟的
成员国“一致通过”的原则;否决权仅限于安理会;拥有派遣武力维持和平的权力。(5
点5分)
共同之处:都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
的利益(有大国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特点)。(大国相互妥协1分,强权政治色
彩1分,共2分)
26.(1)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分权、制衡各1分,共2分)
卢梭:民主共和或直接民主;人民主权且不能被代表。(1点1分,共2分)
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为资
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正确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任选
3点共3分)。
(2)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制衡,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
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2分,答首相对议会负责,
首相有权解散议会可得2分)
美国: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分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2分)
(3)评分细则:①论题:观点明确并有价值判断;(2分)
{#{QQABRYoQggiIAIJAARgCQQVACkCQkBCAAIoGAFAIIAABiRFABAA=}#}
②论述:围绕自拟观点,结合准确史实,合乎逻辑地充分论证。史论结合,能例举2个
以上重要史实论证所选观点,结合美国历史发展的相关史实。(4分)
③结构:论题、论据、总结三要素齐全,且注意分段,叙述成结构层次分明,表达清晰,
字数合理。(2分)
④结语。(2分)
命卷学校:洞头一中
磨卷学校:白象中学
{#{QQABRYoQggiIAIJAARgCQQVACkCQkBCAAIoGAFAIIAABiR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