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案: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岳麓版历史选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学案: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岳麓版历史选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06 16:4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分层学案二)
【课标要求】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影响。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课前预习案】
列出本课的知识结构。
【课堂探究案】
1、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含义?
2、孝文帝成功的原因?
2、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到什么启示?
【巩固练习】
1.下列对北魏统治者在公元439年后面临的局势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结束了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B.各民族的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C.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D.与汉族相比,鲜卑族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
A.学习汉族先进制度 B.减少变法阻力
C.躲避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为进行其他方面的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的是 (  ) A.均田制 B.三长制 C.宗主督护制 D.整顿吏治
4.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C.恢复和发展经济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5.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现象是…(  )
A.北方民族融合
B.北方的分裂与统一
C.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完成
D.汉族地主势力的消长
6.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  )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7.均田制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  )
A.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B.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C.封建土地国有制 D.封建集体土地所有制
8.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
A.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  )
A.北方各族的上层人物 B.地主阶级的守旧势力
C.鲜卑贵族 D.汉族地主阶级
10.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改革措施行之有效 B.掌握最高权力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D.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11.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 高祖记》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如图一:胡服俑 图二:孝文帝出行 图三: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13、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一 北魏骑马武士 图二 孝文帝改革后的服装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请回答:
图一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哪一时期因为什么原因而逐渐瓦解?
(3)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课后延伸案】
有人认为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探究1
1、从经济角度讲,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原因:
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变法成功的根源。
2、内容全面措施得当。
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
4、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启示: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12、(1)信息:孝文帝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改汉姓,改鲜卑族为汉姓;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等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
13、(1)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的破坏而逐渐瓦解。
(3)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