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名家名曲——歌曲 铁蹄下的歌女 在太行山上 教学设计 (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音乐 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名家名曲——歌曲 铁蹄下的歌女 在太行山上 教学设计 (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音乐 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4-26 17:3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教花城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在太行山上》教学设计
课题名 《在太行山上》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聆听演唱歌曲,体验歌声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斗志和豪情。 艺术表现: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绪。 创意实践:能够随着不同情绪的音乐开展创造性的表演活动,发表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想,并有所感动与感悟。 文化理解: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历史,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学习目标 1、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历史,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2、学习歌曲,能够说出歌曲的基本情绪,能够随着不同情绪的音乐开展创造性的表演活动,体验歌声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斗志和豪情。
教学重点 1、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太行山上》。 2、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
教学难点 1、歌曲的几处大跳的气息支持、喉咙打开、声音连贯、乐句完整。 2、附点节奏、最后的高音及优美地声音歌唱。
教学方法 引导法、聆听法、对比法、示范法、模唱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钢琴 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歌曲导入,揭开课题(播放视频) 1、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今天课的一开始,让我们一起来演唱一首歌曲《保卫黄河》,同学们起立!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演唱。 2、介绍冼星海 师:同学们,你知道刚才我们演唱的这首歌曲选自哪个合唱作品?它的作曲者是谁? 生:《选自黄河大合唱》,作曲者是我们熟悉的音乐家冼星海。 师:谁能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位音乐家呢? 生:冼星海,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作曲家。广东番禺人,1930年去法国巴黎学习音乐。1935年返回祖国后,便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音乐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拉犁歌》等优秀歌曲。1939年写下了不朽名作 《黄河大合唱》。他为发展我国革命音乐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师: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中,很多人拿起了刀和枪跟敌人决斗来保卫我们的家园,也有人拿起了手中的笔写下一首首催人奋进的歌曲,鼓舞人们奋起杀敌,冼星海就是这样的作曲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在太行山上》。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歌曲,回顾冼星海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曲家。 探索新知。 聆听歌曲 1、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聆听。 2、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冼星海将这一段诗词赋予了怎样的创作手法来表达他的爱国情感? 师:这是一首为在山西境内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日军民而创作歌曲,《在太行山上》作于1938年7月,由冼星海作曲、桂涛声作词, 特为在山西境内浴血奋战、 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日军民而创作。在这首歌曲中,冼星海将充满朝气的抒情性旋律同坚定有力的进行曲旋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歌曲既充满战斗性、 现实性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描绘了太行山里的游击健儿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该曲写成后,在汉口进行首演时,观众大声喝彩,掌声不断,随即传遍了全中国。太行山的游击队都以它为队歌。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仔细聆听一下歌曲,请大家随音乐挥拍律动,注意挥拍动作应表现出第一部分的抒情宽广和第二部分的坚定豪迈,体验歌声中蕴涵的理想、信念、斗志和豪情。 师:这首歌曲它的拍子是几拍子的?能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复听歌曲,随音乐挥拍律动,划分歌曲的乐段,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生:歌曲共分为两部分, 2/4 拍子。 师总结:歌曲为 e 小调,复二部曲式结构,两个部分均由连续发展的两个乐段构成, 在情绪上有着鲜明的对比。 第一部分前段,宽广抒情的旋律在回声式的短句伴合下唱出,大有歌声在群山回荡之感。形象地描绘出红日东升、烽火辉映的太行山上壮丽景象。后段旋律气势豪壮而抒情,抒发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军民鱼水之情。 第二部分的前段采用进行性的曲调,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刻画了游击健儿出没在高山密 林之中到处打击敌人的形象。这里的旋律与第一部分音调有内在的联系,并与前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的后段曲调,在高音区的切分节奏加强了曲调的战斗性,给人以紧迫之感。当第二次唱到“敌人从哪里进攻” 时,旋律作了扩充、音调向上推进,把歌曲推向高潮。 结束时歌曲前后呼应,完满统一地结束了全曲。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聆听,提高学生的聆听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加深熟悉歌曲。 (二)学唱歌曲 1、师:第一乐段是一个非方整性乐段,由四个长度不等的乐句组成。在这一乐段中,弱拍起句为主的旋律进行,赋予音乐以强大的推动力;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乐段。 教师弹琴,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旋律。 2、讲解弱起小节。 3、教师弹琴,学生随音乐加入歌词演唱。 4、加入回响式的二声部,让学生感受歌声在山谷中回荡,此起彼伏的气氛和战士豪迈的胸怀。 学生跟唱,老师钢琴伴奏带唱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唱数歌曲的旋律,体会歌曲旋律的推动性。 5、分析处理第一乐段。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四个乐句,每一个乐句都非常有特点,第一乐句有引子的特点,弱拍起唱,节奏舒展开阔,有一种登高望远之感,歌颂着在世界东方开展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乐句由“看吧”开始,节奏紧凑,坚定有力,一气呵成,表现出整个太行山脉燃起的抗日烽火; 第三乐句是对第二乐句的补充; 第四乐句由“听吧”开始,在结构上与第二乐句相似。细致地刻画出全民总动员,投身抗日战争的情形。 请大家演唱时注意把这些情绪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乐句的表达含义,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曲的情感。 6、学唱第二乐段。 A、师:我们随琴把旋律演唱一遍,思考这段旋律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乐段由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速度由慢而舒缓转为快而刚健,力度由跌起伏变为强劲、高涨。 B、教师范唱,讲解进行曲。 师:该乐段的再次重复,不仅进一步发展了高潮的音乐情感,而且强化了太行军民敢打必胜的英雄形象,请大家随音乐把歌词填入,把这种高涨的情绪表现出来,唱出铿锵有力且具有弹性的节奏,表现出战士们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 C、教师带唱,学生跟唱。 师:大家唱时要表现出高音区切分节奏的果敢有力,体验重复的两句歌词描述了战士们的革命豪情与必胜信心。 7、学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8、不同形式演唱歌曲:男女接唱,师生接唱,领唱与齐唱。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演唱中体验重复的两句歌词音调逐步向上推进形成高潮, 体会歌曲表达的战士们的革命豪情与必胜信心。 三、讨论与展示 1、师:学完这首歌曲之后,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的 你能归纳歌曲 《在太行山上》的创作特点吗? 学生总结归纳歌曲 《在太行山上》 的创作特点——宽广抒情性的旋律与坚定有力的进行曲旋律有机结合,歌曲既充满战斗性、时代性,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2、师:请你把这种情感融入到歌曲中,带领你的小组来演唱。 学生演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四、知识拓展 师:中国人民在血雨腥风中,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他们赶走了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我们来欣赏电视剧《八路军》结尾歌曲的片段,重新回到那艰难的岁月,感受中国人们解放军的英勇与伟大。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谈论感受。 3、欣赏合唱版本的《在太行山上》。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歌声中我们重温了这段感人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于心,把维护祖国安危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齐声高唱歌曲,共同感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沐浴灿烂阳光,展望光明未来,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情境。
板书设计 《在太行山上》
课后作业 课后欣赏冼星海创作的其他歌曲。
教学反思 《在太行山上》音乐教学反思 在本次音乐课的授课过程中,我选择了教授《在太行山上》这首歌曲。这首歌不仅旋律优美,而且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底蕴。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我将从教学亮点、教学不足、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教学亮点: 1、 导入:我在教学开始之前,我从歌曲《保卫黄河》入手,带领学生重新温习冼星海的歌曲,帮助学生了解作曲家,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2、学生参与:我尝试通过让学生合唱、分组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不足: 1、 教学方法单一:我在教授歌曲时,主要采用了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导致教学方法显得单一枯燥。 2、缺乏情感引导:在教授歌曲时,我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导致学生在演唱时缺乏感情投入。 教学建议 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未来教学中,我计划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歌曲背景视频、音乐图谱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情感引导: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感情,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同课章节目录